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第3集团军正式参战。
这一天,艾森豪威尔正式接管了盟国地面部队的总指挥权,统一指挥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
美国第12集团军群由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霍奇斯接替布莱德雷出任第1集团军司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也正式组建完成,下辖第8军、第15军、第20军和第12军。
为了给德国人一个意外的打击,艾森豪威尔决定:第3集团军暂时仍是一支“黑军”,属高级机密,部队暂不使用新肩章和标志,并对舆论界严格封锁消息。
第3集团军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扫清布列塔尼,夺取半岛上的港口。巴顿只派了夺取阿弗朗什的第8军在5天之内解决布列塔尼的德军,他自己有更庞大的计划。
当第8军的装甲兵带着步兵冲过阿弗朗什山口,横扫布列塔尼半岛的时候,第3集团军主力各军开始向左急转弯,全速向东冲过去。
此刻,美国第1集团军向莫尔坦地区发起强大的攻势,与德军第11空降军、第84师和第47装甲军进行着异常激烈的战斗。英国第2集团军在邓普西将军指挥下,向莫尔坦的侧翼发起进攻,给予第1集团军强有力的支援。
德军的右翼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都被巴顿看在眼里,他立刻调动装甲部队从这个缺口插进去,长驱直入。
汉克上校动用了他的专门调动权力,所以何声耀他们没有跟随第8军前往布列塔尼,而是被立即划入第15军装甲部队,一路狂奔后在8月6日进抵马延河一线,当天晚上何声耀的先头部队开进了勒芒。
此刻第15军的位置对德军非常危险,美军已经在勒芒以北的法莱斯地区形成了半包围态势,而希特勒正在酝酿一个反攻计划。虽然第3集团军的迂回会把德军整个包进包围圈,希特勒只有撤退或收缩防线两个选择,但是希特勒不是那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寄希望于第7集团军切断突破莫尔坦和阿弗朗什,进抵海边以切断美军的后路,完成歼灭敌人。
巴顿的情报部门经常从非正常渠道获得情报,这一次德军反攻莫尔坦的计划也被情报部门侦察到。巴顿虽然担心第1集团军的处境,但是从情报部门报上来的德军仅有4个严重缺编的师后,他更看重这个机会。
8月7日拂晓刚过,在冯·克鲁格将军指挥下,德军发动了反攻,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大批德军装甲部队插入了美第7军和第19军的结合部,越过了莫尔坦,直扑儒维尼和勒梅斯尼尔—托维一线。
但是布莱德雷的冷静指挥很快就稳定了局势,美军强大的航空兵火力立即参战,将德军部队炸得损失惨重,士气也一落千丈。
当德军发动第2次攻势时,第1集团军给予了德军迎头痛击,并开始向德军纵深发起突击。布莱德雷认为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向第3集团军下令发起进攻。
巴顿趁着第1集团军和德军在莫尔坦殊死搏斗之时开始了他的迂回包围,他在9日向第15军军长海斯利普下达了命令:“沿勒芒—阿朗松—塞厄斯轴线进行的下一阶段战斗的目的是:将迄今仍在沿英吉利海峡一线同盟军对峙的德军赶至巴黎和鲁昂之间的塞纳河边。”
“根据此计划,你部要沿勒芒—阿朗松—塞厄斯轴线前进,目的是首先夺取塞厄斯—卡鲁热一线,包括塞厄斯和卡鲁热两城;现将第5装甲师和第79、第90步兵师及法国第2装甲师划归你部,供你部准备向纵深推进之用。你的作用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歼灭德军于你的前沿。”
海斯利普当天便派出部队,于第2天到达阿朗松和塞厄斯。
8月11日,第79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和法军第2装甲师齐头并进,目标是12日攻占阿让唐。
何声耀小组待在第79步兵师最前面的连队里,他们仍然乘坐着M5半履带车前进,身旁是法军装甲部队大量的M4A2谢尔曼坦克,他们距离阿让唐还有15英里的路程。空军侦察发现敌人的防线极为脆弱,阿让唐内也是乱成一锅粥,只要这个连队在坦克掩护下对城市实施快速突击,就能一举夺下。
不过,一道命令追了上来,颜宸在听完命令后连连摇头,上尉连长和何声耀也知道,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为了照顾英国盟友的面子,并考虑到莫尔坦至阿让唐一线以东就是盟军轰炸区,麦克奈尔的死让布莱德雷不得不考虑误炸危险,于是他在和艾森豪威尔讨论后命令第3集团军在阿让唐一线停下来。
于是,何声耀他们只能在阿让唐停下来,待在阵地上坐等北面的加拿大集团军前来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