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在那个年代可是能够独当一面成家该立业了。何峰权在其他同龄人的眼中绝对是跟他们一样的大人存在,但是在父亲眼里,任何孩子都始终是孩子而已。
这一走,从天还未亮竟然直接走到天色大亮!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那个时候的农村,正好位于深秋季节时期,基本上大家都是早起早睡,毕竟只有进入冬天才会早睡晚起的。
所以,一路过来,何峰权等人可是看着逐渐亮起的灯火(不是电力,那个时候CD市都不敢说这个话。),看着逐渐升起的袅袅青烟(做饭烧柴时的烟雾。)趁着还有一些的朝雾往前走的。
不一会,天边有光霞闪动,何峰权抬头一看,今天居然是个难得的晴天!
老家的村子里,今天又要忙着晒被子洗衣服摊谷子了。
四川的山路就是不好走,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七弯八拐,又是高山峻岭,很不好走!
早上约莫十点左右,父亲与老道走在前面的身体突然停了下来,看他们的模样,好像是在观望什么。
何峰权与小男孩对视一眼,稍微喘了几口气也往前面的上坡路上靠了靠。
站在父亲两人的身后,何峰权惊讶的发现,山头下面,是一个小村庄。
第一次见,自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是这个村庄竟给他一种怪异的感觉!
没有多想什么,看父亲两人的架势应该是在研究什么,他当下二话不说的帮小男孩把背篼放下来,然后自己也放下来。
背篼不大,装的东西也不重,但是能够歇一会自然是极好的。
“道兄,这应该是一处地包天的局势吧?”父亲看了一会,神情有些阴沉的说道。
(地包天,是一种风水学上的定义,也就是法家一脉的知识,好在何家的传承涉及的比较广,就连何东自己都会一些法家与道家的知识,只是太过深奥的东西就不行了,毕竟门派有别的。)
“确实是地包天,所以这里才发生了许多怪事。”老道有些的神情有些惊讶,好像父亲懂风水很意外的样子。
何峰权一听,感激起身好好查看起来。
不理会两人间的谈话,他双目一眯的仔细看着山下村子的形式。
村子四面环山,可以说就是把村子建立在一个大碗的碗底,不过这种地形应该有一条地下河,要不然水流不出去,而四面怀抱的山脉,东西两面高于南北两面,就又形成了遮天蔽日的说法。
说通俗点,就是白天日照短,夜晚寒露长。
村子东南走向,明显有一条痕迹,应该是地下河位于村子中露出的一部分,看其走向,逢弯留皮,暗插明阳,不是什么好地形!
“这样的地形适宜权葬,忌已厚土,怎么可能有人选择这样的地形作为村庄建立?”父亲疑惑地问道。
这里距离CD市又有些远了,毕竟他们是反着走的,所以父亲也没有见过这一村庄,这才大惑不解。
“据说,明朝中期,有一朝廷重臣便是这一带的人,所以将自己葬在这里,但是害怕法家摸金,所以让自己的族人一起搬到这里,要世代守候。”老道眉头一邹,好像有点不愿意说的样子。
父亲有所察觉,一般来说,像这样的事情那位大官既然想得到做得出,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让人透露出来的,当下也是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何峰权,后者一愣,突然发觉小男孩拉着自己的手往后退。
苦笑一声,原来是这么回事,何峰权也只好跟随小男孩离远些,顺便看看柏树枝丫上有没有鸟窝,搞它几个蛋蛋来吃!
“实不相瞒,我弟妹便是这里人,村子里的人强行要求我弟上门,绝不外嫁,甚至以厚礼相待,但是新婚没几天便出事了,所以我一开始见到你时才会喜形于色的。”老道有些尴尬的说道。
“那你一开始说的话就是在骗我了?”父亲眉头一邹,有些生气了。
“那倒没有,只是借着这个机会顺便说说,你自己也可以看得出来的。”老道连忙摆手的说道。
父亲没有在说什么,这一次出门,是应共产党的命令与指示,属于为共产主义建设出一份力气的。而自己刚一进入CD附近,就听说小面馆里的人说了许多的怪事,自然就要找到义庄老道的头上。
那一晚的详谈,父亲知道了所有的怪事在老道看来,它的源头都是这样一个基本处于封闭的小村里!
只是没有想到,老道顺便把自己兄弟的事情也说出来,一副要一起解决的模样。
这样的情况父亲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稍微有些怀疑老道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
“事到如今,我也不作隐瞒了。”老道可能发现了父亲的神情变化,生怕他不帮忙,当即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出来了。
原来,川西北一带,大多数与道法家沾边的人,都在国民党的软硬皆使的手段下暂时归为己用,所以这使得这一带的这一行业基本处于一个真空状态,而这一行比较特殊,外地(外省的才叫外地。)路过的,也要上路过的义庄去打个招呼,发财的也要去打个招呼,至于招呼怎么打,以后会慢慢说,这也有一定的讲究。
这里说的打招呼,仅限于名门正派,要是一些歪门邪道,术士恶类的话,别人根本不吃规不规矩的这一套,乱世之中,发财活命要紧,外加这一带处于真空状态,所以鱼贯而入!
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接连的怪事发生!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两湖盗墓摸金一行,几乎是见穴挖穴,遇墓盗墓,这样一来,这一带的形式自然很乱的。
不得不说一点的是,这些盗墓的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地下的世界何家虽然不沾边,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所以,这个小村庄的风水位置很快就暴露出来!
既然暴露了,肯定就有人要打主意了,但是第一批进村的人在村民的反抗下直接被赶了出来,所以想要盗这里的大墓,必须走暗道!
刚才说过,村子里的人都是墓主人的后人,这里的戒备平时就严,有盗墓的来了,自然更加严格了!
战争时期,民风本来就彪悍,外加那个时期,稍微有点办法的人家,都是有枪支弹药的,盗墓想要硬闯除非大开杀戒,但是出于国民党的眼皮底下,也不可能乱来的。
这样僵持下来,干脆这些盗墓的就请教位于义庄的老道。
老道自然是拒绝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兄弟居然要倒插门,外加那里的地理位置确实是不好,当下也就同意了,于是就整天闭门不出,一副不管外面的模样。
老道这样的态度,说明什么呢?
嘿嘿!
有盗墓摸金的,就有南岳姓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的南岳,并不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具体由来何东也不清楚,反正就是说有一个姓温的家族,整天都是跟着摸金一脉讨饭吃。
怎么讨?
我不知道你们对于《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两本主写盗墓的书有什么看法,我只是稍微把一个相关的故事讲出来大家自己去判断一下。
所谓的盗墓一脉,有说始于曹操时代,也有说以后才兴起的,但是根据清家来说,盗墓这一行的成立,绝对是在曹操之前的,历史无法回放,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所以众说纷纭之下,倒也不好下定义。
话说古时候,盗墓的利用法家的风水定位法(后来分支很多,演变复杂,不细说。)来定位墓穴。那么,问题就来了。
没有风水法之前的大墓,怎么定位?
所以姓温的就来了。
以前,温家也是盗墓一脉的,后来分为寻墓和盗墓两个分支,但还是一家人。
也就是说,温家负责找,摸金负责盗!
后来,历史的演变使得随意的埋葬演变成了依靠法家的风水法来进行仪式完成的一环,所以温家的地位逐渐降低。
说实话,何家三清经上面记载了许多的盗墓世家与门派,但是最为出名也是最为成功的,却只有四个,盗墓类书籍有介绍,不多说。
这些盗墓的,随着时代的演变,都有一整套属于自己门派寻穴定位的方法,所以温家更是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个时候,温家出了个人才!
在他的主持下,温家演变成了一个鉴别、中转、倒卖的组织!
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那些盗墓的就是干活的,真正的好东西需要有眼光的人来判断,而整个盗墓行业有这种眼光的人说实话不多,所以温家的地位逐渐回升。
后来,温家一部分人另成一脉,也就是所谓的‘考古’!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自己判断,历史的事情没人说得清,我记得历史学家范文谰好象说过,没有盗墓贼的辛勤努力,是催生不出重见天日的文明的。
(声明一下!第一,我没有诋毁任何人,不要扯到******爷爷的身上!第二,考古界向来跟盗墓的不和,我也没有诋毁他们!)
好!言归正传,盗墓的见老道这样的态度,自然明白,当下温家便请外派!
外派一来,立即在村子里利用邪术兴风作浪,分散注意力。
盗墓的,则是寻找一处隐蔽的地方,挖一条盗洞直通古墓!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人一个没有出来,温家见势不妙,也是不了了之,外派自然也是就此散去。
但是事情没有完!
四川、贵州、云南一带,本来就对盗墓的戒备较深,写小说的人基本不怎么提及这三个地方也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木经书,往后慢慢会说清楚。
就算提及过,也绝不是简单的一些小墓****就能够解决的,所以这一时期的这一带盗墓很是混乱!
这三个地方,大家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历朝历代的地理位置,发现绝对有不少的好东西都埋葬在这里的,所以盗墓的进去之后没有出来,肯定会在同行之间传开,那么,自然会有艺高人胆大的继续来的!
这一下,村子就彻底不得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