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2000000003

第3章 心声偶录

由于难得逆睹的机缘,我同一种新时代的先则小说、后则电影、再后则电视剧中的人物有了多数人说近、少数人说不近的关系。且夫新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之时代也,街头巷尾的实况如何且不论,须有教育意义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则不得不具有两极化的鲜明个性,即一方是进步的,积极的,故好,故荣,另一方是落后的,不积极的,故坏,故辱。荣乎?辱乎?在小说、电影、电视剧之内,至少由写的、编演的人看,可以说不成问题。之外的我呢?显然,确定荣辱之前,先要看能不能对号。可惜公检法直到公证处和律师事务所还不管这样的恍兮惚兮的事。

不管看小说、电影、电视剧的人就有了随己意对号或不对号的自由。不对号,放过拉扯闲话的良机,可惜,所以据我所知,读者,看客,多数还是站在对号一边。且夫假话多说几遍尚可成为真的,况广大群众乐得对号乎?于是循新时代的新风,有不少人就认为,这小说,这电影,这电视剧,就给我送来不少辱。读者、看客中间或有“多闻阙疑”的,有时并且来问,为什么不辩白几句?我感谢关照的好意,仍是沉默不语。何以决定沉默到底?是因为有些想法,至少在某一时期,还是以不说为是。想法非一,这里无妨约略言之。

其一,我是常人,照荀子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看法,具有欲则不能无求的动物之性,回顾往昔,失误不少而成就甚少,辱之来正是合情合理,就不应该怨天尤人。

其二,进步、落后云云,来于道不同,不是三言五语所能说清楚,只好暂不说。

其三,写,编演,有宣扬教义的大用,背后必有大力支持,自然以畏而远之为是,《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之谓也。

其四,还有一点点远希倪云林的狂妄念头,曰“一说便俗”。

不过虽不说,心里的想法却是不少的。近日来从不同的方面刮来提倡“说真话”之风,“草上之风必偃”,我也就不能安忍,并且想,我早已老了,有所知,有所信,韫“肚”而藏与以诚相见之间,像是应该选取后者。决定以诚相见,说说我为什么于积极与不积极之间,不只被有些人视为不积极,而且是己身安于不积极。《论语》有“安则为之”的说法,则“安”,总当自信为有些理由吧?事与一条黄瓜、两个茄子之类有别,说来不免话长,只好慢慢来。

一种可能的想法,大道多歧,一些人走上这一条,另一些人走上那一条,是决定于“天命之谓性”。这想法有些道理,甚至不少道理,但不是全部道理,盖如古语所说,“性相近”之后还有“习相远”,这“习”,我想还应该包括由有所学而有所知,有所见。我也曾自省,比如生在秦汉之际,碰到某机缘,走陈胜、吴广的路顺理成章,我会不会仍旧走陶渊明的路,归去来兮之后,作《闲情赋》呢?左思右想之后,结论仍是不知道。这样,寻检先天,此巷不通行,只好转而寻检后天。我上大学是学文史的,翻书不少,不能说毫无所得。幸或不幸是忽而想到一个说近就近、说远就远的大问题,是人生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活才比较合理?说到“理”,就不能不重视系统的有根有据的知识。我的经验,这就不得不到西天去取经。

大致是由三十年代中期起,连续十几年,我以人生哲学为中心,旁及小,个人的心性,大,社会的组织,以及求知的方法(知识论、逻辑、科学理论),等等,也可以说念了不少。所得呢,用褒语说是“四十而不惑”,用贬语说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不惑也罢,异端也罢,总之是有所见,有所信,并自信为都是有根有据,经得住辩驳的。可以不可以具体说说呢?大题只得小作,算作举例,只说一点点与这里有密切关系的。讲人生先要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在知人这一点上,我是宁可舍告子、孟子、荀子而取弗洛伊德,就是承认人都是充满欲望的动物,所以求人人能活,就不得不,高姿态,乞援于“德”,求能节制,低姿态,乞援于“法”,求权有限。节制是要求个人,乃孔孟的理想;限权是对付众人,乃孟德斯鸠的办法。我坚信,讲治平之道,应该认清人之所以为人,少谈理想(绝大多数与幻想无别),多想办法。

理想有可意的一面,是唯有树立了这个,求向上才有个方向,个人也好,群体也好,才有个奔头。但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不可意的一面,是与实际必有或多或少的距离,如是,求其实现就不宜于头脑过热,以至如迷信咒语,以为只要口中念念有词,天地就会大变。然而不幸,放眼历史,单说治平之道的范围以内,这样的迷信也太多了。其表现是理想凝聚为教义,广收信奉者,并化信奉为狂热,然后过渡为过火的甚至恐怖的行动。古今中外,一切教义,在创造者和信奉者的心目中,都是绝对正确,依之而行,娑婆世界必可以很快变为天堂。我则认为,自信为绝对正确,正可以证明其中必有迷信成分,因而依之而行,情况能否越变越好就要走着瞧。走着瞧,显然就没有干劲加入信奉者之队,高呼万岁,换句话说是积极不起来。对于修齐治平,我的想法是应该多在防止祸害方面努力,想办法,建设一个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能够获得平安和公道)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显然不能是理想的,也就不能是上好的。但可以接受,其中就暗含着不容易,也许竟也是理想吧?姑且承认是理想,但也要承认乃不容打折扣的理想。势在必得,如何才能得?我的想法是以可接受为目标,宁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多喊口号。

教义与口号的实行,几乎都要借助狂热。狂热是一种心态,是自己确信正在从事一种伟大的事业,也就分得一部分伟大。这种伟大感会使人心醉,醉到舍自己之生,觉得是光荣,杀别人之生,觉得是正义。对于这样的狂热,我也有心态,是畏和恶(wù),又是“天命之谓性”使然吗?非也,而是有深远的来由。可以总括为两类:一类来于理,另一类来于史。先说理,是我一直认为,偏重看源,狂热与少知甚至无知有血肉联系;偏重看流,狂热的发泄最容易或竟至必致不要德,不讲理(表现为不要法)。离开知识,不要德,不讲理,不守法(也许竟至无法),而深信摧毁一切不合己意的是正义,是伟大的事业,其为可怕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史,古,外,枚举,大概一部大书也写不尽,只说一点点近在眼前的。太平天国,反异族统治(或只是反统治),有值得赞扬的一面。可是小有胜利,就强迫人民拜天父天兄,这是由迷信教义而流为狂热,给一般小民的必是难于忍受。义和团,在历史的长河中乍生乍灭,可是因无知、狂热而留下的恶作剧不少。记得一本小书记天津的情况,一会儿沿街大喊“挂灯”,一会儿沿街大喊“烙饼”,扰得居民寝食不安。有二毛子嫌疑的就更糟,因为会死在狂热的刀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往矣,不幸是狂热的阴魂未散,于是而有“大跃进”和大炼钢铁,随来饥饿,而有“大革命”,不少人面对红卫兵的狂热而家破人亡。所以我以为,无论是讲修齐还是讲治平,都应该冷静,依靠知识,崇尚道德,讲理,守法,而杜绝狂热。这是我多年来经过深思熟虑的认识,所以长时期、多次面对狂热之风,而终于热不起来。

或曰,理想或教义,目的总是好的,泄气的话说得太多,未免不妥当吧?这像是主张,评论社会性的某种主张和措施,应该多从动机方面着眼。我不赞成这样的主张,因为社会性牵涉群体的平安和幸福,关系过于重大,讲居心会成为避重就轻,应该追问结果。也可举史实为证。西方中古时代的宗教法庭,为救异端的灵魂,动机不可谓不好,可是不少人(今日看都是优秀的)就葬身火海了。我们的“大革命”也是这样,发动,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可是结果呢?人人心里有数,也就可以不再费辞。

写至此,回头看看,像是有个最根本的,用什么方式治理,没有正面谈。我当然有意见,可是掏心窝子说,也许不合时宜吧?无已,想用投古语票的方式表示一下。古语两句,都见于《孟子》,一句是“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梁惠王下》),另一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前一句的精神是君说了算,后一句的精神是民说了算,过渡到治理方式,总当有大别吧。别的具体情况,这里难得详说,只说我的态度,是坚决投后者一票。

投完票,可以放下笔休息了。可是想到作文教程所教,结尾要与开头呼应,所以不得不再说几句。以上拉拉杂杂说了不少,意在表白自己之所思和所信。所思,所信,知也,依照王阳明的理论,要化为行。行,己身以外的人所能见,所易见,于是根据这样的所见,并利用加冠的自由,小说,电影,电视剧,就送来落后、不积极的帽子。我对应的态度来自《庄子·天道》篇:“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如此拜受之后,我有时想,如果我有自加冠的自由,我将制一顶什么帽子?“攻乎异端”,可以,“四十而不惑”,也可以。可是头只有一个,只能戴一顶,那就不避自我陶醉之嫌,戴“四十而不惑”这一顶吧。

同类推荐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本书论及论宋朝的礼乐教化,宋朝统治阶级通过礼乐教化来加强对本阶级各群体的约束,同时加强对其他各阶级的控制。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热门推荐
  • 巫妖王必须死

    巫妖王必须死

    自从冰封王座一战后,距离伊利丹败退回外遇已经过去了数年,和平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巫妖王2.0阿尔萨斯已经苏醒,在这节骨眼上,他手下的黑锋骑士团在此刻却迎来了一位传奇人物....(PS:男主是人类,女主是DK血精灵,本书只打算写到巫妖王挂掉,主题围绕着巫妖王之怒的剧情,偶尔会写一些男女主角互动的日常)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离奇剧院

    离奇剧院

    恐怖小说作家王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家废弃很久的剧院,出于好奇,便想进去一探究竟。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走进剧院的那一刻,游戏已经开始。黑暗破旧的舞台上,一件件离奇恐怖的故事正在上演…【各位书友路过收藏一下下,拜谢。】
  • 上古世纪之巅峰之战

    上古世纪之巅峰之战

    这是个辉煌的时代,也是个被人遗忘的时代,这片大陆曾经神秘而强大,它是神话的代表,只是在后人眼中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传说,所谓的源大陆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辉煌沦为暗淡,就让流淌着最古老的血液的我为你们讲述那个时代吧。
  • 腹黑首席男神

    腹黑首席男神

    【此文精彩保证,放心跳坑】三年前,她只不过是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老爷子却逼她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她逃!网游大神非凡为她重金买下游戏‘杀遍天下’,身份不详。没见过面的网友妖月送她昂贵项链,身份不明。对面搬来了新租客,从不露面,身份隐秘。红透半天的偶像,虽是公众人物,更像一个无法解开的迷。代课老师苏辰,偶然一次救了她,身份很神秘。“苏辰,那个,我,不是,你可以借我一点钱吗?”“好。”答应得这么爽快?该不会有诈吧?“不过,我有条件。”“什么条件?”“你的初恋。”偶像慕云萧被设计,名气大跌,此人非常记仇把账全部算到她的头上。“大家好,我是慕云萧,首先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空来为我操心,辛苦你们了。我不喜欢作无谓的解释,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性取向是正常。”“嫁给我吧!”“你这是算求婚吗?”男神们的误会,朋友的陷害,亲人的无情将她推到崩溃边缘,痛心疾首。三年后,她换了个名字高调出现,对着媒体大肆道。“这世上没有白色的乌鸦,所以请你们不要问关于男人的问题,不然我会终止这次的采访。”且看首席男神如何重夺美人心,看杜沛如何涅槃重生,虐得他们掏心掏肺。
  • 办公室里的柔情

    办公室里的柔情

    是不是每一个踏入城市的农家男孩与生俱来骨子里刻着自卑?当遭遇人生命运转折时,这种自卑是减轻还是趋重?世间到底有什么可以改变一个人?没有答案,因为世上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便是人类的感情,在你遇到你的真爱之前!
  • 反派狂潮

    反派狂潮

    什么是反派?是拳倾天下,纵横一世,还是万人皆敌,搅动风云?重生一世,反派系统加身,白小轻可以获得前世武侠世界当中所有的反派人物功法和武技。前世庸庸一生,这一世自己要做,就要做那最狠、最强的大反派!当我撕开那三十三重天时,便是世上再无天时!普通群:172786292。
  • 朴灿烈之我是女配,怪我咯

    朴灿烈之我是女配,怪我咯

    【新书:《三生三世屈原殇》支持支持哦~】“当我开始反击你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从前的徐北儿。”“诗妍,你知道吗?我当初甚至愚蠢的认为,徐北儿这辈子都学不会反击。”...带给你不一样的重生文,溜了~
  • 王之天籁

    王之天籁

    征世,顾名思义,征服世界,这是这个女子的名字,更是她在现代,亦或是现在这个玄幻般的古代所要到达的目标,十年一日辛苦修炼,终于在十年之后到达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她知道,这是她自己得来的。可是,偏偏有人轻而易举就可以站到巅峰,这十年被玩弄于手掌间,怎不愤恨。帝王最怕的是什么,是羁绊。她一心要强,心中年少时的男孩才是她心所属,不属于一个时空,一个级别的人,怎会纠缠一生,这情,却偏偏动了。可她从未想过和他执手,一次次的告诫自己!情刚开芽,竟是一念掐灭,却不知,根未除,当已枝繁叶茂,怎能放得下?当一切薄雾悄然散尽,她深知,他的身影从未离开自己心里!
  • 萧风墨传奇

    萧风墨传奇

    江湖武林恩怨情仇不断,时而云淡风轻,时而风云莫测;踏进江湖就是走上了一条身不由己的不归路;江湖武林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恩怨情仇永不休;不变的江湖,延绵的恩怨情仇,不断变换的只是江湖中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