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7200000013

第13章 武讫镇(3)

镇将家门外,一大群人拥挤在门口,把路堵了。不仅有住在武讫镇养伤的禁军残兵,还有许多本地的老弱妇孺,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情涌到这里。

这显然是杨彪等二人干的好事,不是他一面散布消息一面叫大家到李得胜家门口来,也不会短时间内就聚集如许多人。除了几十个禁军残兵,平素这些几乎被遗弃的老弱都安静地生存着,忽然之间聚集在一块儿,才发现有这么多人,起码好几百。一眼望去,满目尽是花白的头发和包头的布,妇人们似乎喜欢拿布帕包住头发出门。

看到李得胜正要说话,郭绍抢先站了出来,抱拳左右执礼,大声喊道:“诸位乡亲……”

顿时一片齐刷刷的目光望了过来,此情此景好像所有人都在看自己,郭绍许久没在这种场合历练,心下倒微微有些紧张。他清了清嗓子道:“契丹人此次南下是趁昭义军主力随官家大军进攻晋阳的空虚,流窜袭扰……承蒙镇将李将军抬举,让我出任副镇将,协助防务。”说罢见李得胜皱着眉头没有反驳的意思,郭绍便不理会。

他继续大声说道:“月前我们到此地养伤,武讫镇百姓供给住所、衣物,又不顾家中困难给予吃食……滴水之恩,大丈夫当涌泉相报;诸位乡亲待人以诚,叫人感念至深。今日用得着兄弟们了,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敢不用命!”

人们静悄悄的,没有喧哗没有喝彩,一如这暮气沉沉的破旧镇落。但他们都听着的。

郭绍的目光从那些禁军残兵身上扫过,大喝道:“高平之战,北汉军第一猛将张元徽冲我行列,被我当场阵斩!我有兄弟二人,被敌兵重重围困,无不以一当十杀敌无算!官家和殿前司张都指挥使曾亲口嘉奖,曰‘宜授指挥使’。”当众提到皇帝和高位者,郭绍向北方抱拳致敬,承认朝廷的权威便是强调自己的权威,又继续说道,“今番诸位将士驻武讫镇,归属不一,危急之时是要一哄而散,还是重新组织成军?若有军职比我高的,愿意站出来号令兵士,现在就说话……”

“既然没有,郭某便当仁不让,从现在起接手驻留武讫镇之散兵军权!我手里有安置在武讫镇的伤兵名单,留下来的仍属禁军之职;要跑的便是逃兵。今日之事,以后必报殿前司知晓。”郭绍不容别人分说,他当然不希望这仅有的兵员再次减少。

众军噤若寒蝉,无人愿意出头反对。

郭绍见状很是满意,当下又煽动百姓:“我知在场当中有不少老兵,你们为国效命一生,都在为他人厮杀;现在蛮夷要践踏你们的家园、要杀戮凌辱你们的亲人,为自己而战的时候到了!那辽国契丹人烧杀劫掠众所周知,不战则死,拿起武器,将最后的一腔热血用于保卫家人!诸位同袍、诸位兄妹,本将能与大家保土卫民决死沙场,感到有无限荣光!”

慢慢地许多头发花白的人从人群里站出来了,有人说道:“老儿从过军杀过人。”“算上我一个,反正没多少日子活头,死了就死了……”

郭绍趁机道:“既然诸位乡亲都认为本将能担当此任,为备战计,我在武讫镇下达征召令便为合情合法!”

他立刻就下达了第一个征召令,要选尚能充军的人助防,别家每户也要出人、口粮听从安排修缮工事。当着全镇的人都说清楚了,镇将李得胜也没当场反对,事儿三下五除二就从生米变成了熟饭。

李得胜只得同意郭绍之前提出的法子,他带人去潞州置办物资,留下家仆帮助管治百姓。

那些自称从过军的老头,全是起码五十岁以上的;这地方根本没青壮,青壮也不会被发配到武讫镇来。郭绍等人只能降低标准选兵,挑那些看起来岁数不是七老八十的人,走路比较利索的、精神好些的。选了半天,得六十八人。

这些老卒还从家里刨出早不用的破铜烂铁甲胄,聊胜于无,有的还有兵器。镇将走之前总算大方了一回,把自己的盔甲、剑、弓奉献出来,不过只有一副。

忙到中午,有人走过来招呼郭绍,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军中的文官军医左攸。此人面相端正,留着一撮小胡子,穿着一身圆领袍子,只是身材很瘦。左攸道:“在下有言建议,郭郎可愿意听一听?”

郭绍放下手里的弓箭,忙叫他有言直说。左攸道:“当务之急,不仅要将兵员编成行伍登记名册,还应该尽快定军法、明规矩,以便赏罚有所凭据。在下不才,写了‘四斩令’,请郭郎过目。”

抗命者斩;临阵率先逃跑者斩;擅离职守者斩;趁乱公报私仇、欺凌百姓者斩。

简单粗暴又涵盖能预见到的问题,最后一条更是隐隐有长远之虑,郭绍顿时又多看了左攸两眼,当下改口称“左先生”“左先生何不将此四斩令当众诵读几遍,以晓知全军?”

左攸见他这么痛快,当即作揖道:“在下领命。”

当天下午,郭绍便托付左攸,让他将士卒登记名册。然后着手编制,二十八个痊愈的禁军伤兵独立编为一队;七十来人老弱镇兵编为一都,号乡兵。他自任军使,杨彪任副兵马使兼禁军十将、罗猛子为长行;又在乡兵中提拔十将三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直接弄出了一个组织……甚至又让左攸挂个行军参赞的名号,幕僚团都算成立了,虽然只有一个人。

及至晚上,郭绍和身边的商议事宜,在场四人,左攸也开始参与谋议。议定第二道征发令,让每家百姓贡献出铁器送镇中铁匠铺。杨彪负责集训士卒、郭绍筹办材料兵器、左攸和罗猛子监督构筑工事。

……

武讫镇本来就有土夯的城墙,只是年久失修多处坍塌破败,现在征调民夫只是把破败的地方挖土修缮;取土直接用墙外挖壕沟的土、再和上粘土夯实。杨彪的建议是一道墙加一道深沟,沟里用削尖的竹子增加防御;沟外钉上拒马木桩。人力和物资都十分匮乏,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此地北面靠山,山上有树林和竹林,选一到二丈的硬竹,一头削尖,便是长矛。没有铁枪锋利耐用,但也有用处,比实木轻又长,步兵临时对抗骑兵用得上;不耐用一人可以准备好几根,可以给那些助防的乡兵备用。

临时组建的老弱乡兵衣甲不全,老卒们翻出来的甲胄大多都生锈损坏了。于是他们就用木块和竹片钻空,做简易鳞甲补充不全的衣甲,防护不太好,但总比没有好。

两天后,闻知李得胜竟然亲自带着两车东西回来了,或许他在潞州呆得不安生,终究还是惧怕李筠问责?郭绍听到消息出门一瞧,顿时明白,这厮绝对是个吝啬鬼,刀架脖子上了就弄一些破铜烂铁回来,还好两架骡车里装了不少粗粮……他家的财产肯定不止买这么点东西。郭绍不便和他计较,大大方方把粮食收下了事。

因为李得胜的妻儿送到潞州后,家里便没有女眷,郭绍等人已搬到了相对比较宽敞的李家作为驻所。李得胜回到自己家中,只见到处都是杂物,已被弄得面目全非。

这两天郭绍已经重新把武讫镇的地形转了好几遍,迎回李得胜便继续和屋子里的人商量战术:

“武讫镇一面是高山,三面容易受敌,徒步测量估算墙长近二里。我们的战兵只有百人,且多是老弱,如果死守,兵力不够;素闻契丹人善野战,所以出城野战也不行,我们没骑兵缺弓箭远程,对阵必败。只有设法诱敌入城,利用工事地形让敌军无法展开,凭借墙巷歼敌;因此我叫民夫在中央两条大路上也筑墙隔断道路,便是这样的意图。”

……六七天转眼即过,武讫镇已基本准备妥当,不过四周还是死一般的宁静,和无数的日子没什么两样。将士们倒有些担心契丹兵不来了。想来奇怪,敌寇不来本是好事,现在人们却反而期待来一仗。因为大伙忙了多日,砸锅打铁修筑工事,又训练了一番严阵以待,如果派不上用场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至于怎么样才是最好的结果,人们似乎并不去考虑。

兵将摩拳擦掌,连乡兵也不服老,翘首以盼,还有百来人打杂的民夫也每日到城门报到。郭绍在四面一里地外各设了哨点,日夜派人轮番转悠作为斥候。城墙上也每天有人当值守备,可谓完事备妥。

“契丹兵怎么还不来?”门外站哨的老卒也嘀咕起来。

郭绍由得他们议论,他嘴上当然不会说“不来更好”之类的话,以免打击众人的积极战意。

攻守之势,防守方天然有优势,不过是以放弃主动权为代价;打不打全凭别人,打到什么程度也由不得自己。

同类推荐
  • 三国金戈传

    三国金戈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终于得到面试通知一张,谁料一觉睡下睡到了三国。谁说穿越就是美滋滋的?他姓刘,但却是一介布衣。他一身武艺,却又不愿卖与帝王家。在这到处讲究地位出身的地方,别人做做样子唾手可得,他却只能慢慢争取。本书无科技,无玄幻,无种马为三无产品
  •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是一部架空历史,又不完全脱离历史。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赋予小说神话般色彩,很好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黄土豪情》是以中国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历史性小说。但人物的思想却以现当代为基础,大胆创新,但又不做作。很好的传承和丰富了中国古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小说里一些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崭新地衬托了大人物当时奢靡的生活状态。也侧面反映当时底层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统治阶级即将灭亡。小说里一段段纠结的爱情故事,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与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相抨击,以牺牲生命来维护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 父辈的旗帜

    父辈的旗帜

    两个亲兄弟,在日寇进犯中华的时候共同参加抗战,阴差阳错,两兄弟站在不同的阵营。为了胜利,为了亲情,为国为家谱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 幻术春秋

    幻术春秋

    那个时代,曾有这么一批人:赵奢、孙武、白起、李牧,他们横扫千军,纵横沙场。那个时代,也曾有这么一批人:带佗、范蠡、苏秦、乐羊,他们点石成金,御风逐浪。七国争霸之中,后人了解到的是诉诸青史的捉对厮杀,却遗忘了讳莫如深、并没有记载下来的幻术世界。这是幻者最好的时代,他们亦正亦邪,列土封疆。这是幻者最坏的时代,始终有一种力量,阻碍着幻术对普通人的杀伤。你真以为孔子授徒,讲述的是伦理乐常?你真以为信陵、春申不曾对战过平原、孟尝?跟着少年田翟,大闹幻术学院,踏入齐楚燕韩,权谋天下,窃玉偷香。——你该了解那段历史了。
  • 北京菜市口:晚清刽子手喋血纪事

    北京菜市口:晚清刽子手喋血纪事

    菜市口在古都北京的历史上,是一个特别值得留下一笔的所在,不仅因为“六君子”曾在这里舍生取义,还因为它的周边,积淀了太多的文化与历史的印记。菜市口在清代是北京的刑场。刑场位置在今天的铁门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马路上。每年交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与九卿共同对犯人会审,冬至前处斩。本书描述了历史上菜市口的那些风风雨雨,生动易读,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未央流年

    未央流年

    她是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的女子,一朝没入宫籍,原以为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然而乱世之中风云骤变,如果不想成为旁人垫脚的石子,就只能拔出利剑,守护自身。那一年杏花微雨,她含笑如春风拂柳,他青衣高冠,风姿卓越。然而岁月流年,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里,如何能人生若只如初见呢。
  • 灭却诸天

    灭却诸天

    帝俊燎天,真犼啸月!斑斓古界内,有金乌横空,化为烈阳,照破山河万朵;有玄龟老去,不动如山,横断天地之间。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世间强者无数,覆雨翻云,诸王争霸,血脉为尊!轩辕动,剑斩星河,破军出,碾碎乾坤。兽尊血脉纵横六合八荒,天妖后人震撼诸天万古。而人族亦有强大绝伦的血脉世家,主宰沉浮!炼真血,凝神魄,纹刻大道入体,自此神威临尘,斩痕破妄,邀天之启,成就圣道果位,无敌诸天!
  • 指归集

    指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牵绝九世

    魂牵绝九世

    也许这一次我们会再相见,也许这一次你会再爱上我,没有目的,我只希望你能回到当初的那个样子。秦幽:别在靠近我,我不是当初的白痴。莫寒轩:我会让你再一次爱上我,把心交给我。秦幽:我本无心,何来交心?莫寒轩:如果你没有,我把我的送给你。可好?秦幽:不好!你的心太贵,我要不起。
  •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是重庆诗人李海洲近年来的诗歌自选集。本书收诗47首,共5辑,后附访谈和评论各一篇。“一个孤独的国王”象征着诗人自己,在寂寞里抒情,语言里穿梭,恣肆着想象,玩味着孤独。这些诗,无一不是自由个性的产物,彰显出诗人无拘无束的才情,浪漫,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山城与江南的意象中尽情穿越梦游。在诗歌艺术的纯粹性方面,颇有造诣。
  • 花若谢情陌离之偶像笔记

    花若谢情陌离之偶像笔记

    一向都是一张木头脸,一座冰山样的陌离大师兄居然笑了虽然只是浅浅一笑,但是我居然很高兴,我这是怎么了,正在若谢胡思乱想之际,“若谢,过来,”“啊!晨浪师兄什么事,咦!陌离师兄呢?他怎么没来,是出什么事了吗?”“没事,他家里有些事所以来不了!他让我叮嘱你好好学习别牵挂他!”“我,我哪有!”“好,好,好,没有,走训练去!”“好!”
  • 穿云裂空

    穿云裂空

    执穿云之器,王者再临,掌裂空之枪,破灭苍穹,看现代玄学道门弟子,纵横异界,以我身为骨,以我心为刃,斩神屠魔,人与器合,器与神合,风云再起,笑傲人间
  • 爱森公寓第一卷

    爱森公寓第一卷

    没有《爱情公寓》的日子里,请让我陪着你南下创业,先租了间鬼宅,什么叫出师未捷身先死!不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女鬼什么的显得羸弱不堪,在活人的世界里都混不下去了,还敢出来吓唬我!?给你通天法力,什么牛B法宝,或者异世界免费7日游,都不如幸福富足健康的活下去来的实在!泷的奇遇新生活,狗血人生路,就在这里落种生根了......顺应时代潮流,我也建了一个书友群275388292,欢迎大家加群。
  • 龙脉奇谭

    龙脉奇谭

    “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生命初现的时代,在那个时候我的祖先就为了这个世界流血牺牲,孩童时代他们在学习,少年时代他们在修炼,青年时代他们在战斗,然而不仅他们是英雄那些曾经为了这个世界有所付出的人都是英雄。战争一直不断可现在这一切都即将被终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战。”摘自《最后的战斗》第一章。
  • 你如冬日暖阳

    你如冬日暖阳

    她以为她此生只会钟情于那个背叛了她的人直到那天遇见了他。“我的名字能不能成为你拒绝别人的理由?”“你的手指真好看,嗯,我的也挺好看的”“别闹了,能不能相信我?”“2年后你就嫁给我吧”“尽管我这段时间很想你,但我再也不会爱上你”8年后,她意外的与他相遇,曾经那个温暖的他变得冷血无情“你居然还敢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爱你?8年前就不爱了”“你用什么来补偿?身体吗?”“我再也不想看见你”当她命悬一线时,他心急如焚,究竟是谁还爱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