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心地段最沉寂的广场上一改往日容貌,被大车小车搞得水泄不通,在那人群中央一位中年男子如同一个不停歇的机器一样,喋喋不休的讲着一段段哲理。
而这样枯燥乏味的活动早已经是无独有偶,更何况是人才市场为了强大自己到处招兵买马,旁边一群俊男靓女拿着一摞简历排着队,随后听到面试官如走街窜巷的老农一般吆喝道:“排好队,不要挤不要挤,企业员工招收8人啊,会计招收9人啊,园林设计员招收12人啊······”那有腔有调的样子,惯会装腔作势了。
人山人海中一个带着鸭舌帽,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装的钟煜齐,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对于这种震撼的场面,他表现的异常淡定,在他的二十年的人生里,他对这种励志且心酸的场面司空见惯,貌似每一次失败都会如玩笑一般将他的人生划到里面,这毕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08年的那场艺考他拿着成功边缘的成绩,09年的实习让他从一个音乐学子沦落到街头艺人。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或许一次次的打击与失败让这个长了一副清秀干净,身高一米八五的大男孩逐渐的学会了接受,也成就了一颗雷打不动的信心。他唯一欣慰的是每一次失败只是在成功的边缘,或许下一次的努力就会达到目的,机会还是会有,但只需要给有准备的人。在一天天的成长中他逐渐的学会满足。后来他搬到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公寓,合租的三个室友是这个地区顶级的模特公司“新世纪”旗下的三个签约A级模特,更为庆幸的是除了搬进公寓两个星期的磨合之后,他和三个人相处的及其融洽,也并没有因为工作不同受到排挤,而除了那三个明星脸庞的好基友之外,似乎就没有和别的人有所交集了。
这样的孤僻和自闭,让他在公寓里极为特殊,而他一次又一次的被三个话唠的“名模”包围的时候,就是一个智商值负三百的婴儿,可这样的状态,居然成了整个公寓最有看点的。
90后的生命之源叫做网络,与现实有着千壤之别,在网络中,钟煜齐是一个活跃度爆表的智者,常年以沉默带来的阅读量和自我检讨形成的那一篇篇好的文章,除了英雄联盟和盗墓笔记的吸引,你根本不知道你电脑那边做的人除了一张冰山脸是有多麽完美无瑕。那种虚拟世界的升华,幸福的叫人无法自拔,甚至窒息。
钟煜齐自然也是独宠一身于网络,所以他自然成为了这个合租公寓最厉害的电脑高手和最强大脑,甚至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上帝一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价值不菲的工艺品。
21世纪网络尽管已经到处可见,要知道一个90后从互联网初期的QQ聊天,上网偷菜,再到建设论坛,又到渐渐的出现的门户网站,然后就是一大堆引擎搜索,硬件设施之类的。紧接着乔帮主铺天盖地的从天而降霸占我们身边关于网络的所有东西,这大脑远远比常人付出的多。
知道的多,自然烦心事就多,尤其是记忆中不时闪现出来的各种网络大神开创的玄幻励志穿越文,清晰的告诉他,自己这算是一种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逆袭方式。但是,当网文流派的主角像开了外挂一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时,他明白网络是一回事,现实真正的发生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上天入地的差距就像做梦一样。
尤其是,这件事发生在一个音乐学院只要挥挥一个动作便可以飞黄腾达的学子身上,且随时可以轻松通过某水分无止的选秀中进入凌乱的娱乐圈,发个专辑,出个唱片。这原本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可能任何事都有个意外,所以就不再那么简单了,更何况那艺考就是奇葩者的升华,当火花闪动之前就被几个见考导师一盆水泼下来,能好受得了吗。
一股浓浓的《盗墓笔记》和大型古装76集连续剧《甄嬛传》的即视感扑面而来。然后他开始不停的自己反省生活的这个空间的真实性和公平度,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游,开始怀疑是不是被朋友陷害,然后进入了无休止的猜忌……用一句话说就是“后宫的尔虞我诈与盗墓的紧张刺激的结合体就是抑郁症“,他可能真的会想找个时间去某个医院找个心理医生说道说道。
直到前不久入住了这高级公寓后,一句所谓的“富人区”真真切切的给了他一巴掌,才让他意识到自己肯定没病,而且还很健康。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富人区过得是否习惯。然,作为一个娱乐和学业两不误的宅男才子,他本来可以很好的扮演自己明日之星的角色的,但是伴随着上帝一次次的开玩笑和目前环境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却一直阻挡着他成为一个网红的梦想,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潜力股。
直到他生下来第三天,他的父母便开始非人的学龄前的英文教育,当听到收音机里的怪黍黍怪阿姨,叽哩呱啦,叽哩呱啦跟念咒语的一样,整个人都凌乱了,才三天的婴儿连母语都听着像骂人,何况受到声调高低不定的外国躁音……然后为了让他身体健康,又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培养他游泳……然后是为了防身的元武道……然后是不惜高价的钢琴,吉他和奥数培训……
更可怕的是,培训他的有一多半是外国起师,一开始他根本听不懂老师的在说什么。后来用他四年听到的外国躁音勉强地解决了这巨大的无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费尽千辛万苦学会父母交给自已的兴趣班,艺考时却无论如何用不上。
这样一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艺考不过,而是我的百种特长跟艺术毫无半点关系”的尴尬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这种悲哀的与喜剧的挫折感中,他慢慢活到了现在的这个年纪,21岁。
虽然大量的记忆就如那一幕幕老电影一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了钟煜齐进军娱乐圈的思想与行动。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在刚刚成年就会说多种语言的天才男孩,很多时候都可以换一条路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只需送点礼,便可轻松地进入公司跟随某明星做做翻译,当当经纪人啥的,实际上却是大量降低了对娱乐这个圈的好印象,也并不是件多光彩的一件事。。
这种经纪人的经历对于每一个从事过的人来说其实都是特别讽刺。而这一次经历也往往会封存在自己的记忆中最深处,而钟煜齐的妈妈只能依稀从自己孩子身上隐隐约约的看到自己当年奋斗的影子。但是钟煜齐确实很幸运也很不幸的从高峰到低谷,从低谷又到高峰的无限循环中。
更不幸的是,记忆中那个如痴如醉的怪黍黍怪阿姨依旧占据了钟煜齐5岁之前的动画时间,对于英文的声调变化,此刻坚坚实实的成为了他生活中最大的阻碍。为了能习惯性接受,一直忍到小学报到,几乎每天都在听那催魂夺命小合唱。
时间就在他不停的跟自己宝贵的脑细胞对骂,与声音的高与低的战斗中,快速的溜走了。
在学校里,经过了学习,钟煜齐才慢慢知道了,他现在所处的状况。似乎有一点……高潮的反转。这个他来到的地方,都跟他的6年的学前教育栖息相关,甚至连语言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些细节上的完全相似,却掩盖不了在大局上的大相径庭,他英文比别人流利,奥数比别人快速,体育比别人擅长,总之一切都是锦上添花。
然后他想起了记忆里,在一所市区私立学校读高中的时候,宿舍里的那个号称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孔夫子的同学生在闲聊时,给自己科普的所谓人生观里的价值论与心理学的那套东西,说的直白了就是孔夫子承父业,在学校当心理医生。
钟煜齐是一个懂礼仪的,要让他主动去某某某宿舍去揍两个人,是有点勉强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室友像念紧箍咒一样的枯燥让他有种想揍人的冲动。
在孔夫子给他“科普”或者说,灌输的人生价值观里,每一个解,都对应着现实中问题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相对论……,平静与浮躁,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世界……总结一句话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么简单的一句,在孔夫子嘴里表达出来用了三个小时,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孔夫子鼻青脸肿,外带淤青一周不下。
当时,钟煜齐只是总理论上能够理解其存在的可能性,虽然对于相对论什么的,他持怀疑及反对态度,与孔夫子两人还一度吵的不可开交。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似乎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万幸,这就算是相对论扩大,也还至少是有一个对立面是从好意……
凭借着天才宅男基因中最强大的属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钱到月底不够花”,钟煜齐仅仅用了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就接受了自己现在是,身在福中,并将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的这个设定。然后,他还觉得,这个定律还蛮带动感的。
如果自己的那个死党哥们孔夫子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心灵是如此强大,一定会兴奋的嗷嗷叫的吧……只是,相对论告诉他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孔夫子,也就意味着再也不可能经受一次离别之苦……
相对论还让钟煜齐明白,当初孔夫孑说教被狂揍向他借二百块钱也永远的随波逐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