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不知为何世,却似是洪荒已没,太古早化烟云。
却说当世天下,由五处共组,曰:中州、东荒、南域、西漠、北地。此中,以中州与南域之人族最为繁盛。
北地多妖族,东荒尽湖海,西漠高山连绵,精怪甚多,非大神通者不可尽览。
故老相传,自太古天帝坐化后,混元太上大罗天封闭,自此无人升仙。
然修行之法、武艺之术、独霸天下之妄想却代代不绝,自太古绵延至今。当世天下,正道修行者势力正处如日中天之时,故而邪魔外道不敢搅扰天下。
但是,正道虽然势大,内部却也纷争不断,是以邪魔暗中依旧猖獗。
却要说一说当今天下大势、正邪两道。
正道以中州太嵩山齐云教为执牛耳,西漠西圣湾碧落宫与金蟾岭卧佛寺并立,东荒为浮云仙岛一家独大。
而邪道有两大巨头,北地鬼域虎踞十八城,南域南极神教常驻圣光顶。
相传,鬼域始建者为一僧人,其于盛年时发大宏愿,要普渡阴鬼,使来世人人平等;南极神教尊南极大神为圣灵,立“天下自由,斩尽邪恶”为教义,此二者,行事诡秘偏激,为正道所不容,是为邪道。
且据说,极北之地有妖族圣地,伺机窥觑中原,于是各个巨头之间亦不敢大兴刀兵,天下由此太平。
本篇传记须从齐云教说起。
中州大地,向来为人族之圣地,山英水秀、世风厚重、人杰地灵,而其中又以太嵩山脉齐云峰为灵秀之最,亦或是其上的齐云教为最。
自有记载之时起,齐云峰便被冠以“一石破天,并肩云齐”之美誉,齐云峰四周又环立四峰,成拱卫之势,分别为:五青峰、仙水岩、太素峰、翠竹峰,五峰方圆合共达三百五十余里,其内又锐锋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之最也!
相传齐云教为天帝大弟子施涅道人所创,施涅道人化羽仙去之后,其五名弟子分居五峰,掌教一脉居齐云峰紫霄宫,如此教统历时几千年,虽几经败落,甚至有即将灭教之时,却总于飘摇中度过,莫非为天帝庇佑乎?
这日,齐云教第十八代掌教即将驾鹤而去,命末之时,盖因对此太平盛世深感欣慰,便欲逆天而行,先观未来之事及齐云教后世之气运。
那日,五峰首座齐聚紫霄宫,掌教沐浴焚香、礼嗣天地之后,运大法力开天眼,不料,掌教大呼二字:“灭绝!”,即行归天。
灭绝一出,天下正邪两道无不震动,一时间,人心惶惶坐立不安。过了几年,渐觉无事,于是人心遂定,而闪亮的夜空里,不知何时闪过一道紫光,径向东北方向掠去。
转眼间,此时已是齐云教第十九代掌教太微真人执掌教务的第二十八个年头了。
就在这一天,齐云教中金钟长鸣,一道又一道流光高手纷纷聚集,少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法宝修士起在空中,轰轰隆隆的朝东北方向飞去了。
……
中州萧山郡东二百里,断壁山下有石村。
红日初升,云海未散,一切似乎还在被平静所笼罩。而在邻近的断壁山上,却有几名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均是脚蹬草鞋,穿着破烂的麻衣,挽着早已蓬乱的发髻,身背漏着窟窿的竹编背篓,手持弯曲枯棍,于漫山青葱中寻觅着什么。
“这有一棵蒺藜,等我采了它。”一处矮崖上,有个少年发现了一株草药,跳将起来,只见说话的孩童眼眸明亮,小脸上虽有些许灰迹,但模样却是十分的喜人。
“小何慢点,蛋蛋过来,咱们拉住他。”个子最高的那个少年很是俊俏,他喊来一旁的孩童一起拉住小何的左手,只见小何趴在悬崖边上,单手持住一柄铁钩,慢慢的从崖上往下探去。
“哥你当心些。”一旁肉嘟嘟的蛋蛋拉着小何的手。
“知道啦!”那叫小何的少年回应,顿了顿,又扭头道:“够不着,阿尘,你们再松一点。”
“哎。”阿尘和蛋蛋应道。
那叫小何的少年瞄准绝壁上的草药,右手持着铁钩小心的递过去,终于,一番忙碌之下,那株草药有惊无险的收入背囊。
“费了好些劲,才找到这么些草药,只值三十钱,与大妈今天八十钱的药钱还差了好多,怎么办啊?”那名叫蛋蛋的孩童,摆弄着地上的草药,着急的说。
“说你笨你还不信,这一片山坡都被我们翻遍了,待会我们走远些,去对面那个山头。”那叫小何的少年嗤笑道。
“真是连累你们,为了我妈的病。”阿尘是三人中最稳重的,但此时也不禁眼角湿润。
“尽说些废话!”小何不耐道,“要不是前年大妈在讨饭的路上千辛百苦的省给我和蛋蛋一口饭吃,我兄弟俩早就饿死了,现在大妈病了,我们必须要尽力!”虽然这小孩的话语依旧有些孩子气,但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这三名孩子都是由他处逃难到有石村的孩童,曾经的村落里只有‘苏’‘何’二姓,于是小何那曾做过私塾先生的父亲便给他取名“苏何”;蛋蛋是苏何的堂弟,名唤苏岌;阿尘名叫何允尘,从小他们就在一起厮耍,关系甚好。
苏何尚在襁褓之时,母亲便不治而逝,五岁时父亲又染病而亡,所以他长期寄宿在叔父家里,结果前年饥荒降世,叔父叔母均饿死在逃荒的路上。
那之后,年仅十一岁的苏何带着十岁的堂弟苏岌与何允尘一家继续逃命,尝尽世态炎凉,历尽饥寒冷暖,最终流浪到有石村,幸运的是村民淳朴善良,三人又是稚子孩童,也算过得无忧无虑。
此番何允尘的母亲生病,家中没钱医治,苏何便提议去山中采药换钱,奈何三人私塾都没读全又如何懂得行医辩药之术?
于是苏何从学堂先生家中偷出一本破旧的医书,三个孩子以此书用来按图索骥,却也勉强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三人向着对面的山崖走去,正值春末的季节,草木正盛,费了好大的事终于又行至一处无名山头之上,三名孩童便拿起棍棒在灌木草丛之中撩拨寻觅。
“喂,快来看,快来看,这是什么?”苏岌的喊声让何允尘与苏何迅速跑来。
只见散乱的岩土中斜躺着一柄长剑,剑鞘之上隐约流淌着淡紫色浮光,此剑带鞘宽约四指,其下有一部分被半硬不软的石土所覆盖,漏在外边的部分连上尺长的剑柄合共长约三尺,而那剑刃尚在剑鞘之内,但单看那暗紫色的龙凤檀木剑鞘与纹在乌色剑柄上的淡金色螭龙云雷古纹,便可知此剑颇具价值。
三人拨开覆盖在上面的土灰,此剑便完整的出现在三人面前,总长四尺,无有损伤。
苏何见状大喜道,“今天该咱们撞运,找到这么一个值钱的玩意。”
“就是就是,这下咱们可不用天天在山上跑了!”苏岌高兴道,他上前弯腰抓住,结果累的小脸通红,也没挪动这剑半分,最终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喘着粗气大呼道:“这,这也太沉了吧,拿不动啊!”
何允尘与苏何见状一起大笑,何允尘笑道:“苏蛋蛋,我们三个就你吃的最多,还就你最没力气,来,看你何大哥威武!”
“放屁,我吃的一点都不多!”苏岌嘟嘟囔囔的起来,站在旁边嘀咕说:“看你拿不拿的起来,哼哼。”
结果何允尘也是累的满头大汗,那剑却依旧是分毫未动,何允尘嚷嚷道:“哎,去他个鸟的,还真是奇了怪了,这玩意怎么这么沉,不会是撞鬼了吧!”
一听何允尘这话,苏岌顿时直冒冷汗,但强作镇定道:“胡、胡说,大上午的哪有鬼!”但一想到大人们口中的狐鬼怪异,不禁又打了个冷颤。
苏何在一旁皱起眉头道:“这么邪乎?我来试试,不行的话,大不了把王七叔家的老牛牵来,拉下山去。”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何允尘道,看着提气蓄力的苏何,何允尘又道:“小何还是别费力了,我回去牵牛。”
苏何不理他,双手握住剑鞘,猛地用力,结果连人带剑顺着山坡翻出去好几个跟头,苏何从地上爬起来,吐出嘴里的草叶泥土,举起手中的长剑,笑骂道:“好你们这两个鸡贼,装的挺像嘛,这剑顶多就两斤重,害得我摔了几个大跟头!”
何允尘与苏岌惊讶着围上来,苏何拔出宝剑,剑刃刚刚出鞘,三人便感觉一阵凉意透体袭来。
只见那三尺长的剑刃寒光闪闪、锋利逼人,而且在剑身上,隐隐的紫气如江河一般不停地流动,那剑中央,自上而下还有一道浅浅的凹纹,靠近剑柄处,两个太古篆字“紫川”稳稳地镶在剑身之上,苏何虽然读过两年书,但在学堂内充当的尽是胡搅蛮缠、调皮捣蛋之流,自然对这深奥的太古篆字是一字不识。
却说那剑只拔出一会儿,苏何便感觉剑柄处太过寒凉,还剑入鞘后,寒意迅速退去。
而一旁惊呆了的何允尘与苏岌二人也回过神来,苏岌见状惊道:“不可能,不可能,它少说也得一二百斤,哥你放下,我再试试,难道还真有邪乎?”
“就是就是,你放下,我们再试试!”何允尘也是半信半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