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动不动就洒一阵子雨,把人的心头淋得湿漉漉的。粘嗒嗒的衣服和渗着水的地板及墙面,令人想象到会不会如伊藤俊二的恐怖漫画里出现毛骨悚然的特效:滑腻腻的蜗牛在墙上、地上、四处爬满黏黏糊糊的痕迹,或是阴暗恐怖的……
这天一大早,柳升平就去公交车站等车。最近他的车子送去保修,不得不改去搭车。之所以选择坐公交车,虽然没有开自己的车子那么随心所欲,但也可以享受亲近大众朴实生活的好处。而且不用集中精力开车,能够安心地欣赏车外的风景不必顾虑安全驾驶的问题,或者不必独自在车内想着如何追赶时间。坐公共汽车当然有诸多不便,时而拥挤的人群、忽而飘来的高音喇叭似的噪音、狭小空间里的怪异气味、开车不守时的司机……等等都会令人生出种种不快。忽略这些细节,大概还是能为节约能源、顺利到达目的地等等的便利感到愉快吧。
引颈期盼好一阵子,想起昨天夜里的倾盆大雨,估量着今天大约又没有公交车过来了吧。就在柳升平准备拦截一辆绿底白字的出租车时,意外发现正是久等想坐的公交车徐徐驶来。
莫非疏通工程做好了?带着惊喜交集的心情登上公交车,他交了两元的车费,自动自觉地穿过人群走到后门旁。车内摩肩接踵的人不乏嘈杂刺耳之声,鹤发童颜的老婆婆一言不发地站到他身边。
车子一路向前开去,车内的人清晰地看到车外的情形不容乐观。水淹上两边的非机动车道,行人道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到第二个站时,能挤上车来的人还在窃喜早点远离困境。车子开往第三个站时,已经不能靠近站台边开车,只能住中间水少处行驶,两边黄而浊的水几乎把路面淹没得不见水泥的颜色。
在第三个车站处,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叫嚷着要下车,司机只好停下车。老婆婆一下车便被浑黄的泥水淹没脚底板,她只好把湿了的裤角卷起往上翻几翻,再继续淌着浊水向不远处的站台走去。车内一名妇人忍不住叫道:“老人家,不要在这里下车了,这么多水!”固执的老婆婆充耳不闻,继续蹒跚前进。另一个妇人回答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她要去的地方就在这里,只好在这里下车了。”
车内的人来不及目送老人家安然无恙的走到干燥无水的地面,车子缓慢地开动起来。远远地望见老人家平安走到行人道上,车内的人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对面行人道上观者云集,其中一部分人拎着脱下的鞋子,光着的脚丫上残留着痕迹,很明显这些人已经淌过水还弄湿鞋袜和衣裤。一只毛顺光滑的小白狗站在进小区的路口边,望着对面没水的路面。试探性地伸出前脚又缩了回去,流动的黄色水面似乎令它生出怯意,只得无奈地站在原地不敢逆流而上。
车子行到大转盘处,两道醒目的黄色铁栏杆放在水中央警示着危险,往右走的路被一整排铁栏封堵上。司机靠左开了一小段路发觉行不通,只得停止行驶。另一辆蓝色的大巴车转向一条小区的路口,顺利地穿过这片水洼。该车司机似乎怕出事故而犹豫不决,他迟疑地发问:“往哪里开好啊?”
车内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些人说学刚才那辆车也转到别的小区穿到主干道去,也有人建议就那么直接开过去就行了。正说着,一辆白色的小型汽车迅速地开到对面无水的区域。紧接着,另一辆小型越野车也成功地从转盘左边快速通过。一位胆大包天的妇人肆无忌惮地说:“你看,人家的小车都能开过去,司机大哥你就直接开过去吧!不要等了!”她的话音刚落,不少人异口同声的附和。
那些理直气壮的声音似乎给司机壮胆子,车子象蜗牛一样慢慢地开动起来。不一会儿,车厢内车门前的台阶上就涌进黄浊的水。水势快速地往上漫涨,令站在车门口的人对变幻的诡水疑云丛生。会不会车子行到深水区域就突然熄火,载满人的车厢会被迅速灌进来的黄泥水淹满。别小看水的威力,轻视它的人随时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幸好水势稍缓,还没漫满台阶,车子很快便驶出这片不太大的水域。顺利通过水淹较深的区域后,挂在人心头沉甸甸的大石得以安然放下。
愤愤不平的人们困在狭小的空间里,仍然在议论水淹造成的不便,共同的话题成为他们泄愤的方式。这些年做不少市政工程,几乎年年都要修主干道,人们不得不忍受修路造成的塞车和尘土飞扬等等问题。每次顺利完工后,看起来定能圆满解决水患的问题,一到下暴雨就象露馅的饺子,水漫金山一再重演。治标不治本的结果,是路面越铺越平坦宽敞,水淹越来越严重。
这条道路的中间置放着一整排用水泥做成的长方形花坛,里面种满绿的树、红的白的黄的应季鲜花,互相交映令人赏心悦目。大概也能给老是看着水泥路面开车而感到乏味的人,一点儿惊喜吧。更重要的是:用这些水泥花坛分割道路,让那些不愿意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不得不服从。要知道,那些喜欢任意调头的人,甚至开快车追求刺激的人,还有的人竟然会中途开到反向行驶的车道上,这样的人们可不在少数,造成了不少交通意外事故。
用花坛分开左右车道的本意是好的,想让中间的绿化带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只可惜,花坛能阻挡或延缓庞大的急驰车辆,却拦不住任意爬上绿化带随意穿行马路的人们。你有张郎计,我有过墙梯。区区笨拙难看的花坛,就算后来换成了漂亮的工艺护栏,又怎么能敌得过不走正路的双腿。大概急于求成能节约时间或者不愿意绕远路找斑马线,男士洒脱地一跳一跃便顺顺当当地跨过半人高的花坛,女士们也对不便于大动作的短裙及形象不佳的攀爬姿势都漠然置之,形成一种异样的特殊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