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2000000015

第15章 柳如是

江南某出版社喜欢印些过时而还有人想看可是不容易找到的书,有一次问我,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我出于个人的私见,推想也会有不少同道,建议他们选印些旧时代闺秀著作,整理加注,如柳如是、吴藻、顾太清之流;如果一个人的不能充满篇幅,那就请她们合伙,两个人,或者三四个人,合印一本,销路也许不会很坏。没想到出版社的主事者也是同道,欣然接受之余,还用请君入瓮法,希望我勉为其难。只是我年事已高,不再有出入图书馆善本室的余力,望洋兴叹,致歉意之后辞谢了。辞谢,校注一事结束,可是心情留个尾巴,是常常想到柳如是。多疑的人也许要问,是不是因为她是女士而不是男士?也是也不是。是,因为男士,束发受经,能诗善画,不希奇;不是,因为南明的有名女士,如见于余怀《板桥杂记》的顾媚、李十娘之流,容貌是在柳如是之上的,只是艳丽之外少其他成就,我就没有想到。

想到柳如是,也是由来远矣。远到什么程度,难于查寻,大概总不晚于上大学时期,在故纸堆里翻腾这个那个的时候吧?记得的是喜欢搜罗专讲她的书。可怜,只得三种。其一是《柳如是事辑》,集抄清代各种文献中的旧文,署“雪苑怀圃居士录”,三十年代初文字同盟社印。其二是陈寅恪先生晚年的大著,三卷本的《柳如是别传》,一九八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三是《柳如是杂论》,周采泉著。一九八六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借用买椟还珠的古典,以上三种应该算作椟,因为出于他人之手。出于自己之手的才是珠。这又可以分为高低两类。先说低的,是传世的著作,计有三种。其一为《戊寅草》,收古今体诗一〇六首,词三十一首,赋三篇,为戊寅年(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作者依旧算法为二十一岁)陈子龙所刻。其二为《湖上草》,收古今体诗三十五首,与汪然明(名汝谦)尺牍三十一通,己卯年(崇祯十二年)汪然明所刻。其三为《柳如是诗》,收古今体诗二十九首,为明清间邹绮所录,不知曾否刊印。三种都是柳如是二十岁略过时物,及身见之,算作珠,推想不会有人不同意。还有高等的珠,或称明珠,是手迹。见诸影印的有字,有画,如果并非赝品,虽然为数不多,也总可以使惯发思古之幽情的过一次发的瘾了。然而可惜,不要说明珠,就是珠,也只是在少数著名图书馆的善本室里才能见到,像我这样不能克服精力少、行路难双层困难的人,就真是只能望洋兴叹了。

补救之道是想想,也谈谈。从辩解的话谈起。为什么单单谈她?原因很简单,是希有。理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眼,会各有所见。陈寅恪先生的《别传》长达八十万言,论证这位河东君有复明的大志,如果真是这样,这是举节之最大者。还可以缩小。以时间为序,先是婚姻,经过一些周折,终于自抛红丝,系在钱牧斋(名谦益)的足上。钱牧斋是何如人?当时看,无论学问还是社会地位,都是第一流的,惟“二”的遗憾是面黑而年长(崇祯十四年成婚,柳二十四岁,钱六十岁);现在看,才和学也是拔尖儿的。再说生命的结束,据说,钱牧斋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归天之后,族人钱曾(即著名藏书家钱遵王)等想趁火打劫,靠柳的机智果断,自缢于荣木楼,才解救了家难。这些理由,我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都不想说。只想说说我认为最值得说说的,是这样的才女,至少在流传的文献中,确是很难见到的。

中国历史长,才女当然不会少。但这里却要左一些,先查明出身后作结论。随便说几位。班昭补写《汉书》,了不得,父亲是班彪,大史学家。蔡文姬,父亲是蔡邕,无所不通的大学者。谢道韫,仅仅“柳絮因风起”五个字就戴上才女的桂冠,出身更不得了,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妇。李清照,父亲是李格非,写《洛阳名园记》那一位。再晚,举个与柳如是同时代只比她大两岁的,是吴江叶小鸾,死时才十七岁,已经写了不少好诗,字也很好,查家世,父亲是叶绍袁,进士,有名的文人,母亲沈宛君,以及两个姐姐,都是诗人。柳如是就大不同。幼年怎么样,不清楚,想来不是出于富厚和书香,因为挑帘出场,身分是下台宰相周道登家的婢妾。十五岁被赶出,卖与倡家,以后就以高级妓女(近于现代的不检点的交际花)的身分在松江一带转徙,诗词和尺牍都是这个时期写、这个时期刻的。写,不读书不成,读而不多不熟也不成,这样的生活环境,时间又这么短,可能吗?但是据说,她熟悉六朝典籍,重要的几乎都能背。其实还不只六朝,例如嫁钱牧斋之后,钱选编《列朝诗集》,据说其中闰集的“香奁”部分是出于她之手。被动居下流,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子,能够有志于学,而就真读,真写,真就有了不同于一般的成就,说是奇才总不算过分吧?

谈闲话,时间不宜拖得过长,关于成就,诗词只好不说,只说说我最感兴趣的尺牍。为了读者诸君能够先尝后买,损之又损,先抄三通看看:

接教并诸台贶,始知昨宵春去矣。天涯荡子,关心殊甚。紫燕香泥,落花犹重,未知尚有殷勤启金屋者否,感甚!感甚!刘晋翁云霄之谊,使人一往情深,应是江郎所谓神交者耶?某翁愿作交甫,正恐弟(自称)仍是濯缨人耳,一笑。(第四)鹃声雨梦,遂若与先生为隔世游矣。至归途黯瑟,惟有轻浪萍花与断魂杨柳耳。回想先生种种深情,应如铜台高揭,汉水西流,岂止桃花千尺也。但离别微茫,非若麻姑、方平,则为刘、阮重来耳。秋间之约,尚怀渺渺,所望于先生维持之矣。便羽即当续及。昔人相思字每付之断鸿声里,弟于先生亦正如是。书次惘然。(第七)枯桑海水,羁怀遇之,非先生指以翔步,则汉阳摇落之感,其何以免耶?商山之行,亦视先生为淹速尔。徒步得无烦屐乎?并闻。(第八)这样的手笔,评价,宜于两面夹攻。一面是看文,这是地道晋人风味。钱牧斋是以长于尺牍闻名的,可是与这位河东君相比,就显得古雅有余而飘逸不足。另一面是看人,是个二十上下的下层女子。两方面相加或对比,说作者不仅才高,而且独一无二,总不是过誉吧?

对于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才女,女士者流有何感触,我不清楚;至于男士者流,那就很容易于思古之幽情以外,再来点或深或浅不好命名的情。何以言之?且不旁征博引,也有陈寅恪先生可以出来作证。陈先生很坦率,说撰《别传》的起因是得一粒产于红豆山庄(钱柳所住别墅之一)的红豆。人所共知,红豆的另一个名字是相思子,所以凡咏红豆的都由相思下笔,如选入《唐诗三百首》的王维诗,连诗题都用《相思》,诗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陈先生为红豆,并解说为河东君立传因缘,也作诗,诗为七律,题目是《咏红豆》,尾联云:“灰劫昆明红豆在(昆明义双关,一是此豆得于云南昆明,二是劫灰见于汉武帝掘昆明池),相思廿载待今酬。”(见《别传》第一章《缘起》)不只也提及相思,还外加“廿载”。二十年挂心,显然是因为钦慕已经上升为“倾倒”。所以这样说,有柳词一首及其影响为证。这首词,调是《金明池》,题是《咏寒柳》(不见《戊寅草》),全抄如下: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潇潇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垂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词抄完,谈影响,这只要照抄“陈寅恪先生文集总目录”(见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寅恪文集之一》开卷),然后对比,即可恍然。只抄有关的前三种:

一 寒柳堂集

二 金明馆丛稿初编

三 金明馆丛稿二编

寒柳,金明,都拉到身边,作为居室之名,不会是巧合吧?陈先生还有更坦率的话,见于赠吴雨僧(名宓)的诗,是“著书唯剩颂红妆”,这红妆之一当然是柳如是。还有另一位,是写弹词《再生缘》的陈端生,可是厚薄有别,因为《论再生缘》连校补记才七万言,还不到《别传》的十分之一。

其他文都放下,只颂红妆,好不好?如果是程、朱、陆、王及其门下士,大概就要疾首蹙额吧?至于一般男士,我想,人总是人,为天命所限,对于希有的才女,就难免,或无妨,有所思,有所愿,甚至有所爱,或更进一步,拿起笔,颂。爱,颂,兼挖掘所以如此的来由,可以冠冕,如政治性的复明大志之类;也可以不冠冕,那就是桓大司马的尊夫人所说,我见犹怜。在这种地方,我宁愿行孔门的恕道,对于不管复明大志而犹怜的诸位,包括自己在内,是一贯起于怜悯而归结为谅解的。

同类推荐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浊生梦

    浊生梦

    如梦三生,恰如笔下海棠开落,回望倩影淡入水墨;三生似梦,却把画中蓑笠钓客,一江悠悠淡入秋色。
  • 万花无影

    万花无影

    一个从地球穿越的少女,无意间变成了一株夹竹桃花妖,她经历了种种磨难,受尽了百般经历,最终成为了群妖之首,,,,
  • 痴王妃

    痴王妃

    我是外人眼中的“白痴”公主,癫傻可笑。十年地下冷宫的日子,让我愈加懂得耐,锋芒内敛。那传闻中性情暴戾的三王子,容貌尽毁,而他却是我将嫁的男子。这是一桩政治联姻,隐含着权力斗争的险恶。我和他,都只是棋子。但他却是我意料外的人。银色面具,如幽潭般深不可测的双眸,温柔的说话语气,令人轻易沦陷。我开始犹豫,是要继续装疯卖傻,还是对他说出真相。同时,诡谲的风云已暗涌,凌厉的危险一步步地逼近我们……
  • 今说前世

    今说前世

    今天我来为大家说说一个有趣的旅行故事,它的起点就是在一个小小的人物身上开始.....
  •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

    这部散文诗集,或寄语爱女,或忆及童年往事,或状写山村小学生活情景,或寄情山水、观赏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又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 洛天圣书

    洛天圣书

    凌潇道:“我若为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人挡我,屠之!佛挡我,灭之!神挡我,弑之!”凌潇凭借洛天圣书,器破苍穹,法镇万物!丹绝宇内,剑舞长天!
  • 致年少青春,青凡阳逸

    致年少青春,青凡阳逸

    我一直相信着,那一年是人生最无可替代的一段时光。高二那年,我们没有高一的懵懂无知,对校园充满新鲜的未知感,而勇敢的闯荡探索。开始为一群人贴上班花班草学霸学渣健将等标签我们没有高三的成熟忙碌,无需紧迫地为将来打算。所以那一年成了我们最美好的一年。“当然除了我,那么平凡无趣枯燥的过日子”“我才是那个可怜人"“我们才是..."
  • 大外交家

    大外交家

    四海齐锋,一口所敌。辩才无双,愿为纵横。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星际时代,最伟大的外交家正在崛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请叫我邪魔之王

    请叫我邪魔之王

    星辰大陆第一魔法学园里被称为大魔王的星辰海同学是一个外表冷酷实际内心闷骚的男生,当他遇见从月光海洋来的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的洛小鱼时,一场命中注定的爱恋就此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