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能会有人说稿费太多了,其实这样写也是经过考虑的,我们国内的低稿费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像在美国,全国发行的刊物的稿费在每字0。75至2。00美元之间,地方刊物则为每字0。10美元左右,像《纽约时报》这样级别的报纸,相当于中国的《人民日报》或《新民晚报》,一篇千字文章的稿费是2000多美元。
而同样的国家级刊物,中国的人民日报的稿费仅为每千字100元人民币左右,甚至有很多人愿意不收钱,只为登上这样的国家刊物。而其实前世民国的时候中国的稿费就已经不低了,鲁迅用稿费在市中心轻松买房,胡适的一篇文章就能抵上县长三个月的工资,解放初期作家还属于高收入群体,不过一直当时高额稿费一直饱受争议,尤其在别人还吃不饱的时候,他们还拿着那么高的稿费,难免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到文革开始后,各出版单位开始自动取消稿酬,文章在报刊发表,或图书出版,不管什么类型,一律不再支付报酬。整个文革期间包括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稿酬制度实际上处于被废止状态,全国仅有一位伟人的作品出版是有稿费的。甚至巴金、杨沫等曾收受过“巨额稿费”的作家被视为“黑帮分子”,而受到了批判,前世在国外特别吃香的自由撰稿人这一个职业,在中国变成了比大熊猫还少的群体。
而这个时空,中国并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打击,同样也没有出现硬性规定稿费的法律法规,只不过长时间受战争和经济封锁的因素,中国文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其实不仅仅是文化,就连娱乐、消费同样受到很深的打击,这个打击远远超过了前世文革的影响,而且持续的时间也长很多,现在国内文化氛围特别的压抑,而且这中间还有一些所谓的正统文化人士对其他的艺术形式打击、排斥,所以现在好的作品出现特别的少,不仅仅是武侠,就像前世火爆的漫画、动漫等等现在都是在夹缝求生,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
所以和大家想法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考虑到现在物价水平还很低的话,而且给多了可能感觉主角太顺了的话,可能把稿费订的更高一些。
话题重新转回来,销量提升给最武侠带来的好处更大,只不过人都是自私的,明明能有最小的代价,偏偏花了几倍的代价,心里肯定不好受。
最武侠销量提升带来的好处,先不说别的,光是以前很少接到的广告业务,赵晟最近都接的手软,而且最武侠的脚步终于不再局限于临安府一个地方,浙省的各个府都有报亭、售报点打电话来订购最武侠的报纸,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最武侠的销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最重要的是最近来投稿的作者数量也大增,对于一家报社来说,读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样优秀、稳定的作者供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最武侠,这两部分都有了完善,赵晟相信以后就算《萍踪侠影录》连载完,最武侠也不至于没有好作品刊载,再次沦落到继续连载老作品的地步,而且这还是刚刚开始,等这本书继续连载它为最武侠带来的好处将会越来越大。
对于最武侠销量的井喷式提升,反应最大的就是临安府的其它五家武侠类报纸,本来最武侠的销量一直处于垫底地位,大家一直是‘和平’竞争,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个叫‘当年明月’,写了本《萍踪侠影录》,这才仅仅连载了几期而已,最武侠的销量已经把自己报社甩了几条街那么远了,而且受限于经济水平,省内的武侠类读者市场有限,你最武侠的销量大幅提升,就预示着别的报社的销量就有有所下滑。
各个报社的主编都羡慕的红了眼,不停的打听着李子敬的信息。幸亏当时李子敬去投稿的时候他们没有看到李子敬的作品名字,如果知道这本作品本来先到自己报社投稿的话,各个报社的主编还不悔恨死。
当然,这中间最后悔的当属大武林的何主编,此时的他已经彻底的傻了眼。刚开始看到李子敬的这本作品的时候,何主编并不怎么看好,受众多旧派武侠的洗礼,对这种新派武侠,他第一时间并没能接受,相反在他看来武侠这样写太跳了,读者不大容易会喜欢。不过当时他感觉到这本书的文笔还行,如果经过他的修缮,相信也是一部不错的书。但是当时话还没说几句,不知道为什么李子敬就炸毛走人了,说实话,他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李子敬当时的反应那么强烈。
但是此时,他的心里深深的后悔,对于每一个编辑来说,都有这么一个梦想,梦想着发现一部无人问津的好作品,慧眼识珠将它从一堆垃圾稿件中挑选出来,并将它运作成功,这是一件值得永远炫耀的经历。尤其是对知名作者的第一部作品,无论他以后多么光芒四射,只要一提起他,人们都会想起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被某某编辑挖掘的,如果没有这位编辑,这位作者可能会怎么怎么样。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可是现在明明有这样的机会,竟然被自己弄没了,何主编肠子都悔青了,而且内心的纠结他还不能和任何人说,万一报社总经理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以他的性格铁定会暴跳如雷。
对,这件事情肯定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何主编心里下定主意,他突然又想到,不知道前台的接待员是否知道李子敬投的稿子就是现在这部如今大红大紫的作品呢!何主编心里有些忐忑。
大武林的员工发现之前脾气还算温和的何主编,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一直阴沉着脸,走路和他打招呼也不回,有的员工稍微犯点错,就立刻大发雷霆,一时间搞得报社里是人人谨小慎微,路过何主编办公室的时候,脚步声都轻的不能再轻,生怕他跑出来骂人。
而这其中最倒霉的就是前台的两名接待人员,仅仅是因为何主编在开会的时候,打电话上来,就被何主编揪着不放,直接让人力资源部门把他们辞退了。这件事情,顿时在报社里引起了一片哗然,之前他发脾气,大家忍住点也就算了,没想到,就因为这点小事把别人辞退,那以后别人还要不要干了。
最后有人把事情捅到总经理那里,何主编被叫去聊了半天,出来后,何主编又变成了以往的何主编,再也没有胡乱发脾气,大家都松了口气,不过大家已经把被辞退的前台接待人员遗忘了。只要事情不会影响到自己,谁会管别人死活呢!当然何主编自己也松了口气,他终于不用担心,拒稿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了。
随着《萍踪侠影录》的大火,同样还有一些人不高兴,那就是临安府所谓的文化人士,对于武侠小说这种低俗读物的大火,他们觉得这是对大众的侮辱,总想搞些事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