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和胖子小聚之后,加上天气一直阴雨不断,自己在流了几天鼻涕后还是撑不住了。
这几天每天上午吃完饭没别的事情,就是去后街村里诊所报道输液。
大夫是个六十多的老中医,清瘦清瘦的,貌似高深的样子。他的儿子王国栋做他的下手,给人抓抓药、扎扎针什么的。
诊所不大,每天上午都是人满为患,输液打针的大多都是些几岁的孩子,其次就是老人。西关诊所的卫生用一个脏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看着地上乱哄哄的果皮、儿童食品的包装袋、瓜子壳、擦鼻涕的卫生纸等等这些,我心里不自在的很。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在喧嚣肮脏的卫生室输了几天液,渐渐地有些习惯了,打小我就生活在农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没少下过地,也是个地道的农民,不是我挑剔,实在是我在外面这几年呆的久了,高估了家乡的发展速度。我以为每天打开电视看到的的歌舞升平,看到祖国城乡高速发展的可喜硕果,在我们这里并无两样。现在看来有些东西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好多东西都是相对的,有好的,就有差的,至少在我们这里还是发展相对慢些的。
看着冷冷的针头刺进血管,然后是胶皮管内长长的一串回血,然后是血液被冲淡,然后是冷冷的混杂有多重抗生素的无色液体灌进我的体内,然后在我的体内流窜开始杀菌。
人总是在病倒的时候心里空虚、孤独、寂寞,然后想好多事情,然后有所感悟。我倒是没有这般不爽,原因是后来几天来了几个老头大婶输液。他们都是村里的,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还有有印象叫不上名字的。农村人上了年纪的人再加上几个爱说笑的整个屋子是欢声不断,任你有多大的忧愁,在这里只得抛到九霄云外去。有的老头把那旱烟袋一点便是吧唧吧唧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娘们儿紧紧裤腰带的工夫就能说一个荤笑话。更有平时就好逗的人,不论是男女,只要年龄相仿就能侃几句,话到嘴边如同蹦豆子似的,一句接一句不带重样的。
输液输到第七天,我的感冒咳嗽的症状基本就差不多了,因为一感冒老是气管不好,所以本来输液输个四五天就好的感冒,也就多输了几天。对于抗生素这种东西听说过国外是很少像我们国内这样大剂量滥用的,对于我们平时输液这样的诊疗,国外不亚于一次小手术那么慎重。每当看着满院子输液的孩子,大人喂食着花花绿绿粗劣的儿童食品,我的胸口就觉得闷得慌,像有一个东西压在心口,喘气不得自在。我真想上前一步对他们说别再给孩子吃这些垃圾食品了,病都是我们自己造的。这话我是没有说出口,还是我们村的何四奶奶有先见之名说出了我的心声。
那天她拉着他的小孙子来打针,孩子走到医院门口大多数是知道要挨针扎的,趴在大门框上不情愿在往里走。现在想想,好多人小时候都是有经历的。所以他的孙子可怜汪汪的样子我是能感同身受。
不得已何四奶奶骗他打完针买好吃的,就这样三哄两骗的打完针。打完针何四奶奶没有兑换诺言,一把拉过她孙子就走。他孙子死活不干,打滚哭闹着往医院门口的小卖部跑,何四奶奶是个小脚,快八十的人了经不过他这么一顿拉扯,一个屁股蹲坐在了地上。急的她她嘴里只喊“阿弥陀佛”。
何四奶奶没办法,起身上前小心的在胸口大襟布衣内颤巍巍的掏出一个洗的发白的蓝布手绢,手绢打开几层后是一卷皱巴巴的零钱。何四奶奶边给老板钱边“阿弥陀佛”的念叨着。
何四奶奶把手绢放回衣襟,在怀里掏出一串念珠,看着孙子吃着零食,她长出一口气,一只手牵着孙子,一只手拨弄着念珠,边走边嘴里说道:“罪孽罪孽,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花花绿绿的能吃吗?五谷杂粮,米饭青菜多好,最养身子……小孩子不能贪嘴,不能没有礼节,会折了福报……”
大家随后笑个不停,说这老太太成天神神叨叨的,又是念佛,又是吃素都有一二十年了,听说还经常去灵山寺上焚香叩头。又有人说起灵山寺,我这是有五六年没听人说起了。记得奶奶活着的那会儿我常听她说起灵山寺。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海拔500多米的灵山寺山不算高,但是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唐朝的时候就有,这一千多年,出了许多高僧。听奶奶说过去旧社会时候是有和尚的,多的时候有一二十口人,解放后就没人了。现在成了市里的文物。
灵山寺千百年来不知流传有多少佛家佳话,多少惩恶扬善的故事。村上上了年纪的老人茶余饭后都能讲上一段灵山寺的故事,其中“八宝琉璃井,铁索灵山寺”是最脍炙人口的一个。
八宝琉璃井的故事全国各地都有,众说纷纭。小的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都能说出个大概齐,现在我们年轻人当中知之甚少,最多也就是捕风捉影的了解一点儿。灵山寺旧社会是有庙会的,常听奶奶小时候给我们讲感庙会时的热闹景象,自那时从奶奶的嘴里开始窥探到旧时的人物风貌。现在经历过封建社会末期的老辈人是越来越少,有些东西有些文化我们还来不及整理、收藏就已经消失泯没,尤其是一些老的手艺、非物质文化的不可弥补的消失不免让人感叹。
我心头升起一个念头,我决定去灵山寺走走。一来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死的早,一直是奶奶照顾我们姐弟,如今她已仙逝五年有余,也是对她老人家的缅怀,二来小时候爬墙头偷吃贡品的儿时历历在目,算来现在已经有快十年没去过灵山了,赋闲在家难得没有事情,邀上好友也算是故地重游吧。
我们的小镇就坐落在灵山脚下,步行也就二十多分钟,抬抬眼就能看到庙宇的瓦楞与苍柏。
遥望灵山,古柏参天,云蒸霞蔚。没想到,就是在灵山这样一个有千年灵气的地方,竟然让我今生结下了不解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