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1500000009

第9章 喜欢自己,克服弱点

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你自己”是必要条件之一。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

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身的优秀品质上,发扬优点,克服弱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并实现自我。

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取笑自己的某些缺点和错误,要学会喜欢自己。

几年前,有位女学员曾遇到一件令她非常忧虑的事。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有野心,做事积极,当然也相当自负与独裁。这对夫妇的社交圈子当然是以先生的朋友为主,也都是相同类型的人——都以名望和外在成就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这位太太个性安静、谦逊,这样的生活环境,常常使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她不敢同他们正常交往,因而不能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她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连同她自己被人忽略、藐视,因此她越来越没有自信心,为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而痛苦不堪——她开始不喜欢自己,进而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

这位太太的问题不是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不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期望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有名望和外在成就的人。

她需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作用必须通过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明白了这点,她才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让她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以此作为她的生活依据。她还必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不要常常批判自己。

我当时间她:“你先生爱你吗?”

她非常自豪的说:“非常爱!”

我又转向班上的其他学生:“请诸位说出这位小姐的优点?”

于是她的同学们便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这个说“她很漂亮!”那个说“她很有气质!”“她很有学问!”还有一位调皮的男孩竟然说“可惜她已结婚了,但愿我能娶到这么好的女孩。”

那位太太“羞”的满脸通红,但可以看得出来,她非常快乐。

后来,她告诉我,在她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后,她“不卑不亢”与丈夫的朋友相处,他们也尊重她,现在,她很快乐。

史迈德·布兰敦教授在一本书中写道:“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个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

布兰敦教授讲得对。

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你自己”是必要条件之一。这表示“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吗?不是。这应该是意味着“自我接受”——一种清醒的、实际的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伴以自重和人性的尊严行为。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也曾提到“自我接受”。他这样写道:“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人需要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自然的自我接受和满足。”

成熟的人不会在晚上躺在床上比较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地方——不会担忧自己不像罗斯福总统那样自信,或是像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那样积极进龋他有时可能会批评自己的表现,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和低效率,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正确的,他愿意继续克服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自怨自艾。

喜欢自己,是否会像喜欢别人一样重要呢?我们可以这么说:憎恨每件事或每个人的人,只是显示出他们的沮丧和自我厌恶。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亚瑟·贾西教授,坚信教育应该帮助儿童及成人了解自己,并培养出健康的自我接受态度。他在其著作《面对自我的教师》中指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辛劳、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同等重要。

今天,美国医院里的病床半数以上是被情绪或精神出了问题的人所占据。据报道,这些病人都不喜欢自己,都不能与“自己”和睦相处。

在此,我并不想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原因。我只是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加上对名望的追求、工作的枯燥乏味,处处都使我们的灵魂容易“得脖。我还坚信,普遍缺乏一种有效的、持续的宗教信仰,更是人们精神迷乱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在其发人深省的著作《进步中的生命》中指出,现今有一种观念极为流行,那就是:“人们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

怀特博士继续指出,这个观念是基于一种理想,也就是认为,“人能毫无问题地适应各种狭窄的生活方式、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规定和完成本职工作的种种压力等等。但人们采取的行动是否成功,还须看其是否具有拒绝、帮助人或是改进自己角色的能力;并且能创造出积极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人在其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态度。”我十分同意怀特博士的说法。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为通常受社会或经济群体的影响,如衣、食、行或思考的方式,大概都与邻居差不多。假如周围环境与我们的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

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益的,对自我追求进步极有必要。但若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影响我们的积极行为。

很多年前,有位女学员在下课之后跑来找我,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当站起来演讲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自己笨拙、胆怯的表现。”她说:“班里的其他学员似乎都显得泰然自若,很有信心。但我一想到自己的种种缺点,便失去勇气,无法再讲下去了。”

她还给我讲自己的弱点,而且分析得十分详细。

等她讲完之后,我便告诉她:“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缺点,我觉得你演讲得不错。我认为,并不是你演讲得不好,而是你的自我感觉不好,如果你能自我感觉良好,真正感觉到你的演讲的特殊优点后,你演讲就‘成功’了。”

经过一般时间的课堂锻炼,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成功的完成了我的课程,变成了一个能当众“滔滔不绝”讲话的人。

的确,是缺点使我们的演讲、艺术作品或个人性格显得失败。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许多历史和地理上的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也有不少过度矫情的地方。但谁会去注意这些缺点呢?

这些作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由于它们的优点那么显著,以至缺点都变得不重要了。

我们爱我们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的种种优点,而不是缺点。

当然,我们应该随时改正错误,却不必一直放在心上。

当耶稣遇到身体或精神受折磨的人,他不会给予过多的同情,不会说:“可怜的人哪,你的运气真不好,环境处处与你作对。告诉我,你是如何落难的?”

不,耶稣直接进入问题的重点。他说:“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我们经常因罪恶感和所犯的种种过错而自惭形秽,我们不能尊重或喜爱这样的自己。为了让自己跳出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把过去所有的错误忘掉,然后重新出发。

为了学会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再尽心尽力。这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所有伟人——能永远达到100%的完美。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和荒唐的。

千万别这么苛待自己。

独处也是学习喜欢自己的好方法。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赛顿心里学院”的医疗主任李奥·巴德莫医师曾写过:“人们习惯在晚上休息时冥想当日的种种活动。这种独思冥想的习惯,显然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好方法。”

除非我们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否则很难期待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著名哲学家哈里·佛斯迪克曾经观察那些不能独处的人,形容他们“好像被风吹皱的池水一样,无法展示出美丽的风景来。”独处能使我们发现内在的休息港口,能有学习的对象,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矗安妮·马萝’林柏在其著作《来自海洋的礼物》中曾说过:“我们只有在与自己内心沟通的时候,才能与他人沟通。对我来说,我们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其美。”

独处能使我们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圣经》的诗篇里有一句忠言:“要安静,便可知道我就是神。”这话至今仍是忠言。独处的确对我们的心灵活动十分有益,就像新鲜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极有帮助一样。

假如我们依赖别人才能得到快乐与满足,则无疑会为他人增添负担,并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喜欢、尊重、欣赏我们自己,这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同类推荐
  • 总统形象课

    总统形象课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能力和尊严,是外在的视觉审美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1960年的肯尼迪,外表英俊,穿着优雅,散发着坚定、沉着、自信的魅力,这使得他不仅成为“全民偶像”,更主宰了一个时代;1980年的里根,他的声音、他的幽默、他高超的演技征服了所有美国人;2008年的奥巴马,修长的身材,剪裁合体的西装,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冒雨与选民相见的“作秀”,让选民们不得不把选票投给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
  • 成功恰在回首时:换脑智慧

    成功恰在回首时:换脑智慧

    本书提倡的“换脑革命”,实际上就是通过转换认识方法、转换生活态度,来赢得全新的自我、全新的人生。全书以事喻理,围绕“换脑”展开,对一个个小故事加以全新的诠释,发人深省。
  •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想做功成名就者,还是甘居平庸之辈,取决于你对时间的态度。时间对智者而言,如同钻石般珍贵;但对不会运用的人来说,却犹如一把泥土,毫无价值。如果善于管理,你的时间会“活”起来。生命的长度是固定的,而“活”用时间却能拓宽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利用好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最高效率。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自己的目标财富。
  •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职场与人生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职场与人生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你揭示职业规划的生存法则和可操作经验,为就业一族提供前瞻性、系统性和切实可行的总结与指导。本书对大量鲜活的事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给你深刻的启迪和真诚的忠告,还给你力量和人生的指引,帮你理清二十几岁的生存现状,勾勒三十几岁的成功蓝图。
  • 薪商:就业的革命

    薪商:就业的革命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恶劣的就业环境,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者希望跳槽的职场新人,怎样才能实现找到高薪职位的梦想?著名职业咨询指导曹左先生告诉大家,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求职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突出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使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即使在就业压力重重的今天,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要求,毕竟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黎明式春天

    黎明式春天

    我是一个挺笨的人,所以,在思考的时候,总是喜欢一种意识流的感觉,然后,再带上一些轻松幽默的元素,把他们,总结成一本自己的语录。可以说,这本书的一些东西,是为了我的一个想法而诞生的,一开始可能会感觉很西方,最终,东西方的味道都会有的,想要的实力,也会有的。我也想看看自己的文笔究竟受不受欢迎,所以,此书,应运而生。。。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破灭剑帝

    破灭剑帝

    他从一个天才变成一个废材,被家族遗弃,受尽冷嘲热讽,被未婚妻悔婚然而他从未放弃过。他发誓要践踏所有敌人,保护所爱之人。一剑破万法,灭天地,我的路万物不可阻挡,天若阻我撕裂这天,地若阻我踏碎这地,天下人若阻我定要天下血流成河,请记住我叫袁文阳,一个让你闻风丧胆的名字,桀桀桀桀
  • 嫡女重生:狠王爷—毒王妃

    嫡女重生:狠王爷—毒王妃

    凤瑾鸳是相府的嫡女,她和三皇子叶枫青梅竹马,长大后就成婚了,凤瑾鸳为了他学武,上战场,助他当上太子,最后助他登上皇位,可是,被他一道莫名其妙的圣者打入冷宫,这么多年的情,都是他利用凤瑾鸳,冷宫被自己的庶妹凤瑾鸯折磨,相府上上下下的命,无数的鲜血,凤瑾鸳重生,一定要让那些该死的受尽自己所有的痛苦!无论怎样,都要保护自己爱的,爱自己的,也要用尽性命去守护!这次重生遇上了六皇子,上一世无人不晓的人,许多人都觉得他会当上皇上,可是因为凤瑾鸳利用他对自己的情去害了他,帮助了人渣!六皇子叶轩也是重生的,凤瑾鸳这辈子定不会负他。。。
  • 倒叙——无人及你

    倒叙——无人及你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不变的唯有记忆中的你……ononeandyou……无人及你……
  • 培养最出色的女孩

    培养最出色的女孩

    本书从父母要扮演的角色、女孩的健康成长、如何培养女孩的气质、如何培养她的淑女风范、如何与女儿沟通、如何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以及开发智力、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来为父母提供培养女孩的参考,以使她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 鬼之瞳

    鬼之瞳

    短篇新手作品大家体谅认为写得可以的谢谢大家。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 逆世谱

    逆世谱

    一个皇子比乞丐更艰辛的成长历史,一个天才比菜鸟更悲催的奋斗生活,从卑微到伟大,从屈服到抗争,从乞丐到帝王,命运从不是上天安排的,不是优秀的血统,辉煌的身世决定的,是不屈的抗争,磨砺的血汗铸就的。“我没有退路了,起义这条路,一旦踏上,不是前进,就是死亡。”各色人物齐聚一堂,谱写一段逆反世界,时代变更的恢弘乐章。一个少年,一段传奇,一场战争,一个时代。天厉大陆,中洲纪,友情,爱情,历史,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