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博弈,胜负的概率又是几何?
想到这个假命题,已经是花了一年多时间,并且自己带有强烈积极性的参与网络写作之后,说实话,一开始是不了解网络文学的,以为网络写的东西太虚幻,很少有贴近实际生活的东西,理所当然就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网络写作,结果胜负的概率一目了然,我扑街了,以后也许还会扑街!
当然,扑街是正常的,网络写作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简单。网络文学流行之下,毕竟在这人人都可以当作家的时代,竞争激烈之中,想写本既卖好,又卖座的网文,那也是很难的。
曾经有个节目,邀请了唐家三少,南派三叔做访问,其实那是个文学节目,多数是请的传统作家,但时下最流行的,当然是网络文学,所以这个节目也就花了很多篇章,来介绍网络文学,这个看似新颖,却早已借助各种科技产物走进人们生活的快餐文学方式!
唐家三少在节目里,坦言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不同的,首先在创作方式上,网络文学具有很强的连载性,只要你写得好,就应该会有人每天等着你更新,网络作家,一般都是对着电脑,然后每天不停的敲打键盘,码出一个几十万,几百万字的虚拟世界,在字数的量级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没有可比性的,传统作家,如果有些名气,又或者本身就是名人,写个几万字,也是可以整理出书的,但如果一个还未出名的网络作家,仅仅写个几万字,就扬言自己要出实体书,那肯定会被同行和读者笑话的!所以网络文学其实算是草根文学,有了网络文学,几乎人人都可以试着写作,这也就使得网络文学火热,众人拾柴火焰高,一部部经典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漫画游戏肯定没得少。
创作方式的不同,还有字数的量级不同,就使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真正存在巨大区别!
一些传统作家大骂网络文学垃圾,而网络作家,也不怎么看得起传统作家,在某些时候,两类作家还会发生激烈的观点冲突!
其实,我说,大可不必如此!假如网络文学真的与传统文学博弈,我说肯定会两败俱伤,其实网络文学是包容传统文学的,而传统文学也是承认网络文学的,要不现在很多实体书,怎么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而那些网络出名,后来又出实体书的网络佳作,怎么在新华书店也卖得很好呢?
为什么我说网络文学是包容传统文学的?包容,不是因为我自己在搞网络文学写作,而是因为网络文学,在如今数据横行的时代里,一个市级新华书店,可能所有书籍,也就几T就可以全部记录下来,放在网络上,你就可以不用去书店了,直接就可以通过手里的,桌上的科技产物,直观的看到!将来也许都不用动手,直接就在人大脑里演示!当然,这是意淫咯,可是也说不定!
网络文学的数据库,无疑是巨大的,你如果问搞IT的人,网络文学的数据库到底有多大?他肯定会反问你一句,“你知道大海里有多少滴水吗?”
数据无疑是巨大的,而且在这个数据库里,坐在电脑前,又或者拿着智能手机的人,还是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找到很多所谓的传统作品的。
要追溯下网络文学的起源,我说由来已久,《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其实就是网络文学,又比如《封神榜》,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无往不胜,最后封神众将,这应该算是彻底的时下流行网络文学了。
吴承恩写孙悟空,前半部齐天大圣出了花果SD海‘借’神装,拿走定海神针,下地府修改生死簿,大闹天宫,斗罢仙界诸将,从山到海,从天到地,三界被孙猴子搅得天翻地覆,这难道不是时下流行的经典网络文学桥段?(源引自杨晨说网文,FAQ第九十一期到一百期精华版)
如果没有写如来五指山镇压孙悟空,吴承恩在现在,会是一个很走市场的网络作家。当然吴承恩之所以这么写,也许有对政治的考量的,皇帝统治的时代,要是出了个孙悟空,真像大闹天空一般自封齐天大圣,打进了皇宫,那还怎么了得?所以吴承恩出于作品不被封的情况下,只能写出一个如来镇压孙悟空,这至少让皇帝稍稍放心,总算有个‘神’能震住这‘妖孽’了!
当然,我们是猜不准吴承恩内心是不是真的希望明朝有个孙悟空出现的?嘻嘻。
再说更早的《封神榜》,这是神话传说,但我说,这就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文学也不差,你看姜子牙钓鱼都能遇到周文王,我在市湖边钓鱼,不被城管逮到就谢天谢地,还愿者上钩,是文王主动请走姜子牙的,接着子牙来了,各种牛逼改革,使得国力节节攀升,跟纣王打架,周武王打不赢没关系,姜子牙仙界关系网老铁了,一通电话,微信QQ一广播,一大群神通广大的朋友就过来助阵。你看姜子牙,是不是走的,就是一路牛逼到底的路线?
又如金庸大侠的《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去山里溜一圈都能捡到秘籍的勾屎运主角,还有韦小宝武功盖世无双,妻妾美女成群,这不正是男人只能在心里面想想的意淫吗?
这是传统的武侠小说没错,看完时下流行的一些网络小说之后,再去看,就觉得这也是网络小说的嘛!
特别是毛主席的诗词,我从中更能看出许多玄幻小说的主题和精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万类霜天竞自由”“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辽阔江天万里霜。”“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等等数不胜数的诗句,不正是现在流行的“人定胜天”的玄幻主题吗?再加上毛主席的万里,万类,不正是玄幻小说中的辽阔而漫无边际的地图吗?
这不就是人们眼里的传统文学,这不正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文学?
所以借这些例子,说明传统文学早已有网络文学的萌芽,而由于网络文学数据的巨大,他就是可以包容传统文学的!同时借这几个例子,说明早在千年之前,传统文学又是承认网络文学的!
再说到网文的真正开端,应该是贴吧,还有流行的段子,那时候手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你能看到一条条美丽的短信,那就是段子,然后就是网络上一些文章和视频,甚至音乐文件,可看可听,可自己跟帖回复,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啊。
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先是流行于贴吧,然后才整理成文发表实体书,等贴吧一火,就出来了真真意义上的文学网站,起点,创世,红袖,潇湘等等一系列的文学网站,于是网络创作到了一个井喷期,多数成名的作家,也是自那个时候就开始网络创作,不得不承认,写得早写得好,真像南派三叔自己说自己出名的原因就是这个。
再到了2013年,14年,特别是15年今年,前几年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到今年火热的《花千骨》还有改编的《盗墓笔记》,正在拍摄的《鬼吹灯》《三体》等等数不胜数,网络文学版权火热售卖,今年应该算是最火的一年,最火的开端!网络文学,已经像口头所说的传统文学一样,能拍电影能卖各种权利了,谁又能说清他们真正的区别?
再说说现在一些传统作家,他们也借着网络文学火热的时期,主动参与了一把。比如逻辑思维,吴晓波老师也开了自媒体,还打算卖掉蓝狮子出版社,每几天在网上就发一篇短文,每天都跟读者有些小互动,我了解的郭凯老师,就是早先在博客上发表《王二的经济学》,然后才整理成文的,等等也是数不胜数的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他们也在追赶网络文学的火热浪潮呢!
绕了一圈,回到开篇的假命题上,假如让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博弈,这本身就是假命题,两者其实没有本质冲突,因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文学,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当然,如果硬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博弈,那么胜负的概率很肯能偏向一种大结果,“兄弟,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啊!没准后人,把我两都当作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都喊做那时候的传统文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