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9600000001

第1章 国内求学(1)

一、家世

1904年丁巳阳历5月23日,王明诞生于当时的安徽省六安县六区金家寨镇下码头。

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归属,王明应是安徽省金寨县古碑区双石乡码头村人。相传金家寨街区兴建于唐朝末年,古名“金钗镇”。据地方志记载,至明末清初之时,“金钗镇”被通称为“金家寨”。

金家寨位于安徽河南交界之地,街西首墙上立有六安、商城、固始三县界碑,故有“鸡鸣听两省,狗咬闻三县”之称。这个皖西边陲的小镇,周围山高岭峻,依山傍水,关寨环列,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金寨县有六支主要山脉,两条主要河流。小有名气的史河、淠河即发源于此,贯穿全境。金家寨在史河上游张弓山下。以狮子岭头为界,分上下码头两个街区,约有三千多人口。金家寨盛产竹、杉、铁、炭等山货,史河下游的商家经常带着粮、盐等日用品来收买山货。

1918年,14岁的王明曾作七律一首,描述金家寨当时的货运情景。诗曰:

金家寨立史河边,

住户商家人数千。

悬剑张弓峰对峙,

狮头猫洞岭相连。

毛牌月月来盐米,

山货年年出竹杉。

鸡犬声闻三县乐,

谁分皖省与河南。

金家寨历史尽管悠久,但正式设县,则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的事。1932年11月,国民党政府将安徽省的六安、瞿山、瞿邱三县和河南的固始、商城二县的边境地区之一部,划归一起,建立了以当时驻军将领卫立煌名字命名的“立煌县”。金家寨作为立煌县政府所在地,改称为“金寨镇”。抗日战争时期,“立煌县”一度成为安徽省临时省会所在地。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解放了金家寨。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又以原县政府所在地金寨镇命名,将“立煌县”改为“金寨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寨县人民政府仍设在金寨镇。1954年3月,这里的人们在日益高涨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运动中开始了一项重大工程——修建梅山水库。到1956年4月梅山水库建成时,有着悠久历史和动人传说的金寨镇,已是汪洋一片,不复存在了。

王明诞生于金家寨,他的籍贯应是现在的安徽省金寨县。不过,王明祖籍却是安徽省径县云岭村。清朝的某一年,这里洪水泛滥,乡村受灾,王明高祖父陈世学和高祖母吕老太无法生计,遂投奔到金家寨的哥哥家来。吕老太的哥哥当时开个小染房,生活还过得去,他们便在哥哥的帮助下,暂时在金家寨安顿下来。

陈世学在金家寨住了一年多,听说云岭村灾情过后生产恢复,便不顾病体,要领着家人返回故里。可是,生活的奔波使陈世学在返途中一病不起。吕老太埋

葬了陈世学后,只得又带着孩子们返回了金家寨。从此,王明家系就在金家寨繁衍生息起来。笔者在云岭村查到了陈国世系图和几个支谱,上面记载:春秋战国时,胡公满,封为陈国,遂姓陈,传了79世。

王明的曾祖父陈应义,生有两个儿子。小儿子陈亨锡,就是王明的祖父。

陈亨锡,号毓亭,是一位私塾先生。他擅长书法,精于裱糊,也算是一位乡村才子。但他没有田产,仅以教书为生,仍然无法满足家人的生活。所以,陈亨锡曾与五家亲友合伙开过一个小香铺,以此来补充生活的不足。

王明祖母曾氏,是河坪丁家堡人。她生有五男三女,其中老大陈聘之,就是王明的父亲。

王明的父亲陈嘉渭,字炳森,号聘之,1877年阴历八月十九日生。他小时读过三年私塾,但由于生活艰难,身为长子,只好在15岁时辍学,到离家25里地的胡家店子当学徒。陈聘之在“陈庆号”学满三年后,又回到金家寨下码头帮助父亲开香铺。陈聘之作生意倒算有了“学历”,但在与五家合伙开的小香铺中,仍然只能充当小店员的角色。

1897年,20岁的陈聘之娶喻幼华为妻。

喻幼华,号淑连,1880年生于金寨的张家畈村。她个子虽小,眼睛也有些近视,却是一位善良、能干、贤慧的乡村妇女。自己不太识字的喻幼华结婚后却积极培养子女读书识字。1924年,她还建议陈聘之办了个女子学校,专门招收那些无门读书的女子。喻幼华招收了几十名女学生,自任女子学校校长,陈聘之为副校长兼教员。黄启仁、张育才、陈觉民、陈绍伟等都在该校任教。

当时,女子读书是叛逆,妇女出任校长更是大逆不道。喻幼华办学招来了众多非议。王明四叔陈云溪是位封建卫道士,他就反对哥嫂办女子学校,扬言要进行破坏。于是,喻幼华整日拄着拐棍在校门前守卫,致使他们没敢来捣乱。

1958年,王明为纪念母亲喻幼华,写了名为《大娘校长》的诗文。诗曰:

陈氏祠开女学堂,大娘校长半文盲。

手持拐杖门前站,保护师生打痞氓。

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喻幼华担任女子小学校长和其他妇女工作。她时常登山涉水,到处动员妇女帮助苏区政府和红军,做了一些对革命有益的工作。

母亲喻幼华对王明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了母亲矮个子的血统,而且受母亲的教诲,一贯勤于好学。母亲创办女子学校14个春秋后,1938年王明也在延安兼任了中国女子大学校长。

陈聘之为人纯朴,主持公道,热心助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地区燃起的革命烽火,也把陈聘之卷入到革命洪流之中。1929年5月,陈聘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寨地区立夏节起义,并被任命为六安六区赤色互经会主任。1932年,他先后被调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瞿山县任专用公司经理、瞿丘县运输公司经理等职。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他又回到家乡,开过一段糕饼店,以后又以教书为生,当了几年乡村教师,并且继续为革命事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陈聘之和喻幼华生有二男三女,王明为长子,在兄妹中排行第二。

王明姐姐陈先民,比他大4岁,20岁时即因病早逝。大妹妹陈觉民,二妹妹陈映民,弟弟陈绍炜,先后在父亲及大哥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明大妹陈觉民生于1905年,后入私塾读书。1924年陈聘之和喻幼华开办女子学校以后,她到女子学校当了教员。1929年中国革命呈燎原之势时,陈觉民也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先在商城一区模范小学教书,后调到县妇委工作。据《金寨县革命历史大事记》记载:“1931年3月底,商城县妇女委员会9人组成,书记汪泽荣,秘书陈觉民(脱产)。”陈觉民1933年与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列宁小学任校长的汪惠生结婚,有一女叫汪向荣。

王明二妹陈映民又名王营,1908年生。在她出生仅七天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忍痛将她抱给了金家寨上吕家湾的贫农吕能江家,给吕家做了童养媳。陈映民从小在吕家长大,15岁时与吕家长子吕绍文完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一无所有的吕家兄弟成了革命的积极参加者,陈映民也参加了革命斗争。她于1930年加入共青团,任六安六区五乡团支部书记。1931年又参加了红军,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12师政治部做妇女工作。1932年,陈映民跟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她担任了川陕省委妇女部副部长。在艰苦的红军长征途中,陈映民的丈夫吕绍文和弟弟吕绍武、吕绍全先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亲人中只有陈映民坚持到了陕北。

1936年10月,陈映民随同红四方面军第五、九、三十军及总部机关和直属团队共二万多人,奉命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执行打通国际路线和在河西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陈映民任妇女团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由于孤军深入,敌众我寡,西路军将士虽然浴血奋战,但损失惨重,陈映民也在战斗中被俘,被押解到敌人开办的被服厂做苦工。

虽然在敌人的魔窟中受尽苦难,但陈映民还是在一名汽车司机的帮助下逃离了虎口,于1938年4月来到了延安。由于此时正是张国焘叛逃至武汉并发表声明脱离中共之时,延安正在掀起声讨和揭批张国焘的高潮,陈映民为避免受到不必要的牵连,于是根据其已改名叫王明的大哥之姓,改名叫王营,继续为党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陈映民一直在后方负责保管财产。1949年秋,她随军南下到重庆,后到重庆水产公司工作,1983年离休。

陈绍炜又名甘宁,是王明唯一的弟弟,也是兄妹中最小的一个。他生于1911年,小时读过私塾和小学,后又到六安县读完初中,毕业后回到金家寨教书。他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在商城县一区一乡模范小学、七区列宁小学教学,后又调到六安县七区四乡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任宣传员,以后也主要从事教书等文化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去了延安。

王明一家大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母亲喻幼华的娘家也可以称为革命家庭。王明大舅喻幼堂,共产党员,曾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六安六区十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二舅喻百方,共产党员,是六安六区游击队副队长。他俩于1930年五六月间分别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受尽酷刑,但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无论陈家还是王明外祖父喻家,参加革命最早的要算是王明。王明对其家庭成员及亲属参加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王明家乡金家寨县,素以革命老区闻名全国。1924年金寨地区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建人就是王明的老师詹谷堂。1929年这里举行了立夏节起义和六瞿起义,创建了两支工农红军,使该区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区。

1930年春,国民党部队进占金家寨,王明父母和弟妹跟随红军退至牛食皈,不幸其母喻幼华得重病。后红军打退敌军,全家重返金家寨。其母喻幼华闻讯两个弟弟被敌军惨杀,病情加重,被人用担架抬回金家寨。半夜时分,才回到家中。可惜家中被敌军破坏无遗,喻幼华想喝点糖水而不可得,从而休克致死,时年50岁。

1930年夏,王明在上海闻母逝世后十分悲痛,特写了一首《闻母死》,以示悼念:

(一)

离母五年兮,谁知别千古?

万苦不苦兮,青年丧母苦。

全心革命兮,略以慰我母。

梦中母来兮,知儿地址否?

(二)

白军刚退红军回,

两舅牺牲病体催。

无食无糖无水饮,

死因休克水含悲。

喻幼华的逝世给年过半百的陈聘之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由此也为王明引来了一位继母。这位继母叫黄莲舫,比陈聘之小十多岁。王明这位贫家出身的继母劳动一生,为人老实,心宽体壮,无文化,对王明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因为王明自1925年后再没有回过家乡,直到1938年在武汉才与继母黄莲舫见面。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比较注重阶级成分,强调对一个人家庭出身的考察。“文化大革命”中,像王明这样的“机会主义的头子”,自然被划入地主家庭出身。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十次路线斗争学习资料》等书刊杂志中,都宣称“王明家庭出身地主”,有的甚至说“他出身大地主家庭”。

“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版的有关书刊,其中包括台湾的一些书刊,有的称王明家庭出身是“破落小地主”,有的称“富裕农民家庭”,有的认为是“小商人家庭。”

王明家庭是城镇居民,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更无一寸土地,根本不会是什么“地主家庭”。王明家庭也谈不上是什么“富裕农民家庭”。王明说:“我家贫无立锥土”。他们家无房无地无财产,凡知情者都异口同声说:“他们家很穷”,甚至穷到揭不开锅,借米,借钱,靠别人接济而生活的程度。王明的同乡同学桂尊秋证实说:“他们家有时穷的没米吃。我记得曾向我家借过米。陈绍禹在三农时曾没钱交学费。”乡亲朱少轩也证实说:“陈家穷的难以维持生活,就靠齐寡妇接济。”王明家境贫寒,陈聘之常忙碌一年,到头来却负债累累,愁的过不了年,经常在年关前几天离家躲账。只得由王明与姐姐、妹妹替父亲“挡账”。

王明曾写诗回忆苦度年关的情景:

富户家家乐,穷人个个愁;

何时天下变,不再过年愁。

把王明家庭说成是“小商人家庭”,略近实际情况,但实际上也是不确切的。

王明祖父陈亨锡,曾和五家亲戚合伙开过一个小香铺,是一个既制做又出售的铺子。王明父亲陈聘之从胡家店子的“陈庆号”学徒期满后,就进入这个小香铺当了店员。陈亨锡死后不久,小香铺就关闭了。小香铺是陈亨锡入的伙,是六家合伙办的,陈亨锡死后有五个儿子,能分到陈聘之名下的只不过是1/6中的1/5。何况小香铺经营无利,办的时间不长就只好关闭了。陈聘之在小香铺中基本上是一位店员。

在20年代,陈聘之四家在金家寨合伙开办过一个“陈隆昌”山货行。这个“陈隆昌”山货行不同于一般商店,它没有多少资本,自己也不出售什么货物,主要是靠佣金收入和拿手续费为计。“陈隆昌”山货行属于小货栈性质。合伙开办“陈隆昌”山货行的是陈国栋、陈家富、陈聘之、尹成桥四家。其中陈国栋和陈家富出房出钱出东西,但不参加劳动与经营活动,是股东性质。陈聘之和尹成桥出的是劳动力,既参加劳动又参加经营。陈聘之有文化,就负责记账和经营铺面。尹成桥年轻又无文化,就负责跑外的业务联络。虽然“陈隆昌”山货行是四家合办,但实际上各自所处地位却不相同。陈聘之可以说是一位写写算算的脑力劳动者。

同类推荐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本书主要介绍了四大英雄史诗与其内涵。包括《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华抱山》,其中有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融入史诗的藏族英雄形象、为理想天堂宝木巴而战斗、融入战斗精神的英雄史诗、饱含英雄情怀的传奇故事、为了正义七次远征出战、玛纳斯后代的英雄事迹等内容。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驭剑者

    驭剑者

    尹一的手正游移在一妙龄女郎的腿上呢。正所谓“性感不是骚,劈腿秀贞操!”泡校花?弱爆了!这女郎是学校里最漂亮的老师。即便如此,那也是尹一的菜!尹一以为,自己肆无忌惮的人生要开启了,收小弟,泡美女,纵横都市校园!不过这女郎的一声娇喘却打破了尹一的白日梦。从此,都市规矩我来创,驭剑之力任我行!
  • 宿命人

    宿命人

    你本无命,天地孕育;你本有魂,命运重铸;你本无体,道之凝聚;你本有名,却又无名;宿命之人,难求本尊?
  • 雨过风晴彩虹出

    雨过风晴彩虹出

    杨晴在父母的强迫下认识了她的真命天子——韩萧,并认他做师傅。杨晴多次逃学,但还是被他抓住了。杨晴天天被韩萧欺负,日日夜夜都想着她小时候的朋友,想起他们的约定;终于有一天,杨晴知道了“他”是谁,但是他被秦岚给抢走了,杨晴很伤心的说:“萧哥哥,你,你,你为什么,为什么”......历经了多少风雨,多少困难,他们一次次的分离,一次次的重逢不都是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可是杨晴却一声不吭的走了“你,你,你,萧哥哥”.....一代女侠
  • 黄离亭

    黄离亭

    自古刀兵皆凶器,屈鬼亡魂映繁星。儿女英豪多义气,大道如山命自轻。
  • 爹地大人:妈咪又不听话了

    爹地大人:妈咪又不听话了

    你荣,我便陪你在最高峰看尽世间繁华;你累,我便贡献我的肩膀为你遮风避雨。“宸浩,今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紫楠,今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望世,而是把小小的你养成了老婆。”你的笑容就是我的宽慰,愿用一切,换你一笑倾城。“麻麻,粑粑,你们好肉麻,在小朋友面前这个样子真的好吗?”某萌宝叹气"没救了“
  • 魔帝太痴情,无情尊主快投降!

    魔帝太痴情,无情尊主快投降!

    三千年前,她是天界公主,他是魔界魔帝;小时候,那片樱花林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再见已物是人非,她遭人背叛心痛不已让自己沉睡于天地之间,他却毅然紧跟其后陪她沉睡,轮回,这次他不会在让她一个人,三千年后,在续前缘…
  • 戴着异戒闯天下

    戴着异戒闯天下

    你来追我我回异戒!你比我厉害!哼,我去异戒修炼!没有武器我到其他时空得!没有丹药可以到异戒中得!无论是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经管你有七十二变,我还是能到异戒中闯天下!
  • 造魂者

    造魂者

    一场意外的死亡,竟把她带到了一个冷血的世界扑朔迷离的大陆,几经挫折的真相,信任的人背叛她,邪恶的人却救了她那么既然这个世界是这样也罢,就毁了吧!且看一个新手灵魂的成长复仇!灵魂法则一:灵魂总数量一定,则空间稳定灵魂法则二:灵魂无论性质,皆可替代灵魂法则三:毁灭灵魂的人会受到诅咒你相信这个世界有灵魂吗?
  • 废都记

    废都记

    一个质朴得近乎原始的古老庄园的少主出于童性的好奇偷偷的藏在大人的花轿里第一次进了城,然而他意外的与家人走散。多日之后被找到的他沾染上了一种与庄园里面人不一样的气质,父母以为他中了邪请来了巫师。可是答案却不是那样的,因为多年之后的他在自己的婚宴上带着一样莫名的东西永远的逃离了庄园......................
  • 迷域离姬

    迷域离姬

    他..万人仰望.却爱上了不该爱的她她..是当朝宰相的神秘养女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可结果呢...两个相爱的人却因一个由她创出来的人毁了...........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却亲手杀了亲子...她亲手打的他魂飞魄散转身却又甘愿受十世轮回之苦换他重生如果有下一世,我身披红装,你来娶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