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浙大寒假期间不像暑假封寝室,所以李子敬寒假还有地方住,寝室楼里也有其他学生没回去,李子敬出去吃饭的时候,远远的看到过不少的学生。不过李子敬发现一个个的脸色都比较沉重,没有一点新年到喜悦,毕竟,别的同学都回家过年,只有他们像孤魂野鬼一样漂泊在外(大学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在外面打寒假工,没有回家,除夕夜的时候,只要超市还在营业,小饭馆全部关门了,几个同学一起吃的泡面,大家都不说一句话,特别早的就睡了,讲实话,躺在被窝里的时候,眼泪不停的流,之后就算是再困难,李子敬也不会不回家过年)。
之前就说过了,李子敬是害怕独处的人,所以在到处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里,让他一个人呆在寝室,李子敬还真呆不住。所以从最武侠领了稿费的第二天,也就是寒假的第三天,李子敬早上起来后,就背着包跑出了寝室,临安府的大小景点,他其实都已经跑过一遍了,再看一遍也看不出什么新的感触。
不过出去晃了两三天时间,李子敬就晃不下去了,这样的生活实在太没有意思了,索性也不再出去跑,把寝室门窗一关,天天呆在寝室里,除了出去吃饭,就是躲在寝室里写小说。还别说,将所有的心思投入做一件事情,时间反而过的非常快,不知不觉间,李子敬竟然将《萍踪侠影录》省下来的二十多万字,写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是这天临安府的的大街小巷上此起彼伏的炮仗声,将他吵醒的话,李子敬觉得自己肯定能够一鼓作气,把整本书写完。
这十几天时间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小说,而且吃饭、睡觉都特别的不规律,基本上就是饿了才去吃饭,有时候太晚干脆就不吃了,困了就倒床上睡觉,睡醒了洗把脸继续写小说,沉浸这种状态的时候,还没有感觉,现在清醒过来后,李子敬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站起身来,感觉浑身上下无处不疼,他也记不清楚,昨天夜里到底有没有睡觉,反正就是感觉精神状态特别的萎靡,将桌子上的台灯关上,李子敬直接爬到床上,倒头就睡了过去。
一家醒来,窗外本来大亮的天也暗了下去,李子敬拿起手表看了一眼(这个表是李子敬的前身高三最后一次月考,成绩考的不错,班主任送给他的,李子敬来到后也一直随身戴着),才发现已经是晚上五点多钟了,也不知道这一觉到底睡了多长时间,也不清楚今天是几号,距离过年还有几天。睡了一觉之后,李子敬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到卫生间洗漱了一番,刮了刮胡子,拽了拽脑袋上的头发,也到了需要清理的地步。
反正现在也无心写作,李子敬索性就锁上门,带着钱走出了校门,冬天天黑的比较早,才五点多钟,天就已经开始黑了,李子敬出去随便吃了点东西,了解到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今年是腊月二十八过年,后天就是除夕夜了,李子敬有些庆幸,如果自己没有被炮仗响声惊醒的话,说不定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就会这样随意的度过了。
吃过晚饭,李子敬又到理发店理了理头发。现在还没有经历过市场经济疯狂的洗礼,新年的氛围特别的浓烈,对于除夕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大家都特别的重视,在外谋生、求学的人都竭尽全力的回归家乡,只是为了阖家团聚,一起快快活活过个年。
一路上,到处都是满脸笑容的人们,哪怕平日里有些矛盾的邻居,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大家也会放下隔阂,见面笑着道一句‘新年好’。
尽管只要他一个人过年,但是李子敬也不准备就特别简单、随意的度过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第二天一大早,李子敬就跑到卖衣服的地方,全身从上到下,李子敬都重新置换一新,接着又跑到西湖边上的楼外楼定了一桌年夜饭。这家百年老店,李子敬前世和客户一起来吃过一次饭,一直都念念不忘,无奈消费水平有限,一直都无缘再次光顾,现在手头有钱,又是年夜饭,李子敬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其实更多的原因就是,李子敬害怕孤独,如果除夕夜让他自己一个人悲催的躲在寝室里,啃着凉面包,喝着白开水,这样过除夕的话,李子敬觉得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除夕这一天到来了,到处都是炮仗的响声,李子敬还是免不了思念家中二老,想到再也不能见到他们,李子敬“噗咚”一声跪在了地上,忍不住的流泪说道:“爸、妈,儿子好想您二老。可是儿子不孝,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在您二老面前尽孝了,希望您二老能够健康长寿,开开心心的。”
“大哥,弟弟不能在二老面前尽孝,我的那一份就劳烦您一起代劳了。”
尽管李子敬知道,自己说的话,他们肯定听不到,但是李子敬还是跪在地上说了很多,等该说的话,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李子敬的腿都有些麻了。
这段时间李子敬一直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萍踪录,并不清楚《萍踪侠影录》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迎来了新的机遇。这本书之前在最武侠这张地方小报上连载,默默无闻,在没有网络宣传的情况下,《萍踪侠影录》就是通过口口相传,靠着自来水的宣传,才慢慢的火了起来,读者群体也越来越多。
不过由于传播渠道的限制,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局限在浙省一个区域,而在年关这种特殊情况下,随着很多谋生、求学在外的人的回归家乡,这本书的影响力开始慢慢的扩散到全国各地。
由于别的单位放假,但是报社并不放假,《萍踪侠影录》的连载也一直在继续进行,到年关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高潮部分,张丹枫和云蕾从初识,到途中遭遇了江湖上最可怕的孪生大盗黑白摩诃,二人分战不敌。但二人联手,双剑合璧,威力陡增数倍,降服了黑白摩诃,云蕾了受了内伤。张丹枫早知云蕾女扮男装,但心中毫无杂念,全力为云蕾疗伤。三天三夜,各言身世,云蕾得知张正是三师伯谢天华的弟子,更是仇家张宗周的儿子,想起爷爷不可抗拒的血书,终于咬牙举剑向张丹枫刺去,张不想与云蕾动手,云蕾也狠不起心杀张,两人在哀伤、痛苦中分开。
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张丹枫的形象愈加的具体,这么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世仇、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为国为民,屡立奇功,武艺高强而又文采风流的名士型侠客,让读者是深深的震撼,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不再是复仇报恩,不再是寻仇觅恨,还可以有这样的主角。“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尽管这本说里没有这么说过这句话,但是所有人的心里不约而同的蹦出了这样的感觉,很多人把自己代入到小说的世界了,跟随着主角的喜怒哀乐。
对于一直关注这本小说的临安府人士来说,随着剧情的展开,当然是更加的着迷,而对于刚刚回到家乡的人来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精彩的武侠小说,顿时惊为天人,而且他们非常幸运,报纸已经连载了这么多期,他们不必像之前的读者一样,看完一章,想看下一章就要等下一次连载,而他们可以一口气读将近一个月的小说,将近十几万字,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真是爽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