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9900000012

第12章

《道》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第十三章回答了我们在十二章留下的问题:那么清静寡欲地活着到底是为了图什么呢?

老子非常清楚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贵以身”,意思是以身为贵,以生命为贵;

二、“爱以身”,意思是以身为爱,以生命为爱。

清静寡欲,如此这样去珍爱我们的身体,去珍视我们的生命,因为唯有这样方才可能:为天下(为天下苍生治理一方天下);托天下(接受一方天下苍生的托付)。

由此可见,为天下&托天下需要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

能在三种情形之下,保持清静寡欲的人会非常了不起。

第一种:满世界都热热闹闹地折腾着某件可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事情,而有人却不为所动,无动于衷;

第二种:功成名遂身退,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照顾一下自己的欲望,却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清静,保持了寡欲;

第三种则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就是那种得道、明道、诗书满腹的士林中人,他们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前朝诸葛亮,后朝刘伯温都是身兼这三种情形之人,士林中杰出知识分子,以得道明道的灿烂,闪耀于帝国的青史。

这二者之所以一个占据了前朝,一个占据了后朝的历史地位,都与道息息相关。

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擅长象纬之学(就是有资格对星象作出“主星不明、将星陨落、紫微暗淡”类似这样判断的人);都能遵道而行清静寡欲;都能为无为地顺势而为,在历史上留下一株北斗星般的璀璨。

元朝晚期,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很是不争气,争先恐后地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成吉思汗构建起来的大元帝国大厦,实在看不下去的省厅级军事干部(浙东元帅府都事——相当于省军区参谋长)刘伯温看不下去了,选择了辞职回家种种地,读读书,写写文章。

毫无疑问,在朝为官从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方面来讲,肯定比赋闲在家的一介草民要好很多,但是刘伯温却选择了隐居,选择了诗书相伴的日子。在此期间,刘伯温留下了光芒四射的著作《郁离子》,这一著作中的不少文章还动不动就出现在今天高考的试卷上。

元朝末年,各路英雄与草莽,终于纷纷揭竿而起了。诸如张士诚、方国珍、等都据地称王,元朝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时此刻,有人劝刘伯温也揭竿而起,以他刘伯温的才智,圈一片地,称一方王,这是没有任何困难的事情,但是刘伯温冷眼看世界,丝毫不为此动心。深谙道之人懂得上善若水之道,知道“动,善时”。

终于,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在各路义军中崭露头角了。动,善时的刘伯温顺势而为,出山辅导朱元璋平天下。

在战争年代,身为军师的刘伯温主要功绩就是帮助朱元璋制定了规避多线作战,逐一击破的战略,当然,在具体战术方面也出谋划策不少,这个我们不展开细说了。

刘基加盟朱元璋的队伍之后提出了“先汉后周,最后伐元”的战略。

当时朱元璋政权的东面是义军张士诚所建立的周,西面是义军陈友谅的汉,北面是义军小明王韩林儿,南面则是已经反水归顺了元朝的义军陈友定所控制。

而更为要命的问题是,这些义军纷纷发现了朱元璋在悄然长大的苗头,都想要先灭了朱元璋,然后再跟元朝算账。

从实力方面来讲,最大的威胁来自张士诚和陈友谅。

朱元璋以及领们的想法,是要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

但是,刘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主张,他极力建议先取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因为夺取了陈友谅的地盘,几乎就拿下了半边天。

刘伯温认为,有了这半边天,那么解决其余义军就非常容易,然后也就有了掀翻元朝的根基与大势了,灭元只是个时间问题。

问题是,如果朱元璋在攻打陈友谅的时候,张士诚等其余义军如果称火打劫,背后来一刀怎么办呢?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给出了他的分析。

刘伯温指出:私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是个商人思维,是典型的守财奴他没有陈友谅那般雄心勃勃称霸天下的想法,他没有称火打劫的魄力。

事情果然如刘伯温所分析与预料的那样,朱元璋于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先灭陈友谅;于公元1367年灭张士诚;于1368年攻取了元朝京师大都(北京)灭元。

从大明王朝建国的功绩来讲,武有徐达无人可及,文有刘伯温无人可比。但是在功臣分封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公、侯、伯三个等级来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了诚意伯。

按照常规思维,老子功绩如此显著,封个公也不过分,怎么连个候都轮不到,就给了个诚意伯呢?!然后就会围绕着这一要命的欲望,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

但是,刘伯温还真不是一般人,是明道高人,有静心寡欲的功底,他不仅没有在封诚意伯这个问题上纠缠,而且还刻意避开了权力中心,推辞了一些职务,基本上就是在明太祖身边做个顾问。所谓顾问,也就是有事情问问,而无权干政这类岗位。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也就是才打下元朝京师后的第四个年头,刘伯温选择了裸退,辞职回乡彻彻底底地回归了田园。在此期间,刘伯温不仅不过问政事,甚至连慕名而来求见的任何官员都一概不接见。

能将静心寡欲进行到底绝对是一种工夫!

关于刘伯温的故事我们不多扯了。

只是想要藉此说明,明道之人,可以“为天下”“寄天下”的先决条件就是静心寡欲。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语出明。洪应明《菜根谭》

毫无疑问,身为明朝道士的洪应明一定是深谙《道德经》之道的,否则万物可能写出传世奇书《菜根谭》。

《道》第十三章谈了宠辱不惊的问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

获宠惊喜万分;失宠惊魂不定。

为什么会宠辱若惊?

因为世人把受辱获宠、失宠,这些感觉看得比自己的身体甚至于生命还重。

如果,世人压根就没有身体、身心、生命,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宠辱若惊了!

(以上不是我的解析,是老子在《道》十三章中对宠辱若惊的解析。)

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世人将身体、身心、生命看得珍贵一些,抱以“贵以身”“爱以身”之道,而“贵以身”“爱以身”则是为了“为天下”“托天下”。

如此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可以理解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谈的如何实现宠辱不惊。

“为天下”“托天下”所赋予生命的意义,能直接就将宠辱二字摔在了地上,碎成了渣,二者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

老子认为“贵以身”“爱以身”的动机和出发点则是:为天下;托天下。剩下诸如宠辱若惊这类,可以直接视为一地鸡毛!

我又本能地想起范仲淹那篇唯美的古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我仿佛看见了范仲淹于长空一烟,皓月千里的夜色下,登上了岳阳楼,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同类推荐
  • 去见杨玉环

    去见杨玉环

    一个猥琐的胖子突然穿越,穿越到了一个他不想来到的时代:唐朝开元。在得知见不到武则天,泡不到太平公主之后,胖子毅然决然的立下了把到杨玉环的宏伟理想,从一个小村庄开始,展开追求贵妃的崎岖道路。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你是我的,谁也拦不住。
  • 史上第一将军

    史上第一将军

    就像水自止不住向下流。而自拔刀以来,也已无法收手。从庙宇杀到朝堂,我只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青歌赋

    青歌赋

    那年的花开,恰好遇见你,是否,在遇之前的每一个夏日,你一直在那里,不出声,不打扰,我不来,你不走?
  •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亲爱的读者和网编。因为本书用《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的名字和铁血读书网签约,根据行规,本书不能在此继续更新。给各位带来的不便,紫金燕山表示道歉。小说阅读网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在此表示敬意。喜欢本书的读者,希望到铁血读书来。紫金燕山敬上。
  • 北宋总经理

    北宋总经理

    嘿嘿,高俅、童贯、蔡京咱们是一伙的吧?哼哼,王黼、梁师成,李彦你们要当我敌人吗?唉,林朝英确实凶悍,你敢要?喂,潘金莲“名垂千古”,你能碰?嘘,幸好这个李师师不是那个李师师,当然得娶。什么?辽国的小皇帝是俺儿子?我要搞统一,这怎么弄?哟嗬,又碰上一个梁山好汉,好汉当然要到俺碗里。坏的,去死吧!官家,您不用猜忌!主席还是您,我就做参谋长……算了算了,您还是做董事长,我做总经理,咱们实行一国两制,试试行吗?这是现代青年医生张硕糊里糊涂穿越到了北宋之后碰到的一箩筐问题,能不能妥善解决,还请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热门推荐
  •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蒲公英花开四季

    蒲公英花开四季

    “喂,我看见你了。”“你怎么又不告诉我啊?下次再不说我生气了哦!”网上相识,从未见面的两人,却不料男孩考上女孩的高中。从无话不谈的好友变为亲密恋人,他们经历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那年夏天,在那片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田,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闯进彼此的生活,成为彼此不变的信念。。。他说:“闭上眼睛,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吻了一下。他说:“转过身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抱了一下。多年后再见,为了惩罚她的不告而别,他说:“你过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一夜抵死缠绵。
  • 上古遗匙

    上古遗匙

    才女凌紫玘是一个自以为很普通的大学生,在偶然的情况下,她得到了一把朱红色钥匙,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轨迹。神秘的图书馆里,一个奇异少年给了她一本上面有凌紫玘的名字和相关记载的书。序幕已经缓缓揭开,少年与凌紫玘不同常人的血统和身世逐渐浮出水面,这一切的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请大家找好一个舒适的座椅,准备好可乐和爆米花,准备好了么?三,二,一,showtime!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王挚爱:狐妖小姐惹不得

    邪王挚爱:狐妖小姐惹不得

    她,冷血“影罗刹”,在一次任务里因背叛而死,穿越到一个刚出生的狐妖公主上。他:乃帝王家的战神王爷,从不近女色。在变强的旅途中,一人一见钟情,一人从不领情。且看他们变强旅途中演出的一场追与被追的好戏...
  • 星魂使命

    星魂使命

    星魂——星球之灵魂,每个星魂都有自己的使命。汇聚星球上成熟的灵魂和生命力(简称灵力)进化成更高级的存在是星魂的本能,守护、凝聚是星魂正确的强大方式。凝聚灵力是星魂吸收逝者的灵魂和生命力而星球上的使徒(星徒)的诞生要消耗星魂纯净的灵力。自上古恐龙一族和侵略星魂同归于尽后,星魂灵力入不敷出,再加上侵略星魂的遗留下来的侵蚀,地球星魂开始堕落。古文明的消失、星徒邪恶化加重、星球环境的恶化,最终星魂暴动、星秽出现、大进化开始。主角末日之前融合被星魂遗弃的堕落之源(星魂碎片)走上了一条星魂进化(净化)之路。
  • 万界道冢

    万界道冢

    大道不全,劫数不休,葬尽万古神道,灭绝天下苍生!谁是这一切的背后主使?谁又是而今这天地的救主?道界万元,道劫灭世,天地破碎,时至今日,已是万界同辉,谁来揭开这万古隐秘?
  •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本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领袖人物的经典评述、孙中山的评述、亲历者的忆述、学者们的评述。
  • 夺道证仙

    夺道证仙

    当天地之间没有仙道的时候该如何修仙?修众神之道者为术修,行诸魔之路者为武修,人类修炼者无数!然而无论武修或者术修,无论修为是宗师还是入门,其寿命皆短于普通人,这是为何?当一切问题的真相被夏泽得知之后,他不得不背负起人族亿万生灵的未来。凭一己之力强剥众神之道,怒夺诸魔之路,报上古先贤之耻,以此来证人族的修仙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