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战役以后,7月14日英军又向拉萨进发。这时西藏抗英斗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有领导有组织的武装抵抗以接近尾声,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妥协投降派的势力抬头,噶厦政府在他们的压力下,向西藏军民发出了停止抵抗的命令,并派出噶伦等僧俗官员为谈判代表,要求与英军在途中谈判,劝阻英军不要进入拉萨。但是这时的荣赫鹏,完全撕下他是来与驻藏大臣和西藏的代表谈判通商和边界问题的“和平使节”的伪装,根本不理睬西藏方面发出的和谈的呼吁,一心要打到拉萨。7月31日,英军在曲水渡过雅鲁藏布江,在这紧急关头,十三世****喇嘛带领少数随从逃离拉萨,翻越唐古拉山,经柴达木盆地和安西,前往外蒙古。****喇嘛行前任命甘丹赤巴洛桑坚赞为代理摄政,由噶伦和三大寺代表等辅助,办理政务。8月3日,英军占领了拉萨。清朝在十三世****喇嘛离开拉萨后,按照驻藏大臣有泰的奏请,宣布将****喇嘛的名号“暂行革去”。
在英军打进拉萨的问题上,荣赫鹏和英印总督寇松等人和英国政府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析。寇松最早提出改变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把西藏变为英国控制下的中英和英俄之间的“缓冲国”的计划,实际上是要使西藏成为英印北上的英国前进基地,宣称“一旦我们得以进入西藏,并获得使俄国的势力陷于困境的影响,我们就能扭转给印度带来危险的政治局面,就能使我们处于一个可以利用难以跨越的羌塘高原作为我们和俄国未来可能的疆界之间的壁障的地位,就可能阻止俄、法势力穿越亚洲结合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我们将处于一个支持我们进取四川和连接我们(在中国的)东西方势力的地位。”出于这种保证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与俄国争霸、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寇松和荣赫鹏主张采取一切可能的卑鄙手段对中国的西藏地方发动武装侵略。而英国政府在欧洲正面对德国的威胁,需要争取俄国加入反德的同盟,又考虑与沙皇俄国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的关系,顾忌俄国和法国的反对,同时顾虑西藏人民的抵抗会使英军在西藏高原难以脱身,因此一开始对寇松和荣赫鹏的计划并不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