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400000011

第11章 以“批判的热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3)

[5]参阅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43页。

[6]同上书,第48页。

[7]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页。

[8]同上书,第61页。

[9]同上书,第78页。

[10]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3页。

[11]同上书,第81页。

[12]同上书,第82页。

[13]同上书,第81页。

[14]同上书,第84页。

[15]同上书,第86页。

[16]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7页。

[17]同上。

[18]同上书,第92页。

[19]转引自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4页。

[20]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3页。

[21]同上书,第87页。

四、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马克思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评述了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1]。在这篇文章和随后发表的《摩赛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中,马克思公开捍卫政治上、社会上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

当时,德国正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德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地主阶级对森林、草地和从前由农民公共使用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掠夺。农民为了反对掠夺,便到处砍伐树木。1836年,在普鲁士邦所有20万件刑事案件中,与私伐林木、盗捕鱼鸟有关的就有15万件,即达3/4。

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中,对所谓“林木盗窃”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地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省议会中坚决维护林木占有者的利益,要求对一切私伐林木的行为处以重刑,甚至要求把捡拾枯枝的行为也当做“盗窃”来惩治。

马克思利用省议会的辩论记录,揭露了林木占有者的贪图私利和省议会维护剥削者利益的阶级实质。指出,林木占有者的本性是“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把斧头和锯子区分开来,要求对用锯子代替斧头砍伐林木者加重治罪;另一方面,又把捡拾枯枝和盗窃林木这两个根本不同的行为混为一谈,要求对捡拾枯枝的人也按“盗窃”论罪。他们为了幼树的权利而牺牲人的权利,为了枯死的树枝,不惜把许多无辜的贫苦群众“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们当作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2]。

马克思坚决捍卫“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3],反对剥夺群众使用公共树木的权利。他指出,许多世纪以来,贫苦群众都在利用自然界的产物,这是他们的习惯权利。这种习惯权利是完全合法的,它比法律更有力量。贫苦群众使用林木,就是这种习惯权利之一。因此,禁止贫苦群众使用林木,就是损害他们的习惯权利,也就是对他们赤裸裸的剥夺。他坚决要求保留贫苦群众的习惯权利,“但并不是限于某个地方的习惯权利,而是一切国家的穷人所固有的习惯权利”[4]。

通过分析“林木盗窃法的辩论”,马克思指出,等级国家的法律,是为了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在等级国家里,“法律不但承认他们的合法权利,甚至经常承认他们的不合理的欲求”[5]。等级国家不过是大私有者统治和掠夺人民的工具,私人利益就是国家机关的灵魂,一切国家机关都不过是大私有者的耳、目、手、足,为大私有者的利益探听、窥视、估价、守护、逮捕和奔波。[6]

等级议会也是保护私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写道:“我们的全部叙述指出,省议会是怎样把行政当局、行政机构、被告的生命、国家的思想、罪行和惩罚降低到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的水平。”[7]省议会对待每个问题的态度,都是以剥削阶级的利益为转移的,它践踏了法律,袒护了特定的私人利益,并把私人利益作为最终目的。

一切剥削阶级都是自私的、虚伪的两面派。马克思通过分析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在省议会的发言,深刻揭露了他们两面派的嘴脸。马克思写道:“(从省议会的辩论中,)我们看到,自私自利用两种尺度和两种天平来评价人,它具有两种世界观和两副眼镜,一副把一切都染成黑色,另一幅把一切都染成粉红色。当需要别人充当自己工具的牺牲品时,当问题是要粉饰自己的两面手法时,自私自利就戴上粉红色的眼镜,这样一来,它的工具和手段就呈现出一种非凡的色彩;它就用轻信而温柔的人所具有的那种渺茫、甜蜜的幻想来给自己和别人催眠。它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闪耀着善良的微笑。它把自己敌人的手握得发痛,但这是出于信任。然而突然情况变了:现在已经是关于本身利益的问题……这时,精明而世故的自私自利便小心翼翼而疑虑重重地戴上深谋远虑的黑色眼镜,实际的眼镜。自私自利像老练的马贩子一样,把人们细细地从上到下打量一遍,并且认为别人也像它一样渺小、卑鄙和肮脏。”[8]

评论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辩论情况的论文,虽然主要的不是从经济方面,而是从政治和法律方面揭露剥削阶级的本性,但是,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已经初步按照人们的经济地位来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看出国家和法不过是大私有者的工具,公开表明自己站在备受压迫的贫苦人民一边。这就说明,他对社会的观察已前进了一步。

像其他论文一样,马克思这篇文章也得到德国先进人士的热烈赞扬。1843年2月28日,《曼海姆晚报》对这篇文章作了如下评论:“这篇长文的读者还都很清楚地记得,作者在钻入代表们的空论以后从内部加以摧毁时所表现的那种机敏和果断的智慧,那种真正令人敬佩的辩证法;具有这样的势如破竹的摧毁力的批判的智慧是不常见的。”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的第二天,就与一家反动报纸《奥格斯堡总汇报》在共产主义问题上展开论战。

在马克思担任主编前,《莱茵报》曾转载魏特林《年轻一代》上一篇关于柏林家庭私宅的短评,又曾在关于斯特拉斯堡社会学家会议的报道中加上如下一段按语:“……现在,一无所有的等级要求占有目前掌握法国大权的中等等级的一部分财产。现代的中等等级在免遭突然袭击方面比1789年的贵族优越得多,它应该相信,问题会通过和平的方式求得解决。”《奥格斯堡总汇报》在德国以至欧洲有一定影响,而它关于共产主义的攻击完全是无中生有,是对共产主义的歪曲,因此,马克思立即对它进行批驳。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当前具有欧洲意义的重要问题。《奥格斯堡总汇报》鼓吹把共产主义放在君主政体的控制之下,这完全是异想天开。随着中等等级战胜封建贵族而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它也面临着享有特权的贵族在法国革命时的情况。那时中等等级要求享有贵族的特权,现在一无所有的等级要求占有中等等级的一部分财产,这是“曼彻斯特、巴黎和里昂大街上引人注目的事实”[9]。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1831年和1834年的工人起义,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奥格斯堡总汇报》企图以愤恨和沉默来推翻和规避眼前的事实,是根本办不到的。

但是,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及其弟子的空想社会主义,还是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或者是蒲鲁东的理论,都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都存在许多空想的、不科学的内容。例如,傅立叶竟宣告私有财产是一种特权。这个结论当然不能同意。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莱茵报》甚至在理论上都不承认现有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因此,就更不会期望在实际上去实现它,甚至都不认为这种实现是可能的事情。《莱茵报》彻底批判了这种思想。”[10]

马克思说,我们没有本事用一句空话来解决那些正在由英法等民族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像勒鲁、孔西得朗的著作,尤其是蒲鲁东的著作,不能仅凭一时的想象做出肤浅的批判;要对它进行批判,必须进行不断的、深入的研究。后来马克思回顾这段历史时写道:“当时他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实际知识远远不够,不容许他对这些理论加以评论。”[11]

于是,马克思开始认真研读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参加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会,不久就获得了这方面的丰富知识。1845年初,他计划与恩格斯共同编辑出版一套《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从保存下来的关于出版文丛的计划中可以看出,马克思那时已经熟悉包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邦纳罗蒂等许多社会主义理论家的著作。[12]

1843年初,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连续发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对封建社会制度和普鲁士官僚国家进行无情的批判,再一次捍卫贫苦农民的利益。

在此之前,《莱茵报》未加署名发表该报记者科布伦茨的通讯,叙述摩塞尔河沿岸葡萄种植者的贫困处境,批评政府对他们不加任何帮助。莱茵省总督冯·莎培尔对这篇通讯十分不满,指责记者造谣中伤、诽谤政府和引起敌意。官方对《莱茵报》提出直接的挑战。作为《莱茵报》主编,马克思立即起而应战。1843年1月15-20日,《莱茵报》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马克思指出:“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很容易走入歧途,即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但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者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只要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这种客观立场上,我们就不会忽此忽彼地去寻找善意或恶意,而会在初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13]这就是说,摩塞尔河农民的贫困状况,既不是由自然原因造成,也不应该从个别官员的过失中找到解释;国家对摩塞尔河农民的贫困处境无动于衷,不加任何帮助,也不应该归罪于个别官员的恶意。这一切都是由“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首先是由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和普鲁士专制制度所决定的。这样,马克思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普鲁士的社会政治制度。

针对莱茵省总督莎培尔关于“歪曲事实、诽谤政府”的指责,马克思列举大量材料,说明摩塞尔河农民的贫困状况是无法否认的:“谁要是明白葡萄酒酿造者目前的悲惨境况已经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在他们的业务活动中,甚至在他们的精神状态上引起了怎样的(愈来愈厉害的)变化,那末,当他想到这种贫困状况将继续保持下去,甚至还会变本加厉时,他一定会大吃一惊。”[14]但官员们不愿承认农民的贫困,认为这是夸大其词。当这贫困状况已尽人皆知的时候,则把过错推给农民,好像贫困和灾难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在官僚们看来,农民的贫困与政府无关,不必进行帮助。这样,他们就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利益与农民利益相对立的真面目。

这篇文章是尖锐的。马克思对遭受压迫的贫苦农民十分同情,对傲慢的官僚进行严厉的鞭挞。当他亲自接触农民,深入了解了他们的贫困状况的时候,更坚决地摒弃了德国哲学那种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和玄妙的自我深化的风格。他说:“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用迫于贫困的人民的语言来公开地说几句话,因为故乡的生活条件是不允许他忘记这种语言的。”[15]作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他的文章受到人民的欢迎,却吓坏了反动派。[16]

为了写作这篇文章,马克思收集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到摩塞尔河沿岸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同以往其他文章比较起来,这篇文章更多地接触了经济问题。后来他一再说过,关于摩塞尔河农民状况的论战,是促使他从纯粹研究政治转而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原因。

[1]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35页。

[2]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37页。

[3]同上书,第141-142页。

[4]同上书,第142页。

[5]同上书,第144页。

[6]参阅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0页。

[7]同上书,第176页。

[8]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56页。

[9]马克思:《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31页。

[10]同上书,第133页。

[11]参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热门推荐
  • 茗圣暗宇

    茗圣暗宇

    在经历生死的过程中,我去到了另一个世界,灵气充斥着整片星球,危机如同我的伴侣跟随在我的身边.......这里人情世故我经历了一遍又一遍,人镜、地镜、天镜、灵境........一段段的实力,决定这人们生存的资格,这里没有法律的制裁,只有帝国的约束。原本想要努力寻找回家的办法,却不料让我一步一步的走进一个惊人秘密之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染幽传

    染幽传

    一部虚拟历史的小说,讲述主角家破人亡,受尽艰难险阻,结识五位兄弟,夺取江山的故事,也包含一些爱恨情仇。
  •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云南,一支有大学生组成的前往军队慰问演出的慰问团在路上遭到不明人物的袭击,五名女学生被劫到缅甸。三年前从北京xxx特种部队调来的炼狱突击队奉命前去营救。然而这一切事件的背后都是因为十年前的一场手术......
  • 半弦乐

    半弦乐

    上辈子半弦乐嫁与三皇子殷晟,经历十四年皇室斗争,助他登上王位,自古后宫多算计,身为皇后的她谁也算计不来,却没料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算计,甚至于自己的枕边人也没有真心待过自己。半弦乐凄楚的看着面前的男人,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却和表妹半琦欢暗度陈仓,怕是一直把自己当个棋子!如有来生,殷晟你必定死无全尸!张琦欢,你最好别再让我遇到你,你害了我一世,我还有生生世世,不死不灭!
  • 古板大叔看过来

    古板大叔看过来

    一个外表温柔善良实则小性子十足的醋坛子,一个外表严肃古板实则内心戏十足的大闷骚。这是一个古代小女子如何一步一步吃掉古板大叔的故事。。。等等。。你确定大叔才是被吃掉的那个嘛?!
  • 疯狂的食物

    疯狂的食物

    作为食物,最大的愿望,就是被我们放进购物车,我们也理所应当的认为食物天生就该被人类食用?然,有几人考虑过食物的感受!!!把土豆碎尸制成薯条,有没有想过这种做法太残忍?把冰激凌放进冰箱,有没有想过冰激凌小伙被冻得瑟瑟发抖?把香蕉剥皮抽筋后,再一口一口的吃掉,有没有听到香蕉小哥临死前凄厉的惨叫?想知道漂洋过海的蛇果小正太,遇到失去奶奶的柠檬妹妹后,二者会发生怎样的碰撞么?想知道知道豆芽和芋头发生矛盾后,会引发出怎样的巴以冲突吗?话不多叙,客官请戳,狠狠戳,甭客气……
  • 守护甜心之守护之恋

    守护甜心之守护之恋

    只是一个15岁的女孩就明白了这世间的丑陋,为了世间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不再受到伤害,他只能努力的去隐藏,经过了爱情的坎坷,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他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一次又一次的去隐藏自己的寂寞,孤独,和懦弱。习惯了这一切的沉默,习惯了用冷漠掩饰自己的懦弱。习惯了那些人丑陋的内心,但这一切我全部不希望发生在我身上,这一切的孤独?一切的一切,我只是希望做一个普通的人,可为何要经历过这么重重坎坷,有人哭泣就有人为她拭去她的泪水,但是谁又能给这个孤独的女孩一些安慰呢?谁又能安抚她的心灵寻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个快乐自己
  • 右转天堂

    右转天堂

    末世来临,左转地狱,右转或许是天堂………………………………穿越或重生,地狱或天堂,都像是命运开的玩笑,或者是上帝的游戏她带着财迷系统,想独自一人,或去或留,随心所欲可是怎么就有了这样一群人,牵肠挂肚,生死相托
  • 神兵小将之天心永恋

    神兵小将之天心永恋

    误解,玄奇,战争,离奇的身世,三角恋......等障碍能牵起一段怎样的旷世奇缘?详情请看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