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小桥震惊不已,忐忑不安起来。他惊奇地问:“我家发生什么了?”
“我也不知道,你快回去看看吧!”
小桥跳下砖墙来,立即向家中赶去。还没有进大门,就听到从家里传来桂香的痛哭声:“妈!妈!你醒醒啊!呜呜……”
小桥如当头被打了一棒,一股股鲜血涌上心头,内心怦怦直跳,大瞪着一双眼睛。这是怎么了?他冲进屋里,向炕上一看,见母亲直挺挺躺着,一动不动,样子特别吓人。
小桥扑到母亲身上,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你到底怎么了?你可不要离开我们啊!”
桂香的双眼红肿,哭声悲切,一面哭,一面诉说:“哥,小河大哥来信了!妈看了信后,乐开了花,心情特别激动。没想到,眨眼间,妈也不说了,也不笑了,慢慢倒在了地上。我急忙把妈扶到了炕上,妈就这样了,我赶紧让一个战士给你送信去了……妈!你醒醒啊!”
“请大夫去了吗?”小桥慌忙问。
“请了!怎么还没有来呢?”桂香焦急似火,看看外面。
话未说完,大夫快步走进来,问询之后,上前观察。然后,小桥、桂香和大夫将九秀摆正平躺,又进行切脉诊断。
这时,桂香注视着母亲,见她慢慢睁开了双眼,高兴地喊道:“哥!妈醒过来了!”
小桥抬头一见,笑逐颜开,上前抓住母亲的手,欢笑道:“妈,你可醒了!可把我和妹妹吓坏了!”
九秀环视着周围,慢慢起身,想了想,说:“刚才,小河来信了,我好激动啊!看着看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妈,你身体好了吧?没事了吧?”
“好了,没事了!”
兄妹俩总算放心了,长舒了一口气。九秀举起手,指了指桌上,微微一笑,说:“看,小河来的信。”
漆黑的桌子上,放着一封展开的书信,还有一张牛皮纸信封袋。桂香伸手拿过信来,递给了小桥。小桥接过来,低头静静地读着----
亲爱的九姨大人:
见信如面。您好,小桥弟弟和桂香妹妹好吗?长大了吗?家中一切都好吗?
那一年,我和弟弟小舟去参军打鬼子的路上,遇到八路军游击队和国军正打鬼子,我和小舟同他们一起战斗。可是,最后我找不到他了。我就参加了八路军。
九姨,小舟回家了吗?他是死是活呢?真让我担心害怕啊!
以后,我参加了百团大战,拔据点,拆铁路,毁公路,炸桥梁,破坏鬼子的交通运输线。在一次战斗中,我和战友们活捉了一个日本军官,受到首长的表扬和嘉奖,有幸去了延安,见到了毛主席。在那里,我又被派去南下,参加了新四军。
前年,日本鬼子对我们所在的苏北地区实行扫荡。在一次反扫荡中,我受了伤。多亏两个女军医救了我,给我进行手术,消毒、缝合、输血、打针、喂药、换药、喂饭、洗衣……如果不是她们,我就没命了。我永远感谢她们啊!
九姨,你猜,我遇到了谁?我遇到了八秀姨啊!她是军医,是她救治了我,给我输的血啊!你和妈给我绣的江南景色的衬衣,被八姨发现了。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她是八秀姨,她才知道我是她六秀姐的儿子啊!相认之后,我们都哭了,诉说着我们家和外婆家悲惨的往事。
九姨,八姨说,她好想见到你啊!等打败了鬼子,我们一定会团圆的!
八姨说,外公外婆很好,大姨、二姨、三姨、四姨、七姨、小舅都很好,不要太多牵挂。
祝早日团圆
小河
1943年X月X日
一家三口人看着小河的来信,喜上眉梢,一连读了好几遍,别提有多愉快了。
此刻,九秀的脑海中浮现了家乡的景色,想起了爹妈和姐弟们的模样,她又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了。不知不觉,在她那企盼的双眼里又涌出了一汪晶莹的泪水,流淌在刻有几道皱纹的脸颊上。再看看那封书信,九秀的脸庞上绽开了笑容,心情前所未有的激动和愉悦。
小桥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小舟没有回家,他去哪儿了呢?”
“小舟哥不见了,真让人担心!”桂香伤心起来,感叹了一声。
九秀听到后,触动了内心,心情沉重起来,说:“小舟这孩子……要是不在了,我怎么对得起六姐啊!要是活着的话,也该给家里写封信啊!这到底怎么了?唉!”
晚上,掌上油灯,九秀拿出布来穿针引线,为小桥和桂香缝制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看简陋的房屋内,一张黑色八仙桌,几个榆木凳子。忽而,她又思念起了家乡,想起了江南的家,爹妈和姐弟们的影子又浮现在眼前了。
夜深了,她放下手中的活儿,准备休息。熄了灯,躺在炕上,却久久难以入眠。她又起身,点上灯,拿起小河的来信,又读了几遍,泪水又流了下来,可又笑了笑。一会儿,她又躺下休息了。冥冥之中,九秀回到了江南,再一看,家里的房屋不见,蒿草丛生,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她大哭起来……
顿时,九秀吓出一身冷汗,惊醒过来,睁眼一看,天色一片黑暗,自己躺在炕上。原来是一场噩梦,九秀吓坏了,惊恐不安起来,哭道:“爹、妈、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七姐、八姐、弟弟,你们还在吗?我想你们啊!我想回家啊!回家……”
小桥和桂香听到了母亲的哭声,赶快起身,走到近前,问:“妈!你怎么了?”
“我做了个梦,梦见回了家,你们的外公、外婆和几个姨都没了!我吓坏了!就哭起来……”九秀双目红肿,含着泪水,伤心地诉说着。
“小河大哥来信,说外公、外婆、大姨、二姨、三姨、四姨、七姨、八姨、小舅他们很好,不要牵挂啊!”桂香握住母亲的手,亲切地望着她,劝慰道。
“是啊!妈,你就别担心了!”小桥点上油灯,心疼地注视着母亲,安慰道。
听着儿女的劝说,九秀那悲哀的心情缓解了些许。然而,这一夜她彻夜未眠,眼前总是亲人的身影。
一进腊月,新年快到了,八路军战士们和乡亲们热切盼望着新的一年,个个笑逐颜开。这时,九秀思念家乡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晚上更是睡不好,白天没有精神,吃不下饭。额头又多了几道皱纹,头发又生出几根白发。小桥看到母亲如此,十分心疼。
这一天,小桥从队伍上回到家中,满怀着希望,微笑着对母亲说道:“妈!刚才,我给我们新来的祁队长请假了,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去江南外婆家啦!”
正在做饭的桂香听到后,愉快极了,从堂屋里跑出来,对母亲说:“妈!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去外婆家过年了!”
九秀的心情舒畅起来,眼前充满了希望,仿佛故乡的亲人们眨眼之间就可以见到了。她看看欢喜中的小桥和桂香,无比欣慰和满意,无比开心和快乐,她已经喜上眉梢了,大笑道:“好啦!终于可以回家了!”
说回就回,三口人开始准备着行李。九秀心想:“衣服多带几件,可路上要有吃的啊!”
她看了看,见家里还有十几斤玉米,对小桥说:“小桥,把这十几斤玉米磨了吧。”
“知道了,妈。”小桥说着,扛起口袋,去邻居家借了一头毛驴,来到村里的石磨旁。他将玉米倒在磨盘上,把毛驴套上套,拉动石滚,转了几圈,磨成了玉米面,用扫帚扫成堆,装入口袋,背回了家。
九秀拿起瓢,盛入玉米面,倒入盆里,再和好。此时,桂香烧开了水,九秀将玉米面团一个个做成了窝头,放入笼屉上,盖上锅盖。一会儿,蒸气上来了,二十几分钟后,窝头熟了。蒸好了窝头,出了锅,又晾凉了,装入口袋里,又带着一些咸菜。路费不够用,又借了老乡十块钱。
这天清晨,天还没有亮,三口人早早起来,背上行李,出了土坯大门。寒风吹来,彻骨冰冷,三口人却毫无寒冷的感觉。一条大路通向远方,希望就在眼前,他们挺身快步走去。
走出几里路,来到运河的木桥上。一根根树木建成的这座桥,饱经风雨,已经千疮百孔,一阵寒风疯狂地吹来,木桥像在颤抖。三口人打着冷颤,九秀的脸庞如刀割一样疼痛,双目不禁溢满了泪水。
桂香抬头向东远望,神色变得十分惊讶和恐惧,双目瞪得又圆又大,并且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急切地喊道:“妈,哥,你们快看!”
九秀心里嘎噔一下子,双眼含着泪花,向前眺望着,立时站住了。小桥背着口袋,顿时停下来,注视着几百米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