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008

第8章 一代明君唐太宗(8)

对于东宫府属中的能臣,唐太宗同样加以重用,甚至引为知己。例如,召回流放边地的东宫官属王珪、韦挺,授以谏议大夫之职,留在身边任顾问。原太子洗马魏徵的例子尤其突出。玄武门之变不久,太子党人纷纷逃亡,魏徵却不为所动。有一天,唐太宗严厉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的兄弟关系?”在场官员个个危惧战栗。魏徵从容对答:“皇太子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肯定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灾祸!”太宗转怒为喜,倍加器重,封他为詹事主簿,后改任谏议大夫,直至丞相。贞观六年(632),在九成宫丹霄楼的赏月夜宴上,太宗饮酒微醉,出言坦荡:“魏徵,从前是朕的仇敌,但他尽忠主上这一点是值得特别嘉奖的。正因如此,朕能在群臣中擢用他,朕的做法跟古人相比,也不逊色!”他这是以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作对比。确实,唐太宗任用魏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齐桓公和管仲,唐太宗和魏徵,是圣君和贤臣知遇的典范。

为了消除玄武门之变在封建伦理道德方面的不良影响,唐太宗特地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曰“隐”;李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剌”。这样,既可以申明玄武门之变的正义性,又能表白唐太宗的仁爱之心。以礼改葬那一天,唐太宗在千秋殿西边宜秋门痛哭致哀,并以皇子赵王李福为李建成后嗣。

礼葬隐太子前夕,魏徵从山东返回京城,迁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王珪也升为黄门侍郎。他们联名上表说:“臣等昔受命太上皇,服侍东宫,出入龙楼,垂将一纪。前东宫结衅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从夷戮,负其罪戾,刊录周行,徒竭生涯,将何上报?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陟风有感,追怀棠棣,明社稷之大义,申骨肉之深恩,卜葬二王,远期有日。臣等永惟畴昔,忝曰旧臣,丧君有君,虽展事君之礼;宿草将列,未申送往之哀。瞻望九原,义深凡百,望于葬日,送至墓所。”这是一篇感情真切而富于策略的奏章。首先肯定李建成“结衅宗社,得罪人神”,他的被杀是理所当然的;同时颂扬唐太宗“明社稷之大义,申骨肉之深恩”,以礼改葬二王。接着,从封建礼仪上陈述了他们作为太子的旧属请求前来送葬的道理。没有煽动东宫旧属的怨恨情绪,反而从道义上弥补了骨肉相残所留下的伤痕。因此,唐太宗乐而答应,命令原东宫、齐王府僚属统统前往送葬。通过隆重的礼葬活动,原来十分激烈的秦府王与东宫、齐王府之间的矛盾,就这样消除了。

第二,采取措施安定山东地区的局势。李世民与李建成为了争夺皇位,各自都推行结纳山东豪杰的方针。李建成开始得早,收效也大些。平定刘黑闼时,李建成根据魏徵的建议,对俘虏全部开导释放,并发给路费,因此百姓心悦诚服。对比一下李世民征讨刘黑闼时的残酷镇压,人们自然对李建成有所好感。此后,李建成利用自己在河北地区的威望,积极地培植地方势力。二人被杀的消息传来,在山东豪杰中,试图趁唐廷内讧兴兵作乱的,大有人在。还有一些分裂势力进行谋叛活动,如贞观元年(627)九月幽州都督王君廓叛乱。再加上太子党羽逃至关东,倘若互相勾结,势必构成严重的隐患。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先派有相当影响的大将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抚洛阳。这显然是估计到关东地区的形势而作出的紧急部署,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叛乱。随后又及时地选派魏徵宣慰山东。

魏徵本来是山东人,生于襄国郡钜鹿县。家境孤贫,通晓策术。遭隋末之乱,伪装成道士躲进深山。他在李密的瓦岗军里典掌过书记,曾先后十次向李密献计,表现了他的奇谋深策。后随李密降唐,在京师久不见知,请求解职回家,不久被窦建德的义军俘虏,任窦建德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魏徵投奔李建成,很受器重,曾提出“结纳山东豪杰”的方针。魏徵和山东、河北地区各种社会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玄武门之变后一个月,唐太宗封魏徵为谏议大夫,请他去安抚河北地区,赋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魏徵到达磁州,恰好遇着地方官把前东宫、齐王府官属李志安、李思行等解送京师。魏徵跟副使商量说:“对东宫、齐王府的人,皇上有诏令,一律不再追问。现在却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师,这就会人人不安。我们可以做主把他们释放了,太子和齐王的旧部也就安心归顺了。”于是,魏徵将他们就地释放。这个措施,不仅是体现了唐太宗的宽大政策,有利于消除逃亡者的疑虑,更重要的是使唐太宗在河北地区树立起“信义”来,以争取山东豪杰的广泛支持。唐太宗赞赏魏徵的这次“便宜行事”,对魏徵更加信任。

唐太宗初即位,下诏免除关东赋税一年。男女老幼欢欣鼓舞,喜笑颜开,竟至于歌舞庆祝。但是不久又变卦,重新颁布敕令,说:“已役已纳,并遣输纳,明年总为准折。”就是说,已经完成的赋税徭役,不退还。关东地区百姓们大失所望。这时,正在宣慰山东的魏徵立即上书,强调指出:“今陛下初膺大宝,亿兆观德。始发大号,便有二言。生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可。况以泰山之安,而辄行此事!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利小益,于德义大损。臣诚智识浅短,窃为陛下惜之。”大意是说:皇帝一言既出,不可反悔,即使国家穷得揭不开锅,也不能把已经舍出去的粮食再要回来!魏徵的慷慨陈词,使太宗震惊,只得收回成命。

李唐皇室出于关陇贵族集团,而要实现全国范围的统治,不能不任用山东即东部地区的人士。广大的东部地区既是人才荟萃之地,又是当时财政命脉所在。山东人物之所,河北蚕绵之乡。可见山东、河北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一直留心物色山东人,用来稳定山东局势,魏徵与崔仁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魏徵宣慰山东前夕,曾向太宗指出:“不示至公,祸不可解。”也就是说,如果失之“至公”,山东人就会产生怨恨,甚至结群思乱,天下就难以太平。对此,唐太宗是心领神会的,因此立即请魏徵“安喻河北”。太宗曾经在殿上就关中人和山东人的性格习性等大发议论,言语中很有褒贬之意。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应该对国民此疆彼界地说短长。”这话深深地打动了唐太宗的心弦。张行成是定州义丰人,少年师事著名经学家刘炫,后在王世充那里当过度支尚书,与山东各种势力联系广泛。唐太宗说过:“古今皇帝用人,都是有人推荐的,而张行成,却是我自己发现的,朕很以为自豪。”为什么如此器重、让他预议大政呢?原因就在于张行成的意见反映了山东豪杰的愿望。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所拔擢的山东人士,往往不是士族高门,而是普通的微族寒门。例如,魏徵是小族之家,境况孤贫;崔仁师是破落户;张行成的先世无名望;张亮以农为业,家境寒贱;戴胄出身低微;马周是个寒士。因为这些人大多经历了隋末战乱,跟关东地区人物联系密切,熟悉民间的情况,所以,唐太宗利用他们,迅速地稳定了山东、河北地区的政治局势。

第三,审慎地调整最高决策集团。唐高祖时先后有十二位宰相,几乎都是皇亲元勋或者是贵族、士族。其中最受重用的首推裴寂。裴寂是蒲州桑泉人,与李渊友谊颇深,参与起兵密谋,建立“佐命之勋”,在武德之朝崇贵无比。可是,李世民却和他历来有矛盾。在皇位的激烈争夺中,裴寂公开袒护李建成。还有,唐太宗的好友刘文静死于裴寂的谗毁,这也是太宗不喜欢裴寂的原因。他认为裴寂的身份作为,也就是一个佞幸之臣。唐太宗曾当面斥责他说:“武德年间政治缺失太多,总根子就在您老先生!”

唐太宗开始不动声色地处理裴寂问题。从表面看,裴寂仍然受到尊重甚至重用,贞观元年(627),封裴寂采邑一千五百户,在所有的功臣中位居第一,但实际上被剥夺了预议政事的实权,现在裴寂的地位身份就相当于“寓公”。贞观三年(629),发生沙门法雅案件。据侦查,裴寂和那个心怀“怨望”的法雅有牵连,于是被免官,削食邑之半,放归本乡安置。裴寂依仗自己是先皇老臣,乞求让他留住在京师,拖延不走。唐太宗大怒,以长安令王文楷发遣不力为由,笞三十。板子打在王文楷的屁股上,其实就是在打裴寂的脸面。不久,有人扬言“裴公有天子之分”。裴寂惶惧,却不敢向皇帝报告,唆使他人将说这话的人杀了灭口。事情败露,唐太宗宣布裴寂的四大罪状。第一条:“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第二条:“负气愤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第三条:“妖人言其有天子之分,匿而不奏。”第四条:“阴行杀戮以灭口。”最后说:“朕完全可以杀了你,你的罪行已经很严重了,处死刑是应该的。但法官们主张流放,朕就听大家的吧!”于是把他流放到静州。处置裴寂显示了唐太宗在人事问题上的转变,不再用处死的方式消灭政敌或者他不喜欢的人了。

对于武德时宰相中支持自己的,如陈叔达、萧瑀和宇文士及等,唐太宗的安排既合理,又有人情味。这三位分别出身于陈朝皇族、梁朝皇族及北周宗室。他们虽然衷心拥护秦王,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但随着形势的改变,尤其是国家由战时体制转为经济建设体制,他们的思想方式就难以与唐太宗的思路合拍了,当年的核心集团中人成为改革和建设的阻力,他们应该退出领导岗位了。唐太宗即位后,就逐渐地把他们从宰相的职位上调换下来,另作妥善的安置。

唐太宗整顿决策集团的关键,在于把秦王府旧属和亲信包括从东宫争取过来的杰出人才,提拔到最重要的岗位上,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治理国事。

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刚立为皇太子,就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书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这样就组成了以太子李世民为首的决策机构。除宇文士及外,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是亲戚,其他都是秦王府武将或者“十八学士”;而且大多在玄武门事变中做出过贡献。

同年七月,以高士廉为侍中,宇文士及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这就为李世民正式即位做了组织上的必要准备。贞观元年(627),封德彝死后,由长孙无忌补为右仆射。贞观二年(628)正月,长孙无忌自动辞职。杜如晦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李靖检校中书令。同年十二月,又把原东宫旧属王珪提拔到相位上来。贞观三年(629)二月,以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李靖为兵部尚书,魏徵守秘书监,参与朝政。经过几年的调整,唐太宗完成了最高决策集团的重建工作。

十二、知人善任举贤授能

唐太宗的英明,不但表现在他自身的聪明睿智,更在于他的知人、用人。唐太宗在总结自己的用人经验时,曾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人主的用人之道,实在不简单。自己认为贤能的人,未必就是好的;相反,大家都说他不行,这个人也未必就一无是处。所以,用人有一个悖论:有才能的人,人主却没有察举出来,这叫失才;而用了他却发现他有更多的不才,这叫错认才。关键在于,对人才要各尽其用。人无全才,人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用人首先要知人,而真正知人更是不容易的。唐太宗对辅佐大臣的认识恰当,评价中肯,可以说他能够知人。他说长孙无忌善于决断疑难问题,办法多而且谋划得快,但不善于带兵打仗;高士廉知识广博,悟性超群,危难时刻意志坚定,为官不结党,但缺少犯颜直谏的勇气。这都切中了这两人的性格特点。人有才能,就要举用。举用之后,发现劣迹,不得姑息,必须斥退。一个人是真贤还是假贤,是完全贤还是部分贤,只有在举用之后也就是使用中,才能确切了解。对此,魏徵强调:“对人的了解,自古就是最难的事情,所以要坚持对官员进行考察评估,及时调整他们的任职。”

同类推荐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萨达姆传

    萨达姆传

    萨达姆的生活以及伊拉克现代史已引起人们太多的争议。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最有争议的问题,而是把萨达姆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时刻放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叙述,通过对各种事件和运动等众多历史片段的详尽描述,以及对萨达姆此前不为人知的诸多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细节的披露,用独特而公正的视角再现与剖析了萨达姆不同寻常的一生。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鬼说魂语

    鬼说魂语

    青年刘文刀死后,灵魂出窍,成了孤魂野鬼。开始附身于不同的人身上求得生存,而后逐渐发现自己可以附身到各种生物体之中。在遇到其他形形色色的鬼之后,刘文刀学会了灵体的各种变化,最后可以幻化出任意实体,并得以穿越时空。之后他的生活将会如何,谁也无法知道。
  • 傲视邪龙

    傲视邪龙

    主角在父亲龙组任务期间的时候得到一个血色珠子并且在很小让自己的儿子肖晨雨的时候误吞了它,得到了异能榜第一的融合异能,为此展开了一段奇异之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小小失忆妃:王妃是个夜猫子

    小小失忆妃:王妃是个夜猫子

    【番外更新中】皇兄登基当天,他被软禁到边关,无人知。三年后,皇兄一纸书信要他成亲。而新娘,竟是皇兄最爱的女人—风洛国第一美人!奸细,肯定是奸细!看!新婚夜她莫名其妙栽下床,再醒来她就说她失忆了,还夜夜不睡觉……哼!绝美的细作而已!休想色诱他!
  • 她和他的电影

    她和他的电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在爱情与现实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把握住弥足珍贵的爱情,亦或是向现实狠狠的低头。选择不同,结局也各不相同。不管怎样,青春都是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风景是美丽,是凄迷,是甜蜜,是疼痛。。。。。
  • 倚天一笑

    倚天一笑

    黛眉浅浅描,梅花朵朵香。凌寒独自开,不与人争春。明月照清酒,对影可忆奴。修得神仙身,自与鬼神通。清风可有足,雁语两茫茫。深宫飘绣带,共君赴瑶池。一如东风来,护花使为泥。人间有无常,生死两地伤。洛阳牡丹花,一开如西子。云中谁敲鼓,子悲落凡尘。风寒冷画屏,哭笑尽无人。雨打窗棂上,响声如故人。解却芭蕉泪,妾本薄命身。无情还多情,花影多雨痕。女人之间的斗争,兄弟之间的冷酷无情,永远是最让人心痛的事情……而这里,是残酷的故事发源地……我写的,不过是人世间中一个关于一个爱情和因果的故事……
  • 名侦探柯南之闪耀的潘多拉

    名侦探柯南之闪耀的潘多拉

    血族和夜樱族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满月之战即将来临,潘多拉能否全部集齐呢?梦想世界的真面目,血族的目的正在慢慢的浮出水面
  • 龙起苍澜

    龙起苍澜

    又逢动荡之年,大陆国家之间战火纷争。深渊的蠢蠢欲动,神灵的阴谋厮杀,让无助的平民想起了那个已经陨落的霸主。他消失千年后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作为苍澜的八皇子,也是华夏的龙之八子,面对昔日旧敌,他又该如何守护这片洪荒遗脉的生存之地呢。
  • 霸气少爷来追妻

    霸气少爷来追妻

    本文属甜文~无小三,无误会~(因为窝也布喜欢虐心哒~嘻嘻~)如果突然之间有个帅锅来找你说你你是他的,你又怎么样捏~嘿嘿~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个前提下展开的~千羽惜,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一生~有闺蜜~有家人~生活的安稳快乐~直到有一天他回来了~一个既霸道又柔情的他突然回来了~还出现在学校里~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林夕:若世间所有错误都可原谅,那我早已不复存在,只因我的存在就是一场最大的错误。我是一个私生子,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但是从冷伯与母亲的对话中,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渣男。所以在我生命的四分之一路程中,我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复仇。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怎么可以和一个集团做斗争?不过,斗不过,也得斗。我执念于复仇,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曾经有一份温暖来到我身边,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发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可是你喜欢的少年却不再是我。最后,我已经虚度了生命的四分之一,余下的四分之三,我等你可好?林夕,有人说是林间夕阳,唯美的开始。而我说那是梦碎的开始,一生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