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意识到再也找不到妻子了,而且女儿也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那新疆人不想女儿将来跟他一样没文化,一个汉字都不会写,就索性在我们那里住了下来,一边卖羊肉串,一边艰难地供女儿读书。我们家附近的人都挺同情他们父女的,经常有人送他们吃的,也有人送家里小孩穿不了的衣服给那孩子,我妈还给那女孩打过毛衣呢,跟他们父女都很熟,包括我爸,还上门给他们家修过水龙头……然而,这仍然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后来的事你也知道,我父亲为了救一个放学的孩子葬身车轮,那孩子……就是那个新疆人的女儿,我和妈哭天抢地赶去医院的时候,我爸已经不行了,而那女孩,毫发无损……”
说到这里,连波已经泣不成声。他很少谈自己的父亲,有时候不小心说到了,也会很微妙地带过,家里人也都尽量不在他面前提起,因为那是他永远的伤口。如果从外表上看,他似乎已经走出了往事的阴影,也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庭,待人和善,见着谁都是一脸阳光。他活得特别真,充满爱,又不吝惜将爱给予他人,哪怕是在街上见着一条流浪的小狗,他也会百倍疼惜地抱回家,谁都说樊家的连波有颗菩萨心肠,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走出了过去,乐观地生活在现在,其实不是……在他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仍然留着一片荒凉地,照不进阳光,寸草不生,那里竖着父母的墓碑。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会卸下面具和包袱,独自走进心底那片荒凉的坟地,祭奠亡父亡母,跟上苍祈求赎罪……没有人懂他,没有人可以走进他心底的坟,那里不仅仅有他为父母立的墓碑,也有为他自己立的,从那件事后,他就整个地将自己埋葬,然后再重塑一个全新的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活下去!他必须活着,不单单是为自己活,也是为父母活,甚至,为那对可怜的父女活。他活得有多累多绝望,没有人知道,即便是一起长大的哥哥樊疏桐,也从未窥见过他心底的黑暗和绝望。
就如此刻,樊疏桐木愣愣地看着朝夕相处的弟弟,忽然间就不认识他了似的,惊讶中带着一种猝不及防的震动。
“后来呢?”他被这个故事牵引,急于想知道后面的事情。
连波深吸一口气,仿佛触到了最最伤痛又不得不触及的伤口,身子轻微地战栗,那不光是疼痛,还是一种灵魂的撕裂,活生生地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