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078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杨伯峻认为前者更为可信。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杼”、“杀豚”、“去妻”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母三迁”是孟母为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据《列女传》记载: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妹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断机杼”的故事是孟母亲手剪断自己所织的布来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杀豚”是孟母为取信于自己的儿子出钱买邻人猪肉的故事。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去妻”故事主要讲的是孟母教育孟子夫妇之道。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列女传》与《韩诗外传》记载的这些故事,多近似于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完全可信的史料看待。但我们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孟母给了孟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孟子治学成才,乃至最终成为一代大儒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孟母在教育孟子成人成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言,她堪称是中国古代第一母亲,以至于人们纷纷提出将孟子的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的意见,他于2006年11月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将孟子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

孟子的学说来自于子思一派,据《史记》载:“孟轲,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自己也曾经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以下只注篇名)此外,荀子的《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则孟子学说一定出于子思。孟子极为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诸国国君施行“仁政”和“王道”以“王天下”。但由于当时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推崇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此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顺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希望他们能够“法先王”、“修仁德”,这样就可以“仁者无敌”而“王天下”。孟子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与他的言论学说互为表里,构架出《孟子》这部书的特殊体系,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齐威王在位时期,当时孟子与匡章游,“又从而礼貌之”(《离娄下》)。孟子在齐国显然很不得志,齐王送给他一百镒的兼金(成色好的金子),他都没有接受(《公孙丑下》)。后来宋王偃称王,而且要行仁政,孟子就来到了宋国。在宋国期间,他与万章论宋在齐、楚大国间的存亡之道,劝告戴不胜多举贤士,建议戴盈之速行“什一”税法(《滕文公下》)。在孟子看来,宋王左右贤良少,奸佞多,只有一个贤能的“薛居州”并不能使宋的君主为善,所以孟子接受了宋王馈赠的七十镒金而离去(《公孙丑下》)。孟子在宋的时候,还只是太子的滕文公,在去楚国时,与孟子相见于彭城(《滕文公上》)。不久孟子回到自己的故乡邹国,和邹穆公的问答(《梁惠王下》)大概发生在这一时期。但因故未能得到邹穆公的馈赠,导致孟子绝粮。滕定公死后,与孟子有两面之缘的滕文公“使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滕文公上》)。

后来鲁平公即位,将要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执政(《告子下》),孟子便到了鲁国。不幸因为臧仓的破坏,孟子便有了“我之不遇鲁候天也”(《梁惠王下》)的慨叹。滕文公嗣位后,孟子便来到腾国。滕文公“问为国”,又使“毕战问井田”(《滕文公上》)。齐国人准备修建薛地的城邑,滕文很公害怕,再一次请教于孟子(《梁惠王下》)。和许行的新弟子陈相的辩论(《滕文公上》)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滕国毕竟是一个只有五十里方圆的小国,孟子很难有作为,便来到了梁国(魏国)。这时孟子已经有七十岁了,梁惠王即位也已经有五十年了,年龄应该在七十上下,所以梁惠王称呼孟子为“叟”,和梁惠王的问答应该都在这个时候。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即位,孟子与他一见面印象就不好(《梁惠王上》),刚好齐威王去世,齐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梁国来到齐国。“加齐之卿相”(《公孙丑上》),“出吊于滕”(《公孙丑下》),都在这几年间。齐国伐燕取得大胜,诸侯恐惧,于是“将谋救燕”(《梁惠王下》),孟子劝宣王送还俘虏,归还重器,为燕国另立贤君,然后退兵。齐王不听,导致大败,于是便有“吾甚惭于孟子”(《公孙丑下》)之叹。孟子因此辞职,宣王想在国都内给孟子置一所大房子,从而把他留在齐国。孟子没有接受。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地停留三晚。由于孟子年龄已经很大,而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实现,只得感叹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公孙丑下》)孟子这时已经七十余岁,从此便不再出游,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做《孟子》七篇”。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政”的主张游说各国君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主张与当时的政治潮流背道而驰。诚如司马迁所言:“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各国君主因孟子“仁政”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最终都没有采用。

同类推荐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热门推荐
  • 穿越古代当皇后:独宠妖后

    穿越古代当皇后:独宠妖后

    刚穿越过来,就全身光光的被一个只穿小裤裤的大帅哥抱在怀里!还是个古代美男!这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他竟然是本姑娘的未来夫君,现在的皇帝大人?不行不行,虽然他确实温柔得要死,并且本姑娘对他印象还不赖,但本姑娘真的不想成亲啊。所以对不起了,皇帝大人,本姑娘要逃婚了,你的皇后就另选高人吧!本文开篇小白,其实男主是个腹黑帅哥啊,大家千万不要被他的温柔外表所骗(汗,我是在剧透。。。)反正后文有点小虐(脆弱的亲们请自备纸巾哦呵呵),不是和有些亲想的那样简单的剧情,风吟写的文一向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大家接着往下看,就能彻底见识到了,希望到时不要暗叹阴谋太多啊,呵呵。
  • 布衣弄国

    布衣弄国

    他,幼少家道中落,流落巷闾沦弃儿。他,青年投军从戎,抗击倭寇立奇功。他,中年劈风斩浪,海上捞金终成空。他,晚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国忙。本是江南良家子,老寄残身在京师,甘为浮浪一闲人。终日逍遥度日,聊度余生,却因种种因缘际会,阴差阳错成朝廷使节,花甲之年效冯唐,度关山,挽狂澜。烈士暮年,壮心未已,虽一介布衣,却长袖善舞,斡旋大国之间。怎奈何,形格势禁,渐入歧途;实难敌,方枘圆凿,两国势如水火;终不免,身首异处,声名狼藉。可悲?可叹?可笑?其真耶?其梦耶?一出闹剧、一部传奇、一曲悲歌、一捧辛酸泪,尽在《布衣弄国》………
  • 森林报:冬

    森林报:冬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千古涅盘

    千古涅盘

    千古传言,火凤临世,开天辟地,重生飞天。循着多年来延续的传说,,世间修道之人,江湖中人,皇朝中的神秘力量,以及那些游离于诸方势力之间的神秘人物,蠢蠢欲动,踏上寻找不死火凤的旅途,为了至高无上的珍宝,为了不老永生,众人将会展开怎样的争斗,怎样权谋算计,这段旅程将会是何等艰辛,最终珍宝是否会重现人世,又将会落入谁人之手?
  • 小明与许萌的故事

    小明与许萌的故事

    你是夏日凉风,是冬日阳光。(注:真人真事改编,青春校园风。
  • 霸道女总裁的邂逅

    霸道女总裁的邂逅

    陈美妍从一个平凡的小女孩,到与闺蜜争男友伤心欲心欲后,中了彩票200万,后来的人生大转变,从此不再相信任何男人,直到遇见了他……
  • 基因游戏

    基因游戏

    公元23年,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兵败被杀,新朝灭亡。所谓的王莽改制实质上是外星学者们的一场社会学实验,王莽的外星同伴在战乱中匆匆离开地球,并且扬言两个月后将从母星带人回来报复。而他们口中的两个月,经过相对论与时间塌缩换算,便是地球上的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一晃而过。公元2018年,中国东南部一座二线城市长州,身穿动力甲的特勤队员刘弈在某次离奇的任务中,找到了一枚两千年前制作的二维码……
  • 欺妻成瘾,傲娇许少求抱抱

    欺妻成瘾,傲娇许少求抱抱

    “许筵,你丫的!你玩弄老娘知...知不知道啊?知道我听了顾扬说我是她的替代品我有多难受吗?你初恋到底是谁啊?凭啥...凭啥让我当替代品呢?别让我见到她,我一定大嘴巴子啪啪啪的打她脸,来!继续喝,许筵!我今天下血本请客!就你有钱?事实不是这样的。嗝~~”打完一个嗝,夏沫语又喝完一瓶酒。“夏沫语,你别来给我丢脸,回去!”许筵满脸黑线看着面前这个面色绯红的女人。“你丫的不识好歹!我是为谁喝酒?为你啊!许筵你真牛,我赖上你了怎么办?别不要我好不好?”夏沫语说完向许筵走去,踉跄了一下扑到许筵怀里。“咦?这是毛线吗?但是好好闻啊!阿丘!“一股清黄的液体从夏沫语鼻子里出来。夏沫语看今晚我怎么弄你!
  • 玄神诀

    玄神诀

    徐通坚信自己不是废物,故而一朝脱胎换骨,重获新生。徐通坚信自己可以保护想保护的人,故而右臂神力,得古碑,镇神猿,大杀四方。徐通坚信自己可以查出身世之谜,故闯北幽海,斗六大王族,一统海疆。徐通坚信自己可以为父母报仇,故一破苍穹、再战乾坤,杀圣戮神,主宰天下!
  • 武逆碎界

    武逆碎界

    “不落黄泉碧九幽,一抹红尘万古愁”主角一步一步踏遍无数位面。为了爱人,为了回家,为了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