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东方寻头疼这件事情怎样解决的时候,后面的一位老人站了出来。
“自己造的孽自己承担,当日是我将你们赶了出来,今日就由我来结束这件事情!”老人说道。
“哼,你当然要承担!但是就算你今日了解自己也弥补不了你当时所犯下的罪孽!”老者愤怒的说道。
原来这就是当年赶人的县长,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经过灾难,人已经颤颤巍巍的。
“是,当年将你们赶出去是我被金钱迷住的双眼,欠你们的几条人命,我来生再还,我只求你们能够收容他们,你们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我的身上吧!”县长说道。
“收容?想得容易,当时我们苦苦哀求你们,只求能够有一个容身之处,我们没有要你们接济,我们会找事情做,可是当时的你们是怎么做的?看见我们衣着寒碜,没有钱,你们将我们赶出去,老人跪在地上求你们,你们不仅不抱着一颗同情之心,还打老人,使他们不治身亡!”老者心中的怨气积蓄了这么多年。
“你们落得今日这个下场,是你们自己自作自受!所以说,凡事都会有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爷的眼睛是看得清楚你们都做过些什么,今日你们休想要踏进安智县!”老者的口气很决绝。
东方寻站在两位老人的中间,寻思着这件事情应该怎样解决,两个县城的渊源颇深,里面还牵扯到人命。
“两位,请容我说一句。”东方寻开口说道,东方寻将身体转向身后的老人说道。
“当时你用如此不容情理的手法将他们赶出去,甚至还闹出了人命,所作所为天理难容,如今有此下场也只能够说是老天给予你的惩罚!”说罢又将身子转向老者。
“敢问老人家你当真不要他们进县城?”东方寻问道。
“当然不让!我也要他们尝尝当时我们所受的滋味!”老人很果断。
东方寻猜到老人会这样说,就继续问道。
“好,今日你不让他们进城你可会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他们会因为没有食物与水而慢慢饿死、渴死。会因为没有医生给他们治病而病死!”东方寻说得都是实话。
“那又怎样,这只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他们当时又有没有想过,我们也许也会饿死、渴死或者是病死?哪怕是一丁点有人性的人都不会将我们赶出!”老者回答道。
“你这样说不就对了!你也知道有一丁点人性的人都不会将受苦受难的人赶出,那你此时的行为又算什么呢?”东方寻借着老者的话反问懂到。
老者被问倒了,一时半会儿答不上了,过了一会儿回答到:“不论你今日怎样帮他们说话,他们都是进不了安智县的,他们是饿死也罢,渴死也罢,或者是病死也罢,我们都不会将他们放进安智县!”
“那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真的觉得这样报复了他们就结束了?”东方寻问着老者后面的人。
“他们这样只是体会着我们当时的痛苦!”
“我们是不会将他们放进来的!”
“只要他们死了才能解我们的心头之恨!”后面的人纷纷说道。
“真的只要他们死了才能解你们的心头只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冤冤相报!如果他们其中有人活了下来,像你们一样从新开创家园,你们也因为此时没有收容他们而受灾难,你们又像现在我们这样去求他们收容自己,他们就像你们这样决绝!这样的因果循环是要到何时才能够罢休?”东方寻说道。
大家听到东方寻的话头沉思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今日我只求你们能够将他们收容,我用性命来了解这件事情,希望这件事情能够终结与此”县长说道。
“你们难道还不说些什么?难道你们真的要人来填命吗?”东方寻大呼到。
“可是我们老人的性命就这样算了吗?”有人不服气的说道。
“当时打伤老人,我想也是失手,如果真要一命偿一命你们才肯放行吗?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更加令人发指!你们现在是在逼人死!”东方寻说道。
老者说话了:“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今日若将他们赶出去,那么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和当时的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不想近日我的所作所为让我的子孙来承担,好!我让他们进来!”
“县长,你真要放这些人进来?”后面的县民们问道。
“今日我将他们放进来不是因为我原谅了他们,而是我不想做着和他们一样的事情,将灾难降临到我们今后的子孙身上!”老者说道。
县民们听到他所说的话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向后退,让出了一条道路出来,东方寻知道这个问题是解决了。
县长带领后面的人跪了下来说道:“我们自知罪孽深重,今日你们肯让我们进城,以德报怨,我们做牛做马来报答此恩惠!谢谢你们!”
老者说道:“你们不必这样说,放你们进来我也是有私心的,你们进县后可以找份工作来维持,我只能做到这样。”
县长他们一直磕头感谢,东方寻将他们扶到车上,进县了。问题终于是解决了。
第二天一大早,魏龙早早就起身了,下去准备吃过早饭就离去。
“哎呀,这位客官,您昨晚去哪里了?还好你不在,昨晚可真是吓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啊!”店小二看见下来的魏龙说道。
魏龙昨晚在屋顶上听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但是只能装傻似的说道:“昨天晚上我睡不着,就出去走走,心情好了就回屋里睡觉了,怎地,昨晚发生什么事情了?”
“哎,这说起也真够晦气的,我在这驿站不说做了十多年,这六七年也是有的,我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情!”店小二将手上的帕子搭在肩膀上后继续说道。
“昨晚有一群人,冒冒失失的跑进来,我就上前去招呼到,这一开始是问我有没有见过一个和他差不多身高还受伤的男子,我就说没有,结果他还不相信,硬要闯进来,还挨个挨个的搜!”店小二摇着头说道。
“你说这大半夜的,客人们都已经休息了,被他们这么一闹,客人们都很气恼!掌柜和我也就只能尽量的安抚,这群人是在是太过分了!你猜最后怎么着?”店小二买了个关子问着魏龙。
“无功而返?走了?”魏龙继续装傻。
“你就猜对了一半,走是走了,不过是被打走的,就住你对面的那位客官,那魁梧的身材和他那身手可不是盖的!那么多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一掌就将他们打飞!看得我们是大快人心啊!”店小二眉飞色舞的说着昨晚的经过。
“那还好我不在房间里面,我可不是那些人的对手啊!”魏龙打趣道。
“对了,客官是要吃过早饭再走还是直接走?”店小二问道。
“你给我上些清淡的早饭就好,我吃过再走。”魏龙说道。
“好嘞客官,您先去坐下,我这就去给您上菜!”店小二说道就走向厨房去了。
魏龙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拂姑娘的药还真是有用,今早涂药的适合伤口已经没有那么疼了,而且还有结痂的趋势。
“来,客官,这是您的早饭!”店小二的速度可真是够快的!
“好的,谢谢你了!”说罢魏龙就开始吃了起来,伤口还在复原中,不宜吃太过辛辣的食物。
吃过早饭后,魏龙走到掌柜面前将银子给了后走到门前,看见店小二拉着一匹马走了过来,魏龙走上前与店小二交换到。
“客官,这是您昨天吩咐我要给你准备的马,您看看这匹怎么样?”店小二问道。
“嗯,不错,这是给你的!”魏龙将碎银子递给店小二,这是他应得的,跨上马后挥着马鞭离开了。
“谢谢客官!客观慢走!”店小二拿着魏龙打赏的碎银子欣喜的说道,看见魏龙离开后,继续他的店小二的生活。
“驾!驾”魏龙骑着马奔跑着,马上就可以抵达京城了。只要进了京城,黑衣人们就不敢再对自己下手。
京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开始热闹的起来,早上的早市是最热闹的,人们拿着自己种植的菜吆喝着客人来买,魏龙终于进到了京城,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目标很明确的朝着皇宫骑去。
来到皇宫门口,被看守城门的侍卫拦下。
“来着和人,这里是皇宫重地,闲杂人等速速离去!”侍卫说道。
魏龙亮出太子殿下当日给他的令牌说道:“我是奉太子殿下的命令要面见皇上,你们快点放行!”
侍卫们看着魏龙亮出来的令牌后立马跪地说道:“小的不知道是太子殿下派来的!请恕罪,我们这就开门!”说罢便打开了城门。
魏龙骑着马使了进去,来到中央的时候下了马走向殿堂,门口的公公拦下魏龙问道:“你是什么人?皇上正在和众位大臣商讨国事,你快离开,我可当没有见过你!”
“公公,是这样的,我是奉太子殿下的命令有份太子殿下亲手写的信函要交予皇上!”魏龙道明来意。
“那你交给我,我替你交给皇上,这是殿堂,你们是不能呆太久的!”这位公公说道。
“太子殿下有令,信函要由我亲自交到皇上手中!我这就离去!”魏龙说罢离开了。
看们的公公看见魏龙离开后,左右看了看就走开了。
“启禀娘娘,枯公公求见!”门口的太监说道。
“让他进来!”娘娘说道。
“老奴参见郦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枯公公说道。
“枯公公,这个时间你不是应该在大殿上候着吗?怎么跑到本宫这里来了?”郦妃端着茶杯喝着茶说道。
“娘娘,大事不好了!老奴今日在殿外候着的时候,太子殿下下属前来面见皇上,老奴将其拦了下来,问其来意,他回答说太子殿下写了奉信函要他亲自交到皇上手中,老奴本想骗他将信函给老奴,老奴带他交到皇上手中,这样就可以交到娘娘手中,好看看这信函写了什么,可谁知他拿着信函离开了。”枯公公说道。
“信函?”郦妃听到枯公公的陈述,思考着这信函到底是一封怎样的信函。
“老奴就先离开了。离开太久会让人起疑心的!老奴告退!”枯公公离开了。
郦妃想着这东方寻会写什么样的一封信给皇上?
魏龙在前面没有见到皇上,就来到御书房等待着皇上,没等多久,皇上的身影就进入了魏龙的视线中。
魏龙走上前去跪下说:“奴才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胆奴才,你这样冒失的上前,就不怕惊扰了圣驾?你担待得起吗?”皇上身边的安公公上前训斥到。
“奴才之罪,奴才这样做只因太子殿下交托奴才有封信函一定要亲自交到皇上的手中!”魏龙道明自己的来意。
“太子?您将信函递上来!”皇上吩咐道。
魏龙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递到皇上手上。
皇上将信函拿出,上面写到:“启禀父皇,而且已经来到了灾区,但是这灾区的景象和朝廷上报的景象完全不同,这里不仅进过大水的冲击,致使他们家园尽毁,大水过后又是大旱,儿臣来到这里的时候,地面已经是龟裂了,没有办法栽种食物,等儿臣来到里面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灾民,灾民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如果没有食物来就他们,等待他们的就只有饿死。儿臣这次所带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撑过两天了,请父皇看见此信函后,请人带着食物前往灾区,在前往灾区的路上,儿臣在离灾区不远的安智县落脚过,儿臣会尽力将人带往安智县!东方寻上!”
皇上看了信函大致明白了,吩咐到魏龙。
“朕派你将食物带上,尽快抵达安智县救济,事情完成后你与太子速速回京!”皇帝说道。
“奴才领命,定不负皇上所托”说罢就和安公公离开了。
从水灾变成旱灾,这其中没有上报的原因定是其中有人阻挠,难道有人要让太子死在灾区?和人所为?皇上思考着。幸好太子机智,知道派人回来找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