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4200000008

第8章 散文荟萃(7)

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也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山岭地带,常言道:“高山出名茶。”少数民族的茶俗习惯独特,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茶,特别是牧区的少数民族,每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煮奶茶,藏族的酥油茶、侗族的油茶、白族的烤茶、佤族的苦茶,特别是西北地区回族的“三炮台盖碗茶”现已遍及全国,(此茶又称八宝茶,茶中放入红枣、冰糖、桃仁、元肉、葡萄、芝麻、枸杞、柿饼等);浙江畲族的“惠民茶”曾获过巴拿马的金奖,名震国外;西双版纳的“普洱茶”色泽乌润、甜香醇厚,驰名中外;土家族的“白毛尖”、“芙蓉茶”色绿高香、味醇爽口,是茶中珍品;壮族的“六堡茶”光泽黑润、汤色红浓,且略带槟榔香味,沁人心脾,素有茶王之称……

其实,现在国外人士对中国的茶道也大有研究,他们深谙中国茶之奥妙,也知道茶汤中含有几十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每天所必需的,也就时兴喝起茶来了。不过,他们在饮茶中揉进自己的地方特色,成为他们自己的茶道。巴基斯坦气候炎热,居民多食牛羊肉和乳品。当地人以茶代酒、以茶消腻,普遍爱好喝牛奶红茶;阿富汗绝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提倡禁酒饮茶。他们也是以牛羊肉为主食,很少吃蔬菜,而饮茶有助于消化,又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通常以喝绿茶为主,大街上也有中国式的茶馆。在日本,茶叶广泛地被人们视为养生益寿的珍品,“茶道”是十分讲究的,他们把品茶当作是一种十分高雅的待人礼节。不仅如此,日本人还以一百零八岁为“茶寿”,这是因为把“茶”字拆成“艹”、“八十八”,其和便是一百零八。在土耳其,更是别其一格,人们早晨起床,未曾刷牙用餐,先得喝杯茶。他们喜欢喝红茶,煮茶时使用一大一小两把茶壶,待大茶壶中的水沸了,冲入放有茶叶的小茶壶中浸泡三五分钟,然后根据个人的需要冲入各人的茶杯中再加一些白糖,就成了一杯特富营养的早茶。他们对茶的冲泡方式,真有点中国茶道的韵味。有趣的是阿根廷人喝茶时,把茶装在容器里用吸管吸,叫吸茶;印度人更独特,茶放在盘子里,不是喝茶,而是舔茶。元代作曲家乔吉说:“醉魂清爽,舌尖香嫩”,真是古人韵味,今人余香。长寿歌中唱道:“少量饮酒烟戒掉,清茗一杯乐逍遥。”茶,真正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健康饮品。

(发表于2003年5月《常熟文艺》)

漫步在虞山脚下

许多人仰慕游庐山三叠泉的乐趣,渴望攀登泰山南天门的洒脱,却不知在虞山脚下漫步也别有一番情趣。

薄暮时分,晚风初起,我去虞山脚下的一个开放式公园散步。从我们住的幸福小区出发,抄小路,走近道,穿过几条古老的小巷,不一会就来到了山前的休闲广场。宽阔的草坪、翠绿的树木,小桥依依,湖水汩汩,一片绿地舒展开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闹市区有这样一块有山有水有树的广阔天地,真使人感到几分清淡,几分恬静,仿佛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那漫漫缓坡一尘不染,越往上走,空气越清新,而游人三二成群,摩肩接踵。别离了一片繁华,卸去了工作劳累,漫步于这样的一方山水调和的“静土”中,真的好像是步入陶渊明的田园佳境。既有登高观赏之趣,又有避世归宗之情。我已是爷爷之辈了,就少了几分活泼,却平添了几分自然的稳重。步履缓慢却轻捷,神态龙钟又矍然,凡人之趣、之情、之乐尽在其中。天灰红灰红的,浑圆的落日涂上了明丽,山上的松柏也顿足挺立,竖耳倾听,大自然的和谐乐章顿时给傍暮的虞山平添了几分艳丽。走了许多地方,独有此处此时没有喧嚷叫卖声,没有人死缠不放沫星四溅兜售自己的商品,便更是尽如人愿了。这处景地是极易平息人的狂燥的。

落日彻底地抹净了那丝羞红,天也变得清澈起来。心却是静极了,有些超凡脱俗,飘然欲仙。路几经拐弯,便显得蜿蜒曲折,人依然是那样的悠闲,时而有几抹橄榄绿闪过,使我禁不住想起了对军人的神秘崇敬。暮色中,几位老者健步走来,精神矍烁,满面红光,其中两位或许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吧,相互搀扶着,落日的余辉给他们的白发罩上一轮金色的光环。走过生命的四季,步履有些缓慢,回首却是生命的辉煌,谁不留恋!穿过一座小石桥,绕过环山道,映山湖静静地泊在虞山脚下,碧水轻舟,而并无嬉水踏浪者,几叶小舟懒懒地立在斜阳里,平添了几分神秘,忽然一只水鸟凌空掠过,声音竟有些清新委婉——仿佛是在诉说这旖旎美好的景致,几许留恋、几许惆怅,风景这边独好。

不知不觉我已置身于城墙前了。虞山墙城,没有万里长城的高大雄伟,可那青砖白线、蜿蜒伸展的墙体却显现出了虞山秀丽与壮美,此时此刻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历经艰辛之后更能深谙其美吧。轻上城墙遥望,却见排排新房仿佛直深插山中,那袅袅炊烟已令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了。“黄河落日圆”后,那“大漠孤烟”也在升腾,于是顺着几个小学生的归家路望去,深隐在松柏中的是一所小学校,小径幽深,苍柏林立,这是树人树木的最好去处。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能像这粗壮的松柏那样顶天立地,成为栋梁之材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虞山真美,在虞山脚下散步的人情更美!

(发表于2006年11月7日《常熟日报》)

古镇糕香

在稻花香、芦花放的季节,我们来到了沙家浜影视基地,这是一个完全新建的江南“古”镇,有着渐隐在历史长河中的木楼小阁、碎石小街以及斑痕满布、杂草丛生的石驳岸。古朴悠闲的小石桥下流水潺潺,几叶小舟的清波中荡漾。我真的好像回到了儿时的小镇,这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

信步踱到一条小街上,我忽然闻到了一种甜甜的清香,是什么味儿这样的诱人?是芦花?不像,它没有那么甜糯;是桂花?有那一点感觉,但好像缺少那种诱人的糖香。我悠然在四处寻着。忽又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吆喝:“刚出炉的海棠糕——”我才恍然大悟,海棠糕,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海棠糕!

我的故乡是江南的一个小镇,在那条古老的小街上,参差不齐、繁杂多样的南货店、百货店、布店、饭店、照相店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组成了老街繁华的景象;我记不清杜老板的粢饭糕、义源生的糕点、燠熟馆的葱油熏鱼、张记的炉烤大饼……这一切大多都已消失在遥远的记忆中了,唯独这海棠糕的清甜仍然留在我的记忆中。海棠糕是故乡的一绝,特别是周师傅的海棠糕名传小镇的十村八乡。它散发着酒酿饼的香甜,但比酒酿饼更松软;似月饼样大小,但更比月饼更光艳可口,集色、香、味一体而不腻、不酸,那甜、那糯、那清香,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可是现在我好像很长时间没有尝到这海棠糕的清甜了。仿佛这海棠糕与那古镇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常常怀念这亮闪闪、甜晶晶的海棠糕,今天却在这里又见到了,真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慢慢地走上前去,只见一群游客正围在一个小摊边等海棠糕出炉,我也凑上去,真的好想尝尝这久违了的美食。做海棠糕的是一位清秀的姑娘与一位皮肤黝黑的帅小伙,我随口跟他们聊了起来:“小青年,你们是外地人?”“是本地的。”小青年边说边用勺在一只大铜锅中搅拌着浆糊。我想,现在本地的青年人干这个也真是少数的。“你们是兄妹俩?”只见那个姑娘吃吃地笑着,我意识到自己猜错了。“是夫妻老婆店。”说完他们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只见小青年用小铜勺在大铜锅中舀上一勺发酵的面糊,一点一点地似蜻蜓点水般徐徐倒入那个大铁板上的八个模型中,然后举起大铁板在空中划一个大弧圈,(这要点腕力)摇晃几下,使面糊均匀地布满模型,再盖上铁板盖,在炉子上烤二三分钟,甜醇的香味渐渐飘散开来,揿开铁板盖,在一只一只成形的淡黄的海棠糕上撒一层浓浓的白糖和一把喷香的芝麻,又放上几根红绿丝,然后用小银签一只一只地挑出来再反放在那块滚烫的铁板上,一压、一转再翻个身。嗬!一盘喷香的海棠糕出炉了。鲜嫩、香甜,真像一朵朵绽开的海棠花。这做海棠糕的动作一气呵成,真有点像运动员在做健美操,我小时候就最喜欢站在石子街边看着海棠糕出炉,这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那姑娘用一根不锈钢签子,从铁板上一只一只地挑起那散着清香、冒着热气、闪着亮光的海棠糕,放进纸盒内,递到每一个顾客的手中。

我拿着热气腾腾的海棠糕,又一次难于从儿时的怀念中拽回思绪。古镇回来了,海棠糕回来了,我们又能闻到古镇那甜糯糯的糕香了。

(发表于2006年《常熟日报》1253期《虞山》)

苏北姑娘

女人像水,明净无杂质;女人像露,透亮见心扉。清晨,我碎步跑上虞山,活动着筋骨,呼吸着清鲜的空气,舒坦而惬意。突然,一股清淡、幽香的风裹着醉人的喷香,扑面而来,有点像女人身上那种耐人寻味的气息。我在那朦朦胧胧的景致四周寻觅着,只见湿漉漉的水气中,有一团鲜丽斑斓的影子在雾霭里移动。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穿红挂绿的年轻女子,穿戴如花,肌肤如水,异香扑鼻,皎洁晶莹。脸上荡着笑靥,头上滚动着露珠,透亮的水珠悠悠地从发稍滚到红扑扑的脸上,不禁使人想起在西湖边上冒雨赏荷时晶莹的露珠滚在粉嫩的荷花上,清新而迷人。呵,如水的女人,给人留下了淡淡而久远的馨香。

“大哥,替我们照张相好吗?”一句带着苏北重音的普通话惊醒了我。啊,是苏北妹。几分羞涩,几分胆怯,更增添了姑娘那恬静的美感。

我再看看这群姑娘,清纯、秀气、艳丽,没有一点矫饰,是苏北妹又不像苏北妹,苏北妹真的有这样的细腻?我边为她们照像,边与她们聊了起来。“你们是打工妹?”

“唔,不是。”其中一个穿着酱红T恤的的姑娘说,“我们是来常熟进货的。”

“进什么货?”我对话题发生了兴趣。

“招商城进衣服呀。”她说。我有些惊异,这么年轻,这么水灵,竟然是一帮做服装生意的小老板。“到常熟来进货,能行吗?”我又有些困惑。

“怎么不行,这里的服装便宜,款式也好,我们拿回去批发给店家,可抢手呢。”姑娘有些眉飞色舞。旁边的一位穿短装套裙的姑娘说:“我们基本上常驻在这里的,批好货后有专车运回去。”

倒是一条龙服务,我真的钦佩起来了。“那你们都是苏北的?”“是的,她们两人是靖江的,她是泰州的,我们俩是溧阳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说完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我也跟着傻呵呵地笑了起来。“就你们这几个姑娘,真胆大。”我不免为她们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有些担忧。

“常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治安好,人也和气好客,我们很有安全感。”姑娘们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不但要把款式新颖的服饰带回去,更想把常熟的繁荣富裕也带回去,改变改变我们苏北的面貌,学学你们江南人奔小康的潇洒劲头。”说完她们又哈哈地笑了起来。

说得多好呀,我还有必要去分清什么“苏北妹”、“江南妹”吗?显然,姑娘们是羡慕常熟的风土人情,更向往苏南繁荣昌盛的小康生活,但有一股子不甘落后的气质。我祝愿她们的希望尽快实现,让苏北也像苏南一样富裕起来。

那群披金戴银的苏北妹嘻嘻哈哈地涌下山去了,余香缭绕,彩影缥缈。富庶的常熟造就了众多的江南美女,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苏北姑娘。

红日从山坳里渐渐爬上来了,通红的阳光洒满山坡,轻柔地拥抱着我,拥抱着渐渐远去的苏北妹,拥抱着山里山外,拥抱着江南江北。苏南妹像水,苏北妹像露,水露交融浸润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中,清澈、醇酣、晶莹、透亮。

(发表于2003年8月5日《常熟日报》)

伞韵

江南多雨,江南多伞。雨水来了,撑一把素净淡雅的伞,在雨中缓缓而行,呼吸着清鲜的空气,看看那行行色色的人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别有情趣。绵绵的细雨中,朵朵伞花绽放,实是好看,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也是最细腻多情的地方,我恍然就想到了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结着忧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悠然而来,伞的神韵越发清晰可见。

观伞自然要其色,雨中看伞犹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像水彩画一般,只有些大意。

小巷中,一片灰砖青瓦之间,一顶桔红色的油纸伞便成为这幅黑白写意的点睛之笔。故乡这种绚丽多姿、精巧绝伦的油纸伞常常把人带到古老的故事中回不了神。想起自己曾与好友共撑一把粉红的雨伞在江边缓缓前行,柳丝在斜风细雨中显得婀娜多姿,那种浪漫闲荡的洒脱如何能用笔描述,更难用语言传达,令人终身难忘。再细看眼前这繁华的城市,人流涌动,一旦都打起了伞,须臾之间,铺天盖地,五彩斑斓,给城市平添几多活泼、几多亮丽。伞,是雨中流动的色彩,妇孺老者撑的是深色的小阳伞,素净无华;孩童少年喜欢布满各样卡通图的小伞,常常有笑声、哭声充满伞下,别有情趣;男人撑的是那种较为坚实的粗柄大伞,好像用壮实的肩膀为人撑起一片晴空;女人撑的当然是最花俏的折叠晴雨伞,雨天挡雨,晴天遮阳,描花雕柄,色彩缤纷,变幻莫测。忽然我又想起了那句“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伞,既有花的美丽多情,更有石的沉稳朴实。雨中观伞,竟然能生出许多感慨,虽然粗糙却充满了对美的向往。若无情无爱,如何能把一柄伞绽放出一朵花!

(发表于2005年11月22日《常熟日报》)

同类推荐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旁观集

    旁观集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热门推荐
  • 漏中沙朔风

    漏中沙朔风

    曾经的一篇练笔时至今日其实仍没有想好要写什么突然看到这篇为朋友写的就试着运气上传下
  • 不周传

    不周传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第一缕出现的五色光芒化作五种生灵,从此世间出现五种不同的统治,分为人、魔、鬼、仙、佛五种流派。周山被创灵尊者打碎,从中走出妖猴悟空,从此世间不周。周,取周全之意,不周,从此世间再无圆满之事。我等生来自由身,为何有人高高在上。我要让这皇权不在压制吾身、我要这愚民思想不在蛊惑人心、我要这天地间顶层人物不在奴役世人。我等需要记住思想,而不是记住某人;我们不需要再用虔诚的心态去敬仰高高在上的生灵。我等需要的是一个思想、代表我们的思想。万物需要的是一种力量,属于自身的力量。既然残破的世间注定了日后的腐朽,我们为何不重新开辟出一片净土?
  • 精灵女王的预言

    精灵女王的预言

    这是我的人生,没有预言,没有命定,有的只是多变而充实的生活,最后我会拥有我的那个他,还有永不言弃的伙伴!来和我们一起去冒险吧!
  • 约会要去必胜客

    约会要去必胜客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恋爱婚姻的种种现象,试图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让人心碎、心醉的状况,使读者能够更加正确地对待婚姻,能够得到更好的婚姻。
  • 承君一诺,十里红妆

    承君一诺,十里红妆

    女主很强,男主也很强,这是个强强联手的玄幻文。
  • 夏无羽翼

    夏无羽翼

    本文讲述的是一名实习律师的事业爱情成长史。“做我女朋友吧!”林翊说。她回答好,但她提出了试用期1、2、6,同为律师的他们当然知道这组数字代表着什么,他选择了6,然后他们的合同正式生效。她并没有告诉他,这个合同她只跟他一个人签过,也没有告诉他这个机会她只给过他一人,猝不及防地分开,让太多的柔情蜜意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她便消失在他的世界里……她没有翅膀,做不了他的天使,她选择放过自己,他又会如何抉择?
  • 终于等到你之完美爱恋

    终于等到你之完美爱恋

    童年和他有过一面之缘,他却深深印在她的心里,多年后她再次遇到他,两人将会摩擦出怎样的故事。他、她,定格在那天…………
  • 悦儿之恋

    悦儿之恋

    因缘巧合之下吴信在古玩市场买下了一个奇异的石头宝塔,回到家之后放在了床头上弄成了个摆件,一晚上吴信做了一个恐怖而又阴深的梦,在最后的记忆中,吴信被一只庞然大物彻底的惊醒,惊醒之后的吴信一不小心碰上了那石头宝塔,额头上被石头宝塔划开了个缝隙,还没等吴信叫疼,石头宝塔高速旋转散发着七彩神光,瞪大眼睛的吴信彻底的惊呆了……
  • 武林易侠传

    武林易侠传

    我,易小知,一个自幼喜欢命理,相术,堪舆,占卜等周易玄学的少年。当我遇见她的那一刻起,灰白世界一下子充满了颜色。就算因此卷入到永无休止的武林斗争之中,我也能利用所学在阴谋阳谋的博弈中先人一步。只要能让我们好好的一起生活下去,就算毁灭整个武林,我也在所不惜!
  • 夏有依米:花未漾

    夏有依米:花未漾

    一枚芯片牵扯出二十年前的一场阴谋,他们的相遇是精心安排,还是偶然的相遇,从未曾后悔认识你,只怪自己用情太深,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把你忘了,难道真的是和她的名字“依米”一样,只能拥有瞬间的绚烂,转瞬即逝的爱吗?可她只想择一人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