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祖籍福建泉州,生于江苏南京,故亦自命为江南人,现居台湾高雄,当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等凡五十余种,多篇作品选入台湾、大陆、香港地区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教科书。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评析:乡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是一个自古至今的大题目,台湾诗人余光中写出了一种现代的乡愁。乡愁,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的地理的概念,还可以是一个时间的概念,现代人总想回过头去寻找故土与家园。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蛙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评析: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将等待爱情时的情绪写得很细腻,很唯美。诗歌以节奏的变化来暗示情感的起伏,整体上显得典雅而精致。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多燕子的江南
评析:这首诗精彩地描摹出了一个复数的江南,一个多义的江南,一个集历史与现实于一身的多情而唯美的江南形象。诗歌有灵秀之气,也有典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