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样的句子读来永远只是神往,且天地清明之感扑面而来。
对于江南一带的山水,也去过不少地方,然而说到心向往之的,富春江应算其一。这完全是受了自小得来的文字的蛊惑——南朝吴均这篇写富春江的短短文字大概也只有郦道元写三峡的那段文字庶几可以比拟,况且还有“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山村人家
因为是自助游,按照一些朋友的指点,决定先去富春江边一个名为白云源的地方,这是个富春江畔新开辟的景点,距著名的严子陵钓台并不远,更主要的是,那里可以在山村的“农家乐”过上一宿。
打电话给那里的一个农户称为梅老板的,订了房,他说:“你们直接到桐庐汽车站就可以了,我叫车去接你们。”
从杭州到桐庐,每十分钟便有一辆班车,车况不错,然而更好的还在于沿途景色之美,杭州六和塔、九溪十八涧、钱塘江一一入目而来,天气明净,隔着车窗看钱塘江,波平如练,一派静谧,此处并非观潮之处——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其壮观的潮涌的,然而这样驯服的钱塘江却似乎是进入富春的序言一般。
实在说来,其实自己最想坐的是船——最好当然是古时撑的那种船,随身带一卷影印的《富春山居图》,自钱塘江直至富春江上,从流漂荡,直到钓台,一路看山看水,一路展读,那是何等快事!可惜这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已,回想自己过去在扬州,从扬州到高邮宝应,每欲沿大运河坐客船体会沿途风景人情,然而却一直未能成行,至今犹是憾事。
好在车窗外景色时时变幻,车在山中穿行,远山裹着烟岚,隐隐约约的黛色,近处则茶园、田畴、人家,望之井然,路边房子大抵是新的,以二层楼居多,墙外贴着瓷砖,显示交通便捷后此地的富足——然而自己还是喜欢那种青砖的房子,时代在发展,一切的变化都无可避免,我心中的富春江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偶然看到“富阳”二字,心中一片惊喜与亲切——郁达夫故居就在此域,更主要的,此后的路便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了。因为不是乘船,当然难以感受这样的境界,然而心中的欢喜却是可以真切的,就是那种身在图画中的感觉。
从富阳到桐庐,经过不少说不出名字的乡镇,路大致是依水而行的,富春江的面目因此隐约可触——弯弯的一江碧水时不时出现一段,倏忽又隐入群山背后,而竹篱茅舍、小桥流水又是寻常人家的景致了。
这种欢喜到了桐庐富春江大桥更甚:从大桥上看,桐庐便是一个依山临江的城市,江水活活而流,不如我所常见的长江的浩荡与大气,然而自有一种碧清与自在,空气也显得比他地轻灵许多,水边可以看到几个孩子在打闹,一瞬间甚至产生了要在此处置业久居的念头,放翁诗云:“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而范仲淹与杨万里咏桐庐诗开篇皆称“潇洒桐庐”,都不无道理。
在汽车站等了不过几分钟,接我们的面包车便来了,这是白云源“农家乐”老板约来的车,司机是个很精干的小伙子,头发还有些湿,连声向我们道歉,说他刚才正在游泳,接到电话赶紧过来了。
面包车开了不过十多分钟,路全然不是刚才的大路,而是标准的山道,大约都是劈山修成,弯道极多,然而山水却越来越美,怪石嶙峋,清溪泠然,沿富春江一线,各色树木遮天蔽日,水皆如翡翠,连续不断地在树杪间流逝。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便到了山村梅树坞,原来就在白云源主峰脚下。
村子不大,也就是十多户人家,以梅姓居多,家家门对青山,面临小溪。所住地方名字极朴实,梅老板正在灶头忙碌,见了我们,拿着锅铲打招呼,精干的老板娘出来领我们去住宿处——二楼的一个房间,较洁净,推窗后,青山即朗然入目。
梅老板无疑是这个山村头脑相对精明的人家,现住的这屋子是新砌的,共三层楼,墙上照例贴着瓷砖,房间且有空调,每层楼一个卫浴间,处处收拾得妥妥帖帖,他家的旧屋就在旁边,也是两层楼,现在住着梅老板的岳父母。楼下一片开阔的院子,围以栏杆,左侧且搭着塑钢凉棚,一株叫不出名的老树,盘曲老劲,从凉棚顶伸向天空,树丫间挂着一个面盆大小的南瓜,窗口则挂着一串金黄色的老玉米,新旧两屋间的一片隙地,牵着些瓜蔓,几朵土黄的瓜已经暗萎了,然而几只土鸡正在咯咯地吵嚷着要归窝——一切无不显出农家兴旺的模样。
休息了约一个钟头,决定到外面逛逛,天已夜了,老板娘拿了一个手电递来,虽然有月光,但农家的细心与周到却让人温暖。院子前面便是一个吊桥,可喜的却是桥下的小溪,从入得这一地域后,哗哗的溪流声一直响在耳畔。过桥,桥晃荡得很是厉害,与妻挽手而行,颇有情趣,拧亮手电,一束光柱透着脚下的溪水,正在青石上漫过。
溪对岸是条较宽大的石子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段,回看农家,几点灯火已在脚下,四周尽是繁密的虫声与淙淙溪流声,偶或夹杂着几声远远的犬吠,愈显出山村的安宁。
举头望天,满天繁星,月色清凉,这样的夜久已不见,真是满心欢喜,又满心怅然,想想终不能走远,索性关了手电,沿溪踏影而归。
回到农家,坐定后也点了几个菜,一份石板鱼,一份山笋炒肉,一份蕨菜,还一份小炒,外加一瓶啤酒,菜的味道似还不错,主人家的狗在身边不时蹭来蹭去。
吃饱喝足,两人坐在凉棚下的躺椅上,老板娘端出茶水,梅老板的岳母捧出自炒的瓜子,和我们说了几句话,态度极诚恳,但却一个字也听不懂,想那意思应是要我们吃瓜子,或者是在说此地瓜子的特色也未可知。
一吃果然香极,以至于妻都说我吃得太多。
边嗑瓜子边看农家夜景,其后又与梅老板聊天,说到他的经历,说到此地风景人情,说到白云源掌故旧事,直到感觉到些许凉意,方回房洗睡。
山溪月色真好,世上人间真好。
(二)白云清流
一夜好梦。
似乎是在哗啦哗啦的溪流声中醒来的,看看表,时针已过了六点,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顿时灌满整个胸部。
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范仲淹这首诗并非说的白云源——白云源这名字是在几年前开发景区时才起的,原来似乎就叫梅树坞,自然是姓梅的人家多,然而也正因为人迹罕至,才保存了众多天然的林泉,野趣盎然。
房东送来稀饭、馒头及雪菜笋丁,味极佳。早餐毕,遂向白云源进发,原来就是昨晚走过的路,不过晚间看得并不真切,路缘溪曲曲折折向上伸展,直至看到白云源景区的标志。
整个山林除了我们两人,再看不到他人,竹林、水库、云雾、山谷,让人欲拉开嗓子大叫几声才好。
鸳鸯谷——这是第一个景点,名字看来是后来的好事者加上的,然而来的若是一对情人,对这名字自然不反感——“只羡鸳鸯不羡仙”。溪水看起来流得很急,然而脚伸下去却并不觉得,水凉浸浸的,从每一个脚趾间漫过,那种丝丝的凉意与温柔真是无法言说。
越往里走,才知道这样的溪水到处都是,然而每一处都不相同,都有属于自身的那种独特韵味,若要言富说,才感到自己言辞的贫乏,对于那样的溪水,再用那些现成的“飞瀑清泉、急湍迅流”之类也对,可总是觉得不见其特色,想来想去,其实只用一个字也说够了——“清”,详细些的话,清泉、清流、清冽、清澈……似乎都可以。最好的还是“清泉石上流”,简单而形象。溪水边有绿得近乎透明的蜻蜓、粉灿灿的大蝴蝶,还有一朵花,连叶摘下给了妻,叶似兰花叶,花却似一个巨大的蝴蝶,妻很喜爱,一直拿在手中。
小龙门以竹搭成的吊桥与山里人家门前的吊桥相差无几,然而回环之间,趣味似更多些,七仙潭、青龙峡都是如此,然而人却渐渐多了。
转过一个山坡,耳边一直响着的水流声从原来的浅吟细唱渐变为高音,前面的游客步子都急了些,再拐一个弯,猛不丁地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飞瀑,自山顶直冲而下,落入潭中,声音倏忽间放大了许多,可真是吼声如雷、飞珠溅玉,自己一直未去看过庐山瀑布、黄果树瀑布,那么,这似乎是自己目前所见的最大瀑布了——在富春江畔的这座深山之中,一时竟有一种儿时戏水的兴奋。
看旁边,立着几个帐篷,几个女孩子刚刚从帐篷里爬出来,正在瀑布落入的潭边濯足,心中满是羡慕,想着自己也带上帐篷,野宿于此处,该是何等惬意!
坐在潭边,悬泉飞瀑声中,竟无思无想。
2004年9月9日于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