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风华绝代,貌美如花的女词人,一个是才情横溢,相貌堂堂的学着,金石考究者,两人门当户对,志趣相投,情投意合‘伉俪情深,当国家政权日益腐败,党政愈加激烈,金人大规模南侵,祖国四散飘零是,两个人的漂泊不定爱情又该接受怎样的考验。
一、郎才女貌,伉俪情深
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文州章丘(今山东)人,其父李恪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散文家,官至礼部员外郎。其父博文广见,素爱文学,家中藏书很多。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的李清照在这样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自小耳濡目染,文学变成了她唯一的爱好。到十六七岁时的李清照在京师已是名气大震,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女词人。
在十八岁那年,李清照认识了赵明诚,与其志趣相投,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了婚,成为了人所羡慕的夫妻。
赵明诚是赵挺之之子,在结婚那年其父为吏部尚书,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门庭显赫,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才子配家人,真是一天作良缘。
身在显赫人家的赵明诚不是个浪荡公子,为人低调朴素,从不仗势欺人,没有大家公子的那些坏脾气,他所喜欢的便是那一首首好的诗词,一幅幅优美的画,还有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至于生活,则能俭则俭。
结婚后的两人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共同为他俩的爱好而奋斗,他俩节衣缩食,不穿华丽的衣服,两人经常出现在古玩市场收集文物,抄写碑帖,每每找到一件珍贵的文物,两人都欣喜不已,把玩许久,爱不释手。
二、党争愈烈,夫妻离难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的生活,由于他俩彼此深爱着对方,且有共同的爱好,因此幸福异常,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俩的好景并不长了,他俩结婚后的几年里,朝中党争日益激烈,公元1102年,宋徽宗亲写元祐党名单立碑以示打击元祐党的决心,李清照父亲李恪非亦在此列,当即停官被贬,李清照也因“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的条例而被迫离京,与赵明诚从里,独守空房,从此望月相思。
在无数个夜里,李清照望月相思,柔肠寸断,独倚栏杆,睹物思人,写出了许多载有无限哀愁的思念之词: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那是怎样的爱才可生出这般的哀愁,望着窗外花好月圆,春意盎然,离开了赵明诚的李清照可没有那赏景的闲情,纵然外边风景再美好,没有了赵明诚的陪伴,在她眼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可见他对赵明诚用心至真直切。
多少个日夜的苦苦相思终于换来了期盼已久的相聚,直到有一天,宋徽宗亲立的元祐党名册碑帖遭到雷劈,化为靡粉,宋徽宗以为这是触怒上天,上天降罪于此,吓得屁滚尿流,赶紧解除了对元祐党的封禁,李清照才得以回到长安,与夫为伴。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其后不久,朝廷党政愈演愈烈,自奸臣蔡京京拜相后,他结党营私,打压重臣权臣,在激烈的党政之中,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很快拜下阵来,无奈之下被罢官回家,因政治失意,受不了打击,三天之后便一命呜呼,蔡京并未打算就此放过赵家,又对徽宗谏言,说赵挺之对皇室不忠,浑噩的徽宗听其谗言,再其死后,剥夺其封号,并罢免赵明诚兄弟等人。赵家全受蒙难,自此倒台。
同年秋,已在京师无立身之地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回到了老家青州,命其庭为“归来堂”,命其室为“易安室”,此后两人便全身心的投入金石书画的研究,整日与金石书画为伴,边收藏文物,便撰写《金石录》,日子过的平静而自然,悠闲而快活。
一晃十年过去了,夫妻两人收集藏品不计其数,塞满了家中的空室,同时也完成了对《金石录》的写作,其后几年,蔡京垮台,赵挺之得到复用,四处为官,夫妻俩多时离散,在一个个丈夫不在的夜里,陪伴李清照的只有那一首首词了,那是他对丈夫的无限思念。
三、国破家亡,再嫁汝州
1127年,李清照44岁,北方金人大举南侵,宋军逃的谈,降的降,节节败退,金人长驱直入,攻破国都卞京,宋徽宗、钦宗父子及大匹朝臣被俘,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勾在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改元建年,史称南宋。自靖康之变后,朝廷元气大损,萎靡不振,举国四处战火不断,人心惶惶。
1127年十二月,青州发生兵变,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所藏文物多数被焚。多年苦心收藏的宝贝毁于一旦,李清照伤心不已,带着所剩不多的文物前去江宁找赵明诚,期间路上,所藏之物或被骗被抢,流失甚多。
1129年二月,赵明诚所在州县发生****,赵明诚弃官逃跑,李清照对丈夫弃城而逃郁愤难当,在经过乌江项羽自刎处,想起丈夫的行径,不禁感慨,随手写下《夏日绝句》以示自己对丈夫的失望: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虽然李清照对丈夫的行径深为不耻,但爱情这个东西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接受所爱之人的一切缺点,或许这便是爱情的力量吧。
赵明诚弃诚逃跑不久后便因重病死于非命,深爱着他的李清照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带着仅剩不多的藏品四处漂泊,同时在今后几年里,完成了对《金石后序》的写作,也算是他对丈夫在天之灵的一点安慰。
在此期间,有位叫做张汝州歹人盯上了李清照,看李清照收藏文物颇多,料想其必有财富,便百般讨好,无所依靠的李清照甚是感动,下嫁为妻,哪知其人见李清照并没想象的那般富裕,除了一点早已流失的只剩一点的文物,什么都没有,便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见其对自己毫无情义,便向官府举报他买官之实,张汝州被罢官收压监狱,李清照也因当时妻告夫收监一到三年而下狱,幸得有人相助,不日后便得出狱。
此后的李清照,一直与词为伴,一边思念着已然逝去的丈夫,一边也经受这祖国飘零,四处漂泊之苦,目睹着纷乱的人世,破碎的山河,那手中的笔便是她唯一的归宿了。她用她的词写尽了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祖国飘零的感慨,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举足轻重的女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