第二卷第三章:前世今生(1)
姑姑一口气说了百花堂的事情,众人相视,对刚才拿着档案逼迫姑姑的行为多少有些后悔。
姑姑继续说:“你们想了解,没有关系。今天我把百花堂的来龙去脉给你们道道,省得你们不知哪天又来逼宫。”姑姑也有些生气,只是生气的对象都是自己的晚,辈也就不再追问了。
姑姑站起身来,在客厅中间踱了几步,看看胡子的表情,又看了看梁爽几人,像是犹豫什么。随后姑姑靠近窗户的位置,看着窗外说道:“百花堂一去不复返了,都是些陈年旧事。”
“姑姑,那其他叔叔伯伯现在都在那里呢?”梁爽问姑姑。
“他们,百花堂散了以后,也就联系不到了。而且那场大火也是因为堂门不幸才发生的。”姑姑叹了一口气,并没有转身。
姑姑继续说道:“这还要从辛亥革命民国初期说起,当初百花堂是宫里的太监组织。清廷眼看气数已尽,各国列强要求赔款,政府已经没有钱。后宫更是变卖古董、借钱度日,更除了有权势的宫殿依然笙歌艳舞。其他宫殿都是配给制度,更没有邀请京城名角唱戏演出的权利。以前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街头玩意也在宫中演出助兴。当年后宫里有很多太监杂役,一个叫齐公公的人挑选出能说会道而且有些表演特长的太监组成一个百花堂的班子。百花堂起初邀请城里的各路杂耍,戏班,名角进宫教授技艺,学会了就在宫中演出。后来宫里偷盗成风,百花堂出入的都是各个宫殿当然就有很好的先决条件,齐公公就安排百花堂偷取宫中宝贝,小道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大到古玩字画,但是绝不偷取钱财。”
秃子问道:“为什么不拿钱财,要那些古物。”
姑姑说:“傻孩子,每个宫中丢失钱财都很容易被发现,但是那些平时没人理会的物件,几乎察觉不到,带出宫去就变成金银。”
姑姑继续说道:“再后来你们都知道清政府灭亡,太监宫女被赶出宫中,太监出宫完全不适应宫外的生活,有些自杀了,有些逃走了。最后也就十来个人,平时也就是唱戏、杂耍,当时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慢慢的也就变成江湖上的老荣,人员分工也很多,掀开屋顶的砖瓦弄个窟窿,顺着绳索下去的叫“开天窗”;掘壁穿穴的叫“开桃源”,他们钻入墙穴偷取财物;撬门行窃的叫“排塞赃”。其中天未亮时活动的叫“踏早青”,大白天动手的叫“白日闯”,黄昏时出人不意行窃的叫“跑灯花”;专门趁着主人锁门外出、撬锁入户的名叫“吃恰子”,“恰子”就是锁用的是自配的“万能钥匙”。先上门观察地形和财物所在,然后找机会去偷窃者,名叫“铁算盘”;专门乘人不备,窃取别人晾晒衣物的小偷,名叫“收晒朗”;专门偷鸡的叫“拾帐头”;专门偷牛的叫“牵鼻头”;专门进船舱偷窃者叫“钻底子”;用长竿等工具“钓”财物的叫“挖腰子”;在人群中偷窃的叫“插手”,其中徒手行窃的叫“清插”,借助剪子、刀片等行窃的叫“浑插”。不过和那些城外的小偷叫“草窃”,百花堂这类的是在城里江湖上叫“市偷”。相比草窃“市偷”的身手狡诈,技高一筹。即使防守森严的地方,有的“市偷”也能来去自如,行窃手段高明,当时的人们称这些防不胜防的“市偷”为“妙手空空儿”。”
“和其他偷盗不一样的是,百花堂专门寻找大的目标进行盗窃,而且建立一套黑市买卖的规矩,很快就能出货换取现金,再以戏班做掩饰花钱也就不被察觉。有些货好出手,有些货无人问津,齐公公就建立一个秘密的仓库存放这些宝贝。”姑姑继续说着,然后又回到沙发上坐下。
胡子看到姑姑坐下,赶忙就问:“师姐,那师傅他也是太监咯?”
姑姑回答:“师傅是齐公公买来的孩子,艺名叫“无名”,后来才改名为“吴铭”,当时百花堂都是太监,说话细声细语出门戴着假胡子掩饰身份。当时对清廷残余势力的打杀一直没有停止过,抓住太监也是砍头,20年代很多太监不是病死就是被杀。百花堂的力量是越来越弱,齐公公就买了个孩子来养老送终并把百花堂传给师傅。”
梁千问:“那后来呢?”
姑姑继续说:“后来,齐公公也去了。师傅也就十一二岁,百花堂其他人看在师傅还小抢了百花堂的财务就把师傅赶出京城。师傅就这样流落江湖,直到37年RB人仅略中国,那时候到处战乱,师傅在这战乱中继续着偷盗的营生,才得以生存。”
“大师兄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入百花堂的呢?”胡子又问。
“RB人走了以后,很多家庭都流离失所,孤儿寡母的到处都是,师傅那个时候开始收徒。老年间江湖有“风”、“马”、“燕”、“雀”四大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门,再加上“聚”“散”总共14个门类也就是14个手艺。蜂麻燕雀这四类,所谓蜂,也作风,指的是一群人蜂拥而至,协同行骗;而麻,也作马,指的是单枪匹马的个人行骗;燕,也作颜,指的是以女色为诱饵进行行骗;雀,也作缺,指的是一帮人花钱买官缺,然后大捞一笔;”姑姑喝杯茶又继续说道:“这八小门,金门就是算卦的;皮门就是买孤僻膏药的;彩门是在街边变戏法的;挂门是打把式卖艺的练家子;评门是唱大鼓、说书的;团门是说相声的;调门是以倒卖鸦片行当的;柳门是街边唱小曲的。除了蜂麻燕雀四大门专供骗术,其余八小门都是穷苦人做的营生,就是街头卖艺的。不过师傅还是教了很多手艺以保不时之需,毕竟当时天下不太平。”姑姑又说到。
“姑姑还有这聚散又怎么讲呢?”梁爽又问姑姑。
姑姑看着胡子说道:“这聚,就是召集干活的,花生师弟就是这聚,也是铁算盘专门踩场子安排工作的。平时也也就是联络一下戏班的活计,就像现在的业务员天天在外面跑。散就是胡子叔叔,负责黑市交易迎来送往,拉车运货的。总之百花堂当年演出是名角名戏出名的班子,规矩也多,管教也严,再加上当时都不是一起教授技艺,来一个教授一个,先教学艺后来看人的天资教一些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