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叫你出来的!我不是叫你火力掩护吗?”何声耀喘着气,说道。
“你打得太烂了,下回我来吧!”徐博回过头来,锤了他一拳。
这时候天上飞过了数架喷火式战斗机,他们是来迎战德国战斗机的,第一个照面就击落了一架梅赛施密特战机,然后双方斗在一起。
“德国人撤退了!他们在撤退!”颜宸跳进他们的散兵坑,指着外面对他们说。
三人往外看去,德军的坦克开始倒车,步兵也是边打边撤。他们的战斗机也被喷火追着打,纷纷坠落。
谢尔曼坦克开始驶出阵地,第一师的步兵跟着坦克发起冲锋。德军逐步后撤,仍然被炮火打击。
一架梅塞施密特战斗机被击中着火,战斗机冒着烟坠向了地面,它从巴顿的头顶飞过,撞在后面的山腰上爆炸。
巴顿放下望远镜,开怀大笑,他看着敌人被他的谢尔曼坦克追赶着逃跑,边笑边咒骂着。
身后的汉克中校面露微笑,他知道,现在德军已经没有能力再进攻了。
灰头土脸的第10装甲师撤出了伊·古塔尔山谷,他们开始掘壕驻守,同意大利“圣托诺”师共同防御一片崇山峻岭,阿尼姆将军还调动了第21装甲师从马雷特防线撤下来增援第10装甲师,准备认真对付美国人。
巴顿在之后的三个星期里没能继续突破德军防线,不论是第一游骑兵营还是第一步兵师,多次的进攻都没能撼动坚守群山的德军。不过巴顿也达到了一个目标,就是用一个步兵师牵制了德军两个主力装甲师,减轻了蒙哥马利面对马雷特防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他让美国第2军重新振作起来,并在和德军的交锋中取得胜利。
当何声耀四人组所在的达尔邦突击队突击措手不及的意大利人时,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也开始进攻马雷特这道法国人建立的防线。
当年法国人为了防止意大利从利比亚进攻突尼西亚,修建了马雷特防线,但是现在德军能够利用这道坚固的防线挡住英联邦军队。
为此,蒙哥马利调遣贝尔纳德·弗赖伯格中将指挥的新西兰第二师进行了一次200英里路程的长途跋涉,准备在马特玛塔山脉西侧安营扎寨,站稳脚根。随后,这支部队将强行穿越山脉北端的特巴加缺口,在马雷特防线背后30英里处的伊·哈墨村附近,向轴心国军队的后脊梁骨猛戳过去。蒙哥马利诙谐地把这个侧翼迂回战术称为:“我的左勾拳。”另外他还准备了3个师准备向这个防线再打一个右勾拳。
从3月20日开始,英军持续进攻马雷特防线,迂回的新西兰第2师开始攻击特巴加缺口,但是正面进攻的英军被雷区和德军炮火拖住了。到3月22日,德军第15装甲师向防线增援,他们向英军的桥头堡阵地猛烈射击,并在黄昏时分击退了英军大部分部队。
为此,蒙哥马利再次孤注一掷,把宝押在了左勾拳上。他派霍拉克斯派布莱恩·霍拉克斯中将和英军第一装甲师日夜程追赶弗赖伯格的部队,命令他们与新西兰部队一道从特巴加缺口处杀开一条血路来。
3月26日,英军动员了大量的轰炸机轰炸特巴加缺口,然后弗赖伯格的步兵和霍拉克斯的坦克合兵一处,成功突破了缺口,但是被德军挡在了山谷中。
不过霍拉克斯的坦克部队让德军感到了危机,德军担心霍拉克斯突击马雷特防线,于是在26日借助着沙暴,从马雷特防线全线撤退。
德军沿着海岸向北撤退,而英军紧追不舍。两军在加伯斯港以北15英里处的阿卡利恃河谷进行了另一场大决战。阿卡利特河谷是位于紧迫不舍的英军和开阔的突尼西亚沿海平原之间的最后一道天然障碍。在东部的大海和西部一条绵延崎岖的山脉之间,有一道18英里长的缺口,轴心国大军的防线就正好部署在这个缺口附近,并把它牢固地堵住了。河谷本身只有4英里长,对进攻者来说,这真是一道幽深、可怕的天堑。在河谷高处,轴心国部队建立起一连串的雷场和反坦克战壕,借以巩固他们的整个防线。
但是,和马雷特防线不同的是,这道河谷没有修建大型的碉堡工事,轴心国军队担心这里没有坚固防御工事会被突破。
为了对付这个重要的河谷,印度第4师在总攻前4小时便开始攻击900英尺告的费特拉萨高地,4月6日印度师的廓尔克营在午夜渗透了意大利军队防线,这些骁勇善战的尼泊尔人用近战的方式打垮了意大利人,拿下了制高点。数小时后英军发起进攻,50和51苏格兰师突击了中心防线,意大利人彻底被打垮,成群结队的投降。
虽然德军还在拼死抵抗,但是意大利军队已经承受不了英军的进攻。第15装甲师挡住了英军进攻,但是支持不了多久,德军总司令阿尼姆最后下令再次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