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而另一种据说经过多位学者论证的“风险”一词的“源出说”称,风险(Risk)一词是舶来品,源于拉丁文Risicare一词。Risi之意是由希腊文中的Cliff(山崖)派生出来的,Risicare一词被解释为“在山崖中航行”,意为害怕。从一般意义而言,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承受风险是银行业的核心特征。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银行基于其风险处理能力而获得盈利。对银行而言,风险客观存在于经营活动全过程,既是其发展的内在推动,也是其发展的制约力量。一方面,银行通过有效风险安排、风险经营,可以获取较好收益;另一方面,银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警戒作用,能够对银行行为产生约束,成为业务过度扩张的有效制约力量。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人们对银行风险谈虎色变。
2010年,我国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日趋严厉,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多种渠道收紧流动性,人们对银行风险的承压程度又产生了诸多遐想。
在银行风险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时候,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试图从各个方面解释、评价银行风险的严重程度、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银行承受的风险有哪些?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对普通大众而言,这些问题显然是陌生的;对银行每天忙忙碌碌处理日常事务的大部分工作人员而言,虽然承担了管控风险的具体工作,但他们要全面、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一名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我一直想奉献给大家一本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简易读本。通过它,使普通大众能够了解什么是银行风险?银行是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对人们热议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它,使银行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他们每天面对哪些风险?他们在风险管理机制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着哪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由于工作中繁杂事务的羁绊,未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未能将平时工作的点滴积累进行整理,一直心存遗憾。在英国攻读风险管理专业的女儿的敦促下,使我跟四川外语学院专门从事银行风险管理的老师相识,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使我们有了很多的共鸣,多次的相互的沟通交流、深入探讨,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面前,如何有效地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是横亘在众多金融研究人员以及金融实务人士面前的难题。金融体系各种风险管理的探索与执行,不仅仅是研究人员、高层人员的责任,更多地与金融体系的每一个末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本书是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和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的思考,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为广阔的视角。
银行面临哪些风险?这些风险是什么、来源于哪里、如何有效管理?本书试图通过这样简单明了的线条来展现银行风险管理的全貌。在分析、讨论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这三大风险之后,我们简要地描述了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其他类别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分析了人们所普遍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研究了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发展、内控管理等相关问题。
我们认为,在深入了解各类风险的来源、特征和表现形式后,银行要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管理风险适宜的环境,包括从上而下对风险的统一认知、统一偏好、统一政策等,形成适当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2)建立管理风险的组织架构,明确各条线、各层级风险管理的责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3)制定管理风险的标准、程序、流程、系统、方法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管理风险的工作机制;(4)持续地改进和风险管理相关的体制和机制。就管理风险而言,上策是“防患于未然”,就是提前分析和研判,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中策是“安排好已然”,就是对风险进行排序,主动地安排好风险;下策是“处理好既然”,就是对已经出现的风险苗头,及时采取行动,尽早处置,化解风险。
金融体系风险与收益的有效协调与最终利益实现,是金融体系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末端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全系统更好地协调运作,才能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绩效。只有在每一个节点上都能遵守既定的法则和风险偏好,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金融体系各个节点和末端与高端对风险认识的一致性、风险管控的协调性和风险管理执行的有效性,将会给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在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充分调动各条线、各层级、各岗位人员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在操作上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整体的运作有机联系起来。我们希望通过对银行风险管理实务的探讨,建立一个认知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务操作指导的框架体系,促使银行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的风险管理责任,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级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正在深刻地影响金融体系未来发展的走向和道路。在金融风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人们对于这场危机的反思和研究也正在推向深入。对中国商业银行业而言,尤其应该深入剖析,有所启迪,有所觉醒,有所行动,寻找到自身稳健经营和发展的轨道。而风险管理作为其经营管理的核心,更应该从体制、机制、文化等方面查找不足,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我们希望,本书对于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