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已经放着一个大鼓,鼓面朝上,鼓上还铺着一匹白绢。鼓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盘子,盘中盛着一朱一墨。
当小厮报幕后,无方的笙声响起,一条红色绸带从暖阁飘来,铺在暖阁和大鼓边沿,形似红毯。
不知何时,雪花纷纷飘落,一阵清脆的铃声骤然响起,一抹红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她一只皓腕轻抬,牵着裙摆的薄纱,莲步轻移,来到鼓前。
她随笙声折纤腰侧卧鼓面,玉足一点,婉转翻身,裙摆如绽放的梅花,落于鼓面,带起一串清凌凌的铃声。轻舒云手,玉袖生风,似蝶舞花间,微风勾起面纱,芙蓉玉面露风情,眸中一池春波顾盼,柔媚蛊惑迷心魄。
她时不时轻点朱墨,脚下鼓声随着舞步响起,伴着铃声与笙声,凑出幽幽天籁。
观景阁中,人人面带痴迷,眼中那抹倩影仿若烙印,刻入心灵。
此刻仿佛天地为之黯然,日月为之低沉,花木为之垂颜。她似那黑暗中唯一的亮色,绽放在隆冬的夜里,对他们絮絮低语,柔颜轻泣,似怨似愁,似恋似拒,最后徒留暗香浮动,牵引心神,微微痛楚。
曲终,她衣诀飘飘,似漫天飞雪,飘散而去,剩一室的寂静。
许久,叹息声连绵,戏台上那一匹白绢被小厮捧起,送于观景阁。
众人好奇,抬眼望去,只见一幅飞雪傲梅图跃然绢中,雪似在飘,梅傲骨天成,竟是难得的佳作,众人不禁拍手叫好。
之后虽有小厮报幕,但众人仍旧沉浸那一支舞中,细细品味画中意境,无心关注,倒是让表演的闺秀面如土色,惨惨收场,掩面泣走。
听闻此事,温怜馨抬额傲然一笑。
草草结束之后的表演后,齐王妃带着暖阁内的闺秀前往观景阁。
进阁便见太后同陛下坐于上首,太子和端王分坐左右。其余三个似是妃嫔的女子紧随其后,其余闺秀则在不远处的矮凳旁站立。
众人行礼过后,太后便打趣起来。
“哀家看这几个丫头都是极好的,若都做了孙媳就好了,可不能便宜了别家的小子。”
皇上听罢哈哈笑了起来。
“母后可是怪朕呢。”
两人又说了两句,便转头问起她们的家世。
当得知温怜馨是永安候府的庶四女时,皇上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什么,高深莫测的笑着点了点头。
之后几人并未久留,说了两句闲话便起身离开。倒是太后在走之前,拉着温怜馨的手说了几句体己话,怪她好些日子没去慈安宫陪她说话,惹得所有闺秀连同走在后头的几位妃子都侧目而视。
温怜馨却面色如常,只连连同太后讨饶,答应过些日子便进宫陪她老人家解闷。
待人走茶凉,今年的赏梅宴也算是彻底结束,齐王妃安排丫鬟婆子帮着众女收拾行李,将人都送上各家前来接应的马车。
甘玉婷拉着温怜馨的手不肯分开,要她答应去寻她玩才作罢。
温怜馨与温怜玉并未一起走,待她收拾妥当,温怜玉已经离开,她也并不在意,同青黛一辆马车离开了梅园。
才刚到家门口,赤玉便急匆匆的迎了上来。
“小姐,您可算回来了,奴婢都快急死了。五小姐一回来连衣服都没换,径直去了老夫人院子里,似乎说了小姐坏话,老夫人吩咐,若您回来了,直接去她那儿一趟呢。”
温怜馨挑了挑眉,却并不在意温怜玉似去告状的事,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若真论起来,也是她不仁在先。
不过既然老夫人有请,她也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下了马车往老夫人的苍松院行去。
还未入院,便听到了低低的抽泣声,温怜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才进院子,就有小丫鬟打起通报,刚踏进屋,她就被一阵热香薰得险些咳嗽出声,用帕子按了按鼻子,才缓过气来。
有丫鬟上前帮她褪下斗篷,她便上前向老夫人行礼。
“馨儿给祖母请安。”
老夫人并未叫她起身,只闭着眼睛让丫鬟捶腿,一旁的温怜玉用帕子掩着眼角,嘴角微勾。
温怜馨知道这是在压她,只是如今她被孝字压着,只得跪着,若肆意妄为,不但引起诸多反应,也于她百害无利。
半晌,老夫人才睁开眼,看了一眼地上跪着温怜馨。
“起来吧。”
“谢祖母疼惜。”
老夫人挥挥手,屋里的小丫鬟们退出了房间,只留了一个嬷嬷并一个大丫鬟。
“玉丫头说你在梅园给她使绊子,可有此事?”
温怜馨面露惊讶的抬起头看向老夫人,又侧头去看温怜玉。
“此话从何说起?我与五妹并未分到一处院子,如何使绊子?”
老夫人见她表情不似作假,心中有些狐疑,正欲开口再问,外头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的掀开帘子禀报:“老夫人,圣旨到了,老侯爷命奴婢来禀老夫人,快快准备接旨。”
老夫人一惊,忙起身,面露激动,一旁的嬷嬷忙上前搀扶。
老夫人看着大丫鬟:“快快快,叫人去摆香案果盘,通知各院的主子速速去前院候着。”
说罢才回过头来嘱咐两个孙女:“快去换身衣裳,准备接旨。”
边说边抬脚往屋外走。
温怜玉面露震惊,还呆坐在椅子上。温怜馨走到她跟前,将她的下巴捏住,抬起。
看到温怜玉眼中闪过的恐惧,温怜馨温柔的笑了笑。
“现在怕是不是晚了点?”
将她的下巴放开,温怜馨用帕子擦了擦指尖,又将帕子丢在她脸上,扬起的笑越发明媚。
“下次告状,记得挑个好时候。”
说罢转身不再理会温怜玉,回了染香阁换了身衣服,赶往前院正屋。
她到时,香案已经摆好,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正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喝茶,老侯爷陪在一旁闲聊,一众女眷在下首等候。
见老夫人杵着拐杖走来,那公公放下茶盏迎了迎。
“可是都齐了?”
公公扫了一眼众人问道。
老夫人点点头:“齐了齐了,劳烦您宣读圣旨吧。”
众人纷纷跪下准备接旨。
公公点点头,从一旁候着的小太监手里的托盘中拿起明黄的圣旨,朗声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闻永安侯之女温氏怜馨,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大婚三年仍未有子嗣,特择贤女与配。值温氏怜馨待宇闺中,与太子甚为相配,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太子为侧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谢主隆恩!”
老侯爷先起身接了圣旨,将其转身放在香案上,才走到公公跟前:“公公辛苦,喝杯茶再走。”
“不了,杂家还要去威远将军府,改日得空再来讨杯茶水。”
老侯爷也不多说,示意管事上前递了个小匣子。
“小小谢礼,还望公公莫嫌弃。”
公公也不矫情,收进袖筒,笑容满面的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永安候府。
一干女眷此刻都还没有从这道圣旨中回神,老夫人已经走到温怜馨跟前,笑得菊花绽放。
“好好好,好孩子,真是个有福的。”
老侯爷此时也转过身来看向她,面带慈爱。
“既然已经下旨封了侧妃,便收收性子,好好学学规矩。”
说罢又转脸看向老夫人:“叫人来多做几身衣裳,头面首饰也再挑些精细的,安排好去太子府的丫鬟婆子,既是做侧妃,就该有做侧妃的排场,莫堕了永安候府的名声,也好叫那帮势利眼瞧瞧。”
老夫人欢喜的点头应下。
片刻功夫,候府上下便都知道了温怜馨被赐太子侧妃的消息,俱都欢喜非常。
老夫人也吩咐赏了一个月的月钱,丫鬟婆子们都削尖了脑袋想往染香阁凑,好谋个肥缺。
而整个凉霄也都开始流传温怜馨的美名。
“什么玄女下凡,什么琴仙转世,还有说小姐才貌双绝尤胜四美的。”
青黛叽叽喳喳的将听来的坊间传言说给温怜馨听,惹得几个丫鬟笑做一团。
温怜馨刮了青黛一眼:“叫你打听消息,你倒好,听了满耳朵乱七八糟的。”
“小姐吩咐的事,奴婢哪敢怠慢,早就让人探清情况了。陛下给苏小姐和骠骑将军陈肃赐了婚,甘小姐被赐给了端王做端王妃,王小姐砸了一屋子的瓷器,武小姐一回去就被挪到了偏院,只留她从武州带来的一个贴身丫鬟伺候,就算圣旨到了王家,她被赐给太子做侍妾,王家也并未理会,她偷偷贿赂了厨房打杂的丫鬟帮她给武州娘家送了封信,咱们要不要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