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8500000002

第2章 庚子年(1)

一九六六年八月,住在北京安定门外和平里中央乐团家属宿舍的人们,经常被楼里下水道堵塞搞得手忙脚乱。

“又堵了……”邻居们相互之间找搋子,帮忙疏通厕所的排水系统。“不知道哪家又销赃呢。”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嘴上却谁也不言语。

此间,住在八号楼一单元二楼三号的三舅、舅妈和望一姐,在几乎没有时间将家里珍藏了几十年的影集里的照片予以甄别的情况下,便开始赶在红卫兵到来之前,销毁这些“封资修”的证据了。他们先是在厨房里用火烧,但浓烟骤起,险象环生。还是三舅心细:“撕吧,先把相片撕碎了,然后用抽水马桶冲下去。”

天刚放亮,住在楼上的小提琴家杨秉荪的夫人,就拎个搋子跑来敲门了:“望一呀,厕所的下水道是不是又堵了……”

那天晚上,在三舅家销毁的一千多幅照片中,有一张照片是最值得留下的。为此,母亲一直惋惜地说:“你姥姥就留下了这么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六十六年前的老照片。因底版曝光有些过度,照片上的影像显得很淡,像蒙了一层致密的尘埃,一层光亮的薄雾。

照片上一位面色黝黑的中年妇女,紧蹙着双眉,站在一片纷乱的废墟里,一身灰色的长衫因污皱而显得狼藉。那妇人的目光里充满愁苦与绝望,与放在她身旁一口小棺材里的那张平静却毫无血色的女孩子的脸,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从小就不敢正视这张照片,因为母亲告诉过我们,照片中的那位妇人,就是我姥姥。而棺材里那个像白蜡雕塑的小姑娘,就是我大姨。这张照片是一位美国传教士给拍的。那是庚子年(一九〇〇)的夏天,姥姥全家在围困中的北京肃亲王府的院子里。

姥姥姓郭,京东香河县人。和旧中国大多数的妇女一样,姥姥根本就没有学名。嫁给姥爷后,人们本应叫她李郭氏,但姥爷却给姥姥起了个学名叫郭路德。在《圣经》旧约里,路德是一位非常贤德并能忍辱负重的女人。

我姥爷叫李文镕,字陶轩,祖籍北京。据老一辈人说,他们这一支李姓,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嫡嗣后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重新上映时,母亲曾提到过这件事,我也因此学会了那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让人尽情伤感的词章。当然,这些都已无从考证了,但就我所熟悉的李氏血缘亲属当中,确实有众多在音律丹青方面颇具天赋的人,这可能真的要归功于当下大家所说的遗传基因了吧。

我太姥爷叫李永泰,字子安,曾是清廷銮驾库的一名武备。姥爷是他的长子。年轻时,姥爷就信奉基督教,并很快成为一名乡村布道人,活跃在京东通州香河一带。

自元代起,通州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最重要的码头。每年从三月开河到十一月封河,在不到九个月的通航时日里,这里竟能接送三万多艘从江南逶迤北上的大帆船。华东南及运河沿岸的地方官吏,通过漕运将每年上缴朝廷的银两、粮秣、木材、茶叶、丝绸、盐铁等大批物资运往京城,通州口岸一时间樯橹如梭,商贾云集,十分繁华。

然而,进入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清政府国力渐衰,加之江淮太平军及山东捻军的持续袭扰,内河漕运遭受空前打击。而洋人开办的近海航运公司,又使大批南方物资转运海上,一时间,通州一带数以万计靠运河维系生计的农民,就此断了粮草。而恰在此时,山东高密民众以“洋人筑路,断我龙脉”为由,用大炮轰击了修筑胶济铁路的德国人,将原本蛰伏于民间的满腔怒火直接引向各地教会与洋人,义和团练应运而生。消息传到通州,满街闲人即在城里筑起坛口,啸众起事仇教灭洋。俟至庚子年(一九〇〇)暮春时节,通州街头已到处张贴仙师降坛乩语曰:“大难临头,只在今秋。白骨重重,血水横流。恶者难免,善者方留。但看铁马东西走,谁是谁非两罢休。”

几经波澜,通州一带的基督徒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最先提出往北京逃的,是一位姓张的寡妇街坊。两年前丈夫去世后,张寡妇与五个儿子相依为命,生活举步维艰。而大凡这样的弱者,不久便都皈依了基督教,因为他们需要神的慰藉与护佑,祈盼万劫之后能升入天堂。

姥姥当时只有大舅大姨一对儿女,大舅七岁,大姨六岁,两年前出生的二舅于产后七天夭折,而当时姥姥又怀上了第四个孩子。面对大街上日渐蔓延的骚乱,性情温和的姥爷如坐针毡。他原本准备带家人与张寡妇母子一起进城躲躲,但因为当时有很多市井流言,说朝廷已被义和团蛊惑,决心招安团练共御外侮。如此看来,即便逃往京城,也凶多吉少。

然而,五月初二天还未亮,姥姥就被一场噩梦惊醒。她梦见姥爷让义和团捆了,披头散发地正往法场上拖。而天刚亮,那张寡妇就惶惶然跑来:“嫂子,劝劝李牧师还是快进城躲躲吧,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李先生让义和团砍了,那人头就挂在行宫外的旗杆上……”

望着两个妇人惊骇的眼睛,姥爷最终还是决定走。

出逃的时间定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为了应付盘查,姥姥和张寡妇还认真地包了些粽子,煮了些鸡蛋。

“碰上义和团,就说进城到二弟家过节去。”姥爷心神不定地说。

姥爷的二弟住在北京东城灯市西口,我一直管他叫老姥爷。老姥爷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糊棚匠,不仅如此,他还会扎走马灯和孔明灯,他扎的蜈蚣风筝能带着许多小鼓,梆梆作响地扶摇直上。老姥爷的日子一直过得殷实,当时他并不信教。

端午节的早晨,三辆雇来的独轮车,载着两家的男女老少,经过一宿的跋涉,从齐化门进了北京城。面对一下子拥进来的这十多口子基督徒,老姥爷一下子就傻了。

“大哥,您可是要我命来了!没看见城外头贴出的告示吗?谁家有洋油、洋火、洋胰子、洋布的都得交出来,抗旨不遵的一律问斩。这不,前几天从五个进城的学生身上搜出一支铅笔来,人家不由分说就把那五个孩子全给砍了。你们可都是信洋教的人,人家都管你们叫‘二毛子’,眼下朝廷就这么宠着义和团,人家进城扶清灭洋可是早晚的事。”

那时候义和团虽还没有大规模进城,但兵临城下的种种传言,早已让全城百姓坐卧不安了。老姥爷的一席话给刚迈进家门的这群惊弓之鸟,更平添了自投罗网的感觉。

还是刚过门不久的老姥姥果断,当即提出:“上贝满去,那儿信教的人多,我就不信义和团敢把那一院子的人都给砍了。”

老姥姥说的“贝满”,指的是美国基督教会在北京开办的贝满女中,学校就坐落在离老姥爷家不远的公理会的院子里。

送走了这十来口子“二毛子”,老姥姥惊魂未定地埋怨了一句:“造孽呀,好好过日子得了,拖家带口的信什么洋教啊!”

数年之后,老姥姥与老姥爷一起,也皈依了基督教。包括他们的众多子女,日后都成了这洋教的忠实信徒。

挤进贝满中学的院子里,姥爷一眼便看见一个满头灰发的外国女人,正操着一口略带山西口音的京腔,向满院子的中国难民,宣布校方的重要决定:鉴于事态日益严重,校方已无力保证众难民的人身安全,为慎重起见,全体难民即刻转移到位于哈达门大街孝顺胡同的亚斯立堂去。话音未落,人群中传出了哭声,那个外国女人再三祷告上帝,祈求这些苦难的人们一路走好。

亚斯立堂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设在北京的中心教堂,教堂的院子不大,但四周高墙环绕,就此隔断了市井的喧嚣,已经习惯于隐忍的教民们挤满教堂的各个角落,在这里听不见抱怨与哭泣,人们喃喃地祈祷,像一声声低沉而缱绻的叹息。

自农历五月十五起,义和团大部队从哈达门进城了。那一天,守卫亚斯立堂的美国兵显得很紧张,他们一直坚守在教堂门前筑起的工事里,一时间,拥堵在周遭的义和团民咒语如魔杀声震天。

“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烧!杀!烧!杀!”

“替天行道!保清灭洋!烧!杀!烧!杀!”

教堂里鸦雀无声。大姨悄悄问姥姥:“谁在外头骂街呢?”

姥姥将大姨揽在怀里:“卖大力丸的,别怕。”

突然,无数残砖碎瓦像疾雨一样越过高墙砸在教堂的院子里,随之,教堂门前便爆发了激烈的枪声。

大姨惊骇地问姥姥:“外边怎么了?这么响。”

姥爷脸色苍白地说:“放炮竹呢,别怕。”

中午时分,枪声稀疏了。但在教堂钟楼上瞭望的人们,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东城北部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潜台词的激励下,成千上万头扎赤巾,腰束红兜肚的晚清农民,在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里,便将京城中洋人教堂十八座、洋人开设的医院八所、施药局十二所及洋人的一百三十四座住宅焚烧殆尽。这标志着由一群自诩上通众神下应仙鬼,刀枪不入撒豆成兵的基层民众,主宰这座帝国京城的恐怖时代就此开始了。

几天后,义和团放火焚烧前门外的老德记西药房,因火势失控,大栅栏千余民宅陷于火海。“……计其所烧之地,凡天下各国,中华各省,金银珠宝、古玩玉器、绸缎绣衣、钟表玩物、饭庄茶楼、烟馆戏园无不毕集其中。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今遭此奇灾,一旦而尽矣。”(摘自仲芳氏著《庚子记事》)

京城上空浓烟蔽日,到处弥漫着被火烧焦的气味,躲在教堂里的人们,越发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可能真的要作一次生死了断了。

农历五月二十二,总理衙门给驻京的各国公使团下了最后通牒,限令所有在京的洋人,二十四小时之内全部撤出北京,由中国军队护送至天津乘船回国。消息传来,在亚斯立堂里避难的中国教民,如晴天霹雳,个个目瞪口呆。姥爷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那我们呢?”一个美国传教士抱歉地对他说:“亲爱的姊妹们,我们实在不能照顾你们了,你们快想办法好自为之吧。”教民们顿时炸了锅。姥爷望着几个放声大哭的孩子,仰天长叹:“小的们要跟我一起受难了……”

不料,第二天事态却出现了转机。早上,德国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商讨撤退事宜时,在东单牌楼附近,被虎神营的士兵开枪打死了。血淋淋的尸首抬进亚斯立堂后,引起院子里的洋人一片哗然。随之公使团认为中国政府不能保障外国人的生命安全,拒绝撤退。同时决定,凡愿意到外国使馆区避难的中国教徒,务必于午后三点在礼拜堂门口集合一齐前往。人们喜出望外,姥爷苦笑着对姥姥和张寡妇说:“看见了吧,主耶稣永远和我们同在……”

午后三点,一支奇特的队伍从亚斯立堂出发了。十几个外国人,抬着用白布包裹着的克林德尸体,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群外国妇女和孩子默默地跟在担架后面,二十几个手持来复枪的美国水兵,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个路口。在他们身后,上千名蓬头垢面的中国老弱男女,出现在北京盛夏耀眼的阳光里。姥姥一手牵着大舅,一手牵着张寡妇的三儿子。张寡妇背着一个抱着一个,走在她大儿子的身边。姥爷背着大姨,拉着张寡妇的另一个儿子,紧随其后。队伍从后沟胡同拐上崇文门大街的时候,人们看见不远的城墙上,站满了头戴红缨帽、身穿青马褂的九门提督崇礼的八旗兵。烈日下,旌旗漫卷,枪刺如林,一片杀气。姥爷心里一直在纳闷,自己做了半辈子大清的顺民,怎么一日之间竟和朝廷兵戎相见了。望着眼前这浓烟滚滚的城市街道,望着街口上拥堵着的那些或麻木,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京城看客,善良宽厚的姥爷,忽然泪眼模糊了。“这还是在中国吗?这还是在大清帝国的都城吗?”四周只有一片噪耳的蝉鸣……

队伍进了交民巷东口,人们紧张的心情似乎松缓了许多,前来接应的法国、德国和日本使馆的武装人员,迅速与一路护送的美国水兵一起,封堵了这条国际小巷的路口。紧接着就有人宣布,外籍教会神职人员及其家属,去英国公使馆避难,其余所有的中国教民均去肃亲王府。

肃亲王府与当时的英国公使馆隔一条御河相望,说是御河,其实就是皇城外的一条较宽的排水沟。这套排水系统,于民国时期埋入地下,其上部分便是今天北京的正义路。

肃亲王府是京城里佐命殊勋的八大铁帽子王府之一,庚子年住在这里的是第十代肃亲王亲洋派善耆。这是一座很大的王公府邸,其间房屋院落影壁夹道之多令人惊诧。王府四周筑有高一丈有余的围墙,值此非常时期,肃亲王善耆及其眷属早已搬出这一是非之地,只剩一些家奴留守在王府西南一处绿阴覆盖的园林里。

当亚斯立堂难民来到这里时,王府里早已人满为患了。姥爷和所有青壮年教民被纠集到靠近王府大门的一处空地,在几个日本兵的指挥下,他们立刻被分成许多小队,编入负责自卫的战斗序列里。

在一间堆满农具及园林工具的厢房里,大汗淋漓的姥姥和张寡妇收拾出一片青砖地面,劳作之间,张寡妇才惊讶地知道,姥姥已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同类推荐
  • 孽海

    孽海

    孽海下了摩斯大街,拐进赫德路,市面的繁华和喧嚣便隐去了。嵯峨的楼厦不见了踪影,撞入眼帘的尽是花园洋房和西式公寓,有阵阵花香在空气中飘逸。车夫脚下原本尘土飞扬的士敏土路也变得温润起来,夕阳的柔光将路面映得亮闪闪的。路上是幽静的,偶有三两小贩的叫卖声,再无让人心烦的市声聒噪。只是洋车却明显少了起来,一路过去没见到几辆,朱明安便觉得自己坐在洋车上很扎眼。在白克路口,一辆黑颜色的奥斯汀迎面驰来,像似要和朱明安的洋车迎头撞上去,车夫扭住车把去躲,差点儿把朱明安扶在身旁的猪皮箱甩到地下。
  • 茶花女

    茶花女

    小说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主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现内心都像茶花一样圣洁美丽的妓女的悲惨故事。小说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关注了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和写实风俗剧的兴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诡案罪(全集)

    诡案罪(全集)

    致命的罪案,完美的推理;亲临犯罪现场,破解离奇悬案!染血的利刃,灼热的子弹,永远无法逃离的死亡噩梦。罪案连环,杀机重重,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罪恶的双手尚未洗净,监牢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 古代鬼故事

    古代鬼故事

    历史上,人有妍丑善恶,生离死别,鬼也有嬉笑怒骂,悲欢聚合。中国的鬼怪,大多好玩、可爱、机智、诙谐,恶搞更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本书以幽默为主线,以开心为宗旨,采撷中华两千年的鬼怪故事精华,描绘幽冥世界的纷繁诡异,那些精彩绝伦的鬼事儿,错过了你一定会后悔!
  • 皮囊之下

    皮囊之下

    我的妻子叫许戈,是一名双重人格分裂者,她的第二人格叫连翘。巧的是连翘和许戈曾经是情敌,她们共同爱上的男人叫厉列侬,也就是我。在我妻子人格分裂之后,我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在她变成连翘时,我得陪着她说许戈的坏话;在她是许戈的时候,我得努力运用那些能讨女人欢心的技能讨她欢心,在这之前我从不干这种事,不仅如此,我还对她做了不少混蛋事。
热门推荐
  • 鸾凤于归:最强美人鱼

    鸾凤于归:最强美人鱼

    凤于归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醒来的时候会变成一条浮在水面上的美人鱼!而且她的家,竟然是深海里的城堡?城堡里转来转去的美男鱼都是城堡里的守卫?不行,她的世界观已经被刷新了。她受不了了,她要回到她的人类世界,就算掉进宫斗圈也不要呆在这里...
  • 七九年华两岸三生

    七九年华两岸三生

    年华似水——她,喜怒无常;他,玩世不恭;他,视天下为虚无。他,为她甘心付出,却身死魂灭,入不得轮回道............那一日,永开的红桂谢了,十九站在树下,面对着他,“值吗?”,他轻声问道,眸中丝丝不忍,十九不语,抬手抚着脸颊上的梗桔花案,耳边回响起那人的话,“你脸上的花,是我见过最美的,下一世,便要携着这花来与你相会...."
  • 错婚成瘾:恶少,有鬼啊!

    错婚成瘾:恶少,有鬼啊!

    她是不祥之人,从小被遗弃,却被威胁代姐出嫁。他是韩氏总裁,命中克妻无子,冷酷而腹黑。“老公,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闭嘴!”她成了恶少的小女佣,没事还得斗斗白莲。“呀,老公,你身后有只鬼!”“……赶走!”两人联手查命案,渡亡灵,只为破解七大劫魔咒。“老婆快上来!老公教你生宝宝~”她囧红脸,默默盯着他像站~街似的卖力吆喝……
  • 异界神仙道

    异界神仙道

    到了异界最怕什么?语言?文化?当然都不是,最怕没有金手指啊!猪脚金龙渊穿越到了异界,身带神仙道修仙系统,想不大杀四方都难啊!作为生在新世纪的大好男儿,小金子常把低调挂嘴边,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啊!但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如潜龙在渊,终将一飞冲天!
  • 画江湖之鬼脉凌云

    画江湖之鬼脉凌云

    灵主、不良人之后,再续画江湖世界,一本“鬼脉诀”引起一场杀戮,一位少年无意卷入其中,复仇,称霸,一切尽在《鬼脉凌云》!
  • 猎美至尊

    猎美至尊

    人不风流枉少年,看叶云如何成为一名猎美高手。校花、女警、美女教师……各色各样的美女相伴,只不过是叶云生活中的调味剂。他渐渐的发现,地下世界、隐世家族、修武门派、西方教廷……只不过是一些宵小之辈,原来有一个更大的实力组织,正在逐步摧毁他的人生,叶云只能不断提升实力,以此逍遥人世间。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一束鲜花的改变

    一束鲜花的改变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傻妞带我闯天庭

    傻妞带我闯天庭

    来自未来的华人牌2061款手机傻妞,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失,经过重装后,再次穿梭时空来到了2016年,被网瘾少年王小凡成功激活。因为王小凡一次猥琐的行为,导致傻妞需要一种极其特殊,诡异的东西才能长大,并解封自身超强的功能。为了能够快速的长大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傻妞不得不攻破天庭的仙网系统,让王小凡快速的强大起来,从而无后顾之忧的去完成‘养成计划’!天庭的各路神仙因为有了王小凡的加入,从此不再一味的抱怨工资低,生活无趣了。ps:新书已经发布,经过这本书的沉淀,小凡感觉已经有一个很强的状态了,一口气存了10万字的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新书了,一本关于孙悟空都市重修的书,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了!
  • 白的世界

    白的世界

    简介:灵,改变了世界,创造了未知,带来了一个个奇迹!而人总会尝试不同的东西,渴望着未知。无尽的远方、未知的世界总在吸引着人们探索,一次次里程,一次次冒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思想不断交锋!你会发现这世界既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劣,更像是空白页,给人无限遐想,温暖却又冰冷。但,你已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