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灰头发的打算,这就是我们这次航行的终点。我只是看见灰头发留了个东西在那个小山包上,好像并没有别的什么收获。这个时候我大概明白,灰头发这次航行的目的地就是在他目标范围内的几个地方,找到一个就算ok。
对于有好奇癖的人来说这也讲得通。
于是,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原路返回。我们目前还处在这座海底山脉的地形里,小规模的地震还在继续,无法预知以后几天是否安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巨大的海底山脉成了我们返航途中的阻碍,而想要绕过它的话,从离我们比较近的山脉以东计算,需要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到我们最初的航线上。科学家一向都很节约时间,那天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吃午饭的时候,灰头发听着不远处火山的低鸣,好像在这个问题上十分纠结。
“要么我们就从这座山上原路返回吧,最快的话只要四五天时间就好了。”灰头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不定火山喷发很快就结束了呢。”
“事实上就连火山喷发结没结束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我们都确定不了。”我直接提出我的意见,“绕路走吧。”
灰头发点点头,很理智的接受了我的建议。
但我敢说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的事了。
我们原本计划的航向是往东南方向,大致就是我们返航的一段路程。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珠峰北偏东300千米的地方,灰头发安装在珠峰上面的那个长方体应该有定位功能,看起来运转相当良好。现在我们终于脱离那片不能潜行的海域,最起码我接下来的日子会舒服一点。
我们用半天时间检查了船体的受损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左船舷有几条裂缝,大概是撞上了什么东西,还有整个船都需要好好清洁一下上面的污垢。灰头发穿戴完修理工具,就开始修补船上的裂缝,给我的感觉他就像是一名高级技工,顺便说一下我是清洁工。
重新回到了潜行在海底的生活,不过我发现昏昏沉沉的状态好像更容易激发灵感。我差不多用一天时间写完了关于珠峰的那一章内容,当作我《水星大百科全书》的第一章节。之前那个正方体盒子的故事可信度极低,而且毫无趣味,就不打算写进去了。以后写个回忆录夸张一下当时的场景,博博眼球,倒还蛮不错的。灰头发仍然保持着没事儿做实验的良好生活习惯,有那么几次我觉得他就是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也没看出他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我们差不多往东边走了两天。东边靠近这座山的边缘。再有几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绕过这座山,最终,我们就可以回到灰头发他们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一定相当神秘,但愿不要有许多像灰头发这样的科学家。灰头发不愿意过多透露关于他们那个地方的信息,可能我需要先申请他们的户口。
他们跟地火集团是什么关系?按照智慧生命发展通俗教程,两个科技发达的群体在同一颗星球不可能没有交集的。虽然我在陆星从来没有听说过灰头发这伙人的存在,不过即便是地火集团,我也是只知道个名字罢了。
我觉得一定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时间是11月3日,我们在往东走的第二天下午,灰头发把船停了下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点慌张。我走出房间,看到柱子在副驾驶的位置,眼睛里发出耀眼的红光。灰头发在一边并没有坐下,而是双手插在胸前,目光洒在前面的屏幕上,拧着眉头表情很奇怪。
连他都感到很诧异的事情一定很有古怪。我上前几步,屏幕上显示我们的船收到几条间断的电子信号,信号源来自偏北方向大概150千米,就在那条海底山脉边缘的位置。这些电子信号没有确切的信息,简单讲比如像声频,视频或者其他的电子语言,看起来倒更像是电磁干扰。是不是地火集团的那些人?
灰头发做出了惊人举动,他直接调转航向,朝电子信号发出的偏北方驶去。
“船长,那难道是你们那里的人发出的信号吗?”
灰头发摇了摇下巴。
“那肯定是地火集团的人啊,我们还是离开这儿要紧吧船长。”
“安卓,你记不记得在我们找山的时候我曾经下潜过到水下3000米的位置,当时水面下很不安全?”
“那是为了躲避地火集团的探测。我还记得。”
“抱歉,我说谎了。那时候确实收到不明信号,但不是地火集团。”灰头发脸色有些阴沉,“当时我就发现这种电子信号没有意义,而且时断时续,说是电子信号都很牵强,只能说是脉冲。我就是为了找到信息源才下潜的。可惜当时水下的干扰太强了。而我们现在接收到的是同一种信号。”
“没有意义的信号,需要去找吗?”
“只能说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灰头发加快速度,驾驶着我们的船朝着信号发出的源头驶去,“我之前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为了寻找这种不明信号的源头,我们有好几队人都不知所踪了。我不能视而不见。”
我在陆星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由于历史原因,在我们立方之外的大部分地方现在都人迹罕至,普遍状况是温差极大,充斥着令人窒息的气体,传闻很多探险队也是被某种原因吸引而去,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失踪,报纸上登过照片,很惨的。
我觉得这将会是另一场令人绝望的探险,忽然想找口水喝。灰头发神情平静下来,在主驾驶位置坐下来,开始闭目养神。
很快雷达探测仪上出现了一个微弱的红点。我心里一紧,赶紧把凳子搬过来坐下。
“这是生物脉冲。”灰头发悠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