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杨伯峻认为前者更为可信。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杼”、“杀豚”、“去妻”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母三迁”是孟母为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据《列女传》记载: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妹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断机杼”的故事是孟母亲手剪断自己所织的布来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杀豚”是孟母为取信于自己的儿子出钱买邻人猪肉的故事。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去妻”故事主要讲的是孟母教育孟子夫妇之道。据《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列女传》与《韩诗外传》记载的这些故事,多近似于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完全可信的史料看待。但我们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孟母给了孟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孟子治学成才,乃至最终成为一代大儒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孟母在教育孟子成人成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言,她堪称是中国古代第一母亲,以至于人们纷纷提出将孟子的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的意见,他于2006年11月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将孟子诞辰曰定为中国的母亲节。
孟子的学说来自于子思一派,据《史记》载:“孟轲,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自己也曾经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以下只注篇名)此外,荀子的《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则孟子学说一定出于子思。孟子极为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诸国国君施行“仁政”和“王道”以“王天下”。但由于当时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推崇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此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顺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二
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希望他们能够“法先王”、“修仁德”,这样就可以“仁者无敌”而“王天下”。孟子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与他的言论学说互为表里,构架出《孟子》这部书的特殊体系,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齐威王在位时期,当时孟子与匡章游,“又从而礼貌之”(《离娄下》)。孟子在齐国显然很不得志,齐王送给他一百镒的兼金(成色好的金子),他都没有接受(《公孙丑下》)。后来宋王偃称王,而且要行仁政,孟子就来到了宋国。在宋国期间,他与万章论宋在齐、楚大国间的存亡之道,劝告戴不胜多举贤士,建议戴盈之速行“什一”税法(《滕文公下》)。在孟子看来,宋王左右贤良少,奸佞多,只有一个贤能的“薛居州”并不能使宋的君主为善,所以孟子接受了宋王馈赠的七十镒金而离去(《公孙丑下》)。孟子在宋的时候,还只是太子的滕文公,在去楚国时,与孟子相见于彭城(《滕文公上》)。不久孟子回到自己的故乡邹国,和邹穆公的问答(《梁惠王下》)大概发生在这一时期。但因故未能得到邹穆公的馈赠,导致孟子绝粮。滕定公死后,与孟子有两面之缘的滕文公“使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滕文公上》)。
后来鲁平公即位,将要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执政(《告子下》),孟子便到了鲁国。不幸因为臧仓的破坏,孟子便有了“我之不遇鲁候天也”(《梁惠王下》)的慨叹。滕文公嗣位后,孟子便来到腾国。滕文公“问为国”,又使“毕战问井田”(《滕文公上》)。齐国人准备修建薛地的城邑,滕文很公害怕,再一次请教于孟子(《梁惠王下》)。和许行的新弟子陈相的辩论(《滕文公上》)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滕国毕竟是一个只有五十里方圆的小国,孟子很难有作为,便来到了梁国(魏国)。这时孟子已经有七十岁了,梁惠王即位也已经有五十年了,年龄应该在七十上下,所以梁惠王称呼孟子为“叟”,和梁惠王的问答应该都在这个时候。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即位,孟子与他一见面印象就不好(《梁惠王上》),刚好齐威王去世,齐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梁国来到齐国。“加齐之卿相”(《公孙丑上》),“出吊于滕”(《公孙丑下》),都在这几年间。齐国伐燕取得大胜,诸侯恐惧,于是“将谋救燕”(《梁惠王下》),孟子劝宣王送还俘虏,归还重器,为燕国另立贤君,然后退兵。齐王不听,导致大败,于是便有“吾甚惭于孟子”(《公孙丑下》)之叹。孟子因此辞职,宣王想在国都内给孟子置一所大房子,从而把他留在齐国。孟子没有接受。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地停留三晚。由于孟子年龄已经很大,而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实现,只得感叹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公孙丑下》)孟子这时已经七十余岁,从此便不再出游,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做《孟子》七篇”。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政”的主张游说各国君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主张与当时的政治潮流背道而驰。诚如司马迁所言:“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各国君主因孟子“仁政”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最终都没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