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8700000015

第15章 四画(5)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

原著

《金瓶梅》第2回:“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凭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

释义

意指能言善辩,口齿伶俐。陆贾,汉初辩士,与隋何齐名,曾两次出使南越招谕南越王尉佗,官授太中大夫。隋何,汉初辩士,与陆贾齐名,曾劝说淮南王黥布背楚归汉,辅助刘邦建立汉朝。

例句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3折:“饶你这舌辩如苏秦,口强似陆贾,我看你怎生般分诉!”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25回:“张二妈,一生惯会做媒说合,利口如刀,哄骗得男家上钩,不怕女家脱钩,趁势儿遇着那不修帷箔的人家,他就挨身勾引,做个马不六,故此家家认得他,真个是开口赛隋何,摇唇欺陆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凭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

心头小鹿儿跳

原著

《金瓶梅》第83回:“妇人见月娘说好话儿,那心头小鹿儿才不跳了,一面令春梅倒茶来与大娘吃。”《金瓶梅》第95回:“这薛嫂没奈何,只得灌了一钟,觉心头小鹿儿劈劈跳起来。”

释义

心里像有个小鹿子那样不停地撞动。喻指情绪激烈,心动过速,内心忙乱,无法平静。

例句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3折:“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今日殃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3折:“不由我小胆儿心中怕,的我小鹿儿心头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2折:“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元·郑光祖《梅香》第3折:“吓得我可扑扑小鹿儿心头撞。偌早晚是谁人敢无状?”元·石君宝《紫云亭》第4折:“相公把孩儿呵腹内想,越教妾小鹿儿心头撞。我如今引来这园圃中,莫不是赚到这筵席上?”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4折:“吓的我慌忙,则这小鹿儿在心头撞。”元·王伯成《贬夜郎》第1折:“这孩儿从怀抱里看生见长,则一句道得他小鹿儿心头撞。”元·施惠《幽闺记》第7出:“见那厮恶吽吽手里拿着的都是枪和棒,得俺战兢兢小鹿儿在心头撞。”元·高明《琵琶记》第37出:“敢是个神图佛像,呀,却怎了的,我正看间,猛可的小鹿儿心头撞。”元·无名氏《村乐堂》第2折:“不信你那扑扑的小鹿儿心头撞,打叠起无颜色,无情况,花言巧语,数黑论黄。”明·高濂《玉簪记》第21出:“忽听得花间语,把小鹿儿在心头撞。”明·朱有燉《继母大贤》第4折:“想俺在草舍柴门,几曾见恩光荣耀,把不住自惊慌,小鹿儿心头跳。”明·徐元《八义记》第36出:“休恁猖狂,密密层层是刀共枪,四下无拦挡,吓得小鹿儿心头撞。”明·康海《中山狼》第2折:“热心儿揽祸招灾,无端小鹿心头揣,一会家可便难宁耐。”明·李素甫《元宵闹》第7折:“望不见修竹吾庐三径中,可的小鹿儿在心头触动。”明·无名氏《白兔记》第32出:“伤情最苦人易老,那更西风吹暮秋。休休,猛然间小鹿儿撞我心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4:“地下又滑,肚里又怕,心头一似小鹿儿跳,一双脚一似斗败公鸡,后面一似千军万马赶来,再也不敢回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7:“钱青心上如小鹿乱撞,勉强答应一句道:‘你们先睡。’”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1:“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明·周楫《西湖二集》卷4:“次日入朝,心中愈觉忙乱,如小鹿儿撞的一般。”明·无名氏《隋炀帝艳史》第1回:“猛看见皇后与一阵宫女蜂拥而来,吓得他面如土色,扑碌碌小鹿儿在心头乱撞,急忙里没甚主意。”明·无名氏《别有香》第6回:“子经虽立在那里,心下却是有八九个小鹿撞的一般,好捏着一把汗。”明·无名氏《近报丛谭平虏传》卷1:“张三和李四见了,背膝展展,两股自颤,低目相瞧,心头一似小鹿儿跳,一双脚一似斗败公鸡,后面一似千军万马赶来。”清·冯班《玉抱肚·戏赠钱颐仲》曲:“百忙中一声厮耨,难禁小鹿撞心头,人去桃源不可留。”清·孔尚任《小包雷传奇》第34出:“堪忧,五步之间血溅流,不由人不小鹿撞心头。”清·樵云山人《飞花艳想》第9回:“张良卿听说,也知马脚已露,心上突突如小鹿撞的一般,文字本来不济,那日被此一吓,便只字也没有,只得曳白而回。”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6回:“任公忽见素臣面貌,也觉难看,被廖监一笑,又见二女不认,心头如小鹿般乱撞。”清·欧阳巨源《负曝闲谈》第9回:“这个时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秃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8回:“却说仲勋见他妻子一阵撑痛,痛得艰苦异常,仲勋没有见过这样事,所以吓得心头小鹿,怦怦乱撞。”清·兰沚《绮楼重梦》第6回:“渐渐天已大明,那甄氏心头就像小鹿儿乱撞,不知不觉眼里掉下泪来。”清·吴沃尧《情变》第4回:“白凤这才认出是阿男,心头迄自小鹿乱撞。”清·吴沃尧《恨海》第6回:“人声嘈杂之中,还隐隐听得远远哭喊之声,不由得心中小鹿乱撞。”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35回:“一面胡思乱想,一面心头上小鹿乱撞,几乎未把那心从口里跳了出来,所以那官儿问他,他并未曾听见。”清·曾朴《孽海花》第7回:“雯青一双眼睛,好像被那顶轿子抓住了,再也拉不回来,心头不觉小鹿儿撞。”清·李宝嘉《活地狱》第5回:“周氏只得战战兢兢的等着,止不住心上小鹿儿乱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出来,也不知黑大叔待他是好是歹,心上不得主意,兀自小鹿儿心头乱撞。”

心猿意马牢拴住

原著

《金瓶梅》第75回:“为人只把这心猿意马牢拴住,成佛作祖,都打这上头起。”

释义

佛教认为,以意马、心猿喻指浮躁不安的心情。佛教、道教都将克服心猿意马作为内修的重要内容。意指心神不定,情绪散乱,不能控制自己。

出典

汉·魏伯阳《参同契》注疏:“心猿不定,意马四驰,神气散乱于外。”

例句

宋·刘学箕《沁园春·叹世》词:“百年光景云浮,把意马心猿终早收。”元·卢挚《沉醉东风·闲居》曲:“无是无非快活煞,锁住了心猿意马。”元·庾吉甫《雁儿落过得胜令》曲:“行路古来难,古道近长安。紧把心猿系,牢将意马拴。”元·邓学可《端正好·乐道》曲:“撇罢了是和非,拂掉了争和斗,把心猿意马牢收。”元·贯石屏《村里迓鼓·隐逸》曲:“闷来时看翠山,观绿水,指落花,呀,锁住我这心猿意马。”元·兰楚芳《粉蝶儿·赠妓》曲:“一扎脚住定无移转,他兜的拴意马我索锁心猿。”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曲:“两眉攒,寸心拴,将意马锁,心猿按。”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元·关汉卿《新水令》曲:“花营中挑战,劳拴意马与心猿。”元·无名氏《甜水令》曲:“把心猿意马方拴定,为甚不争名?”元·关汉卿《望江亭》第1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1折:“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牢拴住心猿意马,急疏开利锁名枷。”元·贾仲明《升仙梦》第3折:“从今后跟师父直至林泉下,拴住心猿意马。”元·贾仲明《金童玉女》第3折:“婴儿姹女趣,黄芽白雪枯,被金枷玉锁紧相拘,将心猿意马牢拴住。”元·郑廷玉《忍字记》第2折:“我如今硬顿开玉锁金枷,我可便牢拴定心猿意马。”元·吴昌龄《东坡梦》第2折:“半生苦行修持力,把心猿锁闭,意马收拾,由他闲戏,任你胡为。”元·史九散人《庄周梦》第4折:“呀,今日是花里遇神仙,快牢拴意马与心猿。”元·范康《竹叶舟》第1折:“常日把那心猿意马牢拴住,一任教陵移谷变,石烂的这松枯。”元·无名氏《玩江亭》第2折:“我不恋娇妻幼子,弃舍了铜斗儿家缘。恰才解放了雕鞍骏骑,从今后牢拴定意马心猿。”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第22出:“遮拦,只教缚住心猿,意马且牢拴。”明·冯惟敏《醉花阴·听钟有感》曲:“锁心猿拴意马,快做个抽身罢手,倒免得斗口磨牙。”明·冯惟敏《醉花阴·剪发嘲罗山甫》曲:“他他他志不夺,俺俺俺扯肚牵肠怎动挪?罢罢罢将意马牢拴,准准准把心猿紧锁。”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原著

《金瓶梅》第8回:“落后众和尚到齐了,吹打起法事来,一个传一个,都知妇人有汉子在屋里,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金瓶梅》第60回:“酒席中间,诚然不如此也不乐。悦在心,乐主发散在外,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此。”

释义

双手舞动起来,双脚跳跃起来。描述非常高兴、极其兴奋的神态。

出典

《诗经·大序》:“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例句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汉·戴圣《礼记·乐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汉·卫宏《诗大序》:“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7:“知观听得,不胜之喜,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明·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卷1:“孙悟空在坛闻讲,喜不自胜,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清·徐震《珍珠舶》卷2第2回:“金生却自以为此番必中,镇日把那七篇,咿唔朗诵。到了得意之处,每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清·张士登《三分梦全传》第4回:“幸而得之,不可胜食,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5回:“且三弟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而骂焉,我看他其人之品清矣。”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6回:“苗员外使了个眼色,董玉娇已知其意,把脚轻轻一勾。玉卿瞧着苗员外回头,烛影里也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14回:“子金瞧着胡员外回头,烛影里也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无事不登三宝殿

原著

《金瓶梅》第91回:“小媳妇无事不登三宝殿,奉本县正宅衙内分付,说贵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讲说亲事。”《金瓶梅》第93回:“没事不登三宝殿。老拙敬来有一事干渎,未知尊意肯容纳否?”

释义

又作“没事不登三宝殿”。如果人们没有遇到难事,就不会登门求助。意指没事不会找上门来,多指登门定有难事相求。三宝殿,佛教以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道教以元精、元气、元神为内三宝,以耳、目、口为外三宝;儒教以土地、人民、政事为三宝。

例句

明·姚茂良《精忠记》第14出:“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无事不登三宝殿,等闲休向塔中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8:“许宣连忙收拾了,进去对白娘子道:‘我去金山寺烧香,你可照管家里则个。’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什么?’”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25回:“韩夫人道:‘二妈不要说乖话,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怎肯今日白白的来看我?’”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7回:“孙婆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老身要烦三郎画幅手卷。’”清·李宝嘉《活地狱》第15回:“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此来,一定有事,便也不敢怠慢,立刻温出茶来,请他喝着。”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所以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有为而来的了。这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清·张南庄《何典》第4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么?”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10回:“无事不登三宝殿。闻得一句不白之冤,特来一对。”清·无名氏《麟儿报》第8回:“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蚂蚁不入无缝砖。今日这头亲事,原是两厢情愿,并非逼勒成交。”清·无名氏《八仙全传》第67回:“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来正因为岁星有了为难之事,特来替你帮个小忙。”

同类推荐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热门推荐
  • 远古之始

    远古之始

    那些年,不知何时,他离开了那里,一把黑剑,一身黑衣,一颗黑色的石头为他的心。九州,八荒,六界,世上什么是神?魔?仙?正与邪不过是一念之差,何为正?何为邪?只不过是世人平添的一种。
  • 全职异能

    全职异能

    一片人类与恶魔对峙的大陆—-神术、武技、魔法、炼金术、异能并存。空间系异能者依曼.霍德,拥有了能复制能力的异能之书之后,权利、名声,力量随之而来。
  • 火红的太阳

    火红的太阳

    看文艺青年如何泡妞如何飞,青春,就是是狗带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 BOSS狠纯禽:鲜妻轻轻宠

    BOSS狠纯禽:鲜妻轻轻宠

    本来娶她就是一个摆设,结果却给自己下了个套……助理:“BOSS不好了,你家后院起火了!”某大BOSS拧眉深思:“没玩火自焚吧?”某女气急:“你就不能挤出一点点同情心,来可怜可怜我?如果不是你桃花泛滥,会变成这样吗?!”“这只能证明你嫁得好。”“……”在经历一次次精神的洗脑之后,她就默认了他的话……又又=幼稚=傻不承认能怎么样?这个恶劣的男人天天拿她当猴耍,她都不信自己的智商了。【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超级蚁仙

    超级蚁仙

    驾驭世间蚁族,修得盖世妖功,我当横行无忌,争来万古长生。这是一个孤独斗士求索大道的故事,大山走出的少年,偶得古镜遗宝,与蚁族结下不解之缘,踏足冰火交汇的旅途,行于日陨月消的末世,走出一段震古烁今的传奇。
  • 一个小城的抗战真相

    一个小城的抗战真相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终战诏书》,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实际上完全失败了?甚至在裕仁的《终战诏书》里看不到投降字眼,也只是提到了日本与美英两国的战争,根本没有理会对中国进行的侵略。
  • 云龙双关

    云龙双关

    他是一个修真世家公子少爷,十岁时不辛残遭灭门之祸。被一怪人师父所救,却奈何修真根基魂灵重创,本与修真无缘。三色神花再造奇缘,造魂生魄,本以为就此可以修真炼道,奈何是先天无神之体,修真之路坎坷重重。是上天的诅咒?还是宿命的注定?从此走上一条凌驾九天之路。世家公子如何凌驾九天?绝世神功如何斩神灭魔?无神之体、仅有一命!杀千万褚神、灭百万鬼魔!我独霸九州、我震慑宇内!天奈我何!
  • 一叶千漓

    一叶千漓

    她是二十一世纪年轻有为的医学女教授,却遭自己丈夫陷害,遭遇车祸,无意穿越到古代南锡国,竟没想到这个叫苏小漓的女孩是个傻子,更夸张的是她是当今太子的太子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路之神

    末路之神

    独自在烈火中重生的究竟是王还是末路的神,每个人都是无辜的,但是每个人都死了,不过所有的人都将成为新神加冕的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