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美国教师在演讲会上,提供许多协助儿童克服惧怕的方法,并一一举例说明,引起听众高度回响。会后,有几位听众问道:“父亲不尽责,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影响究竞有多大?”
教师解释道:“就我的经验和观察,那些缺乏父亲照料的孩子,如果母亲或家人不能提供安全的爱,孩子较易自暴自弃,闹事不读书,沉沦于玩乐游荡而不能自拔,甚至犯罪。”
“怎样才能补救呢?”
“我接过许多这类个案,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专业辅导,而是一个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肯花时间陪他们的父亲;他们需要的也不是心理医生,而是一个他们可以信任和尊敬的男人。因此,要唤醒那些不尽责的父亲,把他们从麻将桌上请回家,从灯红酒绿中请回家,从超工时的工厂和办公室里请回家,要他们尽一份应尽的天职,做一件非做不可的良心事,因为孩子需要父亲的爱、陪伴和支持。否则,他们将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失职的父亲’的罪名!”
“如果找不回来呢?或者他没有父亲呢?”
“找一个能代替失职(或缺席)父亲的人,也许是老师,是一位有爱心的义工或辅导员,给他关怀、支持和安全感。”
因此,父亲应增加与孩子的交往,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父亲的角色绝不能从家庭教育中淡出。
当然,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强化父爱,并非就要削弱母爱,淡化母亲的职责,相反,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让孩子既从母亲那里得到爱抚,培养同情心,又在父亲那里养成坚毅的品格。这一切对孩子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慈母败子”与“严父毁子”——少年犯的遗言
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反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儿子回转身来,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赶紧走过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偷了别人的东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能及时告诉我那是错的,并制止我,何至于我的胆子越来越大,直到现在被牵去处死呢!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我恨你!”
自古慈母多败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这里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
在溺爱的环境里,母亲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滋生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包围孩子的一旦只是一片表扬、赞叹之声,孩子就会变得过分要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一点风雨,稍遇挫折,便把它看成是拿破仑的滑铁卢。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遭受打击后就可能变得精神萎靡,消沉慵懒,做事没劲头,完全一副颓废的模样。如果这种心态得不到调整,他的一生就只能碌碌无为,不敢面对一点困难了。
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一书中写道:慈母之所以败子,就在于放任孩子,致使最后不可收拾。遗憾的是与“慈母败子”相对应的“严父毁子”却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慈母败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的自我无限地扩张,而严父毁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的自我无限地萎缩,尽管这种萎缩对他人或社会几乎不造成危害,却是窒息我们民族生机的头号大患。我们民族因循守旧的劣根性正在于这种严父教育的结果,中国历史上,远比“慈母败子”多得多的是这种“严父毁子”!
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慈爱需融合
母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喂孩子、洗衣服、打扫卫生……而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职业。
我们常说的慈爱并不代表从小娇惯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对他千依百顺,最后造成孩子经不起风雨,一点打击都承受不了。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更要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做。要知道孩子不是母亲的附庸物,他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见解,他从出生起就成为这个社会上的一个独立成员。所以,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并不需要妈妈事无巨细。妈妈们要知道,你能帮孩子一时,但是帮不了他一世,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你的怀抱自己去翱翔,千万不要让孩子陷入温柔的沼泽里爬不出来。
父亲则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若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苛,对孩子没有耐心,容易暴怒,动辄体罚,就会适得其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就会在潜意识中把“暴力”植入自己的大脑,以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崇尚“武力解决一切”的习惯,严重地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严”和“慈”的度,做到宽严相济,正确引导孩子发展。
父母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把握自己“惯孩子”和“管孩子”的度,让两者施之有道、施之有法,孩子便会在合理的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林俊访澳归来,那里的许多人和事仍历历在目,如一些家长蹲着,和孩子在一个水平高度上面对面地谈话,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他住的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吃饱了,要下地去玩时,孩子的母亲也立即离开餐桌,蹲下来面对着孩子说:“你是不是坐到离餐桌远一点的地毯上去画画?”孩子高兴地坐到那边独自玩去了。当时,他对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子说话的举动虽然感到讶异,但又以为这只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
又一个周末,学校的一位秘书尼蒂请他到她家做客,他又一次见到这动人的情景。尼蒂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当他们准备乘车一同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罗艾姆因为妇妇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尼蒂在车门口蹲下来,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脸对脸,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的,对吗?”罗艾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了下来。第二天上午,林俊和尼蒂一家去公园玩。当罗艾姆同姐姐跑跑跳跳,要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要流出来了。这时,尼蒂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绊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这时,林俊也学着在一旁蹲下来,面对着罗艾姆说:“是的,你是个大男孩了,对吗?”
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很自豪地玩去了。这时,林俊禁不住同尼蒂谈起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尼蒂说:“与孩子说话当然要蹲下来呀!他们年龄小,还没有长高,只能大人蹲下来,才能和他们平视着说话。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同我说话的。我认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人,因为他们比成人矮一些,成人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蹲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曾送给天下的父亲们这样一句话:“男人没有哪个时候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站得更高。”
实际上,这里的“蹲下”并不只是动作和行为上的“蹲下”,它更多的是传达与孩子站在相同立场上的观点。
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了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知识渊博,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态度,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所要表达的爱,是要对方能接受的,千万不可因“爱”而生“碍”。
家长只有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给孩孑以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