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伟送彤彤和鹏鹏上学后,就开着那悍马电动汽车往洛阳开去。之所以去这么早,是因为陈伟打算一路开车吃过去,要把路过的地方的各种小吃都吃上点。
从滕州开始,一路只走国道,不上高速,一路走一路问的往洛阳而去。用陈伟的说法,高速上太寂寞,还没有好风景。
一个小时以后,就来到了曲阜。找路边的老大爷打听了下曲阜有名的小吃做的最好的地方,来到市区边上一个开了有三十多年的孔府糕点店。门面没有多大,据说一直按传统方法来做,味道最正宗。
花生糕选用优质花生米经晒干选仁、炒熟、脱膜、去牙胚、分片等多项工序精制而成,特点是色泽金黄,鲜艳宜人,食时松脆,香甜爽口。花生是一种健康食品。因花生所含脂肪的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并且不含胆固醇。这种脂肪酸不仅不会像饱和脂肪一样堵塞动脉,反而有“动脉清道夫”的美誉,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另外,花生富含的叶酸、膳食纤维、精氨酸等,也都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买了整整一大包糕点,又在店家张师傅的介绍下来到对面隔了两条街的一家周家粥铺,要了一份“羊肉泡粥”。浓浓的大米粥,配上炖的烂烂的羊肉,味道特别鲜,喝上一口,大米的浓香连带着羊肉的鲜味充满整个口腔。在配上两根大大的油条,油条酥脆,咬到嘴里,满口香。不时地在夹起陈伟要的一份全羊汤,里面有羊肝,羊肺,羊心,羊肉,羊筋,羊肾,当然少不了羊脑子和羊眼。满满的一大海碗,足足有三斤羊肉。
陈伟在粥铺老板的目瞪口呆下,快速的吃掉了“羊肉泡粥”油条和所有的全羊汤里面的肉食,然后又喝了两大碗汤,最后又让老板切了煮好的一斤羊肉才离开。
在路边的人最多的小摊上买了一大份由熏豆腐与肉块放入铁锅内,加水没盖,加整辣椒、茴香、花椒、桂皮等佐料炖煮而成的熏豆腐和肉块,放在了事前准备好的保温桶里。
然后一边慢慢地开着车,一边吃着孔府糕点。
在路边的厕所解决了下个人问题,停下车把保温桶里的熏豆腐和大肉块吃干净,从商店里买了几瓶矿泉水。宅车内打开笔记本连接上移动无线,看了下百度地图,下一站是单县,然后成武,曹州。
依然是走在国道上,没有上高速。看着路边的各种房屋,远处的高大的树木,还有一块块已经掰掉玉米放到了玉米杆的田地,放上一曲录进车里的高山流水。慢慢地开着车,不时地拿出一片切的薄薄的羊肉放入嘴中,这才是生活。
决定下次一定要带一家人都来逛逛,看看这大好河山,吃吃这各地小吃。
一路上不时地停车吃点当地的特色小吃。单县羊肉汤,买点单县麻片,单县蜜三刀,单县油煎包,单县煮香芋,单县馓子。尝下成武羊肉汤,成武白酥鸡。曹州耿饼、烧饼、烧牛肉、麻辣猪肘、芝麻糖、煮芸豆、镜面柿,还有那郓城壮馍。吃的陈伟大呼过瘾。
晚上在开封住了一夜。停好车,定好房间,又去了开封的小吃一条街。从南吃到北,尝这两千七百年的古城的各种小吃。
开封锅贴、羊双肠、双麻火烧、桶子鸡、汴京烤鸭、小笼灌汤包、三鲜莲花酥、花生糕又来了碗鸡血汤和一大碗鲤鱼焙面。
幸好每家只吃一个成人多一点的量,并且附近的人都不认识陈伟,不然陈伟这样吃法,弄不好会有人报警。
晚上,在酒店房间内。
通过笔记本同家里的女儿、儿子和媳妇,还有爸妈视频聊天,一边告诉他们自己在外面吃了什么好吃的,一边浏览着开封的历史。
彤彤和鹏鹏直呼“坏爸爸,臭爸爸,不带彤彤(鹏鹏)去吃好吃的。”在答应他们,回去的时候给俩人带很多很多好吃的,才放过陈伟。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
第二天一早,陈伟就从酒店出来。拿着酒店给的小吃路线图,开始了一天的吃货的世界。
陈伟在修炼后,才感觉到吃货的幸福,不用担心体重,也不用担心血压等问题,强大的身体吸收转化功能,保证了吃货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开封美食是中国十大菜系中“豫菜”的发祥地,具有典型的豫菜风味,是豫菜经典菜中的典型代表。开封菜式中或多或少都会带些面食的色彩,如鲤鱼焙,桶子鸡,套四宝等。典型的豫菜芡粉勾芡恰到好处。口味浓郁,鲜香怡人,有回味绵长的质感。
在开封,除了传统豫菜,各类小吃也不胜枚举:小笼包,黄焖鱼,杏仁茶,羊肉坑馍,炒凉粉,八宝饭等,保准你吃的幸福满满。
开封小吃主要聚集在西司广场夜市和鼓楼一带,可谓吃货聚集地,有的逛,有的吃,这就是幸福的意义了吧。
在北宋时期就有售卖的开封小笼灌汤包,称为灌浆馒头或灌浆包子,小巧精致,且酷像开封市花菊花,在开封当地也称菊花包。配上,由宫廷传入民间的一种风味小吃宫廷杏仁茶。在龙凤铜制大壶烧制的沸水冲制,用精制杏仁粉为主料,配以杏仁,花生,玫瑰,桂花,枸杞子,樱桃等十余种佐料,是滋补益寿的佳品。
陈伟一路吃到了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
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
现在的包公祠是恢复重建的。
包公祠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侧为灵石苑,由石雕、水榭构成,典雅别致。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
包公像在陈伟的法眼下,发出浓浓的香火愿力光芒,同时散发出被民众赐予的浩大的正气,正气紫金色,凛然笼罩着整个包公祠。
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
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然后来到稻香居(宋都御街)。点了满满的一桌菜,有汴梁酱牛肉,韭黄猪肉锅贴,菠菜杏仁,豫味烧块鱼,鲤鱼焙面,黄焖鱼,馄饨,鱼香肉丝,酸辣汤,桂花山药,韭黄炒肉丝,青菜香菇,羊肉锅贴,素锅贴,鸡蛋汤,豆腐锅贴,红薯泥,开封黄焖鱼,混沌汤,炒红薯泥,开封桶子鸡,传统锅贴。
陈伟自己坐在包厢内,一边把自己相机里面的各种景点,小吃照片传到笔记本里,一边大口的吃着满桌子的菜肴,不时地喝口二锅头。现在的酒也就只有二锅头喝起来对胃口,有劲,够味。
吃饱喝足之后,陈伟在附近溜达了起来,一边看看风景,一边去去酒味,顺便清晰下头脑,过会还直接开车去洛阳。
拎着笔记本来到路边的大柳树下的木头做的连椅上,打开笔记本,播放着中国风的轻缓的带有浓浓的中国古代色彩的歌曲。在这曾经的大宋国都内的柳树下,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仿佛回到了宋朝的开封古城。
“这东西不能这个价格卖给你,我家老头子还在的时候,曾经说过,起码能卖二十万。”
陈伟被一阵争吵声惊醒,看看左手上的梅花牌全自动三防机械手表,时间到了下午三点钟。自己在这路边的长椅上呆了两个整整小时。
起身寻找着声音的来源,原来在自己西边的不远处围了一群人,传出阵阵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