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1前提假设
(1)假设世界有无数个国家,取其中两个代表性国家:国家1和国家2。
(2)一种产品:制造品。
(3)制造业是垄断竞争的,生产差异产品。所以一旦一个产品由一国生产了,那么其他国家就不会再生产该产品。此假设的结果是两个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
(4)两个国家的GDP分别为Y1和Y2。
(5)假设si(i=1,2)分别是两国的支出占世界总支出的份额,且两国的贸易都平衡。则si=Yi/Yw,i=1,2。
(6)假设两国对制造品的需求具有同位相似偏好。
(7)假设制造品在两国之间无成本地运输。
5.4.1.2模型
这个简单的等式就是不存在运输成本时的贸易引力方程。它表明两个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与它们的产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当两个国家的GDP较大时,双边贸易流量也较大;且当两国的GDP规模相近时,相较GDP规模不对称时(比如一个国家的GDP较大,而另一国较小),双边贸易流量更大,这是因为产出规模较一致时Y1Y2更大。
但是,这个简化的模型没有考虑距离等“阻抗因子”。很显然,随着两国之间距离的拉大,运输成本会越来越显着,这必然会影响两国的双边贸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考虑运输成本的引力模型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解释能力还不够。
5.4.2存在运输成本的引力模型
放松运输成本为零的假设,以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D1,2(一般取两国经济中心或者主要港口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贸易成本,贸易的引力模型常常被用来对双边贸易规模进行实证研究,其中α是固定影响;b、c和d分别表示两国的产出和距离的变化率对贸易变化率的影响大小,b和c的符号为正,而d为负;μ1,2为错误遗漏项。在这些主要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基础上,很多经验研究还加入了衡量国家1和国家2这一对国家间某些特殊关系的解释变量,比如这两个国家是否拥有共同国界,它们的语言是否相同,是否都曾被同一个国家殖民,它们是大陆国家还是岛国、抑或一个是大陆国家而另一个是岛国,等等。
总的来说,贸易的引力模型对现实贸易的解释能力非常强,在国际贸易领域被广泛地用于经验研究。
5.4.3国际贸易中的距离守恒定理
引力模型强调了距离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最近的文献认为,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距离对贸易已经不再重要,于是便有了“距离已经死亡”的说法。国际贸易中的广义交易成本的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关税壁垒的消除;第二,是运输、物流与通讯等信息成本的大幅下降。
但是实证研究表明,距离对于40%的产业来说变得更为重要了,只有少数行业对距离的敏感程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产品的替代性。假如产品没有替代性,那么相互贸易的产品就属于差别商品,甚至有可能是互补商品,从而对由于贸易的交易成本下降而导致的距离变化就不敏感。但是,假如相互贸易的商品是具有竞争性的替代品,那么,随着贸易的交易成本下降、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这类产品对于距离的敏感性就会迅速上升,从而使得距离成为决定性的要素而对贸易的流向与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据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定理:
(1)高替代性产品的距离弹性是趋于增加的,如果同时还是高贸易成本的产品,那么其对距离的敏感性会显着增加。
(2)低的平均关税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距离弹性,如果所有国家面临同样的关税,那么较低的平均关税水平将增加运输成本的相对重要性,而这取决于距离,于是对距离弹性就增加;但是,假如偏好倾向于邻近国家,那么低关税可能减小距离的重要性。
(3)总的来说,贸易增长偏向于短距离,区内贸易不断增加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本章小结
1.经济地理主要讨论生产在空间区位上的选择问题,即生产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问题。在某个空间上能否产生生产的集聚、已经形成的空间集聚能否持续,关键在于驱使经济活动走向集中与分散的向心力与离心力之间的角力。
2.为了将经济地理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框架中,传统的国际经济学模型必须放松两个基本的前提假设:第一,地区间的劳动力要素可以有条件地流动;第二,地区间商品的流动(贸易)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3.克鲁格曼建立的中心-外围模型给出了一个研究地理区位与生产、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用以分析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报酬递增程度、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是如何引起生产和贸易在空间结构上的布局与变化的。
4.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中心-外围模型可以得到两类稳态均衡:第一,制造业在其中一个地区集聚;第二,制造业在两地之间平均分布。只有当第一类均衡发生时,在经济发展中才会出现中心(当地既有制造业也有农业生产)和外围(当地只有农业生产)的产业空间分布结构。一般来说,当制造业的规模经济较大、运输成本较低、劳动力配置在制造业中的比例较高时,这种结构较易出现。所以,当一国还处于农业社会,制造业几乎没有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很高时,制造业只会在各个靠近市场的地方分散布局,而不会产生产业的集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运输成本大幅度地下降,制造业开始在地理空间上集中与集聚时,才有可能产生工业化的中心和农业化的外围这样的空间结构。
5.马歇尔将产业地方化的原因归结为三点:第一,劳动市场共享,当一个产业内一定数量的厂商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时,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第二,中间投入品,一个产业中心可以为该地区的厂商提供广泛的配套服务以及该产业专用的种类丰富、成本低廉的投入品;第三,技术外溢,由于信息在当地流动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这使得相邻厂商间的技术外部性变得非常显着。
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心-外围模型中同样可以得到两类稳态均衡:
制造业的集聚和平均分布。当运输成本较高时,由于贸易成本巨大,两个国家都需要发展制造业来满足本国的需求,因此只存在唯一稳定的对称均衡;当运输成本降低时,制造业便会出现从分散分布到地理集中的可能性,此时一共存在三个稳态均衡。制造业既可能在两国平均分布,也可能在某一国集聚;然后随着运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分散分布将不可维持,地理集中就成了唯一选择,结果必然是一国成为制造业中心,另一国沦为农业外围。
7.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心-外围的国际分工格局存在着动态演进的可能。两个国家的初始情况完全相同,北方国家率先开始工业化进程,世界逐渐演变成中心-外围结构:工业化的北方和农业化的南方;随着工业部门的壮大,北方国家从事某些制造业不再有利可图,必须剥离部分劳动要素密集型的产业,同时再加上运输成本的下降,南方国家也参与到了工业化的进程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运输成本的再次降低,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最终在运输成本趋于零时达到均等。
8.中心-外围模型研究的是运输成本等因素对异质产品的生产分工模式的影响,而引力模型解释了一些影响同质产品的贸易规模的因素。在引入了地理因素后,引力模型表明国家间的贸易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总的来说,贸易的引力模型对现实贸易的解释能力非常强,在国际贸易领域被广泛地用于经验研究。
9.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但是距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着减弱,其原因在于假如相互贸易的商品是具有竞争性的替代品,那么,随着交易成本下降,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这类产品对于距离的敏感性反而会迅速上升,从而使得距离成为决定性的要素而对贸易的流向与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章关键词
经济地理、中心-外围、运输成本、要素流动、稳态均衡、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产业地方化、技术外溢、差异产品、收入均等化、引力模型、距离守恒定理
本章思考题
1.经济地理与新古典理论在前提假设上有哪些区别?
2.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心和外围的经济结构是如何发生的?哪些因素将导致经济中更易出现工业中心和农业外围的分工结构?
3.产业地方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心和外围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格局是如何动态演进的?哪些因素将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这种动态演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5.在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对贸易流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有些文献认为,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距离对贸易已经不再重要,于是便有了“距离已经死亡”的说法,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