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3700000004

第4章 双面人司马懿(4)

历史对曹操的评价是:“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眩者,目无常主。难眩以伪,谓人不能乱其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不能乱其明”的乱世奸雄,却最终也没有看清司马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个智商最高的人:曹操、诸葛亮、司马懿。从三人较量时显现出的智力史看(除去个人的品质高尚与否这个因素),无论是对生存环境的判断,对自己智力使用价值的判断,对当下事实的准确把握,等待时机的能力,司马懿似乎都超过曹操、诸葛亮。特别是在对自己智力使用价值判断这一点上,司马懿更是远远超过诸葛亮。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他几乎没有浪费过自己的智力(甚至是体力)去做无益之事,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的工作态度至今想起来还叫人心疼。诸葛亮在很多方面都应该向司马懿学习,而除了“蜀汉正统论”这一点忠心外,司马懿倒没有什么可向诸葛亮学习的。

六、曹丕称帝君臣相契

曹操崩,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220)十月,曹丕迁汉鼎,登皇帝位,改年号黄初元年。曹丕登基,司马懿政治上的风云时代正式开始,他再也不用整日惴惴不安地担心曹操射向他的疑虑重重的阴郁目光了,躺在坟墓里的一堆枯骨再也不会有什么目光了。人,活着真好,活着就意味着有无限可能。作为前太子今皇帝曹丕的“四友”的司马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新朝廷的重用,他官拜尚书,不久又转为督军、御史中丞,封为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督军官罢,迁侍中、尚书右仆射,都是曹魏政权中央机关的重要负责人,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司马懿这时一定是暗地里沾沾自喜,无比赏赞自己的政治目光,无比庆幸自己早年选对了主子,才有今天的青云直上。而跟着曹植的那些人,丁仪、丁廙等却被曹丕赶尽杀绝。二丁遭到族诛,凡与其有关联的男性人口,即便是个婴儿,只要你有个男根儿,全部人头落地。曹丕的阴险苛刻,如此可见一斑。见人履霜,自己脚寒。司马懿有些怜悯才子丁仪、丁廙,但更多的却是不屑,认为他们根本不是玩政治的料,政治智商如此之低,却又偏偏无比热心政治,活该你被政治玩死。

但客观地说,由于曹丕在位时间很短,仅仅七年,曹丕他自己没有能够像他父亲曹操那样“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皇机,克成洪业”,建不世之功。他的基业是他父亲曹操打下来的。如果他想进一步开拓他的事业,也像父亲一样建立不世之功,他的途径就只有一条:灭掉蜀汉,剿平东吴,统一中国。曹丕不是没有这个志向,可他生不逢时又才具远不如其父曹操。曹操都没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遑论曹丕了。当是时东吴有孙权、陆逊,还有一批实力不俗的武将,而蜀汉则有诸葛亮在。两家的运祚都没有走到尽头,都在辉煌末尾的明亮期,所以时势没有给曹丕提供统一中国的机会。皇帝没有多大的事功,他的臣子们的政治能量军事能量也没有一个阔大的发挥舞台,所以司马懿在曹丕时代只是不断得到重用,却没有可供书之青史的历史功绩。

不甘平庸的曹丕在他做皇帝的短短七年内,也曾三次亲征东吴,但却都无功而返。

东吴用陆逊之计,夺荆州斩关羽后,刘备痛心疾首,此仇不雪,他日难在黄泉之下见二弟。当时赵云劝刘备:“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将魏灭掉,孙权自会臣服。现在曹操虽然已经归天,其子曹丕却篡逆当了皇帝,我们应该顺应四海人心,早图关中,居黄河、渭水上流以讨曹丕,关东义土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将魏弃置不顾,而去讨伐我们应该当作盟友的东吴,双方一旦交兵,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此种决策是不英明的。”刘备已被仇恨之火烧得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心为关羽报仇的刘备对当时的战略形势,双方力量之对比,以及交兵之后的胜算把握一概不论,像一头喝醉酒的老公牛,一心一意、盲目混乱地往敌阵冲去,实际上他为了报仇是置蜀汉之大业于不顾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备可是三国时代第一君子,为了报仇他是一年也等不得的。赵云没在桃园与他一起喝过酒,划过拳,看过桃花,磕过头,赵云不是一弟。赵云的话,他只当作耳边风。

黄初二年(221)秋七月,刘备自率大军,气势冲天东征讨伐孙权。东吴一则理亏,毕竟是他们杀了关羽父子;二则一开始也被蜀军的“气势冲天”给吓住了。孙权于是想暂时性地弯下腰来,与蜀汉讲和。讲和?想得美!我二弟的仇还没报呢,我正想茹尔血,砍尔头呢,哪里还会与不共戴天之东吴讲和?刘备咬住东吴不依不饶,孙权发现与蜀汉的一场血战是迫在眉睫了,能屈能伸的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怕与蜀汉交战时,中原的曹丕再对他进行讨伐,这样会形成夹击之势,使东吴腹背受敌。于是孙权决定向曹魏称臣。魏代汉,东吴与蜀汉都是不承认的,认为这是曹贼篡汉。这回东吴遣使称臣,那就意味东吴承认曹魏政权的正统地位了。曹丕大喜过望,群臣也齐声道贺,唯有侍中刘晔看出这是孙权的权宜之计,是因为刘备要讨伐他,他怕曹魏与蜀汉联手,所以假投降、假称臣。是外有强寇之时,低一下头,找个靠山,增些底气。并劝曹丕乘吴蜀混战之际,从中渔利,渡江袭吴,吴打下来后,蜀也就不在话下了。曹丕不听刘晔之劝,说:“人家称臣而投降我大魏,我却不讲信义去讨伐,以后想投奔我大魏的人都会疑心重重。”遂受吴降。

东吴狡猾地稳住了曹丕,便一门心思地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烧成灰烬,刘备的亏吃得忒大了,又气又恼,又恨又羞,心中窝的这口气出不来,便气死在白帝城,追二弟与三弟于黄泉之下去了。东吴的危险已解除,于是孙权就觉得没必要再向曹魏政权称臣了。本来当年孙权向曹魏称臣时,东吴朝廷上,许多文官武将羞辱得咬牙切齿,痛哭流涕。江东蛟龙,岂能做鳖,长久屈身于曹魏。那时向你卑辞奏章、飞媚眼、拍马屁,不是真怕你、真服你、真敬你,是形势使然,你还以为我真把你当正头香主供起来呢!

东吴的反复无常使曹丕大怒,他觉得东吴对待这种政治盟约简直像放屁一样轻松,自己在他们有难的时刻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庇护了他们,他们不感恩不戴德,用过就甩。孙权,孙权,蕞尔小子,谲而不正,反复无常。曹丕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叫孙权给当猴耍了,他哪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决定伐吴。黄初三年(222)九月,曹丕命张辽、曹休、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路大军杀气腾腾,奔东吴而来。曹魏大军与东吴大军相持数月,互有胜负。到了黄初四年(223)二月,疫病流行,曹丕只好下令将大军撤回。

此一次伐东吴,可谓鼓噪而去,悄然而归。君臣人等,基本上是寸功未建。但曹丕并不甘心,黄初五年(224)七月,曹丕决定第二次伐吴。七月,曹丕来到许昌,他留此时爵封向乡侯、官拜尚书仆射的司马懿镇许昌,司马懿感到责任重大,推辞不受。曹丕对他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如果不是心腹股肱之臣,曹丕是不会这么恳切地对他说这种实实在在、不加半点虚饰的真心话的。给你官职,不是让你食厚禄,荷荣华,是承担责任干实事的。八月,曹丕亲御龙舟,循着蔡河、颍水,进入淮河,九月到了广陵。然而东吴将士早有准备,沿江数百里设疑城假楼,又将舟舰浮于江上向曹丕的水军示威。远远望去,似有百万水军在守卫长江天堑。其实这些城楼都是木桩披上芦苇而成,正所谓“植木衣苇”。只是长江浩荡,云水氤氲,白雾茫茫,没有望远镜的时代,曹丕他们哪里看得真切!曹丕到江边又正值江水盛涨,他望着浑茫天际的长江之水,只得无奈地感叹:“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十月,曹丕回到许昌,此次伐吴,又是无果而终。

曹丕伐吴的劲头真可谓是百折不挠。黄初六年(225)二月,曹丕带着一批朝廷重臣从洛阳来到许昌,他决定第三次伐吴,并御驾亲征。曹丕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镇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后台,尚书台留许昌诸人)。可见曹丕对司马懿有多么倚重,他在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时,总是把自己的最吃紧的临敌后方交给司马懿镇守。曹丕此次征吴,决定“去江数里,筑宫室,往来其中,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曹丕临行前对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在曹丕的心里,他是拿刘邦的贤相萧何来比方司马懿的。司马懿在曹魏政权的核心机构位重如巍巍一高山,不可撼动。曹丕第三次伐吴,声势极其浩大。

八月曹丕率领水军自谯循涡水入淮河,十月到广陵,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怎奈吴人严兵把守。曹丕一腔抱负无法施展,时令又是冬十月,浩荡的江水早晚寒时则结成千里薄冰,寒风翻卷着漫天黄云,天地皆是萧瑟与凋零,曹丕大军的舟舰无法入江。白天,太阳一晒,江水又波涛汹涌,气势撼人。曹丕只得又站在江边上感叹:“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并在马上作诗曰: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成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这是真正的“在场文学”,只不过这种“在场”所花代价大了一点。此次伐吴曹丕差点遇险,差点叫孙权把他“伐”了。曹丕在归途中,吴守将孙韶派部将高寿率五百敢死队员来劫曹丕的车驾,曹丕没料到孙权会来这一手,他以为他在江北叹江南,那孙权也一定是在江南叹江北,碧眼小儿也不会过江来惹他。这五百敢死队员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曹丕大惊失色,副车丢掉了,皇帝专用的羽盖也被掠走,翠华一去无影踪,而数千战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开回淮水中。

黄初七年(226)正月,曹丕从广陵回到洛阳。伐吴虽然无战果,但他对留守在许昌的司马懿工作十分满意,并决定司马懿继续留镇许昌。他给司马懿的诏书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完全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曹丕的心目中,司马懿镇抚何处,则如他亲临此地一般。司马懿就是代表他权力意志的一个影子。

七、顾命大臣

长江浩荡的天水永远长流在曹丕遗憾的梦中,父亲打下的疆土,他并未能增加一寸,父亲建立下的功业,他未能添彩一分。黄初七年(226)五月,四十岁的曹丕仅仅做了七年的皇帝,崩于洛阳,临终前“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嗣主”。

从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辟为丞相文学掾,到黄初七年(226)曹丕驾崩成为托孤大臣,司马懿走过了近二十年时间,政坛之路,其中有荆棘丛生路——曹操时代;也有平坦宽广路——曹丕时代。无论是什么时代,司马懿始终是理性的、低调的、隐忍的、智慧的。在荆棘丛生的路上走,他没有让一棵蒺藜扎着脚,使伪装成为本能,照样走得四平八稳。在宽广平坦的道路上走,他清醒地认识到皇帝给他的自由不是无限的,他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有限的自由,既不膨胀,也不猥琐,尺寸合适地发展自己。动态能量该释放时释放,该收敛时收敛,让皇帝看着他又有用,又不碍事,又忠诚又有才具。这样,皇帝临终前便把继任皇帝——曹叡和曹魏的江山郑重放心地托付给这四个人:两个是宗室,两个是早年的“四友”。能自始至终地成为皇帝的“友”——能自始至终成为一个平常人的友——那难度并不亚于让骆驼穿过针眼。可司马懿做到了。

明帝曹叡其实是个很孤零的人。皇家的玉楼瑶殿、富贵金紫都是外在的繁华,它管不到心灵最幽暗最柔软之处。父亲对母亲甄后的爱意渐衰,郭后、李贵人、阴贵人的并受宠幸,都使年轻而聪慧的曹叡觉得自己虽然生活在锦绣丛中,无形的荆棘却遍布四面八方。作为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女人的皇子,他没有一点安全感,终日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黄初二年(221),母亲终被赐死。许多年后,他长大成人,听父亲的另外一位贵人说,母亲死日,备受宠爱的郭后怕甄后在九泉之下含恨作祟,让其披头散发,覆面含糠而葬。曹叡痛彻心肝,泪流满面。因而,他把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化作绵绵敬意,都献给了外祖之家。但甄后死时,他还不懂这些,他所懂的是父亲对他日益冷淡、日益疏远,本来早就该确立的太子之位,也迟迟没有确立。爱屋及乌,恨屋也会及乌。曹丕对甄后的绝情、冷酷必然殃及到曹叡身上。视权力为第一生命的帝王之家究竟有多少人伦之道呢?

同类推荐
  • 初唐鸠鸩

    初唐鸠鸩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然后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真的是真实的历史吗?是忠还是奸,是智者还是莽夫,真如历史所说的一样吗?本书的主角是一个杀手,在推动着历史巨轮前进的同时,消失在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之中,不留名姓,遵循着杀手最基本的准则,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热门推荐
  • 终极保镖在都市

    终极保镖在都市

    枭雄出狱本想开个保镖事务所,却卷入一场今天阴谋之中。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已再战江湖,一双铁拳横扫出世,横扫江湖,肆无忌惮!在保镖界,成为赫赫有名的神话,在都市,成为巅峰枭雄!【PS:QQ群253227447欢迎加入~~~】【PS2: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坚持原创,坚持完本!】
  • 只是当时

    只是当时

    文案:“孟安,祝你幸福!”叶知秋满脸带笑的望着远处,没有人看到她的心在流血。“飞扬,对不起!”最后看了一眼这熟悉的国度,她猛的转身,似乎要将一切过往抛去,她头也不回的进了机场的甬道。“叶知秋,你这个世界上最超级无敌的傻女人!”云飞扬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无力,只是看着起飞的飞机,心疼地大声叫嚷。热闹的婚礼上,帅气的新郎一人在暗处,面无表情,忽得心一窒,他按住了胸口……自见他第一面,叶知秋就爱上他,轰轰烈烈,勇气无人能及,她总是为他守望,可,却从不知身后有着相同的目光。命运的罗盘从来不是为我们设计,却总是把我们设计。蓦然回首时,伊人已去,孟安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这一生的最珍贵的爱恋。一如异国他乡的叶知秋从来不敢想,想那道追逐她的目光。年少青葱时,我们爱得无所顾忌,只是浑然不觉满身伤,满心痛,因为那爱也曾带我们飞入云端。青春在那年夏天戛然收尾,她逃的迅急,以为这样可以忘却一切,只由她一人承担,也许记忆总会淡去,可深埋心底的总不会放过每一个人的却是那永恒的——遗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青春的匆匆而过,当我们不止一次的唏嘘感叹——多少年,多少年过去,当我们可以独自一人面对一切,站在青春的尾巴处,伸手,我们,还能握住什么呢?时光的塔罗把一切推动,时光好似回到五年前,当我们可以轻松的说HI,我们的爱,还能,重新开始么?多少年少轻狂都已成轻掷,这么多年……——谨以此文献给我们青春无忌的爱恋,纪念那逝去的似水流年
  • 十二萌女闹天下

    十二萌女闹天下

    一朝穿越,双子世家的天才双倾子变成了鬼王妃并且还失身了,天!上帝是多么得“疼爱”她啊!一想到不能看到那十一个逗逼姐妹了,真心痛!谁知……穿越而来的不只是双倾子,还有……他,是震撼天下的鬼王,当腹黑冷漠的他遇到有双重人格的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容作者提醒一句,鬼王并不是男主哦!男主素谁呢吧?)而双倾子和她姐妹有怎样的相遇,怎样的结尾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千世界繁华

    三千世界繁华

    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高手无数,杀戮不止,跨界大战,异族入侵,混沌天域谁主沉浮,能否带领混沌天域冲破牢笼与异族抗争,冲上三千大界称霸一方。
  • 周存道的奇妙历险记

    周存道的奇妙历险记

    讲述一个普通上班族,突然在某一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异世界变成了一个恶魔,虽然变成了恶魔,但是还是要工作。为什么?老子可是恶魔啊,不干恶魔行不行?
  • 《雪舞相思》

    《雪舞相思》

    她,21世纪的新时代女性,自小因一部电视剧《秦始皇与阿房女》而结下“痴秦情结”,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西安旅游,哪知西安之行阴错阳差的变成了千年大秦之旅,她怀着对嬴政不变的痴情如愿以偿的穿越到了秦朝,还因此得到了嬴政挚爱的阿房的容貌。然而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个穿越时空的痴秦女子,她来秦朝之时已是嬴政生命里的最后一年,面对一个真实的嬴政,面对史上的千古一帝,面对史官笔下的“暴君”,她能否改变历史?她的痴情能否依旧?她的爱怜能否依然?
  • 天空侵犯

    天空侵犯

    在2061年年末的全国特勤工作结果总结大会上,张耀阳同志作为年度新进特工奖的获得者,身披大红花,意气风发的作为新进特工代表站在台前发言。面对着众多领导和新老同事,张耀阳同志面带自信,轻声说道“我不是特指你们其中某一个人,我的意思是,在坐的各位,都是腊鸡!”························(轻松欢笑文,全程无尿点,欢迎吐槽,接受批评,跪谢投票,喷子出门左转精神病院,不谢!)
  • 延生

    延生

    这是一位少年的成长记录,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挥斥方遒,一切都很平淡,甚至有些无聊
  • 超级训妖师

    超级训妖师

    一只剑弑众神的草精灵!一根吞噬万敌的幽冥鬼藤!一头屠尽八荒的噬魂兽!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妖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