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门庭若市的侯府相比,东南方位的周瑜府邸则寂静许多。夏霏和周瑜正在院子里对月小酌。公瑾端起青铜酒爵,望着黑幕中挂着那一轮白玉盘,说:“郡主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她大喜的日子,你我二人不去合适吗?”说完便一饮而尽!
夏霏一杯接着一杯,连灌了自己三大杯,用酒精来麻痹中枢神经。过了今夜,阿香就成为了刘备的孙夫人,也就意味着她注定要孤寡一生。她伸手拿起木勺还要往青铜酒爵里舀酒。“妹妹,够了,你平时不是老劝我少饮酒吗?说饮酒伤身,别喝了!“公瑾夺过她手里正欲舀酒的木勺。
“可我今夜只想喝酒。”她实在不想眼睁睁看着阿香嫁给一个老头,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就这样插在了牛粪上,而她知道历史却无能为力。
“是兄长无用,身为三军大都督,不能及时劝谏主公,让主公做出错误的决定,将郡主也累及,是我无用。”公瑾心疼她,不愿看她如此难受,便把一切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这件事怪谁都怪不到公瑾头上。大家都会有疑问,在大家的认知里,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的确是公瑾的杰作。那是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虚构的一个桥段。演义里说,周瑜为了讨要荆州,才鼓动孙权来一出美人计,利用孙尚香将刘备骗到江东,逼迫诸葛亮归还荆州。我不得不说罗贯中的文采极好,故事也深入人心,他写的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可他把公瑾坑死了。现实生活中,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数不胜数,但是真正了解周瑜人品的是凤毛麟角。
哎!有九成人都认为公瑾是个小心眼,容不下比自己聪明的人。他的冤案,可能永远都翻不过来!
看到心爱的人如此自责,夏霏终于将紧紧握在手里的青铜酒爵搁在案上,安慰他,道:“兄长勿要自责!始作俑者是孙权,推波助澜则是太夫人,若不是她在甘露寺安排那一出,岂会有今日之祸?”
“不能这么说,太夫人,毕竟是我们的长辈啊。”
“长辈,她算什么长辈?黑白不分,坏了我们多少好事啊。当年还误会我和大哥,三番几次想要杀我,我是看在大哥面子上才一忍再忍。”
“这都是命啊,谁让人家是主,我们是臣。”
“孙权没有一点主见就知道听他母亲的,根本不配当江东之主。如果大哥还在,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啊。”说着说着,她便想起了大哥,泪眼朦胧的望向门外。
“妹妹,这些话跟我说说便罢,切不可传到旁人耳里!”公瑾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叮嘱道。她也知道这些苦水她只能向公瑾倾诉。公瑾这时想起了好友子敬,因为刘备在刘琦死后没有归还荆州。作为孙刘联盟的友好使者,自然而然被牵连了。孙权为了出气将他的官位降了一级,暂停了一切工作,勒令他回家休养。此时子敬一定是忧愤难平,今夜还早,公瑾提出让夏霏代替他去子敬府上安抚一下。
“兄长如此敬爱子敬,何不亲自前往?”她问。其实他心中还是对子敬有些气,他怪子敬实在是太善良了,总以宽厚的眼光看待任何人,这次就因为错看了刘备,才致身陷囹圄。
“他这是自作自受,我才不去看他呢!”公瑾佯装生气刚刚把脸扭到一边就被夏霏强行拉上了马车,赶往子敬府上。
马车刚刚停下,连车夫都惊呆了,院门是用两个破败的木板拼接起来的,他家竟一贫如洗!公瑾和夏霏相扶着下了马车、看到这一处惨不忍睹的院子,他和夏霏对视一眼,一边走近院子一边自言自语的说:“怎么会这样?好歹子敬做了数十年的官,家里这么会这样清贫啊?”
夏霏告诉他,子敬勤俭节约用他的俸禄,去安抚阵亡士兵家属了,这种高尚,这世间还有谁具备?得知大都督亲临,子敬喜不自胜赶忙从里屋出来相迎,高兴的对他二人说:“公瑾,你们来了,快请进。”将他们迎进屋里,吩咐下人置办一桌酒宴,宴请大都督。透过屋里微弱的烛光,公瑾这才看清子敬的衣着,他的长衫和鞋子都是带补丁的。也就数肩上的毛绒披肩还像样。
下人很为难,小声的对他说:“老爷,你这个月的俸禄早就用来安抚阵亡士兵家属了。哪还有钱去置办酒菜!”子敬顺手解下那件像样的披肩,交到家丁手中,吩咐道:“那就用这件披肩换点银子,总不能怠慢了大都督他们。”
看此情形,夏霏从家丁手中拿回披肩,重新给子敬披上,说:“子敬,这衣服你留着吧,天气变幻无常,别着凉了。”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块晶莹透亮的玉佩交给下人“我这有一块玉佩,你去买酒,剩下的就给你家老爷买点补品。”下人点了点头就去置办了,子敬摸了摸披肩惭愧的说:“夏霏,这怎么好意思呢?”
“这都是身外之物而已,子敬,不必介怀,以后安抚士兵,叫上我,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我还有些首饰,可以解决大问题。”
不一会酒菜买来了,夏霏亲自给子敬倒酒,他端起青铜酒爵惶恐的说:“夏霏,怎能劳你给我倒酒呢?”夏霏笑了笑说:“子敬,咱们是不是朋友?”
公瑾端起青铜酒爵对他说:“子敬,其实我今夜并不想来的,我不想看着你的善良被别人利用,子敬,你可明白!”
“公瑾,我......我很惭愧!错信了刘备,若是半年前我们就去攻打荆州,那郡主也不用委身下嫁!”
公瑾满意的点点头,子敬明白是最好,善良固然是好事,但用错地方也会坏事造成严重甚至无可挽回的后果。软绵绵的心永远成不了大事,要干大事成就千秋伟业,就得硬下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