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400000021

第21章 以“批判的热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13)

马克思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工人阶级贫困状况引起的。工人阶级的贫困状况,并不是德国这个非政治国家的特点,而是一切政治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因为这种贫困状况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结果。例如在英国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的贫困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的现象;贫困不只限于工场区,而且也扩展到了农业区”[4]。工人阶级的斗争,就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抗议。因此,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决不是什么偶然的、纯粹的地方性的事件,而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所造成的,是德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虽然起义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它却包含着非常普遍的意义。

针对卢格诬蔑德国工人阶级的论调,马克思给德国工人阶级以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事实,表明德国工人阶级政治上的成熟。他们在起义开始时就“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5]。他们在起义的过程中,不仅毁掉机器,而且毁掉账簿和财产契据;不仅打击明显的敌人——工业企业的老板,而且打击隐蔽的敌人——银行家,一开始就把整个资产阶级当做自己的敌人。起义的整个行动很有计划,职工们非常勇敢和坚强。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一开始就恰好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人在起义结束时才做到的事,那就是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6]。

马克思认为,德国无产阶级在理论上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更成熟。他们是“欧洲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如果说德国资产阶级是无能的典型,没有能力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话,德国无产阶级的强有力也是典型的,它完全能够担当社会主义革命领导者的任务。

在这篇论文的结尾,马克思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改革家不同,马克思没有幻想通过和平的道路,通过小型试验等办法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而革命就是“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7]。

[1]恩格斯:《最近发生的莱比锡大屠杀——德国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29-630页。

[2]马克思:《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8页。

[3]同上书,第482页。

[4]同上书,第472页。

[5]马克思:《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3页。

[6]同上。

[7]同上书,第488页。

十五、巴黎《前进报》

马克思在巴黎的活动是多方面的。他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在适当时机“向德国制度开火”!为此,他从1844年夏天起,积极参加《前进报》的工作。

《前进报》是于1844年1月在巴黎出版的德文周刊。该报创办人是经营戏剧业和出版业的商人亨利·波恩斯坦。他办报的目的是做剧院广告和普通的投机生意。同年5月以后,民主主义政论家贝尔奈斯坦担任主编,报纸开始改变政治方针,发表了一些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

马克思在《前进报》出版期间,特别在6月以后,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亲自参加和指导报纸的编辑工作,使报纸保持正确的方向;他为报纸写了一些论文和短评,阐述自己刚刚形成的共产主义观点。有一段时期还参加该报的编辑工作,使报纸坚持正确的方向。

在马克思的指导下,《前进报》经常刊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材料,介绍法国革命斗争的状况。马克思力图通过介绍这些材料,来鼓舞革命传统比较薄弱的德国人民的斗志。《前进报》对德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特别重视。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以后,报纸发表很多文章,对起义的参加者表示敬意,谴责反动派对工人的镇压,并且预言工人阶级的斗争必将获得胜利。在一篇题为《吃二十四个板子和十年苦役》的文章中,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骄傲地声言:“德国的无产者遭受了失败,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失败;正是这种失败的处境向西里西亚的织工预示着胜利的将来。”同时,报纸开始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德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斗争。报纸用许多期的篇幅,连续刊载关于波希米亚、莱亨堡和柏林工人运动的通讯和评论,并刊载威廉·沃尔夫所写的《西里西亚状况》等文章。

《前进报》还经常刊载一些分析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力图阐明工人运动的原因和意义。例如,在一篇题为《黑人奴隶和自由奴隶》的论文中,作者维别尔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过是自由的奴隶,他们“被降低到简单商品的地位”。他指出,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相互关系;工资的高度,是由双方的斗争决定的。

恩格斯也积极参加《前进报》的工作。他在这家报纸上发表了两篇重要的论文:《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和《英国状况——英国宪法》。此外,恩格斯还曾在德国积极推销报纸。

流亡在法国的许多德国民主主义者,也把《前进报》作为反对德国专制制度的舆论阵地。新闻记者贝尔奈斯、诗人海尔维格、政论家毕尔格尔斯等都曾为该报撰稿。海涅在《中国皇帝》等诗篇中,辛辣地讽刺了当时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

我父亲是个不喜欢饮酒的怪人,

他不喜欢喝得酩酊大醉;

但我却很爱喝烧酒,

我是个强大的统治者。

饮酒具有神奇的作用!

我心里对这一点认得清:

只要我把烧酒喝得痛快——

中国在世界上就能特别繁荣。

中华帝国蒸蒸日上,

到处是春天的芳香。

我自己几乎已长大成人,

我的妻子也有了身孕。

得病的人都获得健康,

所有的人既富足又幸福。

我的第一位大圣人孔夫子,

提出了最出色的思想。

士兵们吃的干粮,

比糖果味道还香;

而我的国家里的乞丐,

都穿着绸缎和丝绒的衣裳。

那些满大人,

我的那一只老弱残废的人们,

又恢复了令人羡慕的活力,

重返生气勃勃的青春。

……

叛逆的精神烟消云散,

满洲的老爷高声呼喊:

“我们不要什么宪法,

我们要的是抽打皮肉的竹竿。”

从1844年夏天开始,《前进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参加和指导下,逐渐具有共产主义性质。它在流亡法国的德国工人群众和进步人士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用威廉·沃尔夫的话来说,这张报纸清除了人们头脑中的垃圾。

参加《前进报》的工作,是马克思生平事业的一个重要事件。马克思不仅通过这家报纸宣传革命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而且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共产主义者,开始形成一个人数不多的革命小组。他们在《前进报》和其他进步报刊上,在自己的日常言论中,积极地宣传马克思正在形成的共产主义观点。

《前进报》存在的时间不到一年。由于他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和敢于讨论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因而遭到一些反动报刊的攻击和反动政府的迫害。法国的《地球报》写道:“这个报纸比第一次革命时期任何一种法国小报都坏。”《爱北斐特日报》鼓吹对这个“危险的报纸”采取最坚决的措施。1844年末,柏林当局要求法国基佐政府封闭报馆,驱逐编辑人员。反动政府最痛恨马克思,把他列为应该驱逐的第一批。在柏林政府的坚持下,法国政府撕下了出版自由的假面具,迫使《前进报》停刊。1844年12月28日,报纸出版了最后一期。接着,法国政府又下令驱逐编辑人员和主要撰稿人。1845年初,马克思接到法国政府的驱逐令,限他“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巴黎”。

在德法两国反动政府的迫害下,马克思于1845年2月初离开巴黎,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随后,他刚刚结识的战友恩格斯也来到了这里。

同类推荐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热门推荐
  •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众神之锋

    众神之锋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热血故事,恶魔的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 折花祭

    折花祭

    1937年秋,林慕白出狱,离开小站落魄的世家卢家,被迫离别了卢书晴,来到西子地的金钗袋巷,为求活着,继续攥写小说刊物,与落魄世家刘家(住地)和源丰祥茶号的白家,一起经历了一场恩爱共鸣的乱世:似花的女子陆续过世,林慕白残喘之际,才发觉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学那些被折了花朵的茎,埋下自身,肉祭地下的残根,期待来年初春,新花复开。茎为花死,他为她祭,留下她,来年复在。
  • 南宫宴

    南宫宴

    [雄伟的大殿中传出阵阵乐声。殿外,一女子若有所思地望着这所大殿,继而将目光移往远处,抬手对一旁的宫女说道:“我们回去罢。”大起大落,不过九年]
  • 史上最强创世

    史上最强创世

    什么?你说你已经掌握了天级功法?要一雪前耻额!徒弟们,让这位看看你们学的神级功法!无耻之徒,竟然拿帝兵偷袭本帅哥!三百六十五帝兵组成的周天星辰大阵啊!给我把他轰成渣!你确定你们宗门要跟哥抢这个徒弟?某某大陆第一宗门?有创世神撑腰,很厉害?好吧,创世神,这个宗门你看看值多少钱,哥买下来!不同意?好吧!创世大召唤术!问我干什么?另一个世界的创世神正往这里赶路。到时候你们两个好好谈谈………………“哥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功法神器,当然也不缺漂亮的宝贝徒弟!”周成面对一邋遢抠脚大汉,鄙视的说道!“……”
  • 西北双雄

    西北双雄

    这本小说只是完成我一直以来想写一本小说的梦,写一个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更加没有异能,人力能够达到的玄幻小说之梦。这是一本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小说,不管有没有人看,我都会写完。
  • 疑是故人来

    疑是故人来

    一生最美是初遇,一生最痛是分离。那时年少,她吹了一声调戏的口哨,梨核对着他的脑袋呼啸而来,一段孽缘,就此拉开。本以为,她会纠缠他一生,却不料十八岁迷离夜后各奔东西。多年之后重逢,他们默契装作路人。凌乱夜,他却忽然欺压上身,凌厉逼问:“真忘了,还是不想负责任?”情深意浓抵不过陈年旧恨,沦陷时才知,重逢只是他设的局。负爱逃离,蓦然回首时,痛彻心扉。“我不敢告诉你,从少年到成年,我从来从来如此深爱着你。”爱与恨,同样刻骨铭心,我却从不知,你在背后的守护。当我清醒,你已不在,那个最爱我的人,你去了哪里?这是一个青梅竹马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假如你相信爱情期待爱情,请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纯属命中注定

    纯属命中注定

    [花雨授权]什么?才刚毕业,老爸老妈就要她马上嫁人?而且,还是要她嫁给一块冷冰冰的死木头?哼!她绝对不会顺他们的意--要找她的未婚夫“谈判”还要先预约!?这倒让她更想挫挫他的锐气……
  •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只因错食半仙爷爷的虾扯蛋,她穿越到了未知世界,却未能如愿母仪天下,杯具的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乌鸦;他娶她为妃,深宫险恶,她终究敌不过后宫那群莺莺燕燕,撒手人寰。老天却不曾想过饶恕她,重生,她依然是他的妻,他觉得最有利用价值却最冷落的妻,冷宫寂寞,墙外红杏分外妖冶,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