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说:“陈经理炒的菜很香。“
廖云光也不会忘记抓住这个机会夸奖陈经理:“杨阿姨炒的菜很香,中餐厨师的技术也不过如此。“
陈经理愉快地笑了:“四十多的人了,炒了几十年菜。“
十几分钟后,陈经理要王芳去大堂叫海燕来端饭和菜。陈耿问:“海燕跟海瑞一个姓。“
程斌说:“海燕叫赵海燕,姓赵。跟赵建华一个姓。“
陈耿说:“赵海燕,海燕,名字取得好。“
陈经理和郑大爷等高级管理人员去办公室吃饭,没有顾客消费,所有打工仔只能闲站着玩。郑柏芝说了这段时间生意不好,要各部门员工做好卫生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去吃饭,发菜的师傅把准备好的荤素菜让传菜员端出去放在开架式自助餐台子上,赵建华和几个服务员闲着没事干,进来帮忙端菜出去,顺便跟刘锋和林中有开玩笑。
程斌也要陈耿把包子等小吃端出去放在台子末尾的架子上。
程斌说:“你用小餐盘装一格包子一格馒头端出去,服务员会给你说放哪儿。”
程斌找出两个不锈钢餐盘,陈耿把蒸热的包子用夹子夹起来放进餐盘,然后端餐盘出去。台子末尾有小吃架子,陈耿早看到,不过不知道用途。小吃架子就像艘有上下两层的小船,上面有向上凸起的盖子挡住灰尘掉在架子上。
陈耿端着餐盘走到小吃架子旁边站着,吧员热情地笑着:“陈耿,就把包子放在架子上。”
陈耿觉得吧员的口音跟刘锋的口音一样,但是嗓子不好。
旁边一个眉毛漆黑肤色深的服务员过来说:“把餐盘放在架子上,我来摆。”
陈耿想服务员摆好以后自己就知道怎么摆放了,就把餐盘放在架子上。程斌开始炸虾片,要陈耿端虾片出去,这次就看明白怎么摆放餐盘了。
程斌教陈耿炸麻圆、苕饼,拿出饺皮、抄皮和肉馅说:“我教你做水饺和抄手,你做水饺和抄手的时候我就炸麻圆苕饼,给你说怎么操作,下午没有时间学,上午顾客少可以慢慢炸慢慢学。”
陈耿答应着。林中有笑着说:“程师傅授徒了?”
程斌笑着做水饺:“陈耿才来,什么都不知道。陈耿,饺子的馅要多些,抄手的馅要少些。”
陈耿说知道:“饺子馅和抄手馅一样多就没必要分成两种食品了,因为包裹馅的都是面皮。”
程斌做个抄手:“每家逢年过节都要吃水饺或者抄手,你知道怎么做水饺抄手。”
程斌去炸麻圆,教陈耿炸麻圆,陈耿认真做水饺,偶尔扭头看他炸麻圆,做满一盘水饺,麻圆也炸好了。陈耿在老家县城的时候去火锅店吃火锅,知道火锅店有小吃麻圆,还有其他小吃,吃过麻圆,跟雁归来的麻圆不一样,主要是馅不一样。
陈耿今天第一次看程斌炸麻圆,学会并不让人瞩目的技术。学会做包子馒头等白案可以自己开家小吃店卖包子等小吃,学会做麻圆没有多大意义。
陈耿端着抄手和水饺出去,服务员看着餐盘里的小吃问:“你做的?”
陈耿想自己才来,新同事就以为是自己学技术做的,都聪明,笑着说:“才跟程师傅学。”
服务员说:“做得好。很漂亮。”
陈耿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同事的肯定,不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废物了,如果自己开家小吃店卖小吃,这些服务员是顾客,肯定每天光临惠顾。想到这里心情很好,好像能够创业,就像伍涛而立之年就闻名榕城。
劳动成果得到肯定,不知道怎么制作饺子馅和包子馅,调味,那些也是重要技术吧?陈耿回到厨房就问:“程师傅,饺子馅和抄手馅是买来的吗?是成品吗?”
程斌说:“不是成品,买来绞肉自己放调料。今天用昨天的馅,用了我教你做馅。”
小吃厨房负责十三个品种的小吃,粥类在外,凉粉、凉面是成品,买回来自己准备调料,程斌教陈耿配料:“选小把小葱切成葱花,还有蒜泥。餐厅里的凉粉凉面不像自己家里吃的,是大众口味。”
把熬好的粥端出去,把十三个品种的小吃端出去,发菜的师傅也没有事情做了,程斌以前是主管,工作经验丰富,加之家境贫寒,来雁归来打工不像在粤店打工地位高有实权,没事做拿着毛巾把操作台擦干净,把蒸包子用过的小锅洗干净。
发菜的刘锋和林中有看见程斌做卫生,也自觉地做卫生,拿扫帚扫地,拿毛巾擦干净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