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5300000005

第5章 五言古诗(3)

两首诗都是四六六句分为三层,按照梦前、梦中、梦后顺序依次写来,属于“一头两脚体”。本诗前四句写梦前的相思和惦念。“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用生别比死别更令人揪心和忧伤起笔,造成一种阴森悲怆的气氛笼罩全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是自己做梦的缘由,也是对李白深沉的思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以下六句是第二层,写梦境中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前两句属于从对方写起,是看到李白时的心理,实际是自己思念对方入梦,反而说对方知道我太思念,因此到我的梦境中来。属于加倍抒情法。但马上产生疑惑,你到底是人还是魂?你如今处在罗网中,怎么会到我这里来?那么远的路,你怎么来的?人在梦境中思想活动是很迅速和变幻无常的,这两句诗很可能是梦境中真实的想法。其实我们在梦境中也常有这种情况。“魂来枫林青”以下六句属于第三层,是在梦醒后的惦念。你来的时候尚很清楚,但你返回的时候则一片漆黑,我依稀模糊好像又看见你的身影,可揉揉眼睛仔细分辨,哪有你的模样,满屋都是月光。你的梦魂在返回时可要小心再小心,不要被蛟龙那样凶残的动物得到。感情真挚,层次清晰,读来仿佛与子美同梦,能够真实简明写出自己的感受便是好诗。

梦李白(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a,苦道b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c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d!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e。

【注释】

a局促:焦急匆忙不安貌。b苦道:竭力说道,再三表示。c冠盖:冠冕和车盖,指达官贵人。d孰云两句:意谓谁说天道公平,像李白这样的人年纪已老还被冤入狱。网,法网。恢恢,宽广,此有公正之意。e千秋两句:言李白必将名传千古,但生时却异常寂寞不幸。

【译文】

天上的浮云始终飘行不定,远方的游子啊,为何久久不见你的踪迹。一连三夜我频频梦见你,从你那无比深厚的感情中,我深刻感受到你对我的一片心意。梦中的你,每次告别都非常仓促着急,痛苦地告诉我来一趟特别不容易,江湖上风大浪急,极其谨慎防备落入水里。出门的时候你痛苦地挠满头的白发,好像一生辜负了你的大志。豪门贵族布满京师,只有你一个人困窘憔悴。谁能想到罗网恢恢,将要老了反而遭受如此大罪。千秋万岁之后声名大起,但那只是你寂寞一生的身后之事。

【评析】

本诗是第二首,结构与前首一样,也是四六六三层。开篇即用比兴手法,表达对友人的苦盼之情。浮云漂泊无依,你也很久不来。我连续三夜都梦见你,可见你对我的情意。这两句依然是设想对方对自己亲密情深,属于从对方写起的加倍手法,更见杜甫对李白情深。“告归”以下六句是梦境中的情景,李白和杜甫告别的时候很匆忙焦躁,告诉杜甫说来一趟真不容易,路途十分艰险,“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两句尤其传神,写出对李白不幸遭际的深切同情。梦中的李白形象是杜甫对于李白现状的理解和想象。最后六句是醒后的思念与思考。“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世道之不公,不但有对李白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愤慨和哀伤。而身后的名声对于生前的寂寞窘迫来说究竟有多大意义?这些既表现对李白的同情惋惜,也是对自己的悲悯。清人浦起龙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感。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读杜心解》)

两诗同写梦境,读来却有不同的感受,前篇写初梦,写疑幻疑真的心理,侧重对李白现境的关切,忧惧悲伤之情专为李白而发;后篇写频梦,写真切清晰的李白形象,侧重对李白身世遭遇的同情,其间也寄寓着诗人自己身世遭遇的不平与愤懑。两诗都是至情至性之作,故非常感人。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徙家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玄宗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任太子中允。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与孟浩然井称“王孟”。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其主要成就在山水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极见功力。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又兼通音乐.精于绘画,熔诗歌、绘画、音乐之理于一炉。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今人陈铁民《王维集校注》本最为完备。

送綦毋潜a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b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c,不得顾采薇d。既至金门e远,孰云吾道非f。江淮度寒食g,京洛h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i。行当浮桂棹j,未几拂荆扉k。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l,勿谓知音稀m。

【注释】

a綦毋潜:字孝通(一作季通),开元进士。b圣代:圣世。指政治清平的时代。c东山客:东晋谢安未仕时,曾隐居于会稽东山。故后人多以“东山”代指隐居不仕者.这里指綦毋潜。d采薇: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不肯食周粟而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事,后世多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e金门:金马门,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f吾道非:孔子困顿失意时之语,此处借指綦毋潜学问不低。g寒食:即寒食节,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在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二天)断火三日。h京洛:京城长安和东京洛阳,此指洛阳。i违:分离。j桂棹:桂木做的船桨。这里代之船只。k拂荆扉:抚摸自家的柴门。意谓到家。l吾谋适不用:《左传·文公十三年》载,秦人绕朝云:“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这里指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和采纳。从此句看王维推荐过綦毋潜,但未起作用。m勿谓知音稀:《古诗》有“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之句,此反用其意,意谓你还有我这样的知音朋友。

【译文】

圣明的时代不会有隐居不仕之人,天下英雄豪杰都纷纷来奉献爱国之心。于是促使你这样甘心隐居的高士,也放弃山中的清静来到京门。虽然未能金榜题名而等待出仕,并不是您的道德文章水平不够高深。在寒食节的时候您将到达江淮,在京师洛阳先准备好换季的衣裳和头巾。在长安道旁置酒饯行,即将告别我的知音。旅途中你将要乘船江河上,不久就会回到你的家门。远方的树木映带着你离去的身影,落日的余晖照射在孤寂的城墙令我更加伤神。我的意见不被采纳重视,你不要以为你没有知音。

【评析】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从诞生以来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为许多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开辟了方便之门,也给许多士人设置了一道网罗,使他们将半生精力甚至终生心血消耗在贡院里。唐代文人的科举活动便成为最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反映科举的诗文也多而精彩。本诗是出现比较早的送别落第举子的篇章。

綦毋潜在《早发上东门》中说:“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时命不将明主合,紫衣空染洛阳尘。”从“三十无家作路人”来推测,綦毋潜这次落第是在开元九年(721),綦毋潜是公元692年出生,本年正好三十岁。王维正是本科状元。同场考试,一个金榜状元,一个是落第举子。綦毋潜的失落与王维的安慰便都可以理解了。发榜一般在二月末三月初,从诗中体会,綦毋潜是发榜后就离开长安,当时王维尚未入仕。首先,王维说明参加科举考试是必要的和英明的,因为这是一个圣明的时代,接着说下第不是因为道德学问不行而是命运不济。“江淮”以下六句是对友人行前途中的叮嘱,在琐碎生活小事中寄寓着无微不至的深情。“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两句描写綦毋潜离开,诗人伫立城下望着友人的身影随着树木的渐渐缩小而渐远的情景,很逼真,有动态和画面的效果。而“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两句也应特殊强调一下,因为王维此年参加考试,也是举子,怎么会推荐綦毋潜呢?这不是说大话或送空头人情吗?王维是谦谦君子,绝不会发妄言。王维当时跟诸王和公主关系都很密切,王维状元及第就是岐王和贵公主共同推荐的作用。因此王维很可能也向诸王和公主推荐过綦毋潜,但没有被重视而已。这样理解,全诗的感情意蕴和抒情层次就非常清楚了。其间有对友人的鼓励、安慰、关心,多少还有点歉意,寄意幽微,可谓是“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沈德潜语)之佳作。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a陲b。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a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部。b陲:边。

【译文】

请您下马喝杯饯行的酒,问问你究竟打算要去什么地方?你说现在非常郁闷忧伤,要到终南山去享受清静安详。如果这样的话您尽管前去,我也不必再问,因为那里白云飘荡,极其静谧和清凉,真是无比惬意舒适的好地方。

【评析】

本诗写送友人归隐时依依惜别的深情,看似平淡,但在一问两答中,却有无限深沉的意蕴和丰富的思想,短幅小诗却有波澜。

首句叙事请友人下马进帐饮酒,饯行的情意很浓。次句“问君何所之”,出语平淡,但却看出对于朋友的真切关心,即您离开长安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去?这当然是最实际的问题。这是一问,引出下文过渡十分自然。“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回应上句的设问,揭示出友人归隐的原因。“不得意”三字是全诗诗眼,是抒情关节点。这是友人对自己的回答。接着,诗人的反映是“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是对于友人的回答,是第二答。本来,友人要离开京师去隐居,应当劝慰留下,但诗人却给以鼓励和坚决的支持,这有悖常情,但这恰恰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朝廷政治和官场现实的看法,也包含着他的人生态度。潜台词是,那样我就不再追问了,你去隐居吧,那里山清水秀,白云舒展,非常好。就在这样简单的送别中,这样简单的对话中,却展示出诗人厌恶现实、厌恶官场,向往隐居生活的一种心态。在安慰朋友的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生活态度的赞许,也委婉表达自己对于清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感情深厚而蕴藉。全诗选材平淡却构思巧妙,语言浅显却饱含深情。在抒情方面,前四句看似很淡,但从一叙、一问、一答的曲直变化中,可以体悟出高超的构思技巧。尤其是结句,寓情于景,借景言情,含无限之情在无尽的景象中。

青溪a

王维

言b入黄花川c,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d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e,澄澄映葭苇f。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g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a青溪:水名,在今陕西勉县东。b言:发语词。c黄花川:川谷名,是当时旅游景区,在陕西凤县东北。d趣:同“趋”。e菱荇:菱菜,荇菜。f葭苇:不同品种的芦苇。g盘石:大石。

【译文】

我每次到黄花川游览观赏,总是沿着青溪水流蜿蜒前行。水流围着山峦千回万转,充满情趣但实际是不满百里的行程。水奔行在乱石中声音激荡空谷回响,松林里却翠碧幽深一片寂静。溪水泛波菱角和荇菜在摇摆晃动,清澈的水面上映照着芦苇的倒影。我的心境本来就恬淡闲散,而这澄清的溪水竟也如此淡泊宁静。我真想就留在这里的大石上,终日垂竿钓鱼了此余生。

【评析】

青溪是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凤县到勉县之间的一条河流,主要流经黄花川,构成当时的一个旅游景点。王维还有一首《至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诗,可见王维最起码两度到此。本诗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描绘了青溪景色的优美,其中也寄托了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

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叙事,中间四句写景,最后四句抒情。先以叙述点题,并写出其总体特点,水流随着山势千回百转、趣味无穷。中间四句集中描绘青溪的秀美景色。“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用动静相间、声色并茂的笔法写出青溪景色的特点。当溪水流经乱石丛中时,水击石上,激起层层浪花,凌空飞溅,响声喧嚣回荡。当溪水流入松林时,又别是一番景色,静谧无声,郁郁葱葱的松林,在溪水映衬下,也显得十分翠碧,绿色很浓。这两句对仗工整,“声喧”与“色深”很精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则写溪流本身之景。菱叶、荇菜在水面上漂浮荡漾,摇曳多姿;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芦花苇影,构成一幅天然妙境图。这一联,用“漾漾”状微波,以“澄澄”绘静水。同样写水,却有动有静,画面流动,妙趣横生。最后四句是见景生情,“我心素以闲,清川澹如此”将青溪之闲澹与自己内心的闲适联系在一起,物我合一,达到浑然境界,这是审美境界的最高表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最后两句“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暗用严子陵蔑视富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达自己向往归隐之情,委婉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热门推荐
  • 死亡信仰

    死亡信仰

    他从地狱中重生,仇恨是他的生命,死亡是他的信仰,他的长镰将划过所有有罪之人。
  • 圣帝之斗

    圣帝之斗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着等级之分!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主角龙飞走上了一条不可回头的修炼之路
  • 拽丫头之恶少别想跑

    拽丫头之恶少别想跑

    他趴在她身上,纤长的手指戳了戳她的胸,“你在逗我吗?男生的胸肌还会是软的?”“你个变态!”夜凌珊猛的推开他,双手本能护在胸口,气得面红耳赤,真想剁了他那只咸猪手!玫兰羲坐直身子,眼神直勾勾上下打量着她。“绑带缠太紧可是会发育不良的呢?”他站起来,一步步向她靠近,她被他逼得往后退,最终被他壁咚在墙上。夜凌珊双手挡住他拉开之间的距离,“你再靠近我,我就让你断子绝孙!”玫兰羲调戏道:“那你后半生的‘性’福可怎么办?”某人一脸懵逼……
  • 请放下假面具

    请放下假面具

    街上凉风哗啦哗啦的吹着,异常的安静,马路上一辆出租车前面躺着一位妙龄少女,她穿着一身纯橙的连衣裙,如灵动的精灵,可这精灵披上血色,原本的灵动不再灵动。少女脖子上的玉石项链,碎了一地,也染上了鲜红的血色,再也合凑不了。
  • 都市之异能

    都市之异能

    做了17年的普通人,突然被人召回家族认族归宗的三人,同时从时空裂缝里飞出的异能超级系统也悄悄的找上他们。之后什么校花啊萝莉啊猛女啊在系统的面前都不堪一击..........
  • 废柴英雄传

    废柴英雄传

    这是一部非主流抗日谍战作品,一棵逗逼谍草的奇葩抗战史诗。包子,民国典型纯废柴,胆小懦弱,懵懂脑残,却凭借主角光环和二B气质,同样在刀尖上跳舞,同样在无法喘息的生死危机中学习,强大,为爱而战,为信仰而走上英雄崛起之路。废柴也是柴,点滴星火,同样可以燃爆信念!
  • 佛说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佛说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告诉人们说话做事如何才能有效率,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告诉读者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奥秘所在。"
  • 真情始末

    真情始末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世界帝尊

    世界帝尊

    林晓出生修炼玄气的星球本以为是天才却在被检测出不可修炼玄气,看他如何翻盘最终走到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