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30日,澳大利亚第9步兵师经过三天激战,将战线推进到沿海公路。10月31日和11月1日,隆美尔的军队试图赶走澳大利亚人,战斗异常激烈,但德军未能击退澳大利亚部队。
此刻,英军坦克部队还有800辆坦克,而德意军队的坦克只有300多辆。英军于是在11月2日发起了增压行动,目的是消灭轴心国坦克部队,逼迫敌人在开阔地决战,消耗敌人油料,切断敌人补给线,直到彻底打败轴心国部队。
增压行动也是阿拉曼战役中最血腥也最紧张的战斗,泰尔阿尔-阿恰其尔是轴心国最后一道防线,英军需要攻占这道防线。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是360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15000发炮弹。
增压行动最初的攻击任务落到了新西兰军队身上(尽管用于进攻的步兵是英军步兵师中的两个旅,而用于进攻的装甲部队为新西兰师中的英军第9装甲旅)。新西兰军队的指挥官弗雷伯格本不想让他的部队执行这个任务,因为他的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上级没有答应,于是在这个11月中的寒冷夜晚,新西兰军队出发了。
步兵行动相对顺利一些,他们在夜晚攻占了德军防线,但是工兵在第二天才在雷区开辟了通道,而第9装甲旅无法在夜色掩护下攻击德军,在天刚亮的时候,德军的88毫米反坦克炮击毁了该旅的大量坦克,使得他们无法完成任务。
不过新西兰部队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布里格斯的第一装甲师迅速赶来参战了。当天正午,120辆德意坦克开始出发,在阿恰其尔山脊与英军进行了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坦克大战,这次战斗进行了一整天。
英军的新式谢尔曼坦克在十字军、格兰特坦克支援下,和德军正面交战。双方坦克互相开火,疯狂射击对方,被击中的坦克纷纷起火爆炸,浓烟在沙漠中简直遮挡了天空。
英军虽然失去了几十辆坦克,但是他们也击毁了同等数量的敌人坦克,这使得轴心国军队不能继续战斗而被迫再次撤退。
11月3日,第7装甲师也从“皮尔逊”线出发了,他们配合印度步兵师向正面的德军防线发动进攻,摧毁他们的防线。
不过,如果攻击敌军防线的话,就要经过敌人阵地前的开阔地,大面积雷场虽然已经穿过,但是敌人前沿仍然有大片障碍区,铁丝网、反坦克三角锥、反步兵地雷,都能给英军带来威胁。
这时候,坦克部队的掩护就非常重要了。B连的坦克将分为三路纵队进入战场,然后掩护一个印度营的步兵冲锋,如果遇到雷区,有爆破设备的工兵会在谢尔曼坦克掩护下直接破障。
查尔斯上尉指挥的一排负责向中央的德军阵地,二、三排负责两翼的突破,步兵跟在车后面向前冲锋。
谢尔曼坦克在行进中充当步兵的盾牌,坦克后面的印度步兵端着上了刺刀的里恩费尔德步枪紧紧跟着坦克前进,何声耀从坦克里探出头来,看了看右侧的B3号指挥官,对方招了招手,比划了一个前进的动作。
“威尔逊,保持住速度,我们要开始进攻了;阿博,你要注意德国佬的机枪阵地,他们对步兵威胁最大。”
英军的榴弹炮向德军阵地开火,用徐进弹幕从德军前沿向纵深犁了过去。跟着炮弹的炸点,坦克掩护着步兵开始前进。
“全员注意,全力射击!”查尔斯上尉下达了开火命令。
“阿博,阿宸,跟着我向德国佬阵地射击!”何声耀在无线电里说着,打开车顶点30机枪保险,瞄准对面山脊上的德军战壕开火。
谢尔曼坦克研制的初衷就是对付步兵和防御工事的,所以坦克上的机枪数量会比其他型号多。从炮塔上的并列机枪、车顶的架设机枪,到副驾驶位置的同轴机枪,密集的子弹疯狂地扫向德军。
炮火延伸后,一些残存的德军机枪阵地开始开火,极大的枪声响彻沙漠,跟在坦克后面的印度步兵稍有不慎就被子弹击中倒地。
“有机枪!向左15度!高爆榴弹!”
刘德水忙把一颗高爆榴弹塞进炮膛,徐博调转炮口瞄准那个开火的德军机枪手,用力踩脚下的击发按钮,炮弹打向了那挺机枪。
不过,因为行进间射击的关系,炮弹从机枪阵地上越过,在山坡上炸响。
刘德水又装了一颗,徐博稍微压低一点炮口,然后击发炮弹,炮弹这次准确击中机枪,机枪手整个人被炸碎了,只剩下破碎的衣物在天上飘舞。
“打得不错!保持住!”何声耀说道。他回过头,对后面的步兵喊道:“你们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体,好好待在坦克后面!”
带头的上士举了下手,表示同意,何声耀回过头,继续向前方的战壕射击。
逼近到大约一百米处,坦克停了下来,炮塔转动着,火炮机枪不断射击德军,何声耀一边打着,回头招呼步兵冲锋。
他刚把头转过来,一个德军士兵探出头,步枪瞄准了他。不过颜宸用一梭子子弹把他逼了回去,压得那个德国佬不敢抬头。
B4号的前方障碍区被英军炮火破坏,呈现出一条通道,印度上士从腰间拽出烟雾弹,然后扔向前方,很快前方通道上烟雾缭绕,遮挡住了德军的视线。印度士兵迅速散开,顺着炮火炸开的通道,冲过烟墙,打进了德军的阵地。