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宫的面积远比宋织锦想象中还要大上许多,跟在红雨身后七弯八绕的走了好一会儿后,才到贤妃居住的寝房。
宋织锦惴惴不安的跟了进去,一眼便看到贤妃依靠在屏风旁的贵妃椅上,高贵慵懒,一身月白色的轻纱裙,更趁得她清秀温婉。
宋织锦识趣的上前,跪在地上,恭敬的行礼问安:“奴婢参见贤妃娘娘,娘娘万福。”
贤妃微眯着凤眼,浅浅笑容挂在唇边,柔声道:“起来吧,在朝霞宫没有那么多规矩。”
“多谢娘娘。”宋织锦几乎将宫里那些姑姑以往所教的规矩都一一用上了,为了就是能在后宫中,安稳度日。
贤妃似是看出了宋织锦的拘谨,却是笑着从贵妃椅上站了起来,一旁的红雨眼疾手快的快步上前,扶着她的手臂:“以后在本宫身边伺候,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只要记着,本宫不会让你吃亏便是。”
“娘娘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没齿难忘。娘娘若有什么吩咐,奴婢定当唯命是从。”
宋织锦不知贤妃将她调到朝霞宫是何用意,不过她的生活,却从此刻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朝霞宫的日子,与在花房相比,实在好了太多,吃穿用度贤妃皆是按照一等宫女的分例发给她。平日里,贤妃也让宋织锦同红雨一样在她身边伺候。
宋织锦也觉得,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但具体的变化她也说不上来。
但宫里发生的一件的大事,却让许多人惊讶不已。
日前,前朝群臣建议为太子组织一次小规模的选秀,原本遭到了皇上和太子的反对,可没想到,就在王尚书千金进宫的前一日,太子却主动提议要为皇家绵延子嗣,要从一些官员家中选出几名德才兼备的女子。
皇上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巴不得太子能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毕竟太子年至弱冠,膝下却无一儿半女,不管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父亲,他都替慕清朗着急。
于是,皇上也趁此机会,安排人从五品以上的官员家中,选出了四名优秀的适龄女子。皇上此举,太子自然是欣然接受。
这事传到宋织锦耳朵里的时候,她只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先前夏荷就一直在幻想着能成为慕清朗的女人,但是她哪知道,太子的女人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做的。
一个想要成为太子枕边人的女人,光是有相貌,有家世还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手段,否则有再多的条件都是枉然,都不足以在皇宫中立足。
如今,宋织锦待在朝霞宫,除了待遇好了之外,贤妃似乎也在格外关注她,不仅让人教她刺绣女红,而且还亲自教她琴棋书画。这让宋织锦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多了几分疑虑,这一点,她却是不敢表露出来的。
当然,在朝霞宫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平时,红雨对她极不待见,常常私底下找她麻烦,一开始,宋织锦只是觉得红雨对她后来居上的行为感到不满,直到偶尔一次,意外看到红雨和花房的小蝶走到一处时,宋织锦才恍然大悟。
之前听说小蝶有个姐姐在贤妃身边当差,却不曾是竟是红雨。
进宫两年,就属小蝶和她的关系最差了,倒不是她得罪人,只是小蝶时常颐指气使,自觉高人一等,对人呼来唤去。
宋织锦看不惯她的做法,偶尔也会反驳几句,因此小蝶也对她产生了几分恶意,不过多数时候,宋织锦也是能忍则忍,对小蝶的做法也视而不见罢了。
不过,红雨却是与小蝶不一样的,虽然经常为难她,但也不会太过分。只是经常会让她一个人坐那里一整天绣花罢了。
一开始,宋织锦还静不下心,可慢慢的,也能沉着冷静的坐一整天。
而贤妃有空的时候,则是拿出几本书,教她断文识字。因为小时候,耳濡目染的跟着父亲识过几个字,所以宋织锦现下学起来,也不大困难。
宋织锦记得,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要求她不许读书,却还是会教上她许多大道理,加上她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哪怕是旁观,也会学得几成,普通的书也基本看得懂。
最初,贤妃也只道宋织锦比一般人聪明,却不料,这个女孩竟然处处出乎她意料。懂礼仪,知进退,甚至比她本人以前还好上许多。
贤妃目光柔和,看向宋织锦清秀的脸蛋:“织锦,本宫若说给你更好的,你可愿意接受?”
“娘娘,奴婢不太懂您的意思。”宋织锦有些茫然,不懂贤妃话里的意思,能在冠宠六宫的贤妃身边伺候,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上辈子积德,至于更好的,她就没有想过了。
宋织锦并不贪心,只求能相安无事的到二十五岁,这十年的时间,她必须小心谨慎的为自己的将来出谋划策。
“没关系,以后你会知道的。”贤妃神色不变,端起手边的清茶轻轻抿了一口,又道:“对了,再过一月便是太子殿下的及冠之礼,皇上吩咐要摆上几桌家宴,按理说,本宫也得聊表一下心意,可这些年,这礼物送来送去,也没什么新意了,你帮本宫想想,送什么好?”
宋织锦微讶,却深知自己的身份,压根没有资格为此等大事出谋划策,当下便开口说道:“娘娘送什么都是好的,都是代表您的心意。”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皇上也让我帮着给太子过一场特别的生辰,太子母后去世的早,从小太子就由容妃抚养长大,也就养成了他孤傲清冷的性子。”贤妃说着,又是幽幽叹了口气,“太子往年么生辰都是容妃一手操持的,可最近容妃身子不好,本宫对太子也不了解,这会儿可没辙了,也怕太子不满意。”
贤妃一番话,说的平淡,可却在宋织锦心里激起了千层浪。
对于后宫的秘史,宋织锦进宫以来也多少有一些耳闻,以前无事的时候,也听宫里岁数大的宫女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