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亮题,开门见山!
本文仅就郭敬明的文学商业化运作展开讨论,不涉及他本人身上种种疑云和弊端,如果讨厌他的,可以不必看之后的文字!
题和山:郭敬明是第一个将文学产业链打通的青年文学作者,从自己写文,到发表,到出版,然后自己开创杂志,造星,最后自己将笔下的文字展现在屏幕,并且取得成功的青年文学营销高手!(纯商业化的阐明郭敬明的文学产业链条和众多营销方式)
对的,文学营销高手!就是本文的论调。文学为次,营销为主,郭敬明的商业头脑,远比他的身高和文字,来得更加高大,更加有远见,他是一个营销上的天才,商业运作的巨人!
郭敬明的简序生平:
1983年6月6日出生于SC省ZG市,中国作家、SH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
从小热爱文字,传说中二年级就开始投稿,与韩寒一样,都是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奠定文学新星之路,文字与韩寒截然不同,众所周知,韩寒以思想和思辨为主,当然也不排除有牢骚的成分在里面,而郭敬明,则以青春文学为主,笔下的世界充满幻想,青春气息浓厚,同时思想性,那比韩寒是弱了一点。
(思想家是有牢骚的,营销高手是只针对市场的)
因为郭敬明,出现过以下风魔文字: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在汤臣一品8000万的房子的阳台上里吹黄浦江江风
……
文学营销第一步:新星初长成,造名
从小喜爱文学,善于写文字,这是每一个八零年代文学新星都具有的共同特质,原谅我读书少,虽然我只知道韩寒,郭敬明,蒋方舟,三人中两个,都是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篇文章惊艳四方,从而开始了文学作家之路。
韩寒的《杯水窥人》,郭敬明的《假如明天没有太阳》,都是获奖的,当时韩寒放言,“什么时候花光了钱,再回来写作”,就是说赛车没钱了,就回来写书,而郭敬明,相比韩寒的叛逆,他就是一个好孩子,至少在新星成长的路上,这样的好形象,确实给郭敬明成星的开端,比韩寒要好很多,那些起初认为郭敬明是好孩子的评审和影响力杂志,为其成名之路的起始,给与了不少的帮助。
一路顺风顺水,发表了不少文字和小说,其青春文学的特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回首看八零后作家,郭敬明只走了一种特性的文字,那就是青春文学,也就是那些平常人青春里,没有经历而期望拥有的,奢华,科幻,言情,推理,日系,学习,小清新,友情,基情……只要是能走市场的,他都会涉及,而且,就是一辈辈年轻人最希望能拥有的幻想体验。
他的文字,叫做青春文学,实质上,是一种风魔的幻想青春文学!能勾动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尤其是少女的幻想!但是,这是处于青少年时期,幻想和做梦,是那时候人的权利,谁又能阻止少年去做梦?去小小的幻想一下呢?
文学营销第二步:名声已就,开始从商
通过之前的几部作品,郭敬明奠定了新生代青春作家的名声,从这以后,他的商业头脑和运作能力开始体现。
2003年1月,郭敬明改编完成的小说《幻城》正式出版,作品获得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郭敬明又相继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10]》和《梦里花落知多少[11]》两部作品。
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12],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13]。初期,“岛”工作室由郭敬明、hansey、痕痕、阿亮和清和5位成员组成,郭敬明因此将杂志英文名定为“i5land”。至2007年,“岛”工作室前后出版了《岛?柢步》、《岛?陆眼》、《岛?锦年》、《岛?普瑞尔》、《岛?埃泽尔》、《岛?泽塔》、《岛?瑞雷克》、《岛?天王海王》、《岛?庞贝[14]》、《岛?银千特[15]》10本系列杂志。
2005年,郭敬明的校园青春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正式在市场上发行。
2006年,他开始筹备首部音乐小说《迷藏》。同时他应陈凯歌之意,改编了电影《无极》为小说
2006年11月,暂停《岛》书系后,郭敬明在SH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出版刊物《最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工作人员初为“i5land”人员。1月份,试刊两期后的《最小说》正式创立。郭敬明由此开始打造起了一个青春文学平台。
除了《最小说》,后来郭敬明还发现漫画也很赚钱,于是就有了《最漫画》
(为百度资料)
可以看出05年,06年,两年时间,郭敬明也就二十三四岁,就已经开始成立公司,办起杂志,更开始接一些改编剧本,编写剧本的活,这都得益于他一开始的名声和影响,如果没有名声已就,那陈凯歌怎么会要一个八零后青年改编小说呢?
可以看出,从06起始,郭敬明就开始用公司和组织的形式开始接剧本相关的业务,这也就难怪郭敬明之后,能成功的将《小时代》搬上银幕了,因为他早早的就有从业经历了,这些经历,都无疑的将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和战略,慢慢导向一条产业化道路。
那就是,出名—》办刊—》造新星,吸粉巩固粉丝—》拍电影,也就是将文学化产业链打通,郭敬明算是完全自主把控每个环节,自产文学,自销文学,自拍文学电影。
到了这里,最世文化已经初具模型,最,也成为郭敬明和郭敬明的青春文学特色和标志!至少,他在提倡一种最的理念,至少他确实是最走市场的!
说到郭敬明的《最小说》,其签约方式是签人的,也就是签一个作者,而不是单单签作者的某个作品!估计他的签约条款,肯定对作者有诸多限制和要求,每当月刊要出刊的时候,公司肯定是要找旗下作者要稿的,不过《最小说》旗下的作者,早就练就了下笔就能写出几万字的短篇小说了,可以说,产业化的制度,将使产业化的作者,变得专业而产业,而且,估计郭敬明的挑剔性格,他要审稿,那是非常严格,所以,他旗下的作者,借着他的大名声发表作品,肯定也要跟他一种文字特性,那就是青春,那就是对青春市场!
人不风魔枉少年!小四的旗下作者,也必须跟着风魔。
郭敬明,确实是一个高度专一的文学创造者,正是专注于青春文学这样一个市场,早在零几年就已经专注了,其他人想要进入,也要以他为参考!
其实对于网络文学,我也有过同样的思考,那些一路牛逼到底的不切实际幻想,不正与郭敬明笔下的世界如同一折吗?
网文的阅读者,也多是那些充满幻想和爱做梦的少男少女为主,他们是肯花钱看书的主要消费群体。
但是,区别于郭敬明,网路文学最终转变为银幕作品的,那就不是走的这个路线!
网络文学的IP价值,首先是价值!其次才是IP,IP多的是,但是能拍成电影,影视版权卖给制作人的,那首先就是价值。
(当然,网络文学的版权,不仅限于影视改编,还包过各种改编权利。但本文就郭敬明的文学产业链展开论述,所以单挑影视版权做研究)
文学价值是不一定对市场价值的,但好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有价值,最终会和市场形成统一目标的!
分析下目前几部成功改编的网络小说,
《甄嬛传》,风靡一时,小主,极好的,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其本身的作品,文字优美不说,笔下世界也是讲叙皇宫后院,奢靡的皇族生活,主要的,它是女频作品,比《小时代》有主题和深度,背景却同样是皇族奢华背景,也是很多女性观众不可能拥有的人生体验,讲叙的却还是皇族恩怨,后宫内斗!
(女性的钱好赚啊!唉唉唉,可惜我文字不好,要不也写写女频吧)
《花千骨》,继《仙剑奇侠传》之后,第二个登上电视的仙侠题材网络小说,虽然他明显有不少模仿仙剑的痕迹,但人气却奇怪的,超过了之前的神作《仙剑》,其原因,也是他本身是女频,无例外,文字也是很美的!而其名字,来源于牡丹花下死,不过要死个千骨万骨,这也是超现实的主题,不过女性喜欢,想来历史上,外国因为一个女的死个千骨的,几乎没有,但中国却有那么几个厉害的女性,比如武则天,那就不只千骨,微微抬手,不要你为他死,他也能让你死个千百回!
(糖宝模仿仙剑之唐钰小宝,哎呀呀,分析到这里,我已经发现了,这将是一个女性消费膨胀的年代,可能见到女权消费时代的来临)
然后最近几部男频神作《盗墓笔记》《鬼吹灯》被拍成电影,其本身是幻想主义题材,描述的世界是盗墓的种种奇遇,说不上现实,也是幻想,但其IP价值,却不是一直流行的牛逼到底,主角也是起起落落,但是经历的事情,却是雄奇诡异,盗墓中的主角可以死去,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词“外卖”,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总之死了还能活过来,就叫外卖。
这两部网络小说的价值,就在于遭遇千奇百怪,笔下世界雄奇诡异!针对的是男性消费,能满足男人对于探索冒险的终极幻想,男人天生有冒险精神,满足男性的冒险幻想!
(当然,盗墓笔记,应该是让人跌破眼镜,拍得让不少粉丝骂娘,尤其那句,把他交还给国家,让人吐槽许久,估计IP价值,也会随之降低)
再就是最近大火的《琅琊榜》,女频,精美制作的宫斗,讲叙的主题超过以往任何宫斗主题,我说的是主题高度,他深刻讲叙了“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猜忌,但是其他高度,可能其他宫斗作品,也做得很好,但是这部剧,确实主题深邃!主角是一个琅琊榜首,麒麟之才的大帅哥,这明显又是针对女性消费的!殊途同归,主题不一样,走得也是宫斗的道道!
(稍微总结了下,这几部网络改编作品,多是七八年前的作品,在网络上传已久,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拥有较好的口碑作品,最后因缘际会,被制作人看中,最后变成银幕上的电视剧和大电影,七八年,较长时间润酿发酵,才得以成就一坛坛美酒)
文学营销第三步:完善产业,试探运营,自产自销
郭敬明小小的身躯里,却有着一颗笑傲商场的野心和雄心。
2008年,原公司女作家落落的重新回归[30]。同年年底,郭敬明成为了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的文字总监。
2010年7月,郭敬明正式成立“SH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31],担任该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32]。之前的“SH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旗下附属公司,并更名为作家经纪部,兼有漫画部。之前作为《最小说》的副刊杂志《最漫画》也于2010年10月独立发售。
2011年,《最小说》做了拆分,同一刊号下又有了《文艺风象》和《文艺风赏》两本杂志[33]。
2013年11月23日,在《愿风裁尘》发布会上,郭敬明宣布携杂志《最小说》与《愿风裁尘》首驻腾讯文学,而这也是《最小说》[34]自创刊以来首次将其电子版权交由网站进行发行宣传。
(百度百科资料)
2008年9月27日,《小时代1。0折纸时代》的正式出版发售[22],上市3个月,创下了2008年图书销售的第一名。
2009年,《小时代2。0虚铜时代》发行。
2010年,郭敬明筹备了自己出道十年纪念作品[23],继《幻城》以来第二本玄幻小说《临界?爵迹》系列。该书上世前,郭敬明在网络发布了预告片。8月24日,《临界?爵迹Ⅰ》[24]作为该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首先在全国问世[25],首印200万册发售[26]。
2011年12月,《小时代3。0刺金时代》问世,首印200万册,获得2012年图书销量榜单冠
(百度百科资料)
通过以上数字和年代,我们可以知道,郭敬明从成立工作室之后,最后将工作室转变成“SH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实个人已经开始渗透进了影视传媒业。
但是他并没有急着将自己的作品推上大荧幕,而是先发行文学刊物,如果反响良好之后,拥有了大量粉丝之后,才在之后的2012年,将《小时代1》搬上大银幕,他自己担任编剧与导演,然后才成功运作出《小时代》,虽然褒贬不一,但商业上是成功的,郭敬明和其团队,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郭敬明的商业试探运作模式,不知道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还是本来他就是个天才!总之,成功确实是无数的摸索试探才有的结果,不少商界大亨,都有尝试精神!比如营销上的,试点营销,选择一个县,或者市,作为首发,尝试各种营销手段,如果在这个试点获得成功,才慢慢将方法推向普及到各大市场,这就是常见的试探运营,也是尽量花少的代价,来取得成功的方法!
无疑,郭敬明一直是运用试探运营的模式在发展他的商业事业!
从办《最小说》刊物开始,他们先是试发行两期,获得一定成功之后,才正式成立《最小说》,之后,又是先发行小说《小时代》,大卖之后一两年,才尝试将《小时代1》制作成电影,对于整个战略来说,他其实第一部作品,还是在尝试,先是尝试发小说,小说成功,才尝试拍第一部电影,结果第一部大火,才尝试拍第二部,第二部成功,再尝试第三部。
而对于整个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郭敬明是在用自己的名声做尝试,如果他郭敬明成功的通过这条产业链,最终获得成功,那么他旗下的诸多作家,将来也有可能会通过这条产业链,这种模式获得成功,或被郭敬明制成电影,当然,郭导,也可以将版权外卖,至少我能猜到,郭敬明自己的文字,他是不会外卖的,但是可以运作其旗下的作者,将他打造成新一代写作明星,名声一起,然后接下来的事,就看郭敬明他自己的意思了!
试探性运作,无疑是郭敬明的聪明之处,也是他的高明大作!
到郭敬明拍出第一部电影,他的文学产业链条已经完全清晰:
1,写小说,或旗下作者写小说,成文之后,审阅之后试着发行
2,利用旗下几本杂志和漫画,相互拓展小说影响力,试着出版,市场反应良好,则进入下一步,(造自己的名声,或者造星,将旗下作者明星化)
3,加入一些营销手段,郭敬明是个话题人物,是非不断,他的营销手段,无外乎话题营销,利用微博和官司,为自己更一步造势,唉,那些打他官司的人,还真是不好弄,这家伙就是个刺头,反正会被他利用……这个过程,郭敬明曝光率奇高,同时他的作品也随着他本人反复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网络头条,也被广大人群知道,最终获得了大量的脑残粉
4,粉丝基础已经有了,那郭敬明就开始尝试下一步了,试着将脑残粉转化为实在的票房,于是开始拍电影,一边拍电影,一边做些营销,微博肯定必不可少,时不时透漏些制片内幕,(当然,都是奢华的场面,那是必须的,郭导就是这个路数,唉)
5,影视作品获得成功,则考虑将第二部拍出来,(一些过程,早就在推出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出二,类似苹果一样,不断的推,不断的吸粉,不断让你更新换代,所以拍二的时候,已经有相当的粉丝基础,只需要再重复第四步和第五步)
产业链清晰了,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他大概是个什么回事,总之先出文字,然后运作文字,最后将文字变成电影,就是这么回事。
回到题目,郭敬明是个文学营销高手,如果没有文字,郭敬明肯定会是一个彻底的营销高手!他本人平时出门都是特别讲究,各种名牌,各种话题,总是要保持一个光鲜的形象向广大群众展示,他俨然就是明星化运作自己,明星化运作文学,造星势的将自己的文字,一步步将明星式的效应,最大的转化为利益!
看他每天那么帅气,一些成功的营销人员,总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出门形象……
不过,郭敬明,还是成功了,他是个成功的文学营销高手。
奉上本文数字:
2008年9月27日,《小时代1。0折纸时代》的正式出版发售[22],上市3个月,创下了2008年图书销售的第一名。
2009年,《小时代2。0虚铜时代》发行。
2010年,郭敬明筹备了自己出道十年纪念作品[23],继《幻城》以来第二本玄幻小说《临界?爵迹》系列。该书上世前,郭敬明在网络发布了预告片。8月24日,《临界?爵迹Ⅰ》[24]作为该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首先在全国问世[25],首印200万册发售[26]。
2011年12月,《小时代3。0刺金时代》问世,首印200万册,获得2012年图书销量榜单冠军。
2013年6月27日,《小时代》上映首日,排片率便达到了为43。31%[38],收获了73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39],刷新2D国产片最高首日票房纪录[40]。两日后,全国累计票房破亿,成为继《西游?降魔篇》与《画皮2》之后,第三部两日破亿的华语电影。截至7月22日,影片票房超过4。8亿[41]。7月29日,《小时代?青木时代》电影海报发布。7月31日零时,《小时代2》的终极预告片发布,由郭敬明担任旁白[42]。8月8日,《小时代?青木时代》上映[43-44]。11月,郭敬明与其他合作商确定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正式开拍,于2013年12月在罗马开机[45]。
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1]。
2015年6月3日晚,郭敬明在网上又曝光了一组个人的面部特写海报,并宣布自己不仅以导演身份入主《爵迹》同时也将参演《爵迹》[46]。
(百度百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