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孙承宗在辽东经营的如此之好,却因朝中阉党魏忠贤等奸佞之臣用事,刑赏倒置,心中十分苦闷懊恼,马上就是天启皇帝的寿辰,孙承宗想借为皇帝祝寿这个机会,入朝当面弹劾魏阉,夺回自己的清白。
到了圣寿前一天,孙承宗与御史鹿善继一道,到了通州,忽然兵部发来飞骑三道,不准二人入朝,孙承宗叹气道:“这个魏阉,竟然阻止我等面见皇上,真是可恨。”
无奈,孙承宗只好急急回关,却没想到此时阉党已经在皇上面前告发孙承宗在紧要兵务在身,又是皇上寿诞之日擅离职守,其心险恶弹劾了孙承宗。强烈要求皇帝下旨将孙承宗治罪论处。
孙承宗知道后大为气愤,只好自己上书要求辞官。天启皇帝便糊里糊涂的准许了孙承宗辞官的请求,改任高第为辽东经略。昏庸无比,朱元璋若知道有这样的子孙,还不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那高第一到山海关,见森严的关防就不舒服,说杀气太重,我大明乃天朝上国,满洲兵好几年都不敢犯边关了,何必弄得这般铁寒阴气重重,令关外守具全部撤去,守备兵员也松弛下来,所有将军放松戒心。人先自己侮辱自己而后别人才侮辱你,国先自己打自己而后别人才打你。这样一来,又要把他满洲太祖请出来了。
那满洲太祖自从孙承宗防守辽东之后,好几年不敢进犯边关,这些年满洲太祖没有兵事,也不想继续争斗,准备就这样立国,就在沈阳营造了一个大大的城池,建筑了宫殿,把沈阳城开了四个大门,中间建了一座大殿,前殿叫做崇政殿,后殿叫做清宁宫,东边有翔凤楼,西边有飞龙阁,楼台掩映,金碧辉煌,虽然是塞外之地,也建得繁华无比。
满洲太祖带着六宫后妃,满朝文武,全部搬迁到沈阳,犒饮三日,将沈阳作为大金国都,称为盛京。移都事情重大,满洲太祖也不得不小心,所以派人去明边关打探消息,防止大明趁着大金举国欢庆的日子来个大突袭就完蛋了,谁知道探子回报大明不但没有派大军偷袭满洲,而且还探来一个让努尔哈赤心中窃喜的大好消息,那就是孙承宗被明廷罢官了,改了高第作为经略,而且高第一上任将所有关防守具全部撤除,自毁长城。
努尔哈赤拍着桌子大笑起来,对众文武道:“上天给了我满洲一个大好机会,我大金国刚刚移都,喜事其一,俗话说好事成双,上天让我再去打个胜仗,立我国威,喜事其二啊。”
满洲太祖已经等不及了,立刻召集大队人马,出发沈阳,途中如入无人之境,不见大明一兵一卒,度过辽河之后,直达锦州,四处一望也没有堡垒箭台,关外横行畅通无阻,太祖非常高兴,令所有兵士加倍行军,很快就兵临宁远城下了。
宁远城中好歹还有些明军,见满洲大军复来,急忙上城防守准备作战,霎时间也是旌旗咧咧,戈茅森立,中间架设大炮一具,更是罕见之物,这大炮原是孙承宗弄来的,现在不是他指挥了。太祖见这大炮,心中莫名一紧,命令大军后退五里下寨建营。
第二天,努尔哈赤率部众准备攻宁远城,大军到城下,只听城楼之上钟鼓打响,竖起来一面大旗,旗子中间书了一个大大的“袁”字,大旗之下,站着有一名金盔耀目的大将,面目之中隐隐约约有一股浓浓的杀气,努尔哈赤见到此人,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惶恐,努尔哈赤征战多年,杀人无数,何等场面没有经历,何来这突然的莫名惶恐?自己也是相当不解。太祖身旁一贝勒对城上喊道:“你就是守城的主将吗?”
那金盔大将答道:“我乃大明东莞人袁崇焕,现任殿前参政,为国守城,你满兵虽勇,但我不畏强敌。”
二人语都雄壮,贝勒又道:“关外各城,已被我大金夷为平地,你大明守将遇我雄兵,无一不死,区区一个宁远城,成什么难事?我劝你还是献了城池,降了我大金,我大金皇帝赏你高官厚禄,否则我大军围攻,让你粉身碎骨,请你三思!”
袁崇焕指着贝勒厉声答道:“你满洲屡次兴兵侵我边界,无理已甚,我奉天子之命,来治此土,我已誓死守城,想我袁崇焕降了你们鞑子,做梦去吧。”
袁崇焕句句坚定,说完话,榜声一响,箭石如雨从城上倾泻而下。努尔哈赤急忙率大军后撤一起回寨。众贝勒将军请求进攻,太祖道:“我看这袁蛮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我等且先休养一天,来日誓拔了此城。”
当天傍晚,袁崇焕与总兵慢桂,召集守城将士,泣血立誓,要以死守城,将士们见主将都如此忠诚,个个感慨悲愤,群情激奋。
袁崇焕既与满桂分兵固守,坐等天明。
第二日鸡声初唱,东方渐白,遥远听闻敌营中号角吹响,料知满洲大军开始攻城了,宁远城上的明军将士将手中的戈茅紧握,准备迎敌,不多时,满洲大军铁骑遮天蔽日突奔而来,大地震颤,将近城壕时,城上万箭齐发,飞蝗一般,也是遮天蔽日,满军前队,伤亡不少,后军毫无怯意,任然是一涌而上,城上又是一阵万箭齐发,伤亡无数,满洲大军抵死不退,相持得如火如荼,忽然一群举着盾牌朝天的满洲大军奔城而来,越过城壕,箭射在盾牌之上,没有效用,眼看盾牌军已到城下,抛上云梯,准备强行登上城墙。
袁崇焕急忙命投下大石,砸向登城墙的盾牌兵,又命人冒箭矢乱射之险用斧刀斩断云梯,满洲登城兵士坠亡无数,又有大多被大石砸的涂地,惨烈无比。
盾牌兵不能登城,又上一队,围集城墙之下,凿击城墙,乱石飞屑,看这阵势,不用多久城墙就要被满洲兵凿倒掉。
袁崇焕急忙下令开炮。这门大炮,本是西洋人所造,刚刚传入中国时,只有闽粤籍兵士会放,袁崇焕唤命,随即点燃大炮,轰然一声巨响,炮弹立发,堕入满洲大军之中,满洲大军前队军士,被火炮炸的肢体碎裂,断手断脚空中乱飞。
满洲大军未曾遇到过这等利器,霎时间被这烟雾遮天,血肉遍地的景象给吓住了,太祖急令大军回撤,又是一发炮弹,炸入军中,炮片横飞,脚快的逃了一半性命,脚慢的尸首不全。满洲众贝勒见此利器如此厉害,不愿再攻。准备劝太祖返驾后举,谁知那太祖忽然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众贝勒护众连忙将太祖保护扶起,见一炮片乱弹射在太祖后背,好在伤口不大,渗出血来,应该无性命之忧,众贝勒见此形势,连忙请求返驾,太祖没有办法,只好应允。
满洲大军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沈阳,检点军士,损失小半,努尔哈赤背部的炮片已经取出,约莫小拇指般大的铁皮,听闻奏报以后不禁拍案叹道:“我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谁知道一个小小的宁远城,遇着这袁蛮子,吃了一场这么大的亏,可恨可恨啊。”说完手中的杯子竟然被用力的捏碎了,碎片又割破了手,流出血来。(不祥之兆)
一直处于顺境当中的人,最忌讳逆风,虽然众位贝勒百般劝慰太祖,无奈这太祖几十年来顺当顺水得来的好胜之心,是没办法抚平的,终日里苦闷抑郁,古言说,优劳成疾,努尔哈赤此时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越来越经不起这番优劳,因此渐渐的抑郁成病,加上后背炮伤染上伤风,到了天命十一年八月,一代雄主,太祖与世长辞,传位于太子皇太极。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状貌奇伟,臂力过人,七岁时候,已经能参与政事,素来被努尔哈赤所钟爱,满洲立储,不论嫡庶长幼,谁受器重谁都可以当太子。家法没有完善,才会有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
大贝勒代善,承父亲遗命,奉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元天聪,清朝历史上称他为太宗文皇帝。
太宗皇帝继位之后,任然遵循太祖皇帝遗志,把八旗军队,格外严格训练,随时待命出征。
有一天,皇太极与众位贝勒在殿内商议军务时候,忽然闻报明宁远巡抚袁崇焕派来萨满巫师等前来吊丧,并贺皇太极继位。这明、金本是敌国,袁崇焕又是对大明忠心不二之臣,怎么会派人来吊贺呢?这其中必有隐情,原来袁崇焕击退满洲大军以后,上书弹劾经略高第擅自撤去守备,拥兵不救之罪,朝廷意外的准奏革去了高第辽东经略的职位,命王之臣代任辽东经略,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任然驻守宁远城,又命总兵赵率教镇守关门。袁崇焕十分赞赏原来孙承宗在辽东的一套策略,恢复了原来的制度,与赵率教巡视辽西,加强城防,修筑堡垒,屯兵垦田,正忙个不可开交的时候,听闻满洲太祖努尔哈赤归天的消息,遂寻思借吊贺的名义,窥探满洲现在的情况虚实,又以满洲人信仰萨满教,招一个懂得萨满礼仪的巫师一同前往。
皇太极召见了两位明朝使者,相见以后递上了两道文书和吊贺礼单,皇太极御览了一番,见书中有化解怨源和修好的意思,便告诉来使,说道:“我大金不是不愿意与大明修好,只是七大恨没有忘记,失和到现在,今日袁巡抚书中,虽然有息兵解怨之意,但恐怕没有足够的诚意,请大师回去后,劝袁巡抚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来相见就是。”
萨满巫师又诚恳道请皇太极以苍生为念,免动干戈。皇太极唤来范文程,写了一封答书,交给部下方吉纳,会同温塔石等,与萨满巫师一道,去一趟宁远,见袁崇焕。
袁崇焕接到答书,展开一阅,书中写道:
大金国大皇帝,致书大明国袁崇焕巡抚:你欲停息战祸,遣萨满巫师等来吊丧,并贺新君继位,既然以礼而来,我亦当以礼而往,故遣官致谢。两国和好之事,我大金前皇考至宁远时,曾致玺书,令你方转达,尚未见到回复。大明皇帝如回复前书,则两国和好并不是难事,做事得诚信为先,你等无须文饰。
书中之意,气氛不是很轻松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