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有大能者,以鲲鹏为之逍遥,遂寻鲲鹏之道,创鲲鹏之法,傲立于世间,却发现,身仍束缚于天地之下,未得逍遥。
生命之末,飞到天之涯,眺望海之角,高声疾呼:“何谓逍遥?吾欲做逍遥之辈,然八千年始终未得逍遥真意,现身将不在,留逍遥之法,待有缘之人,望秉承吾之遗愿,得逍遥真意。”
遂留逍遥之法于天涯海角之间,随后便葬身于天地之间。
上古之后,有有缘者,张道陵,偶得逍遥之法,秉承大能之遗愿,觅逍遥真意,为此创教,曰之逍遥,以逍遥为教义,世代寻觅逍遥。
逍遥教,传承久远,后辈之人,为世俗所困,多忘却逍遥教义,只习得逍遥之法,以为逍遥于人世间。
初始,逍遥之法神通广大,逍遥教随之不断壮大,成为世间第一大教。而后,逍遥教人以为无敌于世间,便是逍遥真意,弄得举世皆敌,群雄共伐之,只留得些许分支,再续逍遥,且逍遥之法不全,沦为三流教派。
五千年之前,有幸运之人,刘某,得《逍遥真意》全篇和诸多逍遥之法残篇,以其傲人天赋,习得逍遥之法,整合逍遥,再立逍遥教,刘某改名刘逍遥。
天下之人皆惧,然由于利益等原因,再难联合与之对抗。偶有“正义”之士联合,欲在灭逍遥,却无人能敌刘逍遥。
千年后,逍遥已逝,逍遥教逐渐式微,众教派不断削弱逍遥教的实力。
五百年前,三大教派联合之下,逍遥教终覆灭,终再无复立之能人。
时至今日,世间再无逍遥之教。
..
通过调整,孩子终于渐渐恢复了过来。老者躺在躺椅上,看着孩子。
“何谓逍遥之剑?”老者看着调整过来的孩子,道。
“无固定之招式,无规定之章法,剑随意动,随心而发,可谓逍遥之剑。”孩子看到老者严肃的表情,认真回答道。
老者笑了笑,表示对此番回答还算满意。
接着又道:“何谓剑?”
孩子:“利器也,主攻,但攻守可一。”
老者:“若此,为何你方才舞得如此花哨?”
孩子听到这里那还不明白,自己刚刚一心想着舞得好看,却忘了剑之本意。
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他根本就没有认错的意思,所以他选择了不开口。
老者见他不开口,接着道:“逍遥之剑,剑旨逍遥。但是却不是卖弄的花哨之式,那样只会更多消耗体力还有真气,你以后得多加注意,仔细体会‘逍遥’之意。”
孩子点了点头,还是没有说话。
老者没有在意,目光上移,望向天空,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似问又似自语道:“那又何谓逍遥?”
孩子见老者没有再纠结于自己的错误,终于开口道:“我以为便是自由。”
得逍遥者,必定是自由之人。
于是,逍遥便是自由。
“那又何谓自由?”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我觉得我是自由的。”孩子如实答道。
“你是自由的?”
“是的。”
老者不禁莞尔:“吃饭睡觉耍无赖,便是你的自由?”
“那我便不是自由的。”
老者不解:“为何?”
“想我天生无赖者,竟从小要受你摆布,谈何自由?”
老者听了,出奇没有反驳,也没有动怒。
“那到底何谓自由?”老者再次问道。
“做我想做之事,成我想成之人。”
“那不就是为所欲为?”
“对我来说,是的。”孩子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我问你,青牛村的村民自由吗?”
“我想是的,男耕女织,平静安逸,其乐融融,无可大虑之事,便是他们的自由。”孩子想了想,道。
“无知小儿,他们怎无大虑?衣食住行,生活之忧;生老病死,身体之忧。岂是你现在能体会得到的?”
孩子无言以对,便开口问道:“那何谓自由?”
“为师也不知道。但或许没有真正的大自由,便没有真正的逍遥者。或许自由也因人因时而异,譬如,你此时此刻,无担忧之事,与为师辩自由,想想应该是自由的。青牛村村民若无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之忧,便也应该是自由的。”
“那师父你是自由的吗?”
“你觉得呢?”老者反问道。
“不是。”
“为何?”
“师父乃有大本事者,却不知为何屈居于此,未能自在傲立于天地之间,谈何自由?”
老者大笑了两声,看着天,没有说话。
孩子见老者没有回答,接着问道:“师父自认为可是逍遥之人?”
“不是。”
“为何?”
“按你之说法,为师都不能谈自由,何以做逍遥之人?”老者摇头。
“如此说来,那我应该是逍遥之人。”
“为何?”老者倒是有些不解。
“因为我与师父在此辩逍遥,师父辩不过我,我便是逍遥之人。逍遥之人辩逍遥,师父当然辩不过我。”
“好!好!好!”老者连说了三声好,显然,听到孩子的说法,很高兴。
老者有些感慨:我意为逍遥,欲觅逍遥、得逍遥,做逍遥之人,居此些年,却渐忘了吾之本意,实在不该,不该啊!
老者欣慰地看着孩子:“或许你将来可获逍遥,成为真正的逍遥之人。”
“那是当然。”孩子起身,挺了挺胸脯,道。
“到是一无赖。”老者笑骂道。
“还不如一老无赖。”孩子哪肯吃亏,立马反击。
“我本非如此,却是世人让我不得不如此。”老者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有些无奈。
“我亦本非如此,都是师父教导。”孩子没有听出老者口中的无奈,接着说道。
“教你无赖之道,是让你以后能更好的逍遥于世间。”老者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因为这都是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世间不好逍遥?”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青牛村的他来说,有些不懂。
“世间险恶,无背景之人,想要逍遥于世间,唯三种人:一乃世间大恶之人,穷凶极恶,不管世人,不管天地,为所欲为;二乃虚情假意,恭上逢迎,假面之士,虽可能有一身能耐,却不得真我,在夹缝中求得逍遥。以上二种,为师不以为真逍遥,皆是可笑之人。第三种,才是为师觉得真正可达逍遥之士,便是无赖者。无赖并非无耻,敢于表达真心,无所畏惧,为所欲为,却不为所欲为,以真我修得一身本事,逍遥于天地之间,才算是逍遥之人。或许才可能有一天,踏破天地,获得真正逍遥。”老者细心解释道。
“有些不懂。”
“以后出去,你就懂了。”
“嗯嗯。”孩子认真点了点头。
“你可知上古有大能者,欲求逍遥,走遍天之涯,寻遍海之角?”老者再次望向天,道。
“师父说过。”
“可惜最后终不得,而天似乎也在上古之末,新古之初变了。”
“变了?”
孩子很疑惑,便抬头看着天,依旧蓝天白云,真不知哪里变了。
“是的,或许如祖师预言的那样,还会变回来,便是轮回了。”
“祖师?轮回?”孩子不解,祖师不是第一次从老者口中听到,但轮回却是第一次。
“或许你有机会。”老者没有回答孩子的疑问,却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什么机会?”孩子更加疑惑。
老者没有再回答他,只是看着天空。
孩子见此,也静静看着天空。
“天上有什么?”孩子看了好一会,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便开口问道。
“有星辰日月。”老者答道。
“大白天,何来星辰何来月?”
“心中有,它便是有。”
“不懂。”
“就比如,你心中有大自由,世间便是有大自由的。以后你会懂的。”老者有些感慨。
“嗯嗯。”孩子点头。
“可是心中有是何其难啊!哎!”
良久,老者终于没有再看天,而是从躺椅上起来,看着孩子,道:“《逍遥剑法》记载的共有几式?”
“八式。”孩子吐口而出。
老者接着问道:“那你可知为什么是八式?”
“不知。或许八式就是八式。”
老者没有解释,而是说道:“这么多年来,村子里的人都只知道我姓向,年岁有些大了,便都尊称我为向老。是了,都近六百岁了,是老了,也该做些自己原来想做的事情了。”
“什么?六百岁?师父你不是骗我吧?”
孩子听到很是吃惊,这是他第一次听老者讲自己。六百岁?在他想来根本不可能,村里有大寿者,也不过一百五十来岁。
“为师,向问天,本为逍遥教教主,也是逍遥教当世最高之人。”老者依旧没有回答他的疑问,而是有些傲然说道。
孩子知道老者要和他讲自己的一些事情了,便没有在开口,等着老者继续讲,不过听着心里总有些奇怪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老者接着有些黯然道:“然五百年前,教破人亡,我本是该归尘土之人,却不忍看世间再无逍遥,于是苟且偷生,埋名近五百年,寻可获逍遥之人。为师这些年来共收徒五名,前两个皆已身
死道消,世间还有三人,两人现今不知下落,还一人便是你了。你也是我最看好之人。至于《逍遥剑法》八式,我称为逍遥八式,是五千年前逍遥再起以来,每一代最强者创一式累计起来的
,为师创的是第八式,希望你能创出第九式,更希望你得逍遥。”
“希望你能够创出第九式,更希望你得逍遥”此举足以看出老者对孩子的期望。
然,逍遥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