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4900000015

第15章 我的首只基金投资组合全披露

sosme,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4/04/28

格顿实证

投资备忘(2014.04.04):格顿基金的初始投资组合构筑完毕

股票54.71%

可转债17.05%

纯债劵15.09%

现金13.15%

单位净值1.01287

构筑格顿基金“初始投资组合”的速度比我设想的更快一些(原来估计需要1—2年时间),就我个人的投资体验而言,我感觉目前是投资相对较好的时机:我们在A股蓝筹、可转债及纯债三个资产类别上同时发现了具有吸引力的品种,我们不愿意浪费这些机会建立完成了格顿的初始投资组合,未来的操作将进入再平衡或动态再平衡的阶段,这里简单记录些初始组合的特征:

1.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投资组合:股票55%+债券及现金45%;

2.这也是一个进攻性的投资组合:可转债其实也是具有股权特征的资产,初始组合的股权类或与股权类相关的配置比率达到71.76%(54.71%+17.05%);

3.组合的平衡性能够有效抵御持续熊市的杀伤力,并通过(动态)再平衡操作获取更多的低位筹码持续降低持股成本;组合的进攻性让我们不会错失牛市。虽然蓝筹牛市什么时候来我们不知道,但假设它不存在也是愚蠢的,我希望格顿的初始组合就能够具有跨越牛熊的特征,结合目前的市场状态设计的这个配置结构,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希望能够达到目标,我们会保持对市场的持续关注并进行适度优化;

4.再平衡或动态再平衡其实是很灵活的,我不会事前确定一些非常量化的确定性策略,但可以设想一些有趣的变化:

1)我们将告别频繁操作的组合构筑期,再平衡或动态再平衡是个长周期策略,我们会随时对组合结构的变动进行关注,但除非极端状态,我们的操作可能至少是以“季度”或“年度”为单位,格顿基金从运作到今日仍没有一单卖出的操作指令,我们是低频投资者而不是高频交易者;

2)股票的配置比率是50%—55%,目前我们会进行下限管控:当此比率跌破50%,我们会强制性地恢复到50%或动态到52%,甚至56%或60%的水平;

3)当股票+可转债的配比超过75%的时候,我们会进行上限管控,把它们的占比强制性地恢复到75%,或动态调整到72%,甚至70%或65%的水平;

4)也许还有很多现在无法预料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变而变、逆向而变、张弛有度。

投资备忘(2014.04.06):在格顿初始投资组合完成之时,记录下各个资产类别的一些特征

1.股票:目前仍持有11只股票都是“人见人愁”的蓝筹类品种,根据我们的研究及市场变化,未来我们可能会进行少部换股操作,但股票的配置比率不会因此而改变,目前持有的三大重仓是中国建筑、中集集团及国投电力,大家普遍认为格顿的风格是极度保守的,其实格顿的选股策略还是很灵活的,我们不会自我设限,禁锢视野,这三大重仓在我们的分析判断中不只是单纯低估的价值品种,更是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成长股,中建与国投具有持续稳定的增长潜力,中集具有跳跃性或周期性的增长潜力,其实格顿还是具有“成长情节”的。这里的建仓故事颇有趣:我个人实证在2013年就曾以3.6—3.7元的价格买入中建,而格顿能够以3元以下的成本完成对中建的初始建仓确实没有多少心理压力,但中集与国投就不一样,我们虽然在2000点左右的相对低位入市,但中集却在那个时段刚好创出了相对新高,国投基本窄幅波动没有出现大的下跌。更糟糕的是我多年前就持有过国投,初始成本在3元以下,“忘记成本面对未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我确实经历过反复权衡才克服心理压力完成了中集及国投的初始仓位,这个很有趣的心理变化值得记录;

2.可转债:我们一共持有7个品种,按持仓大小依次是工行、中行、平安、石化、徐工、隧道及深机,除了平安的初始成本在面值以上(均价100.02),其他都在面值以下,这让可转债组合能够受到债性的有效保护,格顿在金融类资产上的配置主要通过可转债来完成,银行股颇具争议,似乎极度低估又似乎极度不确定,我们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幸运的是这类品种有可转债这个非常适当的替代物,随着后期在工行及平安上的持续增持,可转债组合的初始纯债收益率有所下降(3.5%—4.5%),总体溢价率不高(5%—8%);

3.垃圾债:我们一共持有11个品种,三大重仓是云维债、毅昌债及南钢债,我们在初始收益率15%以上的品种上开始建仓,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品种,我们会保持持续的密切跟踪,格顿希望在垃圾债或破产债券领域建立自己的相对优势,这个部分可能是未来我们操作频率较高的领域,我们会进行积极操作,以求“短期—长期”及“收益—风险”的最佳匹配,出现极佳机会的时候,我们对此类资产不会刻意地限制配置比率,如果未来某天这个部位的配比达到30%或更高,希望我们的合伙人不要感觉诧异;

4.现金:由于在可转债及纯债上分配的资金比我最初的计划多一些,目前的现金配比仅仅13%左右,格顿组合的现金使用已到极限,这个13%左右的配置部位是格顿组合的战略储备,我们不会轻易把它打出去,关于现金这里记录下我的思考:

1)首先不会让现金有丝毫闲置,目前的操作是将它们分成5份,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一次7天的逆回购交易,这有三个好处:首先是我们每天都有现金回流,可以随时使用,保持组合充沛的流动性;其次是7天逆回购,但只承担5天的交易费用,能够降低成本;再次能够在周六周日的非交易日继续产生回报,虽然总体收益微薄,但我们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增殖的机会;

2)战略现金的动用时机:在市场出现极端状态下才会使用,比如市场持续的大幅暴跌、特殊事件导致的异常波动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在特别危机的时刻保持持续的应对能力;

3)战略现金是不能轻易使用的,那么常态化(动态)再平衡的现金来自哪里呢?我们持有大量债券的派息或到期(我们的债券品种配置比较多的一个考量就是滚动操作,利息或到期在一年中相对均衡分配),股票的红利是组合中两个内生现金的来源(这也是我们偏爱红利股最重要的原因),我们会用内生现金来作为再平衡的工具;

4)格顿组合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我们不愿陷入仅仅因为需要现金而被迫进行操作的窘境,格顿毕竟是只开放式基金,未来还将面临合伙人赎回的现金需求,我们的现金管理未来可能还会进行适度调整。

投资备忘(2014/4/9):

1.格顿股票组合与个人港股组合的比较:这是我个人经常性思考的问题,我“自以为是”地用同样的投资策略或估值体系来选择股票,但从两个市场中选择的股票特征相差悬殊。

1)格顿组合:主要是蓝筹股,买入依据是好公司被定位成垃圾公司或普通公司的价格。

2)港股组合:主要是垃圾股或普通股,买入依据是垃圾公司或普通公司被定位成老千的价格。

其实我在选股之前并没有刻意要在A股选择蓝筹或H股选择普通小股,我历来提醒自己选股以“价值—价格”的背离关系为基准突破所谓的行业、类型及盘大盘小等等的限制,虽然表面差异颇大,但其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我也能够非常坦然地面对这种巨大落差;秉承我一直提倡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原则,我试图寻求某种变化,比如在A股选择某些小盘股或困境反转类股,或在H股选择某些蓝筹股,这样其实更符合配置多样化的原则,但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在A股选择某些小盘股或困境反转类股的难度太大(这类投资需要较大的分散度,需要寻求一批而不是某个标的),在这个市场除了蓝筹股,似乎其他个股都充满泡沫,无法让我坦然;而在港股市场选择某些蓝筹股的可能性却很大,未来我也许会对自己的港股组合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这两个市场的而言,个人感觉港股市场的成熟度确实更高一些。

2.关于格顿实证:我设计格顿基金的一个初衷就是将个人实证进化到合伙实证,遥想12年之前我在无意识状态下开始的个人实证,也许开创了“个人投资、学习、进化”的一种新模式,12年的投资记录与历史沉淀应该得到尊重与传承,我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将格顿基金放在公共媒体(比如雪球)延续实证历程,我最大的顾虑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冒犯格顿基金的合伙人,毕竟这种公开透明的实证方式对合伙人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如果我们的投资策略有效,将吸引很多人模仿并导致我们的有效策略失效(这种担心也许有些自以为是或自作多情),但有以下几点考量,我认为这种方式还是适当的:

1)我们的披露首先要符合监管当局的要求,另外披露的时间与内容可控;

2)我们把自己放在公共媒体上接受大家的质疑与剖析,这其实也是一种外部监管,也是对合伙人利益的尊重;

3)我个人是在实证中成长起来的,我相信格顿也会在实证中逐步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会接受大量的外部信息与外部评估,这对优化格顿的投资策略也是非常有益的。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书从理财的心理准备及理财的实际操作两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理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面地讲述了理财的各种方式、方法,为投资者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各种实例的穿插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延续了以往理财类图书的理论基础,更深入贴近实际,包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应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本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理财方向,并辅以各种典型事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内容简介:杰西·利弗莫尔是世上最孤独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者,他跌荡起伏的股市人生融于《股票作手回忆录》这一经典之作中,该书的人物原型便是杰西·利弗莫尔。他对股市操作的灵感,证实他确实是一位罕见的投资天才。《股票作手操盘术》一书是杰西留给世人的珍贵纪念,写于他1940年去世前不久。通过这《股票作手操盘术》,读者可以了解利弗莫尔价格狙击方程式,学会在充满风险的股市中把握时机、管好钱袋、控制情绪等。坦率地说,当杰西·利弗莫尔在股市揭开连接时间和价格因素的帷幕时,他注定是那个时代耀眼的投机者中是最闪亮之星。在四十年的投机研究中,他呈现给读者一份非常精美的读物。
  •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本书全面介绍了最实用的投资工具和高效的理财思路。从股票、基金、债券到期货、房产、保险和外汇等,涵盖了一个人一生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书中所提供的投资方法切实可行,同时还提供了简单的投资技巧和大量生动真实的投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这本书将彻底改变你的财富积累方式,让你的投资更安全理性,百万梦想不再遥远。
  • 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如果你有大笔的财富但却缺少科学的理财计划,将是可悲又可惜的,因为财富自身并不会增长。理财专家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就算一个人收入不高,他的收入除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外所剩无几,只要他能根据自己的收入进行有效规划,合理支出每一分钱,仍能用有限的收入换得更好的生活。” 无论你的家庭处于哪一社会阶层,善于理财都很重要。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没钱的阶层,根本没必要去理财。事实上,工薪一族更应学会科学理财,相对有限的资金更需要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说得更通俗一点,就如即使粗茶淡饭,也有一个营养搭配的问题一样。
  •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股灾过后,余震不断。本轮股灾发生时散户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广大股民从本次股灾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请看本期《股灾启示录》!
热门推荐
  • 叛逆纪元

    叛逆纪元

    “逆计划”——由名为“世界树”的生物研究组织所发起的一项非科学类实验,暗地培养一大批精英,以其灵魂之力将唤醒埋藏在不稳定空间的“世纪种子”。可由于“世界树”内部的组织不稳定,“逆计划”宣告失败,而在“逆计划”中存活的仅有的精英们,便被“世纪种子”选中,开始寻找被“世纪种子”所埋藏的宝藏……
  • TFBOYS的恋爱之路

    TFBOYS的恋爱之路

    她们和他们,小时候有过一个约定,十年后,当三位绝色美女回来复仇,遇到了儿时的同伴,他们会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尽情期待……
  • 乾淳岁时记

    乾淳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Tempest

    The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萌妃:极品废柴二小姐

    逆天萌妃:极品废柴二小姐

    她上官千落,是21世纪的金牌卧底,却因意外而穿越到了一个以武为尊名叫云天大陆的地方,居然还穿越成了丞相府的二小姐,还是一个废柴!他南宫卿殇,萧烨国的烨王,千百年的绝世天才,惊才艳艳的他和她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偶然间的惊鸿一瞥,造成了一段传奇佳话。看他们如何笑看天下。
  • Pollyanna

    Pollyan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恶魔帝魔后:恶魔归来

    邪恶魔帝魔后:恶魔归来

    她是天庭的宠儿,家园被魔界毁灭她的父皇母后为了保全她,把她记忆抹掉送入凡间…玄武大陆的亲人生死离别和爱情仇恨再次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终归玄武大陆报仇……
  • 若你不在我一直在

    若你不在我一直在

    那时,11岁的夏以沫遇见了13岁的顾相濡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们缘来缘去

    我们缘来缘去

    一个向往自由生活的女人,从小便被送入宫闱,成为皇上的储妃,她看尽了身为皇上女人的悲欢喜忧,深感那是一种悲哀的人生,所以她想要逃离这种注定悲剧的命运。那一天她被选中侍君,被人羡慕。那一天她为了逃脱,袭击了君主,那一天,她为了离开,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