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就流逝不见,我已经坐在了高三的教室里面,看着熟悉的还有陌生的脸。
暑假补课的时候我向小姨要了一部手机,每天拿着它发送信息。时间还是那么无聊,生活还是那么平静。知道时间流逝的速度了,开始努力朝我的梦想冲刺。
我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开口闭口不知道说些什么,所以和朋友交流,现在最多的方法就是手机短信。
暑假的时候,妹妹叫我开学了在江城新华书店帮她买一本叫做《空巢》的小说,听说是“里江中学”的一位老师写的,记录的是从一个留守青少年的角度,讲述了在经济大潮来临、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留守青少年、农村留守人群、民工、教师、下岗工人、公务员等不同层面人物的命运,特别反应了留守青少年心理和精神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星期天我抽空进了那好久都没有去过了的“新华书店”,里面的布局变化了,大门的橱窗中摆放着“新书”,其中有一本就是《空巢》。我看着它的封面良久,始终不知道我该怎么从这橱窗中拿出这本我想要的书。
我走到服务台旁,红着脸问那个漂亮的姐姐:“姐姐,那个,《空巢》那本书我该怎么拿出来啊?”
那姐姐看着我,指着一个放书台微笑着说:“橱窗里的是不卖的,你要的书在那边!”
我想我的脸更加红了,那么明显的位置我竟然没有看见。我连连道谢,急速走到那堆满了《空巢》这本书的书架旁,拿起一本看了看,是我喜欢的类型。
之后的时间,我一有空就拿起那本《空巢》看,里面的东西太真实了,真是的就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样。主人公以“我”的口吻,写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那朦胧的恋情,那深刻的教训,一切的一切,是那么不真实,又是那么真实。主人公是生活在农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人,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过年都很少回来。我觉得我们是多么的像,我的爸妈也常年在外,我和我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其实何止是我,我们这里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应该都和《空巢》里的主人公“我”是一样的。生活在我们这里的孩子,从小就缺少一种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