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和殿内,灯火辉煌。
吕良,你过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国师龙佑天正言厉色道。
国师,您有什么吩咐吗?吕良毕恭毕敬的走到龙佑天身边,默默揣测着国师的心思。
吕良啊,我最近有点烦心事,你能帮我解决吗?国师龙佑天摆弄着手中的夜明珠,面露难色。
国师,您言重了,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属下去做就好了,属下定会尽心竭力。
在国师府当差的他,早就看惯了官场之间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小心,下一个大祸临头的,将是自己。
你可知道昨天在朝堂之上发生的事?龙佑天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吕良。
回国师,属下略有耳闻,听说丞相洪德厚在朝堂之上和您政见不合,发生了争论。至于其他的,属下就不知道了。
那丞相洪德厚也真是太不知好歹了,简直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当初跟大王提出要去攻打安国的时候,他就极力反对,说什么一旦战事挑起,将会祸国殃民。现如今,我们打了打胜仗,我殷国的领土扩大了三分之一。而他,却铁了心要和我对着干,我看这老匹夫,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如此的不识相!简直该死!龙佑天愤愤地说。
属下斗胆问一句,昨天您和丞相争论的是何事?
还不是安国的事嘛。那安国国王死鸭子嘴硬,任我对他施以怎样的酷刑,死活都不肯吐出一个字。既然他不肯说出仙界的秘密,那留着他还有什么价值?我只好了结了他了。但丞相洪德厚却说我此举有失大国威仪,乃小人所为,手段卑鄙,为君子所不齿。还当众辱骂说我是殷国的败类。此人若是留着,定会是我以后最大的障碍。我们的宏图大业,可不能因为此人而功亏一篑啊。你说,他该不该死?
回国师,丞相洪德厚对您如此不敬,当然该死。只是…?
只是什么?快说!龙佑天不耐烦道。
只是,只是您希望他怎么个死法?吕良抬起头看了一眼龙佑天,龙佑天的眼中满是杀气,令人生畏。
怎么个死法?只要处理的干净点就行了。具体的,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龙佑天流露出狡猾的笑。
是,属下遵命!属下马上去办这件事。吕良疾步如风。
两天后,殷国丞相因食物中毒而死的事件轰动了全永都城,人心惶惶。
吕良不愧是国师龙佑天的得力干将,办事果然干净利落,不留蛛丝马迹,完美的作案手法,没有一丝缺陷。他只是巧妙利用了食物间相生相克的道理,悄悄潜入丞相府,在丞相的晚餐中动了点小手脚,丞相便不着痕迹的驾鹤西游去了。
他是龙佑天精心培养的一等一的杀手。对他而言,杀死一个人,就如碾死一只蝼蚁一样的简单。
吕良,这件事你干得漂亮!我重重有赏!哈哈哈!国师龙佑天仰天大笑,显然是对吕良的表现十分满意,现在,我们总算没有障碍了,挡我者,死!国师龙佑天捏碎了手中的杯子。
丞相洪德厚乃是殷国的开国元老,地位举足轻重,恐怕是先皇来了都要敬他三分。殷王对丞相洪德厚的死耿耿于怀,但派人查询此事并无结果。只能将丞相洪德厚风光大葬,并下令优待其家眷,赐白银千两。
大王!丞相之死,臣等亦深感痛心。但这确实是一场意外,大王您也不必太过自责了,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朝堂之上,龙佑天惺惺作态。
爱卿,丞相已死,本王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呀。
大王,您放心,丞相虽已仙去,但微臣还在。只要微臣当殷国国师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殷国受到一丝一毫的威胁。龙佑天立即慷慨激昂的表明立场。
是啊,爱卿,幸好还有你,本王也就稍微安心点了。殷王揉揉自己的太阳穴。
大王,洪丞相仙去。但丞相之位事关国体,您看,是不是应该早日立新丞相呢?龙佑天建议道。
那爱卿觉得谁是这丞相之位的最佳人选呢?殷王问道。
回大王,依臣之见,董尚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他向来体察民情,深得民心。又具有治国安邦之才。臣认为,此人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爱卿跟本王想到一块儿去了。本王也正有此意。殷王点头赞许。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皆是我的势力范围了。龙佑天离计划又近了一步。
大王,再过几天就是举办四年一度的集贤会的日子了。到时候,各方能人贤士都会云集至永都,大展才能,大王何愁没有治国安邦之才?龙佑天将话锋一转,所以,大王就别再为丞相的事情伤心了。眼下,大王理应打起精神,好好为几天后的集贤会做准备才是啊。龙佑天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嗯,本王会注意的。爱卿你真是考虑周到啊。若不是国师龙佑天提醒,殷王早把此事抛在脑后了。殷王年轻时期也算是有所作为,但自从让龙佑天当了殷国国师,殷王的能力一天天下降。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师在暗中作祟。
他这一出戏,演的真是精彩。殷王如同他掌上的木偶,任他戏耍。龙佑天瞳孔里的欲望不断的扩大,燃烧出熊熊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