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500000015

第15章 四画(6)

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

原著

《三国演义》第60回:“(刘)备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虽欲取之,用何良策?”

释义

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驰。意指道路危险,崎岖狭窄,只能车马独行。方轨,两车并行。联辔,双马并行。

出典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同轨毕至。”唐·孔颖达注疏:“王者驭天下,必令车同轨,书同文。”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卷60下:“群车方奔乎险路,安能与之齐轨?思危难而自豫,故在贱而不耻。”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卷10:“故急辔数策者,非千里之御也。”明·沈采《千金记》第30出:“这井陉之口,上容一人一马,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兵既远来,粮食在后。”

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原著

《三国演义》第53回:“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三国演义》第111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吾意已决,必先取陇西。”

释义

又作“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看重他人的英勇志气,轻视自己的实际能力。意指缺乏自信心,自愧不如,自轻自贱,不敢正确面对现实。

例句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1折:“养爷,你怎么灭自己志气,长别人雄风?”明·沈采《千金记》第10出:“这厮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叫军校拿去砍了。”明·张四维《双烈记》第24出:“呀,这弓只好弹棉花。那韩将军不是戏的,不如投降,也免得费手。[丑]这厮长他人所气,灭自己威风。”明·张凤翼《灌园记》第3出:“你又不是言官,谁要你多说。我知道你不过是沽名钓誉,却不道长他的志气,灭我的威风。”明·周楫《西湖二集》卷4:“几曾见中进士的都是饱学秀才,只要命好,有甚定规?休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云中道人《平鬼传》第14回:“元帅并无对阵,胜负未分,为何将免战牌挂出?岂不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回:“父亲长他锐气,灭自己威风。孩儿此去,不生擒黑虎,誓不回来见父亲之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哥哥这般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且看兄弟去如何?若还输了,誓不回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大王,怎么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父王说那里话,长他人志气,灭孩儿的威风。那孙行者共有兄弟三人,领唐僧在我半山之中,被我使个变化,将他师父摄来。”明·罗懋登《西洋记》第71回:“你只讲长他人志气,全不顾灭自己的威风。我今夜有个破釜沉船之计,若还再不得赢,我也誓不回山!”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30回:“父王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此贼又到,吾必擒之。”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13回:“这个全真不过是些小法术,惑世欺民,料不是真神仙,陛下以师礼相待,岂不长他志气,灭己威风?”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1折:“先生差矣!奖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怎生便死在他手里。”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2折:“你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量那建成元吉,到的那里也。”明·无名氏《紫泥宣》第2折:“可不道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俺又不曾见他什么武艺,便去投降,可也被他看的俺小可了。”明·无名氏《午时牌》第2折:“你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他怎生是我的不对。”明·无名氏《岳飞精忠》第1折:“秦学士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料番将兀术,岂成大事?论俺朝中四将,四路行兵,擒番将如同儿戏,何足道哉!”明·无名氏《东平府》第2折:“恼的我眼圆睁,神眉皱。长别人志气,灭自己风流。”明·无名氏《开辟演义》第31回:“长兄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日我六人出阵,如战不胜,回亦未迟。”明·无名氏《隋炀帝艳史》第36回:“主帅奉诏讨贼,安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某虽不才,愿借精兵三千,必斩李世民之首,致于麾下。”清·袁于令《隋史遗文》第44回:“兄长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还须定计,杀败此人,各处自然胆落。”清·刘璋《斩鬼传》第3回:“我的意思,一者与绵缠徒弟报仇,二者灭了他以绝后患,你怎么才是这样话?岂不是长人的威风,灭自己的锐气。”清·张南庄《何典》第10回:“你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过两个养发强盗,又不是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的天神天将,就这等怕如折捩!”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9回:“父亲,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孩儿明日交战,务要活擒匡胤,以显英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8回:“只见孙新大叫道:‘哥哥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9回:“兄弟,你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等四人在太湖中横冲直撞,怕了那个?又有李大哥三人来,如虎添翼,有何顾忌!”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阿妹为何只长他人志气,却灭自己威风?我倒是个初生犊儿不怕虎!将来到彼,我就同你前去,难道我们两个还敌不住他一个么?”清·华琴珊《续镜花缘》第25回:“娘娘说那里话来!若挂了免战牌时,真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清·无名氏《后宋慈云走国全传》第32回:“元帅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一闻山西兵到即惊骇不已,称什么久战沙场宿将?”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5回:“总兵,那里灭自己之威风,奖他人之志气!一番胜败,兵家之常。”清·无名氏《双凤奇缘》第23回:“将军怎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威风?待本帅明日差一将前去探阵,诈败下来,两路埋伏冲出,截他的去路。”清·无名氏《狐狸缘》第10回:“仙姑何必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那吕洞宾虽说道高术广,大概也系单丝不线,孤树不林。”清·无名氏《施公案》第295回:“今大王盛称他本领高强,不但无心帮助后辈,全无那江湖上的义气,是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清·无名氏《生花梦》第12回:“公子平日,何等英锐!今怎一旦移心,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民国·蔡东藩《元史演义》第25回:“连日退兵,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莫怪谗人鼓舌,还求改令方好!”

以卵击石,安得不败

原著

《三国演义》第43回:“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释义

拿鸡蛋碰石头,只会自取灭亡。喻指以弱敌强,不自量力,终究要失败。

出典

战国·墨翟《墨子·贵义》卷12:“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战国·荀况《荀子·议兵》:“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例句

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卷23:“故以桀攻桀,犹有巧拙;以桀诈尧,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晋·温峤《移告四方征镇》:“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卷7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唐·王叡《将略论》:“今之将帅,多不自量其才器,又不知彼之短长,率尔合战,卒然求胜,由聚卵以击山,驱羊而斗虎,欲期弭兵静乱,不亦难哉!”金·无名氏《大金吊伐录》卷2:“岂意城外军兵,辄敢不遵号令,妄举甲兵,夜犯军寨,以卵投石,自取败亡。”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9回:“无如彼党日见猖獗,一经妄动,不啻飞蛾投火,以卵就石。”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13回:“大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虽古孙吴何以过焉?缩大人不思与大王讲解和好,乃欲驱犬羊之众与虎豹斗,所谓螳臂自雄、以卵击石也,安得不败?”

以逸待劳,必当取胜

原著

《三国演义》第71回:“待夏侯渊兵至,吾举白旗为号,将军却按兵勿动;待他倦怠无备,吾却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以逸待劳,必当取胜。”《三国演义》第73回:“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可取胜。”

释义

又作“以逸待劳,自可取胜”。两军相争时采取防守策略,暂避敌锋,养精蓄锐,待其疲惫,战而胜之。

出典

春秋·孙武《孙子·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例句

汉·赵充国《上书谢罪因陈兵利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唐·张九龄《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以逸待劳,取之必也。既有克捷,当更防之。困兽犹斗,穷寇勿遏。”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元忠传》卷122:“吾今乘胜进,又以逸击劳,破之必矣!”元·脱脱等《宋史·陈规传》卷377:“规谓毋多出军,第更队易器,以逸制劳,蔑不胜矣。”

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

原著

《三国演义》第22回:“今乃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

释义

即“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的意思。螳螂举起形如双斧的前臂,妄想阻挡大车行进的道路。喻指势单力孤,不自量力,企图抗拒强大的力量,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隆车,高车。隧,道路。

出典

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战国·庄周《庄子·天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例句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8:“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曰:‘此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宋·吴潜《满江红·和吴季永侍郎》词:“不是等闲螳臂怒,也休刚道鸡声恶。”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螳臂当辙,怒蛙致凭轼。”明·汪廷讷《天书记》第3出:“你如蛙坐井观天,我岂螳螂怒臂当车。”明·吾邱瑞《运甓记》第20出:“可怪杜弢这厮荒林鬼磷,野薮孽狐,逞螳臂以当车,不知自量;奋蛙足而跳树,轻贾狂凶。”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0回:“螳臂当车,万无一济。这条大蟒身材长大,力量过人,假饶你千百个将军近他不得,何况独自一人,如何近得他也。”明·吴还初《天妃娘妈传》第7回:“尽吾国之广,不容其一足,合吾国之众,不大其一指。今欲与之敌,是所谓:螳螂怒臂当车辙,而不知其不胜任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12回:“正是泰山压顶,不须展转之劳;螳臂当车,岂有完全之理!”民国·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21回:“东学党闻中日两国,派兵压境,自思螳臂当车,成什么事,惊得四散奔逃。”

同类推荐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热门推荐
  • 冷漠公主爱上冰山王子

    冷漠公主爱上冰山王子

    (本大大更文:想什么写什么,后面的文大大我也没想好,自然而然就没有简介啦~“稀饭*”们慢慢看吧~绝对是甜文,因为我不会写复仇了啦~)*注:“稀饭”就是大大的读者名,是读者名,不是粉丝名哟~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沫痕微凉

    沫痕微凉

    历经艰险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索晨高中!陈夏沫同学本想好好读书,做个安静而普通的乖孩子然而事情总是出乎意料为了喜欢的男生而蜕变成女汉子,却只能默默跟随在他身边为了成为一个好学生而努力读书,却莫名其妙成立校园帮派为了收情书而收到手软,却只能愤怒而无奈的塞入垃圾桶……笑看风起云涌,且看我如何一步步离男神越来越远!
  • 性转之初三

    性转之初三

    一觉醒来,寒假已结束了,可是我自身却发生了某些超乎寻常的事,居然莫名其妙的变成美少女!也不知何因?家人却不知道这现象,但学还要上啊,于是到班级之后,不仅让全班大吃一惊,也给自己的好基友们,虎躯一震。(书友群:754022576,一起进来讨论吧!)
  • 逆武天诀

    逆武天诀

    不管在哪个世界,我都能插上一脚,认乔峰为大哥,收风云为徒弟,让孙悟空当小弟,没事我就看看小骨,瞧瞧观音,放下那妖怪,让我来……
  • 囧丫头VS酷男宠

    囧丫头VS酷男宠

    欧阳亚汐——箬南高中出名的囧丫头。喜欢小说和料理,每天过着平凡的不能算平凡的生活,当然也会被所谓的拽学生欺负,而她的角色,一直都是逆来顺受。直到有一天,平凡的她遇到了不平凡男宠们,,诶哟,,还有那个死人转校生姜奕譞,她的生命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转变。。。
  • 武藏

    武藏

    一株草曾斩碎远古星辰,一滴水曾镇压日月天穹!半卷经造化了山海岁月,三足鼎焚烧过外海生灵!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一部记载天地至理的秘藏。这是一代至尊的传奇之路!
  • 乱之吐火族长

    乱之吐火族长

    号称天下第一的吐火族族长蒙山高遭人刺杀,蒙山高的时代结束了,觊觎吐火族族长位置的人们开始明争暗斗,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接下来又会是谁的时代?得到吐火族族长之位的人,又将失去什么?
  • 狐韵之情缘

    狐韵之情缘

    嘛?十尾狐?很可爱,可是...为什么这只萌萌的十尾狐是自己?O__O"…狗血穿越,为什么不是穿越到倾国倾城的美女身上?为什么是只动物?好吧偶接受,可是这个多夫制是几个意思?男多女少,没事。为嘛连妖界也是?啊啊啊!!!乱了全乱了。
  • 千罗界

    千罗界

    第一道门的倒数第一,人们所熟知的废物,三年来考核榜单上一直没有他的名字。一直想杀的人竟然救了他,并且成为了他的师傅。恩怨情仇,爱恨交织。“放弃永远都是懦弱的表现,只有永不言败的人才会获得最终胜利的果实。”“挡在我前进道路上的人全都要下地狱,你也不例外!”“叶庄我们之间的恩怨还没有结束,这仅仅只是开始。”“代亥辛你已经杀戮成瘾了。”三道咒印、尸鬼咒印、血之咒印,乱古三咒印重现世间,再掀惊世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